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014-本草乘雅半偈-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若非通神,胡能有此功力乎!客曰∶主身中老风,头中久风,风眩者,何也?颐曰∶风性宣 
发,久老身中,无风大性故。先须甲胆逗破端倪,乙木方能抽发。虽行木用,实补木体。客 
曰∶止泄泻,亦属甲乙乎?颐曰∶此正风木失制,败乱所胜,亦须甲乙体用,从土甲拆,则 
土中之水,假借木力吮拔,虽属仇雠,转成三缘和合矣。 

第二帙
硝石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 
身。 

第二帙
朴硝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寒,无毒。 
【主治】主百病,除寒热邪气,逐六腑积聚,结固留癖;能化七十二种石。炼饵服之, 
轻身神仙。 
【核】曰∶时珍云∶硝石,丹炉家用制五金八石,银工用化金银,兵家用作烽燧火药, 
得火即焰起。狐刚子炼粉圆,谓之北帝玄珠。诸卤地皆产,河北庆阳,及蜀中尤多。秋冬间, 
卤地生白,扫取煎炼而成。多不洁,以水煎化,结于盆底者,状似朴硝,又名生硝,谓炼过 
生出之硝也。在上者,或有锋芒,故硝石亦有芒硝、牙硝之名、与朴硝同称,而水火之性异 
也。崔 外丹云∶硝石,阴石也。此非石类,扫取卤地白屑,煎炼所成,今呼焰硝者是也。 
时珍曰∶朴硝有三品,生西蜀者,俗呼川硝,最胜;生河东者,俗呼盐硝,次之;生河、 
青、齐者,俗呼土硝,又次之。皆生斥卤地,刮扫煎汁,经宿结成,状如盐末,犹多沙土猥 
杂,其色黄赤,别录云∶朴硝黄者伤人,赤者杀人。须再以水煎化,澄去滓脚,入莱菔数枚, 
同煮熟,去莱菔,倾入盆中,经宿则结成白硝,如冰如蜡,俗呼为盆硝。齐、卫之硝,炼之 
底多,上生细芒如峰,别录所谓芒硝者是也。川、晋之硝,炼之底少,上生牙如圭角,作 
六棱,纵横玲珑,洞彻可爱,嘉 所谓马牙硝者是也。状如白石英,又名英硝。二硝之底, 
通名朴硝。取芒硝、英硝,各同莱菔煎炼数次,去咸味,即名甜硝。二硝置之风日中,吹去 
水气,则轻白如粉,即名风化硝。取朴硝、芒硝、英硝,同甘草煎炼,更用鼎罐升 ,即名 
玄明粉。诸硝总是一物,但分精粗之异,俗呼皮硝者是也。 
时珍云∶诸硝自晋唐以来,诸家都无定见,不知硝有水火二种,形质虽同,性气迥别。 
今以本经朴硝、硝石为正,别录芒硝、嘉 马牙硝、开宝生硝,俱系多出,今并归并。朴硝、 
水 
亦有二种,煎炼结出之细芒,亦名芒硝。牙消又名生硝。凝结盆底者,为硝石。但二硝初生 
卤地时,硝石色白易炼,朴硝黄赤,再三煎炼始成,为异也。雷公曰∶凡使硝石,先研如粉 
,用鸡肠菜、柏子仁共二十五个,和作一处,丸如小帝珠子,大以瓷瓶子,于五斤火中 赤 
,投硝石四两于瓶内,遂投帝珠子入瓶,自然伏火也。凡使朴硝,多恐不洁,再同莱菔煎炼 
一二次用。 
(诸家各立名相,致朴硝、硝石,反混乱难别。独蕲阳标朴硝为水硝,硝石为火硝,以 
二硝为纲,诸硝为目,令后学一顾了然,功德真无量矣。能合诸硝归水火二种,识见甚真, 
然切要在形质虽同,性气迥别二义,此所谓圆融不碍行布也。如乳中之酥酪醍醐,是一是三, 
无差别而有差别也。) 
先人云∶火硝属火大所摄,凡身中无暖热相者,用之精良。主治积热在脏者,盖脏属身 
中之阴,热即阴火,积有坚象,所谓诸寒之而热不去者,须此消之。以阴火遇水反炽,用火 
逐之始灭却耳。又云∶朴硝主百病是有法,寒热邪气是宗,是能,六腑是所,积聚六字是所 
之相,能化下是引证,唯此一消字,用消积聚结固留癖,而返病愈。 
【 】曰∶朴硝、硝石,咸生卤地。假水火二大以为形质,但胜劣有异,故水火之用迥 
别。楞严云∶火腾水降,交发立坚,湿为巨海,干为洲 ,以是义故。彼大海中,火光尝起, 
彼 
而水用独着。彼火硝者,水劣火势,故水体似藏,而火用独着。观其主治,则思过半矣。有 
如反寒水之本,得火热之标,积聚六腑结固留癖,而为百病之邪。此亲相四大之分,反承器 
界疏相之水,变迁暖热,交发立坚,致令四大缺陷润湿之水,动摇之风,偏归暖热之火,坚 
固之地矣。先须水硝之水用。对待其火热,从治其本寒,转以中藏之火体,从治其火热。对 
待其本寒,有如火热为本,藏阴为标,标气似隐,本气自盛,积聚胃藏,蓄结胀闭之邪,此 
亲相之分,亦为疏相之火,交发立坚,致令四大反成缺陷者,先须火硝之火用。对待其标阴 
,从治其本热,此正发真归元,结固悉皆消陨,所谓非从则弗逆,非逆则弗从也。顾水硝功 
力,致新推陈,火硝功力,推陈致新,三复斯言,其义自见。 
(二硝之分水火,宛如太极之分两仪。而阴中有阳,阳中有阴,此又坎离互根之妙。谛 
思硝石,为卤地所生,与海滩之盐相似。从无致有,变柔为刚,故以名石,如秋石之亦名石 
也。虽分水火二种,而核其根源,止是一水,其焰发热腾,亦水中之火也。水经注记某处水, 
肥 
) 

