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史蒂夫·乔布斯传:活着就为改变世-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他才知道自己的身世。在他出生后不久,这个“无名婴儿”的母亲就把他托付给旧金山的一对夫妇收养,这对夫妇就是保罗?乔布斯和克拉拉?乔布斯。他们10多年来一直希望能够收养一个孩子,但一直未能实现这一愿望。

史蒂夫的养父保罗?乔布斯在定居西部之前就有过丰富多彩的人生经历。他虽然出生在农家,但气度不凡,深受中西部加尔文教义的熏陶。这种经历使他在美国长达10年的大萧条时期仍能坚强起来,同时对他成年时期的行为和人生选择也有较大的影响。他放弃了读中学的机会,就像一个流浪汉一样在美国中西部游荡了几年,而此时正值美国经济严重萧条时期,他一直在努力寻找一份工作。最终,保罗选择了一份相对稳定的职业—服兵役。他参加了美国海岸警卫队(一般人都叫它“无赖海军”,保罗也是这么叫的),并且掌握了管理轮机舱的技能。他在海岸警卫队的经历也在他身上烙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从他胳膊上的文身、整齐而利落的短发就可见一斑。虽然他缺乏正规的教育,但他浑身上下透出的那种活力、那充沛的精力,显示出他已是地地道道的“美国蓝领”了。

当保罗?乔布斯服役的海岸警卫队船只在旧金山港口“退役”时,他也就在这个地方定居了。那时正值世界大战和萧条时期,保罗和很多美国人一样都在寻找着新的开始。有一次,他与一位同船服役的队友打赌说,在金门大桥附近他会找到自己的新娘。巧合的是,很快他就与一位名叫克拉拉的姑娘约会了,他还要克拉拉立即嫁给他。于是,保罗和克拉拉在1946年结了婚,然后就回到了保罗的印第安那老家。在那里,他依靠自己服役时掌握的机械操作技术,在万国收割机公司谋得了一份职业。

然而,加利福尼亚对保罗和克拉拉的诱惑太大了,于是,他们在1952年卷起铺盖又回到了旧金山,住进了海边一套可以远眺太平洋的公寓。很快保罗就应聘到一家财务管理公司做强制执行工作,其主要任务就是向用户索要汽车贷款的欠款。由于他是个大块头以及拥有善于攻击的个性,他非常适合这份有点危险的工作。有时候,一些欠债车主总是不还贷,他没办法只得收回他们的汽车,这时他就用他学到的机械技术强行打开车锁,甚至在必要时他还可以用电启动汽车。

就这样过了3年,在收养了一个名叫史蒂夫?保罗?乔布斯的男婴后,他们举家迁往了南旧金山的一座工业城镇,这里有不少地方都住着退伍回来的老兵。在这个城镇,史蒂夫长到3岁时,就形成了比较活泼的性格,用今天标准一点的话来说,那就是儿童多动症。他早晨往往很早就起来捣乱,就好像他属于那种天生爱搞恶作剧的孩子。有一次,他和小伙伴们跑到了医院,就是想尝尝杀虫剂究竟是什么味道。还有一次,史蒂夫把发夹塞到了电源插座内,让它发出难闻的气味以满足自己的好奇心。虽然有这么一个淘气的孩子已经很让父母操心,但他的养父母还是决定再收养一个女孩,她就是帕蒂,比史蒂夫小两岁。

虽然史蒂夫比大多数孩子更需要严加看管,但他显得比其他孩子更聪明。他在邻居家的摄像机前面做鬼脸,骑在三轮车上对街坊四邻大喊大叫,他还看了很多不健康的电视节目,而这可能是他成年后不轻易交朋友的一个原因。

在史蒂夫出生后不久,诺贝尔物理学奖就颁给了约翰?巴登(John Barden)、沃尔特?布拉顿(Walter Brattain)和威廉?肖克利(William Shockley),以奖励他们发明了晶体管。保罗和克拉拉怎么也不会想到,这项发明不仅改变了他们儿子的生活,也让他们的儿子改变了众多人的生活。

等到史蒂夫10岁的时候,他对电子学方面的兴趣就明显地表现了出来。一些小型电子产品深深吸引着他,在他幼小的心灵中,他一直想弄明白这些小东西到底有多大的能耐。在那时,他们家已经搬到了加利福尼亚州芒廷维尤的一个半岛上,保罗依然做着回收欠债的工作,而在邻近的帕洛阿尔托,电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在市郊发展起来。史蒂夫的家地理位置很好,因为惠普公司以及其他一些电子公司的工程师都在这里居住。每逢周末,一些工程师就会到自家车库做些维修工作,他们对史蒂夫这个孤单、好学而又勤劳的男孩非常欣赏。有一次,一位工程师从实验室带回来一个碳晶麦克风给他玩儿。史蒂夫对这个麦克风非常着迷,并问了很多细致的问题。以后,史蒂夫就经常到他家来玩儿,工程师对这个早熟的男孩印象颇好,于是就把麦克风送给了史蒂夫。

