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第5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后来汉朝改变战略,停止对单于本部的进攻。一方面,移民实边,占领沙漠中水草肥美的地方,建立国防工事,包括修复长城。最主要的是河套地区,阴山以南,是当时最北边的农业开发区,也是汉出击匈奴的主要战略基地。其它重要的地区有居延泽、休屠泽、冥泽、氏置水流域、贺兰山附近的黄河流域地区。这样,越过大漠入侵的匈奴骑兵就无法获得水草,也无法大规模逼近汉朝边界。农耕区一旦建立,边防要塞的军粮、兵源就可以就近获得,一旦有敌情,可以据工事防守。另一方面,招降匈奴部众,使之屏卫边防要塞前沿。后来,因为对汉战争惨败,匈奴人民纷纷离心离德,在汉武帝以后频生内乱,甚至于发展到五单于相攻伐的局面。渐渐地,大部分匈奴部落厌倦对汉侵略,而且为汉朝优厚的招降条件吸引,愿意投诚之后迁移到大漠以南水草肥美之地游牧,其中相当部分以后逐渐弃牧农耕,与汉族同化。从后来西晋时代,匈奴首领刘渊以复兴汉朝为反抗西晋,团结匈奴人民的主要口号,可见汉朝对于已经归顺的匈奴少数民族的政策还是基本平等,并为少数民族所乐于接受的政策。 
但是,漠北广大草原荒漠完全不适合农业发展,只能游牧,汉族军队即使深入,也只是随战随弃,无法立足。那里一直是游牧民族的发源地,匈奴破灭了,有突厥,突厥破灭了,有蒙古……。这些游牧民族一旦强大,或者汉族中央政府陷于内乱,就会乘隙劫掠边疆汉人的农业区。所以汉人统治的历代皇朝都以长城为北方最重要的国防建设之一。 
根据当时的国情,汉族皇朝对付位于蒙古高原的游牧民族最好的办法是民族和睦。在国势强盛的时候任命当地头领为政府官员,对当地的租赋以军马形式支付,徭役以服骑兵役的形式,并且驻防到汉区内地。选拔当地头领及其子女到中央任职或者学习,以增进民族上层之间的互相了解。在军事上,建筑必要的步兵防御骑兵的工事,如长城,使一旦发生冲突,自己优势的步兵有所凭借,削弱敌军骑兵的冲击力度和机动性。 
在中国历史上,只有元朝、清朝等本身就是游牧民族建立的皇朝对长城不重视,尤其是清朝,把边防重点放在〃和藩〃之上。而所有汉民族是统治民族的朝代,都重视长城的边防作用。

16。《注意!坦克》的故事。 
西方人认为,闪电战的思想是英国战略理论家利德尔?哈特首先提出来的,但是在军事上首先付诸实践的,是德国装甲兵统帅古德里安将军。他在战争爆发之前,全面研究了利德尔?哈特的学说在战争中的运用问题,写了一本书"Achtung! Panzer"(《注意!坦克》)宣传闪电战的思想,得到希特勒的重视和采纳。后来,想不到这本书的书名,成为了他在战场上的死对头,苏联的朱可夫元帅打败德国法西斯军队的诀窍。当德国法西斯军队逼近莫斯科的时候,朱可夫临危受命,主持莫斯科的防御。当时苏联红军兵力不足,朱可夫果断地把兵力从战线的中部,德国法西斯军队进攻莫斯科最近的方向调往两翼,挫败了德国法西斯军队对莫斯科的两翼合围。事后有人问朱可夫,你为什么不怕德国人发动正面突击,直取莫斯科?朱可夫说,德国法西斯军队的主力是装甲部队,装甲部队出现在哪里,哪里就是敌人的主攻方向,当时发现莫斯科的正面基本上没有敌人的装甲部队,而侧面则集中了很多,因此判断敌人的主攻方向一定是两翼,正面的敌人只起牵制作用,顶多佯攻,因此我敢把红军主力从正面调往两翼。在整个卫国战争中,朱可夫始终坚持〃注意!坦克〃这个侦察原则,从敌人的装甲部队的活动判断敌人的战略战役意图,可以说百发百中,战无不胜,成为苏联红军当中,战功最显赫的将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两个联系在一起的道理: 
l主力的动向可以最准确地反映对手的战略意图; 
l主力的动向是最难隐蔽的。 
既然是主力,当然是竞争的主要手段,舍弃主要手段不用,而使用次要手段,在竞争当中很少人会这么做,所以笔者认为楚霸王项羽在反攻彭城战役中,让主力担任诱敌的次要角色,而让非主力部队担任主攻,实在是非常有创造性的战役指导艺术,在战争的指挥实践当中很少有人敢这样做,会这样做的。既然如此,除了对手是像楚霸王这样的少数例外,盯住对手的主力,仍然是洞察对手战略意图的最基本的方法。 
英文里把主力叫做〃Mainbody〃主体的意思。主力是实力的主体,或者说最大,最有竞争力的部分,最有活力的部分。大的东西,想藏起来就不容易了,活动的东西,想不引人注意更不容易。因此,主力又是一个竞争者在竞争中最难以隐藏,最难以伪装的部分。盯住对手的主力,比盯住对手的任何其他东西更容易。 
