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女人当国-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由此看来,慈禧和妹妹都曾在选秀中通过复选,不过慈禧更胜一筹,在咸丰元年(1851年)的选秀中,17岁的慈禧脱颖而出,得以留在皇宫并被封为兰贵人;慈禧的妹妹则在下一次选秀中未能选入皇宫,而是在后来成为了咸丰的七弟奕譞(后来的醇亲王)的福晋,她生下一个儿子名载湉,也就是后来的光绪帝,这是后话,先按下不提。

    说起慈禧的第一个封号“兰贵人”,很多小说笔记误以为“兰儿”是她的乳名,实则不然。据慈禧家的后人称,慈禧的乳名实际上叫“杏儿姑”,“姑”是满人对未成年女子的通常称呼,而“杏儿”的名字则是因为当时家中庭院种有几棵白杏树,由此,慈禧的爷爷给她起了个大名叫“杏贞”,小名“杏儿”,取义“忠贞”之意。至于咸丰皇帝初封杏贞姑娘为兰贵人,大概是因为咸丰最喜欢玉兰花,因此给她这样一个封号。

    “天生丽质难自弃,一朝选在君王侧”,这是慈禧改变命运甚至是主导晚清历史的第一步。由此,17岁的杏贞姑娘便搬进了皇宫,成为了咸丰皇帝的兰贵人。皇宫一入深似海,这位从小就过惯了养尊处优生活的官宦小姐,又该如何开始她的新生活呢?

第一部分 2。母以子贵是女人的至尊法宝 (1)

    按照清朝的后妃制度,后宫的位号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等级,通常是设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这五个级别是主位,而嫔以下的贵人、常在和答应都不是主位且不设人数限制,地位也远不如有正式封号的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这三个等级的庶妃不但没有专门的奉内管领,甚至连抚养自己孩子的权利都没有。

    慈禧入宫后所封的“兰贵人”,当时只位于第六等,显然是后宫中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客观地说,慈禧没有高贵的血统,她不过来自下五旗的镶蓝旗;她也没有显赫的家境,她的父亲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官员,并不为人所知。或许,慈禧的“贵人”身份正好符合了她的出身,但这也意味着进宫后的慈禧必须要接受现实,要想登上皇后的宝座基本就是希望渺茫。

    当时与慈禧一起进宫的,还有其他嫔妃如贞嫔、云嫔和丽贵人等。贞嫔和云嫔都是咸丰在藩时(尚未登基前)的侍妾,两人可谓是占尽先机。特别是贞嫔钮钴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咸丰帝登基后便立刻由贞嫔晋封为贵妃,连升两级;不久,钮钴禄氏更是直接被立为皇后(前皇后已死),成为中宫之首。

    相比而言,慈禧则要逊色很多,她花了两年时间才由贵人晋升为懿嫔,可见初入宫的慈禧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以慈禧好强争胜的天性,她对此当然不会满意。不过,慈禧还有机会,因为当时的妃子们(特别是皇后),都未曾为咸丰生得子嗣,这对于爱新觉罗皇族乃至整个清廷来说可是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谁要是在这个问题上获得先手,那将在未来的后宫竞争中占尽优势。

    在雍正朝之后,清朝皇帝选定皇位继承人虽然不限于嫡长子,但嫡子(皇后所生)和长子(年纪最大的儿子)终究能够占据地位和年龄的优势,也能得到皇帝更多的关注。慈禧知道自己在短期内无法超越皇后钮钴禄氏,所以她希望能够抢在皇后和所有的妃子前头为咸丰生下子嗣,这样就能迅速提升她的地位了。

    但生育皇子这事,光着急是没有用的。咸丰20岁即位,当了四五年皇帝仍旧没有子女,这在清朝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为这个事情,咸丰自己也很是烦恼,总以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好在咸丰五年(1855年)的时候,他最宠爱的丽贵人怀孕生产,但让他很不高兴的是,丽贵人生下的却是个女儿(大公主),于是咸丰本来答应的赏赐物品全部减半发给。

第一部分 2。母以子贵是女人的至尊法宝

    按照清朝的后妃制度,后宫的位号有“皇后、皇贵妃、贵妃、妃、嫔、贵人、常在、答应”八个等级,通常是设皇后一人、皇贵妃一人、贵妃两人、妃四人、嫔六人,这五个级别是主位,而嫔以下的贵人、常在和答应都不是主位且不设人数限制,地位也远不如有正式封号的妃嫔。贵人、常在和答应这三个等级的庶妃不但没有专门的奉内管领,甚至连抚养自己孩子的权利都没有。

    慈禧入宫后所封的“兰贵人”,当时只位于第六等,显然是后宫中毫不起眼的小角色。客观地说,慈禧没有高贵的血统,她不过来自下五旗的镶蓝旗;她也没有显赫的家境,她的父亲不过是一个极为普通的官员,并不为人所知。或许,慈禧的“贵人”身份正好符合了她的出身,但这也意味着进宫后的慈禧必须要接受现实,要想登上皇后的宝座基本就是希望渺茫。

    当时与慈禧一起进宫的,还有其他嫔妃如贞嫔、云嫔和丽贵人等。贞嫔和云嫔都是咸丰在藩时(尚未登基前)的侍妾,两人可谓是占尽先机。特别是贞嫔钮钴禄氏(也就是后来的慈安太后),咸丰帝登基后便立刻由贞嫔晋封为贵妃,连升两级;不久,钮钴禄氏更是直接被立为皇后(前皇后已死),成为中宫之首。