史蒂夫从他同龄伙伴那里并没有收获什么,得到的尽是麻烦,因为他已经与他们格格不入了。多年以后,一位同学这样描述他:他是一个孤单的、爱哭的男孩。史蒂夫与这位同学曾参加过同一支游泳队,这也是他参加的为数不多的体育运动队。“如果比赛失败了,他会自己跑到一边哭泣。他和别的同学也很难相处,他就是这样一个家伙。”这位同学说。

史蒂夫小时候形成的善搞恶作剧和任性的品性很快就表现了出来。由于他爱捣乱、不服从老师的管理、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家庭作业和课外作业(他认为做这些作业纯属浪费时间),学校几次勒令他退学。

在史蒂夫上小学四年级的时候,他受到一位名叫伊莫金?特迪?希尔的老师的深刻影响,这位老师也最终改变了他的人生。“她在我心目中是一位了不起的老师,”史蒂夫说,“她教四年级提高班的课程,花了1个月的时间就了解了我的情况。她极力敦促我学习,甚至会这样说:‘我真希望你能完成这些作业,你要是能完成我就给你5美元。’就这样,希尔老师激起了我内心的学习热情。”

史蒂夫在那一年学的知识要比小学其他任何一年都多。他的老师想让他跳过五年级直接进入这个学校的初中学习,史蒂夫的父母没有同意这样做,而是提前让他进入克里滕登中学学习。但克里滕登中学并没有针对优等生作特别的安排,只是把他们和年龄大一点的学生放在一起。

与此同时,保罗?乔布斯回收欠债的工作也并不顺利。于是,他辞去了这份工作,在这个经济日益发达的半岛城市做起了房地产销售。但他那有点粗暴的个性使他不会成为成功的房地产经纪人,因为干这一行既需要有卑躬屈膝的媚态,又得富有冒险精神。就这样,史蒂夫一家的生活紧张了起来。

第2节: 

很快,保罗?乔布斯在与他的老本行“阔别”15年后,又重新拾起了机械师的工作。虽然这需要从最底层一步一个脚印地做起,但他的事业发展较好,很快他们家的日子就不那么紧巴巴的了。保罗在斯拜克特费兹克斯公司负责开发条形码扫描系统,这一系统用于读取产品上的条形码,在世界任何角落的超市里都能用得上。

然而,史蒂夫念的这所新学校真是不怎么样。因为克里滕登中学的条件比起史蒂夫上的小学来说差远了,甚至在培养学生的才能和特长方面还没走上正轨。当地的警察往往被请来制止学生斗殴,芒廷维尤的一些地痞流氓惹是生非的本领也让喜欢搞恶作剧的史蒂夫自叹不如。

史蒂夫心中的自由精神和超常的智力水平在学校这种混乱局面下,也毫无施展和提升的机会了。他渐渐变得郁郁寡欢,并感到深受挫折。这种情况也促使史蒂夫改变了他的想法,他决定下一年不去这所学校上学了。那年夏天,他把这件事告诉了他的爸爸。经过长时间商量,保罗和克拉拉接受了这一现实,因为他们知道,如果不采取一定的措施,史蒂夫就会变成不良少年。他们知道是该作出选择的时候了。

“他说他实在不想去了(回那所学校上学),” 保罗?乔布斯回忆道,“因此我们只好搬家。”

史蒂夫在11岁的时候,就能以足够的意志力说服他的父母搬家。他这种刚强的个性加上做事专心的品性,使他能够克服前进道路上的任何障碍,这一点在史蒂夫小时候就显现了出来。

1967年,乔布斯一家搬到加利福尼亚州的洛斯阿尔托斯,在这个地方,他们忽然发现在曼哈顿计划(Manhattan Project)实施以来,这里竟然聚集着如此多的科技工作人员。不少电子工程师和他们的家人都住在洛斯阿尔托斯及其周围的库比提诺和桑尼维尔。在那时,洛克希德作为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一个主要的合作城市已经在崛起,并且成立了大批的电子公司,这主要是为了实现美国的宇宙飞船登月计划。电子公司需要生产、应用小型电子元器件,然而在当时的美国,对这类小型电子元器件的发明与生产完全是从零开始的。从发展历程上说,电子元器件的小型化首先得益于晶体管的发明,然后才是集成电路的发明。在这里,史蒂夫随时都能向学识渊博的科技人员请教各种问题,到处也都有一两只箱子里装着废弃不用的电子元器件,史蒂夫在放学后就可以把这些元器件拆开来看个究竟。他认为,这里和杂乱不堪的芒廷维尤相比简直就是天堂!

史蒂夫上了库比提诺中学,在那里,史蒂夫结识了比尔?费尔南德斯—一位律师的儿子。他们俩都不适合做运动员,因为他们都身材矮小、体型瘦弱,动作的协调能力也不好,但他们个性强烈而鲜明,都被同学视为不易接近之人。而对于他们两个“局外人”来说,电子元器件是最好的玩伴。他们没有一般青少年可能碰到的难题,比如同学的排斥、体育活动的剧烈、男女生之间的矛盾冲突等等,因为他们可以在学校附近孤零零的生产车间里找寻到自己的快乐,躲在里边一玩儿就是好几个小时。他们可能已被同学们看做是“古怪”之人,但在那时,费尔南德斯和史蒂夫已在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包围中感受到了浓浓的科学技术氛围。

“我对史蒂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