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吴法宪回忆录:岁月艰难(全本)-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梁兴初‘刘亚楼跟着林彪沿河侦察,整整搞了两个星期。从黄河两岸的沟口开始到吴堡县境的所有河边都看过了。一路上,他们都住在老百姓家,和老百姓一起吃小米饭‘窝窝头,喝面条汤,每天他们都化装成陕北农民,身穿便衣棉袄裤,头扎白布手巾,肩上扛个筐子,手里拿个小锄,完全是一副陕北农民的模样,从各方面观察敌人。有时候,他们还在晚上偷偷摸过河去,侦察对岸敌人的据点和火力配备,画上图形,再回到河这边来。

梁兴初完成沿河侦察任务后回来告诉我,这次侦察地形,是由林彪‘左权‘刘亚楼等亲自率领的。林彪见到他时,还问他伤好了没有,他回答说还没有完全好。林彪对他说:“那你就一边工作,一边养伤吧。”梁兴初在三岔镇负伤后,到这时不过才四个多月,吊在脖子上的绷带虽然拿走了,但实际上伤口并没有完全愈合。

梁兴初接着告诉我,这次侦察跑了七‘八十里路,到过延长‘延川‘吴堡三个县,发现了阎锡山兵力部署的弱点。他的兵力并不太多,却把所有的道路都堵上了,这就造成了他的兵力过于分散。他还告诉我,林彪已决定二师的强渡点在陕北的沟口镇。沟口镇的对岸是山西的三交镇,有阎锡山的一个团驻守。这个团大约一千多人,因打仗不多,战斗力不强,既没有什么战斗经验,士气也不高,经常可以看到他们的士兵穿着大衣,背着枪在那里睡大觉。不过,他们所修筑的工事相当坚固,还有几个很高的碉堡,上面设有了望哨。白天,可以看到不断地有敌人的部队在河边游动,而且对过往行人都要搜身检查。但我们这边的河岸高,所以我们的机枪炮火完全可以掩护部队强渡黄河,攻占三交镇。另外,沿河战线很宽,山西‘陕西以黄河为分界的交界处极长,他们防不胜防,也搞不清楚我们究竟准备从哪里渡河,所以强渡成功的可能性极大。

到了二月下旬,黄河水开始解冻,冰面开始出现裂缝,河水上涌。至此,部队从冰上过河的可能性已经完全消失。看到这种情况,河对岸的阎锡山部队思想上开始松懈。这是一个有力时机,一军团总指挥林彪‘政委聂荣臻当机立断,决定立即开始强渡黄河,并指定二师四团‘五团两个团为先头部队。二师师长刘亚楼‘政委萧华按照军团决定,命令五团为主攻部队,先行渡河,四团跟进,我们二团为师预备队,随时听命渡河执行任务。

接到命令之后,我们立即向全团进行政治动员,说明东征山西的必要性和有利条件,并强调保守军事秘密的重要性,要求全体干部‘战士熟悉地形,记住一切作战通讯联络符号,同时分配渡河船只,计划安排每只渡船上的人数等,另外,积极准备民夫‘担架‘粮食和鞋袜等。

一切准备就绪以后,从二月十八日开始,我们开始向北行进。第一天正常行进,白天行军,晚上宿营。第二天改为晚上行进,白天宿营,而且不准部队随意行动,基本上不到村庄外走动。到第二天半夜时分,部队来到河沟里集结待命,就地宿营,不再进入村庄。

二月二十二日夜里,部队接到军团命令,于次日凌晨开始强渡黄河。二月二十三日凌晨,当黄河西岸边我们的炮火布置就绪后,五团团长孙振山带领部队开始上船强渡,曾国华率领二十四名突击队员冲在最前面。对岸的敌人一发现我们开始渡河,就猛烈开火。但很快,我们的炮火就把敌人的火力压制了下去。

那天,梁兴初照例跟随师指挥部行动,随时准备接受刘亚楼‘萧华的命令,我带领队伍在原地待命。到早晨天快亮的时候,我听到一片枪炮声,知道战斗已经开始了。半小时以后,梁兴初骑着马跑回来了。他告诉我们,四团‘五团已攻入三交镇,敌人的高碉堡已经被占领,很快就要解决战斗,师里要我们立即渡河,准备追击敌人,打敌人的增援部队,切断敌人的退路。

天刚亮,我们全团按原定计划分批上船,顺利渡过河去。这时,我军已全部突破了敌军黄河东岸防线,控制了辛点至三交镇的各个渡口,控制了河东滩头阵地,在东岸已建立起了坚固阵地。

阎锡山的独立第二旅正全线撤退,拼命向后跑,因此二团上岸后没有集结,就沿着敌人的退路追击前进。师里命令我们要马不停蹄地向关上镇疾进,截断关上镇敌人的退路。四团‘五团紧跟在我们后面,也直指关上镇。

二月二十五日,我们二师会合一师在关上镇截住了独立第二旅旅部‘第四团全部和一个炮兵连。敌人的这个团大约有一千六‘七百人,加上旅部和炮兵连,共有两千多人。该独立旅的的旅长外号叫“满天飞”,据说是阎锡山的一员战将。消灭关上被围敌人的任务,军团交由一师和二师的四团‘五团负责。交给我们二团的任务,是切断关上镇敌人的退路,不让他们跑掉,同时负责堵截从大麦郊和兑九峪向关上增援的敌军。

