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ef从苏格拉底到萨特及其后(修订第8版)-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匡宏谨识

    2008年6月

第八部分 11。出版后记

    美国学者撒穆尔·伊诺克·斯通普夫和詹姆斯·菲泽所著的《西方哲学史》一书自1966年初版以来,在英语世界非常流行,畅销四十余载而不衰,而且多次修订再版。时至2007年,此书参照当代哲学的发展,经过七次修订已出至第八版。

    这本《西方哲学史》将西方两千多年的哲学思想作了一个清晰的展示,很适合作为大学生的西方哲学史课程的入门教材。如此长时间的历练,原不用我们多说,足可以证明这是一部好书、一部值得推荐的作品。之所以在此赘述,主要原因是想让更多的人理解原书作者的哲学理念,领略译者严谨的翻译风格,在此基础之上,用〃大视野〃的眼光去认识哲学家的思想脉络和哲学史的发展历程。

    从内容的连贯性上来看,这本《西方哲学史》可称得上是一部哲学通史。本书既没有国内多数哲学史家在编撰哲学著作时的时段局限性,也没有西方学者或严谨枯燥,或随心所欲难为信史的不足。相反地,本书作者兼采两种写法之长,试图通过对哲学史资料的编排把其对哲学史、对人类哲学思维发展的见解表达出来。这一优点对青年读者尤其是大学本科学生来说,是有所裨益的。这种编排方式可以使读者从整体上把握哲学史的源流,真正了解每一个哲学家在哲学发展历程中的地位以及他们所作出的巨大贡献。考虑到哲学这一学科本就有些枯燥的特点,本书作者并不是平铺直叙的叙述,简单的堆积知识,而是像为读者讲说哲学故事,同时言语间也渗透着启发性的意见或是问题,娓娓道来,有条有理,从容不迫,一段终了,总是会令听众感觉受益匪浅,启发思维。单凭这一点,就值得我们去读,去听,去思考。

    这正是我们所需要的《西方哲学史》,原书严谨又不失轻松之感的风格,使我们对此书有了如此高的评价。除此之外,此书的译文也是值得一提的。这一中译本虽是以第七版译文为基础,但译者却也是颇费了些功夫。除了要修正第七版中存在的问题,还要处理、翻译、润色最新英文版本中增删的部分。通览全书,我们看到,第八版除有整章内容(如第12章〃启蒙哲学〃)增加外,还存在大量散落于文章各处的有所改动的部分,这样算来,工作量不可谓不巨大。对这些内容反复推敲处理之后的第八版译文,可以说是精湛、准确、流畅优美,而且更具可读性。另外,需要指出的是,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还发现原书个别错误,为使内容更加准确,译者对此加以纠正,〃以使读者能够更加客观地看待国外学者的学术观点,而不是盲从〃。以上这些,读者在阅读时定会从中体会到译者的辛劳。

    为使本书更加符合学术规范,同时也为了方便读者阅读,与以往译本不同的是,这一中译本我们增加了英汉词汇索引。这个看似不起眼的部分,对一部哲学通史来说,确是至关重要的。用邓晓芒教授的话说,〃读者由此可以很清楚地看出和查到整个西方哲学发展中那些重要的术语的来龙去脉,极为有利于从思想发展线索的角度理清西方哲学的源和流。〃

    即使有诸多优点,即使多次修订几近完善,即使每次修订都会加入时新的哲学内容,但是正如邓晓芒教授所说的,〃只要作者健在,隔几年就会有一部新的哲学史问世〃。相信读者也会和我们一样,有所期待!

    欢迎采用本书做教材的老师与我们联系,以便得到我们为您提供的教师手册和章节摘要等相关教学资料。

    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

    服务热线:139…1140…1220133…6631…2326010…8161…6534

    教师服务:teacher@hinabook

    服务信箱:onebook@263

    世图北京公司〃大学堂〃编辑部

    2009年1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