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法宪回忆录:岁月艰难(全本)-第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九四三年的农历八月十五,当马坤正和他的三个婕太太饮酒赏月,欢度中秋,匪兵们也都在大吃大喝,许多人喝得酩酊大西醉时,七旅二十团经远距离奔袭,突然包围了马圩。在团长王东保‘政委宋维轼‘参谋长彭飞的指挥下,不到两个小时,就攻下了敌人的四个炮楼。这时,马坤退入到圩子中最高的一个炮楼里,拼死顽抗,死不投降。他凭借着制高点,用机枪向进攻部队进行猛烈扫射,打死打伤我不少同志。眼看离天亮只有两个多小时了,马坤据守的那个炮楼还是打不下来。

彭飞参谋长命令三营组织了一个爆破组,组长王二保‘战士李启全在我火力的掩护下,带着弹药包,爬到了敌人的炮楼下,李启全同志用自己的身体和竹竿顶着炸药包,拉响了导火线。随着一声巨响,敌人的炮楼被炸了一个大口子。乘着烟雾弥漫的机会,战士们很快登上云梯,冲进了炮楼,当场击毙了马坤。

但王二保‘李启全两同志也壮烈地牺牲了。由于我们在政治工作上的缺点,对烈士的英雄业绩宣传不够,烈士的英名没能得到相应的褒奖和传扬,几乎被烟没了,这使我们深感遗憾。

二‘保安山,打得敌顽团团转。

一九四四年十月,国民党顽军王毓文‘陈梦洲率兵近四万人,向新四军四师部队驻地发动袭击,企图消灭四师部队。

由于四师师长彭雪枫这年夏天在河南夏邑县与日伪军的战斗中不幸牺牲,为统一指挥,军部命令成立临时指挥部,任命七旅旅长彭明治为前线指挥,九旅政委韦国清为前线政委,统一指挥三师七旅‘四师九旅和山东部队王秉璋旅的五十二团迎敌作战。

我七旅部队奉军部命令,一路急行军赶往指定地点保安山,支援四师。部队刚刚到达保安山准备宿营,敌人的炮火就连珠般地向我袭来。面对敌人的猛烈炮火,七旅一面组织部队坚守阵地,一面组织飞虎队,抽调能打善战的战士八十余人,每人配备一支冲锋枪‘一把大马刀‘四枚手榴弹,并配备了两挺机枪‘两个掷弹筒。飞虎队由一名连长带领,趁黑夜一直冲到敌人的军部附近。一个班长抓住了敌人的一个哨兵,逼问出了敌军部的所在地和当晚的口令,然后就直奔敌人军部。他们先是用掷弹筒和手榴弹向敌袭击,再用机枪和冲锋枪猛射。这一出奇不意的袭击,打得敌人晕头转向,敌人当官的就乘马逃走。这一跑,敌人军心立刻动摇,那些当兵的也纷纷逃跑。

偷袭成功后,带队的连长按照事前的约定,下令点燃三堆大火,向指挥部报告。指挥部看到信号,立即命令七旅‘九旅和山东王秉璋部全线出击。一时间,冲锋号四起,各部队乘胜追击,一直打到了蒙城‘龙山集等地,共消灭顽军两个师,缴获了不少军用物资,取得了这次反击战的胜利。

这次反击战不久,华中局和军部就下令,调三师副师长张爱萍接任了四师师长。

三‘支援二师,淮南反顽战斗。

一九四五年四月间,为支援二师的反顽斗争,七旅来到安徽省的怀远‘蚌埠‘凤阳‘定远一带。根据军部的决定,由二师四旅‘五旅和三师七旅统一成立一个临时指挥部,由二师政委谭震林‘七旅旅长彭明治分任正‘副指挥。

当时,驻在淮南津浦路西的国民党桂系部队的一七二师‘一七一师,在一七二师师长李本一‘一七一师师长曹茂琮的率领下,分两路向新四军二师攻来。为鼓舞士气,一七二师师长李本一竟抬着棺材上阵,口口声声要与新四军决一死战。担任正面阻击的七旅十九团‘二十团,在站鸡岗拼死迎战,并取得了首战胜利。

接着,七旅部队又在黄瞳庙一带,包围了一七一师的两个团。一七一师师长曹茂琮效法李本一,也命令士兵抬着棺材上了阵。只见黑漆漆的棺材两边,写着“不成功,便成仁”的碗口大白字。曹茂琮还叫嚣:“不消灭共产党誓不回还”。曹茂琮亲自上阵督战和指挥,还亲手枪毙了一个身负重伤的团长。敌人组织起强攻队,在二十多挺机枪的掩护下,向七旅的阵地猛扑过来。七旅沉着应战,向敌人反冲过去,与敌人拼开了刺刀,白刃格斗,刀光闪闪,敌人一下就垮了。战到最后,曹茂琮既没有成功,也没有成仁,扔下棺材就跑了。

打扫战场时,发现被曹茂琮枪毙的是五二七团团长莫春漓。从他的尸体上,搜出了一本“阵地日记”。日记中有四句话,写的是:“站鸡岗,多伤悲,壮士冲锋不见归,千军万马无退路,北上剿共几人回?”

