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世界伟大考古纪实-第9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家园。先民们为此同样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因为他们在艰辛创业的同时,还得面临各种各样的天灾人祸的威胁,在一次又一次的灾难性毁灭之中,又一次又一次地顽强崛起,使人类在不断繁衍的过程中走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因而,先民们艰苦卓绝的奋斗,被一代又一代地传颂,并进入民族神话之中,构成世界各个民族的神话母题。
  正如太阳系只有一颗卓尔金星一样,地球上曾经出现的大洪水爆发事件,也许只有史无前例的那么一次。当然,也不能排除由于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包括小行星,或者另外一些来自太阳系外的彗星、陨石之类的巨大飞行物,在对地球的袭击之中,再次造成洪水滔天的毁灭性灾难。不过,除了以上所说的这次史无前例的旷世灾难之外,地球上的人类已经、正在,以及将要面对着的无数次的洪水泛滥的威胁——这里面既有因发生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起的洪水,也有因战争等人为祸患而造成的水灾——基本上都是区域性的洪水。
  这一类区域性的洪水,也许根本无法与人类曾经遭遇过的那场全球性大洪灾相比,但是,在先民们的集体印象之中,这些区域性洪水的威胁,并不亚于,甚至等于全球性的大洪水的再度来临。因而民族神话里面的洪水故事,也就成为先民们在多次经历洪水之后的印象叠加,借以来重现当初的大洪水情景。
  在南美洲的蒂亚瓦纳科古城,当地的土著人在他们的神话之中传说创世之神曾经在发动大洪水之后,重新开始创造世界,体现出一种与全球性的大洪水保持一致性的倾向。可是,蒂亚瓦纳科古城遗址,如今仍然高高地耸立在海拔4000米以上的秘鲁高原上。这里的气压很低,大约只有正常气压的一半,空气中的含氧量也不高,任何体力劳动都是一项艰难的事情。但是,偏偏就在这个地方出现了一座用巨大的石块建成的庞大城市。根据土著人的传说,蒂亚瓦纳科古城在当年是在一个晚上就突然建成的:“石头突然从地面升起,随着号角声飘浮在空中,被一路运送到建筑城市之处。”
  在西班牙殖民者征服南美洲以后不久,一位西班牙历史学家来到蒂亚瓦纳科古城,深深地为古城的宏伟气势所征服:
  城里有一座假山,高高耸立,立在石头砌成的地基上,以防止因土壤松动而崩塌。城里到处都是石雕的巨大人像,城墙是用如此巨大的石头砌成的,令人很难相信这些城墙是人力所为。此外,城里随处可见奇异的建筑物遗迹,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整块石头凿成的巨大石门。当时的人类,是运用什么工具和器械,使用什么方法,来完成如此庞大的建筑工程?这个问题我们无从回答,我们也无从得知。
  同样的疑问也会出现在如今的来访者心中:在每块重达100吨以上的石头铺成的墙基上面,垒起一块块60吨重的石块,居然没有任何粘合物,并且石块之间非常紧密,连一张薄纸片也难以塞进去。每块石头的表面都被打磨得非常的平整光滑,同时,每块石头的拼合处还具有一定的角度,使石头与石头之间结合得非常紧密。难道修建蒂亚瓦纳科古城的先民们,真的具有什么魔法,能够把这些如此笨重的石头,像玩儿童的积木一样任意摆弄!
  除此之外,在蒂亚瓦纳科古城的地面上,到处都散落着一模一样的长为1.8米,直径为0.5米的石头水管,加工制作的工艺是如此精巧,以致于使人们觉得它们是在现代化的工厂里面被生产出来的。这些本来应该埋藏在地底下的水管,为什么要在古城之中弄得到处都是,难道说先民们是靠加工出售石头水管来维持生活的?显然,这样的设想纯属胡乱猜疑,只有仔细地对蒂亚瓦纳科古城进行考察,或许才能够找到比较令人信服的答案,而这一切都直接与考古学家在古城的出现紧密相关。
  有关专家在进行了大量调查的基础之上,提出这种现象是洪水冲刷的结果,而洪水又直接起因于巨大的地震及火山爆发:
  这场由地震引起的灾难,使位于蒂亚瓦纳科古城附近的重要湖泊——的的喀喀湖——湖水暴涨,再加上火山爆发,使蒂亚瓦纳科古城北面的一些地势较高的湖泊突然决堤,结果大量的湖水有如万马奔腾一般冲向的的喀喀湖,之后,暴涨的湖水又以排山倒海的涌浪直扑蒂亚瓦纳科古城。
  这样的结论究竟是出于专家的理论假想,还是依据事实的推断呢?
