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巴菲特与索罗斯的投资智慧-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奥尼尔则简单地规定亏损7%为止损位;对股止损,则根据大盘的技术位和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资金止损,则主要根据投资者对亏损的承受能力来设置。
    不论哪种止损计划,需要考虑的莫过于亏损承受力和技术因素。前者是因人而异的,也无客观的标准可言,可以是奥尼尔的7%,也可以是你自己企业的10%。常见的方法是结合技术位来设置止损位,比如,某个股因利好传闻而创出近期新高10.80美元(假设原高点是10美元),投资者在技术性回调过程中以10.20美元买入,一般可考虑在股价跌破原高点10美元时止损,但基于破位有效性的考虑,可确定低于原高点一定幅度(如3%或5%)的价格为止损位(如9.70美元或9.50美元)。究竟取什么幅度,则往往取决于投资者的经验和对该股股性的了解。
    此外,确定止损幅度(指止损位与买入价的距离)还应考虑排除日常价格波动的影响,短线投资的止损幅度要小于长线投资,较高风险状态下的止损幅度要小于较低风险状态。止损幅度过大,则丧失了止损的本意,使一次错误就造成很大的损失;可是止损幅度过小,很可能形成无谓的损失,由于这种情况,止损位容易在股价的正常波动中触及。所以,确定合适的止损幅度几乎可以说是一种艺术。巴菲特认为,止损操作的关键在于意志坚定,在应该止损时决不要心存侥幸,决不能用各种理由来说服自己放弃或推迟实施止损计划,必须不折不扣地执行操盘纪律。有些国家的股票市场允许下“止损单”,即在持有某股票的情况下可以下达这样的指令单:当股价低于指定价格时,即刻以市价卖出或限价卖出(分别称为“市价止损单”和“限价止损单”)。如允许下“止损单”,那么止损操作的最佳方式就是在第一时间下止损单(即在确认股票已买入后马上下止损单)。但目前国内股市尚不允许下止损单,这就更要依靠我们的意志和纪律性来完成止损操作。
    当然,止损计划的实施也可以随行情的变化而适当调整。但必须牢记的是,只能在有利情况下才能调整止损位,即只允许当原投资决策正确时,股价已有一定涨幅后,方能随行情的发展逐步调整原定的止损位,在保证既得利益的同时,尽量赚取更多的利润,这种经调整的“止损计划”有时可称为“止赚计划”。但决不能调低止损位,因为这无异于不实施(至少是推迟实施)止损,彻底违背了止损计划的初衷。而提高止损位不会使亏损扩大,相反只会使亏损减少,乃至确保一定的赢利,没有违背止损计划的本意。





    正文 1。对企业进行内在价值评估(1)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00 本章字数:712


    投资者首先要对公司价值进行评估,确定自己准备买入的企业股票的价值是多少;然后跟股票市场价格进行比较。投资者发现符合其选股标准的目标企业后,不管股价高低随意买入其股票并不能保证他获得利润。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如大大低于其对应的内在价值,才能够为价值投资者提供很大的安全边际和较大的利润空间。因此,价值评估是价值投资的前提、基础和核心。
    1。对企业进行内在价值评估
    内在价值尽管模糊难辨却至关重要,它是评估投资和企业的相对吸引力的唯一合理标准。
    ——沃伦·巴菲特
    巴菲特认为,一个具备竞争优势的企业并不一定能够给投资者带来丰厚的利润,还必须要对这家企业的内在价值进行评估,确定自己准备买入的企业股票的价值是多少,然后再跟股票市场价格进行比较。这就是巴菲特经常提到的“内在价值评估”。这一方法来源于巴菲特的导师格雷厄姆。格雷厄姆认为:“价值投资最基本的策略正是利用股市中价格与价值的背离,以大于股票内在价值相当大的折扣价格买入股票,在股票上涨后以相当于或高于价值的价格卖出,从而获取超额利润。”也就是说,投资成功的前提就是要对你所投的企业进行正确的价值评估。价值评估是价值投资的前提、基础和核心。巴菲特认为,价值评估的最大困难是内在价值取决于公司未来的长期现金流,而未来的现金流又取决于公司未来的业务状况,而未来是动态的、不确定的,预测时期越长,就越难准确地进行预测。所以,巴菲特总结说:“价值评估,既是艺术,又是科学。”
    巴菲特认为,投资者要想科学评估一个企业的内在价值,为自己的投资做出正确的判断提供依据,必须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正文 1。对企业进行内在价值评估(2)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00 本章字数:974