七旅这次配合二师,在淮南津浦路西打击国民党广西部队,两次战斗都取得了胜利。为此,华中局‘新四军军部给他们发了嘉奖电。

七旅是个有光荣历史的部队,从井冈山到红一军团,到八路军一一五师,再到新四军三师,几乎每一次参战都起了重要的作用。所以写上这些,主要就是想多记载下七旅的一些活动。
十五‘攻克阜宁城

一九四四年,日军在太平洋战争中连续失利,败局已定。

十二月十五日,毛泽东主席在陕甘宁边区参议会上,发表了,《一九四五年的任务》的讲话。他要求全军在一九四五年里开展攻势作战,把一切守备薄弱,在我们现有条件能够攻克的沦陷区,全部化为解放区,迫使敌人处于极端狭窄的城市与交通要道之中,等到各方面条件成熟后,就将敌人完全驱逐出去。

之后,黄克诚师长兼政委,几次召集会议,研究贯彻落实毛泽东的指示。正好,当时国民党在冀鲁豫边区的孙良诚率部投降日本,被编为伪第二方面军,孙良诚被委任为总司令,张绥玺为副总司令,下编两个军,第五军军长王清翰,第四军军长为赵云祥。一九四四年底,他们从冀鲁豫边区出发,沿陇海路东进,到达了东海边,并在新安镇‘灌云一线集结。随即,再经响水口‘东坎‘阜宁‘上冈到达盐城。之后,第二方面军孙良诚司令部以及四军军部驻盐城,第五军王清翰部驻在阜宁,周围都没有据点。

这时,我们苏北盐阜‘淮海根据地的军民,以临战姿态,监视着敌人的一举一动。原准备在敌人的前进途中,打他们一个措手不及。但由于敌人采取密集队形推进,队伍聚集在一起,不好打而作罢。

到一九四五年一月,我们终于趁敌人在苏北地区立足未稳,南下队伍前面紧密,后面疏松之时,打了他们的尾部。一到三月份消灭了他们一千二百多人,解放了灌河以北的广大地区。这些地方人口都比较稠密,这一地区的解放,使根据地一下子增加了近百万人口。

三‘四月间,日本侵华军和南京汪精卫伪政权为加强长江下游的防务,再次收缩兵力,把阜宁‘东坎等地区的日军全部调走。这样一来,阜宁及城北各据点的守军,就只剩下了王清翰军的五个团,约三千四百多人。

黄克诚决心抓住这个战机,利用日伪军交替防务的大好机会,攻克阜宁城。他立即在师部所住的阜宁与淮安‘涟水边界地区的孙老庄,召开了新四军第三师兼苏北军区党委会。参加会议的有洪学智‘我,以及十旅旅长兼淮海军分区司令员刘震‘十旅政委金明‘吴信泉,八旅旅旅长张天云‘政委李雪三,还有师司令部的参谋处长沈启贤。会上,大家一致认为,根据中央的指示精神,全国各抗日根据地都已经开始了夺取能够夺取的城市的行动,我们也应当立即开始行动。接着,大家分析了盐阜区的形势,认为在盐阜区,比较好打的是阜宁,原因是孙良诚部的主力已全部南下盐城,阜宁城比较孤立,北面已经没有可以增援的部队,从盐城到阜宁的一百二十里路中间,也没有什么敌人的队伍,加上目前日伪正在交接换防,因此打阜宁是最有利的,比较有把握的。于是会议决定,攻打阜宁城。

目标选定以后,要研究的就是攻打阜宁城的具体部署。当时七旅已归军部直接指挥,到淮南津浦路西支援二师反顽斗争去了。所以会上大家一致同意,集中八旅全部‘十旅主力‘师特务团以及阜宁独立团‘阜东独立团‘盐城独立团‘射阳独立团‘建阳独立团,共十一个团的兵力,发起阜宁战役。

阜宁城地处射阳河边,城南就是射阳河。阜宁城外,主要是东面‘西面和西北面都设有许多大小据点。鉴于这种情况,会议又决定,以八旅全部和十旅主力先攻取阜宁城北的外围据点,并以主力一部阻击向阜宁增援之敌;攻击据点时以东坎的马路为界,马路以东由十旅负责,马路以西由八旅负责。同时,以师特务团为主,加上阜宁独立团和射阳独立团,将这三个团部署在川场河的两岸,阻击盐城或苏中可能向阜宁增援之敌,或截击阜宁可能南逃之敌;再将阜东独立团‘建阳独立团和盐城独立团,分别部署在阜宁城以西‘湖垛以北‘鲁公祠‘新兴场以东,牵制各处敌军的行动。

以上就是当时在师部决定的阜宁战役的整个部署。

阜宁战役从四月二十日‘二十一日开始,参战部队分别向阜宁城以北‘以西及东北方向开进。师部直属队也于四月二十一日从孙老庄出发,经过三天的急行军,于四月二十三日黄昏进入头灶以西的张家湾,并在张家湾成立了临时指挥所。

临出发的前一天,黄克诚在上厕所时不慎摔了一跤,腰部受伤不能行动,是用担架把他抬进指挥所的。他一面接受师卫生部长吴之理的治疗,一面指挥战斗。

这时,八旅已进到了阜宁的西北地区,十旅也已进到了阜宁以北及东北地区。在四月二十三日这一整个白天,十旅的刘震‘吴信泉,八旅的张天云‘李雪三,以及各旅的参谋长‘侦察人员,加上各团‘营的干部,都在按照师里的规定,对自己所负责的各自作战目标,进行侦察,选择突破口‘前进路线和火力阵地,准备各种攻坚器材‘爆破炸药等。到二十三日黄昏时,统统作好了准备。

师特务团团长黄励华负责指挥的阜宁‘射阳独立团及其它三个独立团,也各自进入了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