  调查报告之中是这样描写的:
  一层层冲积土壤覆盖着整个废墟,沙砾中混合着的的喀喀湖的贝壳,而风化的岩石和火山灰烬堆积在四周都围着墙的地方。在冲积层里面,沼生植物、鱼类骨骼、人类骨骼,还有其他动物的骨骼混合在一起,散布在成堆的石雕、器皿、工具和各式各样的器物中。这些东西经过一番剧烈的震荡,全都破碎成一团,乱七八糟地夹杂在泥土之中。只要在这里挖掘出一条两米深的壕沟,很快就会发现,洪水的威力竟是如此可怕。
  由此可见,专家的结论的确是言出有据的。这场发生在8000年以前的洪水,根据当地土著人的传说,正是创世之神为了惩罚那些对他不恭敬的人而发动的。
  无论神话之中是如何述说的,即使仅从洪水本身来看,亦可以看到区域性洪水也是有可能因地震或火山爆发而引发的,并且还可能出现类似海啸一样的巨大涌浪。因此,可以这样认为:不仅陨石撞击地球能够引发海啸,月球靠近地球亦能引起空前绝后的海啸,同时,地震发生也能够导致海啸,就是火山爆发仍然能够产生海啸,只不过,前面两种因素引发的海啸是大而少,而后面两种因素引起的海啸则是小而多。从而使洪水出现的情景,除了具有全球性与区域性的差异之外,同时还有大小之分。
  然而,对于先民们来说,他们所生存的那个环境,往往就是他们生活的整个世界,因而在他们的记忆中,区域性的洪水也就很容易被扩张为全球性的洪水,使他们在回忆的过程中将有意无意地夸大洪水的规模与威力,特别是当他们的洪水故事进入神话里面的时候,这种夸大往往会在想象中无限地膨胀。这种膨胀,对于那些以民族神话为基础的宗教经典,在进行综合性改写的时候,更是容易发生,这就最终使得全球性的大洪水取代了区域性的小洪水,造成了人们对于神话中洪水故事的误读,以致于一谈到洪水,就与人类和世界的毁灭联系起来,甚至影响到有关专家拒绝通过神话提供的线索,去追踪历史存在的遗迹。
  希腊神话经过传说中的盲诗人荷马的吟唱,一方面使奥林匹亚山上的诸神,及其英雄子孙的故事到处流传,另一方面又使神话故事与历史事实之间拉开了巨大的距离,一直到19世纪为止,一般的欧洲人,包括众多的学者在内,都认为荷马吟唱的希腊只是一个充满了诗意的神话,并不怎么相信在远古时代的希腊可能存在着高度发达的文明,因为根据当时的历史典藉记载,远古时代的希腊还处于野蛮蒙昧的状态之中,而灿烂辉煌的希腊文明,不过是在公元前1000年左右才出现在希腊半岛上的。
  因此,如果当时有什么人相信荷马吟唱的特洛伊战争,不是传说中神与神、神人之子与神人之子彼此之间的争斗,而是实际发生的战争,并且决定要去寻找传说中的特洛伊古城。可以肯定地说,这在当时的一般人看来,无异于是一种疯子的举动。然而,偏偏就出现了一位这样的‘疯子”,他就是德国的百万富翁亨利希·斯里曼。从小就因阅读荷马史诗《奥德赛》与《伊利亚特》而对之入了迷的斯里曼,直到成为46岁的中年人,始终坚定不移地相信荷马所吟唱的都是真实的历史,只不过它们被蒙上了一层神话的色彩,特别是,当斯里曼看到古代希腊史家希罗多德和修昔底斯都在自己的著作里面提到特洛伊战争,而且把特洛伊战争中出现的有关人物当做真实的历史人物而予以记载时,就更加促发了他前去寻找特洛伊的信心。
  1868年12月31日,从14岁就开始当杂货店学徒,此时已经商致富的46岁的斯里曼宣称:“我退休了,这样就可以把全副的精力用于如此吸引我的研究工作了。”随后,斯里曼动身出发到希腊去寻找自己梦寐以求的特洛伊城。1869年,斯里曼娶了一个美丽得像曾引起特洛伊战争的美女海伦一样的希腊姑娘苏菲亚,并且在苏菲亚的热心支持下,开始了寻找特洛伊的行动。经过一段时间的实地考察,斯里曼认为自己找到了特洛伊城所在的地方:“一个人只要踏上特洛伊的土地,就会惊奇地发现希沙利克那座宏伟的山丘是建造坚固城池的天然好地方,如果把这里修成要塞,就能控制整个特洛伊平原。在整个地区内没有可以与之媲美的所在。”于是,斯里曼从1870年4月开始,在希沙利克山丘进行挖掘。
  在荷马的吟唱中,智慧女神雅典娜的神庙被建立在特洛伊城中的最高处,因而斯里曼认为这座神庙应该座落在希沙利克山丘的正中央,而诸神建筑的城墙周围应是平地。于是,斯里曼指挥工人们直接向山丘中部挖进去,穿过残留的城墙,他们终于发现了大量的武器、家具、装饰品,以及各种各样的坛坛罐罐,其数量之多,足以证明这里的确是一个富饶城市的遗址。斯里曼在特洛伊平原上找到了古城遗址的消息迅速传开——难道斯里曼果真找到了特洛伊城?
  也许,上帝对斯里曼太过于眷顾了,斯里曼真是太幸运了,当他发现了第一个古城遗址以后,在这个古城遗址下面竟又出现了一些新的古城遗址,使得整个希沙利克山丘就像一个巨大的洋葱头一样,剥了一层又一层,而每一层之中似乎都有不同时期的先民们留下的遗迹,于是每一天都有新的发现。斯里曼兴奋极了,似乎亲眼看到了先民们在这儿生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