    相比而言,慈禧则要逊色很多,她花了两年时间才由贵人晋升为懿嫔,可见初入宫的慈禧并不是那么一帆风顺。以慈禧好强争胜的天性,她对此当然不会满意。不过,慈禧还有机会,因为当时的妃子们(特别是皇后),都未曾为咸丰生得子嗣,这对于爱新觉罗皇族乃至整个清廷来说可是件至关重要的事情——谁要是在这个问题上获得先手,那将在未来的后宫竞争中占尽优势。

    在雍正朝之后,清朝皇帝选定皇位继承人虽然不限于嫡长子,但嫡子(皇后所生)和长子(年纪最大的儿子)终究能够占据地位和年龄的优势,也能得到皇帝更多的关注。慈禧知道自己在短期内无法超越皇后钮钴禄氏,所以她希望能够抢在皇后和所有的妃子前头为咸丰生下子嗣,这样就能迅速提升她的地位了。

    但生育皇子这事,光着急是没有用的。咸丰20岁即位,当了四五年皇帝仍旧没有子女,这在清朝历史上从来没有发生过。为这个事情,咸丰自己也很是烦恼,总以为自己在某些方面存在问题。好在咸丰五年(1855年)的时候,他最宠爱的丽贵人怀孕生产,但让他很不高兴的是,丽贵人生下的却是个女儿(大公主),于是咸丰本来答应的赏赐物品全部减半发给。

    咸丰很着急,但慈禧比他更急,因为慈禧当时的身体也不太好,特别是在妇科方面。据记载,年轻时的慈禧每遇经期,似乎都有月经不调、痛经等毛病,往往导致“腰腹胀痛,胸满呃逆”的症状。在入宫两年后,这个病症似乎没有得到完全的好转。好在慈禧后来升为懿嫔,地位得到提高,各方面的待遇也有所改善。在太医的帮助下,慈禧得到了精心的调理,身体这才完全转好。

    或许是天意,或者是自己的努力,慈禧终于获得了这份幸运。咸丰五年(1855年)六月,慈禧怀孕。由于咸丰的子嗣不旺,慈禧的受孕很快受到了整个后宫乃至咸丰的极大重视,当时御医随叫随到,接生嬷嬷也早早备齐,甚至连埋新生儿胎衣的喜坑都早早刨好。在慈禧怀孕8个月后,咸丰特意令慈禧的生母进宫住宿,以便照顾自己女儿的第一次生产。

    咸丰六年(1856年)三月二十三日,新生儿清脆的哭声打破了皇宫昔日的宁静,在一片喜庆的气氛中,慈禧终于生下咸丰的第一个也是唯一的皇子载淳。咸丰得知消息后,在兴奋之余,饱蘸浓墨,亲笔写下“庶慰在天六年望,更钦率土万斯人”两句话,以表明他登基6年方得一子的激动之情。一般来说,清朝的皇帝大都在20岁前便有子嗣,咸丰当时的压力是很大的。在载淳出生后,26岁的咸丰总算是松了口气:不管这孩子今后如何,这大清的江山总算是香火可续,好歹有继承人了!

    慈禧生子有功,由此她的地位提升也像火箭的速度一样:就在生下载淳的当天,咸丰便下诏封慈禧为懿妃,当年十二月举行册封礼;过了一年后,慈禧由懿妃再次晋封为懿贵妃。由于皇后下面并无皇贵妃,因此慈禧便成为后宫中仅次于皇后的第二人。看来,在等级森严的皇宫之中,“母以子贵”可不是一句空口白话。

    慈禧或许没有想到的是,载淳这个小娃娃的降生,竟然给她的命运带来了如此巨大的转折。就在生下载淳的第九个月,咸丰特旨准许慈禧回家省亲。听到这个消息后,慈禧的家人又惊又喜;在慈禧回家的当天,就连整个胡同的人都倾巢而出,一睹当时的盛况。

    这天早上,慈禧乘坐着华丽的轿子,在宫女和太监的搀扶下,回到了阔别好几年的家中。由于慈禧已经贵为皇妃并生下龙子,当时除了慈禧的母亲和年长的亲戚外,家中的所有人都向慈禧下跪请安。随后,慈禧的家中大开宴席,慈禧也在席间和家人、亲戚交谈,尚没有什么皇妃的架子。家宴进行得热热闹闹的,一直到傍晚时分,在太监的催促之下,慈禧才带着一行人依依不舍地返回皇宫。这一次省亲,也是慈禧一生中唯一的一次。从此后,她再也没有回过娘家,不过她的母亲还可以经常去皇宫中看望她。

    当时谁也没有想到的是,慈禧所生下的这个皇子,最后竟然成为皇位唯一的继承人,这使得咸丰没有任何的选择余地,也使得雍正朝后设立的秘密建储失去了实施的意义。由此,慈禧即使当不上皇后,她最少也可以当上皇太后。正因为这个非同寻常的机缘,慈禧才得以跻身最高权力的争夺之中,成为近半个世纪的大清女皇。这一切,在“名分天注定”的专制社会里,看似偶然,却都在必然之中。

第一部分 3。苦命天子,咸丰的日子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