    第一,现金流量贴现模型。
    巴菲特认为,唯一正确的内在价值评估模型是1942年约翰·伯尔·威廉斯提出的现金流量贴现模型理论。约翰·伯尔·威廉斯在《投资价值理论》中提出了价值计算的数学公式,我们可以将其精练为:今天任何股票、债券或公司的价值,取决于在资产的整个剩余使用寿命期间,预期能够产生的以适当的利率贴现的现金流入和流出。请注意,这个公式对股票和债券来说完全相同。尽管如此,两者之间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而且很难对付的差别:债券有一个息票和到期日,可以确定未来的现金流;而对于股票投资,投资分析师则必须自己估计未来的“息票”。另外,管理人员的能力和水平对于债券息票的影响甚少,一般只有在管理人员极其无能或不诚实,以致暂停支付债券利息的时候才有影响。与之相反,股份公司管理人员的能力却对股权的“息票”有着巨大的影响。巴菲特曾经用一则伊索寓言做比喻,强调价值评估应该采用现金流量贴现模型。他说:“我们用来评估股票与企业价值的公式完全相同。事实上,这个用来评估所有为取得金融收益而购买的资产的价值评估公式,从公元前600年时由一位智者第一次提出后,从来就没有变过。这一奇迹就是伊索和他那永恒的、尽管有些不完整的投资智慧——一鸟在手胜过两鸟在林。要使这一原则更加完整,你只需要再回答三个问题:你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确定树丛里有小鸟?小鸟何时出现以及有多少小鸟会出现?无风险利率是多少?如果你能回答出这三个问题,那么你将知道这片树丛的最大价值是多少以及你现在需要拥有小鸟的最大数量是多少,才能使你现在拥有的小鸟价值正好相当于树丛未来可能出现的小鸟的价值。当然,不要只是从字面上理解为小鸟就是资金。”巴菲特还表示,伊索的投资格言放之四海而皆准,它适用于评估农场、油田、债券、股票、彩票以及工厂等的投资。不论蒸汽机的发明、电力的开发,还是汽车的问世,都丝毫没有改变这个公式,连互联网也无能为力。只要输入正确的数字,你就可以对资本在世界上任何一种可能用途的投资价值进行评估。一般的评估标准,诸如股利收益率、市盈率或市价净值比,甚至是成长率,都与价值评估毫不相关,除非它们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供一家企业未来现金流入流出的线索。事实上,如果一个项目前期的现金投入,超过了未来该项目建成后资产产生的现金流贴现值,反而会摧毁企业的价值。





    正文 1。对企业进行内在价值评估(3)
    TXT书库 txtsk  更新时间:2009…12…12 13:21:01 本章字数:1065


    第二,正确的现金流量预测。
    巴菲特曾经告诫投资者:“投资者应该明白会计上的每股收益只是判断企业内在价值的起点,而非终点。”在许多企业里,尤其是那些有高资产利润比的企业里,通货膨胀使部分或全部利润徒有虚名。如果公司想维持其经济地位,就不能把这些“利润”作为股利派发。否则,企业就会在维持销量的能力、长期竞争地位和财务实力等一个或多个方面失去商业竞争的根基。因此,只有当投资者了解自由现金流时,会计上的利润在估值中才有意义。巴菲特指出,按照会计准则计算的现金流量并不能反映真实的长期自由现金流量,所有者收益才是计算自由现金流量的正确方法。所有者收益,包括报告收益,加上折旧费用、折耗费用、摊销费用和某些其他非现金费用,减去企业为维护其长期竞争地位和单位产量而用于厂房和设备的年平均资本性支出,等等。巴菲特提出的所有者收益,与现金流量表中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现金流量最大的不同是,它包括了企业为维护长期竞争优势地位的资本性支出。大多数企业经理人不得不承认,在很长的时期内,仅仅是为了保持企业当前的单位产量和竞争地位,就需要投入比非现金费用更多的资金。如果存在这种增加投入的必要性,也就是说如果年平均资本性支出超过非现金费用,那么根据会计准则计算的现金流量收益就会远远大于所有者收益。这表明,常常在华尔街的报告中提供的“现金流量”是很荒谬的。因为这些数字常常例行公事地包括报告收益加上非现金费用,而没有减去年平均资本性支出。另外,大多数投资银行家的销售手册上也有这种欺骗性的介绍,他们暗示正在出售的企业是一座商业金字塔,永远是最现代化的,而且永远不需要更新、改善或整修,而实际上这是根本不可能的。巴菲特认为,如果投资者相信,评估一家企业的偿债能力时,或对其权益进行估值时,可以用报告收益加上非现金费用,而忽略年平均资本性支出,肯定会遇上大麻烦。在伯克希尔公司拥有的其他企业中,以历史成本为基础的——也就是不包括无形资产的摊销和其他收购价格调整——在数额上相当接近于年平均资本性支出。对此,巴菲特深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