第二帙
禹余粮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咳逆,寒热,烦满,下赤白,血闭症瘕,火热。炼饵服之不饥,轻身延年。 
【核】曰∶出东海池泽,凡山岛中池泽亦有之;形如鹅鸭卵,外有壳重叠,中有黄色细 
末如蒲黄,无沙者佳。近年茅山池泽中者极精好,状如牛黄,重重甲错,其佳处,乃紫色靡 
靡如面,嚼之无复碜,其生成之因,已具太一余粮条内。修治,细研水洮,取汁澄之,勿令 
有沙土可也。 
【 】曰∶绩平水土,有如神禹,故曰禹。然亦水土之精气所钟。土劣水势,偏得水气 
之专精者也。曰余粮者,炼饵服之,不饥延年故也。气味甘寒,对待火热,及水土浊邪,聚 
为寒热,为咳逆,为烦满,为赤白,为血闭,为症瘕,或肾形无坚固性,致洪水泛滥者,当 
捷如影响。 
(神农尝百草,别五味五气,有毒无毒,及方域形色,功能优劣,以名药物。若禹余粮, 
绩平水土,诠名曰禹,抑逆知后世之有神禹乎,余读本经文,似出周人手笔,况太乙两字, 
又出自老氏口角。) 

第二帙
滑石
内容:(本经上品) 
坎不盈柢既平。 
【气味】甘寒,无毒。 
【主治】主身热泄 ,女子乳难癃闭,利小便,荡胃中积聚寒热,益精气。久服轻身耐 
饥长年。 
【核】曰∶出赭阳山谷,及太山始安之阴,广之桂林各邑,及 峒中皆出,即古之始安 
也。山东蓬莱县桂府村所出者亦佳。初取柔软,久渐坚强,冰白如凝脂,滑而且腻。根即不 
灰木,中有光明黄子,即石脑芝也。若理粗质硬,色青有黑点者,谓之斑石,或乌色、绿色、 
黄 
去牡丹皮,取出,以东流水飞过数次,晒干用 
绍隆王先生云∶滑从水,从骨,故能散精于肾,淫气于骨,以助髓液流通之用。 
【 】曰∶洁白如水体之澄湛,性滑禀水用之动流,气寒具水化之捍格,奇方之滑剂重 
剂也。主身热泄 ,乳难癃闭,荡胃中积聚寒热者,滑可去着也。益精气,轻身耐饥长年者, 
重 

第二帙
白石英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甘,微温,无毒。 
【主治】主消渴,阴痿不足,咳逆,胸膈间久寒,益气,阴风湿痹,久服轻身长年。 
【核】曰∶出华阴山谷,及太山,今泽州、虢州、雒州亦有。近取泽州者为胜。大如指, 
长二三寸,六棱如削,白澈有光,长五六寸者弥佳。黄端白棱者,名黄石英;赤端白棱者, 
名赤石英;青端赤棱者,名青石英;黑泽有光者,名黑石英。若细而长,及大而不正,与多 
瑕疵者,都不堪用。时珍云∶泽州有英鸡,嗜石英而性补。五石英制汞死砒,恶马目毒公。 
【 】曰∶色相莹如华萼,故名石英。以石质可入肾,白色可入肺,中含火气可逐寒, 
故主肾气不周于胸而消渴,天癸枯竭而阴痿不足,肺不容平而咳逆上气,气无帅制而痹闭不 
输,火失修容而胸膈久寒。久服轻身长年,宁静所致耳。 

第二帙
五色石脂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并甘平,无毒。 
【主治】主黄胆,泄痢肠 浓血,阴蚀,下血赤白,邪气痈肿,疽痔恶疮,头疡疥瘙。 
久服补髓,益气,肥健不饥,轻身延年。五色石脂,各随五色入五脏。 
【核】曰∶青色脂,生南山,或海涯;白色脂,生少室天娄山,或太山;黄色脂,生嵩 
山,色如 胸、雁雏;黑色脂,生雒西山空地;赤色脂,生少室,或太山延州,色如绛,滑 
如脂。皆揭两石中取之,以理细粘舌缀唇者为上。修治,研如粉,新汲水飞过三度,晒干用。 
畏黄芩、大黄、官桂。先人云∶膏释脂凝,皆肌肉中液也。肌肉有余,则其气扬于外,凝中 
大有不凝义。世人止知固济,未尽石脂大体,三复本经自见。又云∶有上贯四旁义,肾水得 
用义,六腑净洁义,心邪顺去义。 

第二帙
远志
内容:(本经上品) 
【气味】苦温,无毒。 
【主治】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 
力。久服轻身不老。 
【核】曰∶出泰山,及冤句川谷,冤句属兖州济阴郡,今从彭城北兰陵来。河、陕、雒 
西州群亦有之。有大叶、小叶二种。俱三月开花,四月采根。大者叶大、花红、根亦肥大; 
小者叶小、花白、苗似麻黄而青。叶似大青而小,根形如蒿而黄色。苗即小草也。修治,去 
心,否则令人烦闷。仍用甘草汤浸一宿,曝干,或焙干。得茯苓、冬葵、龙骨良。畏珍珠、 
藜芦、蜚蠊、齐蛤。 
绍隆王先生云∶气味芳烈,阳草也。菖蒲之流乎,入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