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金刚经说什么 南怀瑾-第4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一声青磬万缘醒」,真正的福报是什么福报呢?清福,人间的清福。当我们真正烦恼痛苦到极点,当我们一切的痛苦烦恼无办法解决的时候,跑到深山古庙,偶然听到一声「叮」,青磬一响,被它敲醒了,万念皆空。那个时候啊,什么都没有,那真是大梦初醒,这个是大福报。所以金刚经告诉我们,所有的福报,都不如了解金刚经般若的解脱真义。般若解脱真义,就是我们给它的一句结论,一声青磬万缘醒,这个时候是真福报。
  中国的文学为什么把木鱼叫红鱼呢?因为庙子上的木鱼多半漆成红颜色,磬放久了,颜色都变成青铜色,所以叫做青磬,红鱼青磬,红跟青是文学上的形容词。
    第二十五品  化无所化分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有教无类
  金刚经快要作整部的结论了,化无所化,什么叫「化」?在唐以前,多半的佛经用这个「化」字。唐宋以后用「度人」。度也好,化也好,反正度也度不了,化也很难化。到元明时代,乾脆两个字合起来,叫做度化。这个度化,实际上就是教育了。化也就是感化人,变化人。
【须菩提。于意云何。汝等勿谓如来作是念。我当度众生。】
  这也是佛自己讲,告诉须菩提,你认为怎么样?「汝等勿谓」,你们千万不要讲佛说过这个话,说过什么话呢?「我当度众生」,认为佛说过,要度一切众生。
  你看佛是很妙的,你仔细把金刚经研究,他的一生许多事情,在金刚经里通通否认完了。说法四十九年,他在金刚经里却说没有说过一句话!这是他讲的啊!这个金刚经摆在我们面前。他本来发愿要度众生,现在又否认了,嘿!你不要搞错了,你们不要那么想啊!你们千万不要那么想,认为我要度一切众生。这是文字的解释。
【须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
  「须菩提,莫作是念」,千万不可以有这个观念,上面已经讲了,下面还要很肯定的重复,莫作是念,千万不要有这种想法。好了,我们现在记住他的话,你不要磕头说佛啊,你来度我。他老人家不承认,他现在很忙,在那里入涅盘,你也莫作是念,不要这样想。什么理由呢?「实无有众生如来度者。」这个话严重了,刚才我们还用笑话的办法来说,佛一切否认了,下面进一步告诉我们理由,听得我们都有一点五里雾中了。什么理由啊?世界上实实在在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你注意啊!没有一个人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佛自己说的。
  「若有众生如来度者,如来即有我人众生寿者。」拿禅宗里的话说,这叫做一个棺材两个死汉,一个说你是被我度的,一个说我需要佛来度。大禅师们会说,这两个都是没有悟道的。佛也讲嘛!第一,我没有度过一个人,你不要有这个观念。什么理由呢?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这个文字摆在这里,对不对?我们自己研究。还有,佛说如果有人因我度他而成了佛,这个佛就不是佛了,而是个非常普通的人,因为这个佛已经是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的人了。
  所以,我经常告诉大家,不要什么顶礼啦!磕头啦!好麻烦。我一生最怕这个事,碰到人家合掌,我现在都有点马上出汗,很麻烦,还要答礼,乾脆像现在人眼睛一瞪,注目礼,很好嘛!意思到了就行了。如果说磕个头,认为我是老师,该受这一拜的话,十八层地狱都不够。不过不要紧,据说现在地狱里头还有地下室,那就该要下地狱的地下室去了。一个人如果自觉有道,足以为人师,如果有这一念的存在,他再有道也不值钱了。真正足以为人之师,真正足以度人,他必定已经证到空的境界了,何以会有自我崇高的观念呢?绝对不会!因为他自己已经没有这个观念了;而是一切众生,人我平等。
  所以佛说,佛如果有这样一个观念,也就不叫做佛了,他处处著相,觉得我是佛,我是老师,你们通通是我的子民,你们都是我的信徒,那他就绝对不是佛了。
  说到「信徒」这个名辞,是很难听的,佛教里从来没有这个名辞,只有信众。用个「徒」字,那只能够牧师用。牧师翻译的「牧」字,就是指赶牛的,赶羊的,赶人的,看这一些子民都是他下面的徒众。徒众都在下面,佛法不可以这样。
  曾经听到佛教界有人用「徒众」这两个字,听得我一个头八个大,连信众这种说法,都算是很严重的了。过去大陆随便那一个庙子,对信众都是称居士的。我在峨嵋山时,老和尚看到猴子出来,就说猴居士出来了。蛇来了,蛇居士来了。从没有说猴众,猴徒,蛇徒,没有这样说的!老和尚的声音使人一听肃然起敬,看一切众生平等,猴居士,蛇居士,这个是佛法的精神。佛法如果还有统治性,那怎么会是佛的精神呢?希望修正修正,不要犯这个错误。
  佛现在讲,假定他有一个观念,认为众生是受他的教化而得道的,这些人是他的徒弟,应该对他如此如彼的恭敬……假如他有这样观念的话,完了!「即有我人众生寿者」,那不算成佛!
