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ǎ蛔餍椤⒉蛔ト ⑸踔敛皇欠窒恚皇歉琛U飧龈瑁ú际┎换岬⒛缫膊皇茄挂帧K谎扒笕魏问挛锘蛘呦肴コ魏问挛铩R哉庋牟际╠ana),我们能够见到、能够明白人性圆满的可能。
对於上面所提到的抓取、协议、分享和给予(布施)——将这些不同方式加以拣别分类,也许不是直接从经典上来的;但是我希望「它」在你的修行上会有帮助。对我自己而言,「布施」是心灵生活的开始与结束。
奇提沙罗法师:结语:真正的朋友
奇提沙罗法师:结语:真正的朋友
这是寄自奇提沙罗法师的一封信。一九八七年九月曾於得文精舍通讯(Devon Vihara Newsletter)上刊出。
走在正道上亲爱的朋友们:
向大家问候。虽然今年夏天在精舍这儿或者一场在外的演讲中才见过你们当中的一些人,但我已好一段时间没机会写信给你们了。我想,偶尔思惟一下自己是属於一个趣向共同目标——涅盘、平静——的较大团体当中的一份子,是蛮重要的。一个具足德行的团体当中的转化效果正是「僧伽」(Sangha)的力量。虽然字面上来说,这个字可以意指任何一种团体或集会,但在佛教的修行当中,这算是个特殊的惯用语。
僧伽是尊贵的三宝中的一个,三皈依中的一个。三皈依(皈依三宝)是指,佛法的实践者以他们具足智慧的精进,不间断地走在这条正道上,转迷向觉、重新地建立他们自己,一刻也不停歇。我皈依佛,我皈依法,我皈依僧。
而什么是「皈依僧伽」,Sangham saranam gacchami,它和我们要达到涅盘有何关系呢?在最严格的意义来看,僧伽是指那些已经具足了真正的洞见和稳固地建立了正见的有情。Ariya Sangha 圣僧伽(崇高的僧团)——这个具足德行僧团的成员都致力於修行;修行美德,直接地修行——避免极端;耽溺於感官的放纵或压抑式地自我折磨(依然对苦受起嗔习反应)——修行对事物实相的直接洞见,并且努力地优游於大精进当中,使得身、语、意的行为全都出於智慧,而不是愚痴无明。
圣僧伽的成员已然洞见了四圣谛,他们明白苦的止息——这种真正平静的体验。虽然他们仍然可能会被身心骗人的条件所愚弄(除了阿罗汉不再被愚弄之外),不过他们能再回到正道上,从知道当下实相的观点中再次建立正知见。他们可以再次开始,这个崇高僧伽的成员能够「放下」。这就是智慧。
基本上,圣僧伽(Ariya Sangha)是一群具足智慧的有情。因此,为什么皈依的第三个是「我皈依僧伽」?因为这些具足智慧的有情是活生生的、是血肉之躯,在此时此地,走在正道上活生生的典范。他们确有其人、他们的易於亲近——这时常触动、温暖了我们的心房——尤其在这个佛陀和正法似乎已然遥远和抽象的时代里。僧伽将圣教带入了有情的生命当中。
然而,我们不用老是想指出到底「谁知道」、「谁不知道」、「谁真的有智慧」和「谁没有」、「谁是『真正的』僧伽成员,请您站起来!」——毋需拿这个来困扰自己。即使我们耳闻或认为某某人达到什么,我们还是会在心中生起类似「他是真的明白吗?」的疑问,我们仍得处理这样的疑问。
其实,我们所需要的是去培养内在的意义:什么是有益的,什么不是,什么听起来是真实的,什么不是——这比较重要。判断力自然会告诉我们是否要信任某人,我们不需要依赖某种宗教权威的认证标记——「他是预流者」、「她完全觉悟了」、「他证得不还果」……等等。事实上,如果我们被这些宣言所左右,那么我们必然盲目地跟从别人的意见,而永远无法超越疑问。
虽然去指出「谁是谁」并不实际,但智者的住世依然至为重要。如果我们明白了某个人的出现,他们的修行,他们的洞见,他们的德行——启发、鼓舞了我们,那么我们应该竭尽所能地尊敬他们,从他们学习,护持他们。佛陀所称叹的一个大的祝福是:宁可寻觅智者,也不要与愚者为伍。这不是说要盲从他们,而是一开始能感觉到什么是智者、什么不是——这个如理思惟的心终於诞生。然後,透过各种行为在我们自心当中长养一切美好的德行,我们开始将那些美好的「僧伽特质」带入自己的意识当中。毕竟,从—位具足智慧的有情那儿,我们听到的是真实的教导;而在我们生命中(和在自己的心中)从愚痴的有情那儿听来的,却是关於「我」和「你」、「时间」、「我必须有,我必须摆脱」、和所有其它八万四千种不离贪婪、嗔恚和自我——的幻觉。
「我皈依僧伽」意思是我将寻觅一位具足智慧的朋友。佛陀教导我们,有智慧的人是「值得致上礼物的,值得殷勤款待的,值得供养的,值得尊敬的。他们给了机会,让至高无上的美好德行得以在世间生起。」僧伽是—个真实的皈依(依靠)——让我们记得它。