不过在这里我们要注意一个误区:显眼或者说庞大不一定是主力的特征,不要一下子看走眼。因此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我在解释实力的主体的时候,用了〃最有竞争力〃和〃最有活力〃去修饰。如果实力是由没有差别的一个一个单位构成的,主力当然可以等于庞大的一群。你的全部存款存在两个存折里,那一本金额大的存折当然就是你存款的〃主力〃,在这里,主力就等于大,就等于显眼。在很多情况下,我们所拥有的实力是由不同质量和数量的要素组成,在这时,就不能够仅仅根据庞大和显眼来断定主力。在工厂里,厂房通常比机器大,也比机器显眼,但是从生产的物质条件来看,机器是生产的手段,而厂房只是为机器能够正常运转所提供的保障条件,因此我们可以认为,机器是生产物质条件当中的主力,而厂房通常只是起辅助作用的实力要素。我们看到文娱圈的红星似乎个个都是美丽英俊,自然都会认为形象是他们成功的主力,但是你想过没有:他们的成功程度和他们的美丽或者英俊的程度一定成正比吗?看到最当红的女明星,是不是她是人间最美丽的女子?你周围,或者说文艺界都再也找不出比她更美丽的女子?看到最当红的男明星,是不是他就是人间最英俊的男子汉?你周围或者说文艺圈都再也找不出比她更英俊的男子?人们都喜欢〃窈窕淑女〃,但是胖演员成为明星的大有人在;人们都喜欢看英俊少年,可是白发明星也很常见,那么他们成功的主要因素是什么呢?各人的情况不一样,不一定是一种因素,但是可以肯定多数情况下并不是外表的形象,而是形象以外的东西。坦克,刚好是庞大而且显眼的东西,把它看成主力好像是很自然的事情,朱可夫盯住他确实没错。而在海军方面,当时盯住庞大而且显眼的战列舰的人后来都被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海战证明是看走了眼。在太平洋战争方面,公认的主力是航空母舰,在当时比战列舰小,也略微不那么显眼。如果说航空母舰也相当庞大而且显眼的话,那么德国海军最终认识到潜艇才是最适合当时德国海军的主力,这才是既不庞大也不显眼,偷偷躲在海底下的主力的典型。因此,我们纠正这个误区的最好的办法,是选择最富有竞争力而且最具有活力的实力要素作为主力,而不要根据他的大小和显眼程度来决定。 
现在,信息技术和知识经济成了最时髦的字眼,而且与比基尼,染黄发不一样,是知识界,统治者口中的时髦字眼。可是信息是什么?信息有什么用呢? 
信息是谋略的原料和前提,没有正确和必需的信息,谋略就不可能是正确和成功的。人们常常用〃聋子〃,〃瞎子〃来形容信息系统失灵的情况。那是一种充满了危险和不确定的竞争形势,竞争者无法采取正确和有效的行动,如果对手的信息系统比较有效,则自己就陷入了被动。因此,现代情报理论认为,情报是一种信息,它具有使用价值,能够为人们的决策服务。谋略是一种决策,当然离不开情报。 

C3I ,是英文〃指挥、控制、通讯、情报〃等几个词的首字母,主要用于概括军事上的有关电子硬件和软件系统,由于它的概括性很好,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扩展到其它形式的竞争的类似系统上。假如竞争的主体是一个人,则C3I系统相当于他的大脑、神经和感觉系统。人通过感觉系统获得信息,然后通过神经系统汇集到大脑处理,如果需要做出反应,就把大脑的决策指令通过神经系统控制身体的有关器官采取行动,并使之协调一致,准确无误地实现大脑的意志。显然,这个系统的任何一个字母所代表的部分发生了故障,都会影响竞争的效率。人体的重要器官缺损了,生活会带来很多不便,人们把他们叫做〃残疾人〃。但是我们往往发现〃残疾人〃身残志不残,在周围的人们的帮助下,能够完成一些甚至〃正常人〃都未必能完成的伟业。谁能想象,人类至今公认的最伟大的音乐作品,竟然出自一个聋子的奋斗?!当然,如果是C3I系统严重缺损,即我们所指的严重精神病或神经病,则任何人都不会对于他们有什么苛求,即使法律,也免除了他们的民事和刑事责任。除了由于生理原因致残之外,人的C3I系统还会因为其它原因不能正常或不能正确地发挥功能。最近,在我国的一些地方,有少数人染上了毒瘾不能自拔,这些人,虽然身体器官健全,但是其身不由己,当毒瘾发作时,不亚于生理上的残疾。很多涉及黑社会的文学作品中,都把诱人吸毒作为犯罪头子控制他人意志的手段。在竞争中,确保自己的C3I系统的效率,而同时削弱对手的C3I系统的效率,能够有效地改善自己的竞争形势。因此,很多谋略是针对C3I系统而发的,人们对于谋略的最普遍的感觉,也是集中在针对C3I系统上的。如〃阴谋〃之〃阴〃就是针对感觉系统的,就是隐瞒,不让人知道的意思。〃诡计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