我们过河后就沿着三交镇绕道前进。那一天,天上下着小雪,北风刮得“呼呼”直响,连路都看不清楚。我们由一个向导带领,非常隐蔽地崇山峻岭中的小道上一路前奔,一直前进到关上以东十五里路的一个地方才停下来。接着,开始修筑工事,准备堵截敌军。那天晚上,我们一边修筑工事,一边听着关上方向的枪声响了一夜。第二天中午,关上方向的枪声停了下来,我想可能是那边已经解决了战斗。这时,我们的工事也基本做好,部队也全部展开了。

下午三点多,阎锡山的增援部队赶到了。我们一开火,敌人马上就停止了前进,大概他们已发现关上的敌人已被消灭。梁兴初和我立即下令部队主动出击,一下包围了敌人的三个连。没想到我们这一进攻,敌人很快就丢下被围的三个连,往回逃跑了。四点多钟,我们全部消灭了被包围的三个连敌人,结束了战斗。这一仗,我们俘虏了敌人两百多,还缴了两百多条枪,九挺轻机枪和几门炮。

战斗结束后,师部命令我们继续追击,向大麦郊‘兑九峪前进。于是,我们又尾随着撤退的敌人,向前疾进追击,扩大战果。沿途三个五个,哩哩啦啦地又抓来了六‘七十个掉队落伍的敌人。就这样,部队一路追击前进,追到半夜,大家又累又饿,实在是跑不动了,这才找了个村子休息一下。前面放出了一个连哨,警戒敌人。部队就地休息做饭,休息了两‘三个小时,就又开始继续追击,一直追击到大麦郊附近才停止。这时,一师‘二师的部队都上来了,军团部也来了。我们二团的负担减轻了,阻止敌人‘追击敌人的任务完成了。

东渡黄河后的第一仗,一师和二师四团‘五团消灭了关上敌人一个团,我们二团在追击途中也消灭了敌人一个营。初战告捷,我们取得了东渡黄河后的第一次胜利。

四‘兑九峪战斗


关上战斗后,我们不分昼夜地向前挺进,乘胜扩大战果,扩大占领区。在这种情况下,阎锡山惊恐万状。他一面请蒋介石派军队增援,一面把自己能机动的部队集中起来,编组成四个纵队,于一九三六年三月四日开始,分路向我进行反击,企图把红军赶出山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想继续打开局面,就必须粉碎阎锡山部队反扑。于是,抗日先锋军的领导决心集中红一军团和红十五军团的主力,在山西孝义县兑九峪附近,同阎锡山的军队展开一场大决战。

    这时,我们已前进到了吕梁山区。一九三六年三月的山西,天气多阴雨。山上更是风雪交加,给我们行军带来了不少的困难。三月十日凌晨,我们奉命从大麦郊出动,向兑九峪的敌人发起攻击。天刚亮,我们就同敌人接触上了。战斗一打响,我们便按照既定的部署,集中两个军团的主力打垮了敌人的两个纵队。在追击中,又消灭了一部分敌人,俘虏了两千人左右。但后面增援上来的敌人越来越多,到下午三点钟的时候,敌人的炮火增强,我们伤亡很大,逐渐变成了同敌人对峙的局面。

兑九峪战斗一打响,我们二师的三个团就全部投入了战斗。师长刘亚楼‘政委萧华‘参谋长钟学高‘政治部主任邓华等,都在前沿阵地指挥作战。战斗开始不久,萧华的左腿就负了伤,警卫员把他背到一个洼地里,然后用担架抬下了火线。连师政治委员都负了伤,可以想见这次战斗的激烈程度。

这时,一军团二师和四师的部队仍继续开展进攻。到了下午,我们二团攻到了兑九峪左边的山脚下,当时天已黄昏了,队伍集结在山脚下,我们攻不上去,敌人在山上也打不到我们。这时,我们接到团里的命令,要我们立即撤退。

看着近在山上的敌人,我们不愿就这么撤走,于是梁兴初和我决定,先派人侦察一下敌情和地形,搞清山上敌人的情况,再作下一步的打算。经过侦察,发现山上的敌人只有一个营,大约三百多人,工事也不强。梁兴初就同我商量,看来这股敌人发消灭,是一是“抓一把”再走,我表示同意,说“就这样干!”

于是,我和梁兴初集合部队讲话,说明了我们的意图和要求,要求全团同志猛打猛冲,同敌人拼刺刀。之后,我们组织了四个连,其中两个连由参谋长胡发坚带领,两个连由梁兴初和我带着,分左右两路,趁着天黑山上敌人看不见,一下子猛摸上去。在重机枪的掩护下,集中兵力,用刺刀‘手榴弹向敌人冲锋刺杀,一下子就把敌人给压住了。不到半小时,我们就攻进敌碉堡内,把一个营的敌人都给“吃”掉了。我们把俘虏赶下山来,把他们的枪栓下了,还要他们背着。“抓了一把”以后,部队迅速下山,向后撤退。这一仗我们的伤亡也不小。我们上山参战的四个连,属二连的伤亡最大。上山时,八‘九十个人几乎全部打光了,只剩下了十几个战士和几个没有上战场的伙夫,连里的干部则全都牺牲了。我们尽快把牺牲的同志掩埋了,把伤员抬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