传统来说,僧伽是指那些出了家的比丘和比丘尼,他们全生命地奉献,在正道的修行上。但严格来说,崇高的僧伽是指任何已经具备了真实洞见的有情。
而在一个较宽广和更实际的意义上,僧伽可以也应该包含所有趣向於平静、安祥、德行、智慧和慈悲的—切有情。相对於世间之流——带著许许多多有情进入爱恨情感的漩涡、教条式的观念以及绝望;僧伽的力量则是一条还逆之流,一群有情逆流增上,而趣向慈悲喜舍(metta,karuna,mudita,upekkha)——如大海般的宁静。当我们走得偏离了,好朋友(善友)对我们的提醒是多么地重要,他们启发和鼓励我们,带给我们重新开始的力量。
以上所谈的关於「僧伽」的定义全是集中於外在的有情,具有智慧的老师,具足德行的善友。当我们内心有了疑问,动摇、迟疑,混乱而困惑,这外在智慧的呈现将照亮这条道路。然而,善友和智者,在我们的生命中,也是我们「心」的一部分。我们世俗的习惯说「他(她)在外头那儿」,但真实的来说,那些有情(善友、智者)是在我们的心里生起的,此时就变为我们的念头——现在你读这封信时的念头也是同样的意思。我们在别人身上看到的智慧与德行的特质,也是我们称为自己的这个心的一部分。最後我们必然会明白,「僧伽」最重要的是指内在无穷的德行。
我们对僧伽的皈依,我们和具足智慧有情的接触,引导我们的心去看到内在的佛陀——在我们内在的那个知道、那个明白觉知、那个不被我们的经验所欺骗的觉性。我们和僧伽的接触,提醒我们,鼓励我们,实际上提供我们机会——有助於利用内在的佛陀觉性,而让「法」得以显现,让真理、让诸法的实相在我们心中变得清楚明白。我们和外在僧伽接触,这些智慧的善友和具足德行的同参们身上所显示出来的,提醒我们在自己内心当中坚定不动摇地去长养这些相同的特质。真正的僧伽不会指出自己「我们是特别的人」,而只愿为你指出具足德行的心,和指出如何善巧地努力,好一次又一次地把自己带回到法的修习上。
这个夏天,我已然有幸的在一些事情上经验到僧伽的力量:带领禅修课程、参与法的讨论、和同参们—起参加了由我们的老师苏美多法师主持的—个出家受戒仪式、向其它的心灵团体学习。在最平常和立即的意义来说,我和一些法师及行者一起共住,发心在正道上成长。我们是靠著许多慷慨慈悲的朋友,他们的供养与支持——这让我们更知谦卑,我们明白自己身为托钵僧,无法独立过活;但这同时,也鼓舞和温暖了我们的心来接受他们的慈悲。这些因缘,将产生新一轮的僧伽德行,我们也自然地感觉到一股推动力,提醒自己要努力、好受得起人家供养,要好好修行,并且也尽己所能为大众发心。
僧伽出生僧伽,僧伽再出生僧伽;不断增大德行的范围,交会而互融;留下的只有喜悦与感激,这种内在和外在(自己与别人)溶解为同一个心的感觉。而当认同「我」和「我的」的力量瓦解了整个空间成为这个、那个——各个独立而疏远的泡泡时,重叠的范围缩小了,这些(同一的)感觉便会消失。如此陷入我们自己的私人世界,整个空间变得更支离破碎、变成一个个错综复杂而带著缺陷的生命个体,迷失在时间之流当中,为了快乐与人竟争不休。我们感觉不得不去保护自己脆弱的部分,或增强它,或强占别人的——生活变得非常复杂且焦虑。我想我们都会有这样的感觉。
要记得当你遇到僧伽——一个具有智慧的有情、一个自在的人——记得这时候的感觉。当我们耳闻真理(实相)或眼见或感觉它平静的呈现,我们可以放松下来;信仰相信任於是产生。突然间,奇迹出现般,无数个别的有情开始对此刻的实相觉醒;而哪里有分离,当我们聚在一起,沉浸在专注、有智的思惟和具足德行的精进当中,一个统一的全体就开始散播著我们这种一致的心。彼此的不同依然可见,但这并没有将我们分开,我们站在一起,同样受著「正道」的启发与鼓舞。很多次我已然看到像这样的奇迹发生,然後消融(消融分离)产生。要时常来和我们法友们聚会用功,帮助彼此能产生和维持这种「正确的知见」,并且消融掉那个将我们广阔的心缩为坚固我见的习性。
佛教书籍网zangmige
明显的,在我们一般的生命中,在「内」在「外」,我们都将遭遇到许多并不那么有智慧的有情。学习去面对在这个世间许许多多痛苦和困难的面貌吧;何况我们皈依了僧伽(内在的僧伽德行),我们更应学会在「正精进」中发现喜悦,无论谁在我们周遭。那么,僧伽就在我们心中建立;而一切有情正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