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2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四帙
当归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 
【核】曰∶生陇西川谷,今当州、宕州、翼州、松州、秦州、汶州多种莳矣。仲春生苗 
布叶,似牡丹叶,嫩绿三瓣。七八月开花,似莳萝花,娇红可目。根黑黄色,肉浓不枯者为 
胜。秦州者,头圆尾多,色紫气香,肥润多脂,名马尾归,此种最佳。他处者头大尾粗,色 
白枯燥,名 头归,不堪用也。大都川产者力刚而善攻,秦产者力柔而善补。雷公云∶去芦 
头,酒浸一宿,止血破血,头尾效各不同,破宜使头,止宜用尾,并服无效,单使为贵也。 
元素云∶头止血,尾破血,身和血,全用则一破一止矣。李杲云∶头止血而上行,身养血而 
中守,尾破血而下流,全活血而不走。时珍云∶雷、张两说,功效各异,大凡根 身半以上, 
气脉上行,法乎天;身半以下,气脉下行,法乎地。而人身法象天地,则治上当用头,治中 
当用身,治下当用尾,通治当全用,此一定之理。当以张说为优,以颐论之,雷说为当。经 
云∶藏真高于肺,以行营卫阴阳也。藏真下于肾,肾藏骨髓之气也。唯居上者乃能行,居下 
者乃能止,所谓欲举必先按,欲按必先举耳。而行中有止,止中有行,此又上下相 之妙。 
收藏须晒干,乘热裹纸,封固瓮中,则不蛀。 
【 】曰∶古人相招以文无。文无,当归也,盖以功用为名矣。味苦气温,臭香色紫, 
当入心,为心之使药,心之血分气分药也。祗判入血,便失当归本来面目矣。何也?血无气 
,则不能营运经隧,灌溉周身,彼此依循,互为关键。经云∶藏真通于心,心藏血脉之气 
也,如咳逆上气,此即气不于归。皮肤之中,营气之所舍也,温疟寒热,不在皮肤外,肌肉 
内,而洗洗在皮肤中,此邪不于归,营无归向。若漏下,即血不归远。绝子,即血无归息。 
金疮,即血不归旋。疮疡,即气不归摄,当归助气之用,益血之体,能使气血邪气,各归于 
所当归之地。煮汁饮之,宣扬帅气耳。唐诗云∶胡麻好种无人种,正是归时又不归,良有以 
也。 

第四帙
芍药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核】曰∶出中岳川谷,及丘陵。今出白山、蒋山、茅山者最好。处处亦有,人家种莳 
矣。昔称洛阳牡丹、广陵芍药甲天下。今药中亦取广陵者为胜。十月生芽,至春乃长,赤茎 
丛生,三枝五叶,花叶子实,都似牡丹,第逗芽在牡丹之前,作花在牡丹之后。传云∶惊蛰 
之节,后二十五日芍药荣是也。花有单叶千叶,千叶者,俗呼小牡丹,今群芳中,牡丹昌第 
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芍药为花相。又或以为花王之副也。花之名,曰余容、 
绰 
概言之,曰花婢,种种幻巧,难以缕述。根之名曰 ,曰犁食,曰白木,曰余容,入药只宜 
白花单瓣之根,气味全浓,然根之赤白,亦随花之赤白也。白者曰金芍药,赤者曰木芍药。 
概根茎花叶,统名曰离草,一名曰将离。修治,先别赤白,白根固白,赤根亦白,每根切取 
一片,各以法记,火酒润之,覆盖过宿,白根转白,赤根转赤矣。各以竹刀刮去皮,并头, 
锉细,蜜水拌蒸,从巳至未,晒干用。今市肆一种赤芍药,不知为何物草根,疡瘿儿医多用 
之,此习矣而不察,其为害殊甚也。须丸为之使。恶石斛、芒硝,畏硝石、鳖甲、小蓟。反 
藜芦。 
【 】曰∶尔雅翼云∶芍药花之盛者,当春暮祓除之时,故郑之士女,取以相赠,董仲 
舒以为将离赠以芍药者,芍药一名可离,犹相招赠以文无。文无一名当归也,然则相谑之后, 
俞使去尔。其根可以和五脏,制食毒、故古之遗法,马肝食之至毒者,文成以是死,言食之 
毒,莫甚于马肝,则制食之毒,宜莫良于芍药。故独得药之名,犹食酱掌和庶羞之类,而酱 
又因以为名也。子虚赋云∶芍药之和,共而后御之。南都赋云∶归雁鸣 ,香稻鲜鱼,以为 
芍药气恬臭酸,百种千名,是因致其滋味也。故隐居一名犁食,盖祓除不祥,制服食毒,和 
御众情,则离中有合,合中有离,一勺之多,万钧之力矣。顾其时值闭藏,便行甲拆,一派 
生阳,绝不以党锢为禁忌。则凡药之所难及,力之所难到者,靡不骈驰翼驱,叶直以往,故 
引导最先。窦机极早,虽牡菌二桂,先聘通使,亦必藉之以为前驱。世称气味酸敛,唯堪降 
入,此不识臭味,罔顾名义者矣。观主邪气入腹,遂闭拒成痛,芍从中开发,逐邪从内以出, 
至涤除血痹,入破寒热疝瘕。巳成坚积,唯堪消陨者,芍力转倍。若小便不利,为癃为约, 
裨益肝气,偏行疏泄,虽属在下,先开在上,欲按则举,欲举则按,此必然之势,芍亦两得 
之矣。遍阅别录方书,比量推度,尽人之性,则能尽物之性,不致为耳食所缚,药物之幸大 
矣。 