  好,佛啊!我们了解啦!你老人家谦虚,不承认自己在度人,实际上我们是受你度的。你谦虚,那是你的嘛!我恭敬我的,各走各的路,没有错。但是有一个问题没有解决,你说世界上没有一个众生须要佛来度的,这是个问题啊!不过,这个大问题,佛在下面解答。
    自己的解脱
【须菩提。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他说,所谓人,有众生就有人,真正的佛法教我们一件事,八万四千法门只教我们一件事,就是如何证到自己真正无我,那就成功了。这很简单,修行只修行一件事,修到真正的无我。既然无我了,我当然不须要佛度呀,我本来就是佛嘛!佛有这个度人之相,佛就著了人相,我相。我如果真正能够悟道,就是无我,就没有被你可度之处。
  所以,佛说的没有错,没有一个众生须要我度。再彻底的讲,佛说了八万四千法门,把他老人家修道,证道的法门,通通告诉我们了,你依照这个样子做,你一样可以成佛。他没有办法帮你成佛,要自性自度,他没有办法替你修啊!修要自己修,修成功自度了,是你自修自度,自性自度。所以佛说的是老实话,他说没有一个众生是需要我度的!我也不能度呀!必须他自己有信心,自修自度,自性自度。
  所以他的话,一点都没有错。不过他表达的方法是语出惊人,每一句话说出来都很难解;其实道理很简单,人人都要自求解脱,自性自度,自我得救,谁都救不了你。
  求上天的保佑,菩萨保佑,保佑不了的,不要迷信啦!只有自助天助,自求多福。你要想菩萨保佑,你要先保佑自己,怎么保佑自己呢?行一切善法,那么自助就天助了,佛菩萨与你中间的电线、电波就接得上了。你一天到晚去杀人放火,然后说,菩萨保佑我,你自己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所以佛告诉我们,没有一个众生他可以度的,众生都是自性自度。他说,什么叫做我呢?一切众生本来无我,这是佛法;佛法三藏十二部经典,总归起来就是告诉我们这句话。本来无我啊!就是我们做不到,做到了个个成佛。
  佛又说,「如来说有我者,即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为有我。」凡夫就是一般人,是佛经翻译的名辞,现在我们一听到凡夫,好像在骂人。如果我们随便对朋友说,你是凡夫,他肚子里头一定不高兴,你好看不起我!一般人,你告诉他无我,他就害怕,因为人都要贪著「我」。究竟那个是我呢?佛经告诉我们,人体是三十六样东西凑拢来,没有一样东西是「我」的。
  拿现在来讲更严重了,人体上许多的细胞都是我,每一个细胞都不是我,你说我在那里?身体上没有我,死了以后,我到那里去了?说灵魂是我,你看到灵魂了吗?一声青磬万缘醒,就是这个境界。这一声敲了以后,无我,本来就是什么都无我,没有一样是我。这个无我的境界,佛只好分析给「我」听,所以我们学禅啊,打坐啊,求证一个什么东西呢?就是求证到一个无我,就成佛了。结果大家打起坐来,在里头嘀咕,都在玩「我」,不然就玩呼吸来呀,去呀,好像在那里数钱!一二三四,又数息又观。第一口呼吸早就跑掉了,你后面数到一千,一口呼吸也留不住呀!在那里干什么呢?所以都在玩「我」,作不到无我,不能证得佛法!
    无我以后
  佛刚才提出一个问题,凡夫之人,以为真有一个我的存在,等到肉体死亡了,抓不住了,还要抓个灵魂。其实那个灵魂也是自己意识境界偶然的存在,还不是真的我,还不是这个。但是凡夫之人,总归要抓一个有相的我,都抓错了。真做到四大相皆空,就是人我众生寿者皆空的时候,可以找到生命本来的自我了。那个自我是假称的,叫他自我也不对,叫他是佛也不对,叫他菩提也不对,各种名称都不对。
  现在讲到这个地方,佛又加以解说,他提出来:
【须菩提。凡夫者。如来说即非凡夫。是名凡夫。】
  为什么他要加这个尾巴呢?因为他说了一个尾巴怕大家又抓住它。我们也看到过很多学佛的,他也不敢承认自己是圣人,那你就当凡夫好了,他肚子里又不服气,不肯做凡夫。
  所以一般学佛学道的人很可怜,在圣人凡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