第四帙
款冬花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咳逆上气,善喘,喉痹,诸惊痫寒热邪气。 
【核】曰∶出关中,及雍州、南山、溪水、华州,山谷水涧间;多丛生,叶似葵叶而大, 
罔顾冰雪,先春而花,去土一二寸,出萼如菊,色青紫,通直而肥,开时花黄色,花在根下 
也。一种花红者,叶如荷而斗直,大可容升,俗呼蜂斗。修事,须取微见花者,如以芬芳, 
则无气力。拣去向里裹花蕊壳,并向里实如栗零壳,及枝叶,以甘草水浸一宿,却取款冬叶 
相拌,蒸一夜,晒干,去叶用。杏仁为之使,得紫菀良。恶皂荚、硝石、玄参。畏贝母、辛 
夷、麻黄、黄 、黄芩、连翘、青葙。 
【 】曰∶以坚水为膏壤,吸霜雪以自濡,此水里阳生,宜当入肾,肾之心药也。故出 
肺肾之邪,先肝心之用,与 藉幽深者不相侔也。惊痫邪气,伏匿于中,对待治之,发越尽 
净。若咳逆上气,善喘喉痹,因肾苦燥,及形寒饮冷,秋伤于湿者始宜,或火热刑金,或肺 
气焦满,恐益消铄毁伤矣。 

第四帙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辛温,无毒。 
【主治】主中风入脑头痛,寒痹,筋挛缓急,金疮,妇人血闭无子。 
【核】曰∶芎 。蘼芜根也。川中者胜,胡戎者曰胡芎;关中者曰京芎;蜀中者曰川芎; 
天台者曰台芎;江南者曰抚芎,皆以地得名也。清明后宿根生苗,即分其枝,横埋土中,节 
节作根生苗也。八月后根下始结芎 ,叶似芹,微窄有叉,又似白芷而细,亦似胡荽而壮, 
一种叶似蛇床而稍粗,茎叶俱香,茎细节大,纤柔青整,繁芜蘼弱也。种莳者根形块大,实 
而多脂;山生者细瘦辛苦。五月采苗,十月采根,非时则虚恶,不堪入药矣。凡用其根,取 
川中大块,色白不油,嚼之辛苦,形如雀脑者隹。白芷为之使。畏黄连。伏雌黄。得细辛, 
疗金疮止痛。得牡蛎,疗头风吐逆。 
【 】曰∶芎 ,谐声。穹,高也;极也;穷,究竟也,言主治作用也。故主风中头脑, 
或脑痛,或头脑俱痛者,此风气通于肝,亦即春气者病在头也;力能直达肝用,从踵彻巅, 
正鼓而邪自罢矣。风与寒合,斯成筋痹,或挛,或缓,或急者,此属不直,直之使通也。并 
治金疮者,仍转动摇以成执持。血闭即血痹,逐而通之,使巳亥相合以结胞胎,寅申交会而 
成种子,皆究竟高远之义。 
(风气通于肝,物各从其类,春气者病在头,鱼涉负冰之候乎。) 
(巳亥相合,厥阴始结胞胎,寅申交会,少阳乃作乳字。) 

第四帙
阳起石
内容:(本经中品) 
【气味】咸,微温,无毒。 
【主治】主崩中漏下,破子藏中血,症瘕结气,寒热在腹中,无子,阳痿不起,补不足。 
【核】曰∶阳起石,云母根也。出齐山,及云山、泰山、琅琊诸山谷。今唯齐州采取, 
他处不复识之矣。仅一土山,石出其中,彼人谓之阳起山,其山尝有暖气,虽盛冬大雪,独 
无积白,盖石气熏蒸使然也。山唯一穴,禁闭不开,每岁初冬,州官监采,第岁月积久,其 
穴益深, 凿他石,得之甚难。以白色明台,云头雨脚,轻松若野狼牙者为上;黄色者亦佳; 
其上犹带云母者称绝品也。拣择供上,剩余者,州人方货之,不尔无繇得也。庚辛玉册云∶ 
阳起,阳石也。齐州拣金山出者为胜。其尖似箭镞者力强,如狗牙者力微,置雪中,倏然没 
迹者为真,写纸上飘然飞举者乃佳也。桑螵蛸为之使。恶泽泻、菌桂、雷丸、石葵、蛇蜕皮。 
畏菟丝子。忌羊血。不入汤煎用。 
【 】曰∶起阳以为量,因名阳起石耳。盖阴气流行则为阳,阳气凝聚则为阴,故主凝 
聚以为眚,流行以为用也。阳起,云母根,高山,阳起母,云母阳起,互相 勘,则知内守 
外使之为用矣。 
(阳在外,阴之使也;阴在内,阳之守也。阴者,藏精而起;亟阳者,卫外而为固。阳 
起,两得之矣。) 

第四帙
雄黄
内容:(本经中品) 
非将军不能功胜五兵,非将军亦不能开辟土地,不唯尽雄黄功绩,并显大黄威武矣。 
【气味】苦平,无毒。 
【主治】主寒热,鼠 ,恶疮,疽痔死肌,杀精物恶鬼邪气,百虫毒,胜五兵。炼食之, 
轻身神仙。 
【核】曰∶出武都山谷、敦煌山之阳。武都,氐羌也,是为仇池。宕昌亦有,但小劣耳。 
敦 
阶州接西戎界,出一种水窟黄,生山岩有水处,其石曰青烟石,曰白鲜石。雄黄出其中,有 
孔窍,色深红微紫,体极轻虚,而功用更胜。水经注云∶黄水出零陵县西北,连巫山之溪, 
出雄黄,颇有神异。尝以冬月祭祀,凿石深数丈,方采得,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