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按照现代的观念,林黛玉很早就应该伤心了:贾宝玉开始〃失身〃于太虚境,后来又与袭人〃初试云雨情〃,接下来是和秦钟展开〃同性恋〃……不过好在林黛玉虽然小气,但是对于这等男欢女爱的事情倒是看得开,没在意。可是接下来薛宝钗的大举进攻,却让她不得不防了。 
首先,薛宝钗拿出金锁来配贾宝玉的宝玉,意欲缔结〃金玉良缘〃。林黛玉急了,顾不得骄傲矜持,赶到薛宝钗住的房间来〃搅局〃,不让薛姨妈有机会灌醉贾宝玉,留宿在梨香院。最后还亲自〃保驾护航〃,把贾宝玉送回住所中。第二天,贾宝玉上学,特地来向林黛玉辞行,林黛玉开心极了,还特地问一句:〃你怎么不去辞你宝姐姐来呢?〃那意思分明是庆祝粉碎了情敌薛宝钗的第一次进攻,得意之情溢于言表。 
这一战,直比得上楚霸王彭城之战大破刘邦56万大军的辉煌战绩。不过,接下来形势逆转,林黛玉父亲病重,她不得不回家探望,但是也无力回天父亲竟然撒手人寰。本来林家压倒薛家的形势一下子颠倒过来:薛宝钗好歹还有母亲兄长,而林家竟然只剩一个孤苦伶仃的林妹妹了。这就好比楚汉相争,韩信巧渡黄河连续攻破魏赵代三地,楚霸王陷入四面受敌的被动形势之中。回到贾府之后,担心贾宝玉变心,借着误会贾宝玉把她送的荷包转送别人,剪烂了正在织的香袋,试探贾宝玉,结果还是令人满意的。林黛玉和薛宝钗的第二场大会战发生在元春省亲的时候,曹雪芹这样写道:〃原来黛玉安心今夜大展奇才,将众人压倒,不想元妃只命一匾一咏,到不好违谕多做,只胡乱作了一首五言律应命罢了。〃结果在元春那里,两人算是平手。然后战场又转移到贾宝玉身上,薛宝钗出〃老千〃 ,帮助贾宝玉做诗,改〃绿玉〃为〃绿蜡〃;林黛玉也不甘示弱,干脆帮助贾宝玉写了整整一首诗,揉成纸团仍给他。仍然打成平手,就像楚霸王和刘邦相持于荥阳-成皋之间,战况惨烈,反复拉锯,但是双方都不能获得决定性战果。 
元春省亲之后,贾宝玉积极到林黛玉住处走动,虽然薛宝钗和史湘云几度骚扰,但是没有改变局势:贾宝玉已经选定林黛玉为自己的结发妻子的第一人选。不过接下来,薛宝钗生日,贾府上下庆贺,规模比去年为林黛玉祝贺生日要大,表现出贾府上下对薛宝钗的重视,林黛玉大为不快。后来,元春下谕,让贾宝玉和所有姐妹们住进大观园,黛玉葬花,和宝玉一起看《西厢记》,很开心。当贾宝玉被贾环陷害,烫伤了脸,林黛玉去探望,凤姐甚至打趣说她是贾府的媳妇,反映出似乎贾府的掌门人已经默认林黛玉的身份了。这个形势,已经相当于楚霸王在荥阳围住了刘邦的局面,不过煮熟的鸭子居然飞走了。 
薛宝钗在危难时刻,坚持自己的迂回战略: 
通过母亲向贾府的长辈散布〃金玉良缘〃的说法古代人比较迷信,这种巧合具有重要的影响力,当然也是代表女孩子家庭委婉地求婚从古到今,女方求婚被中国人在习惯上认为掉价,所以不好明说,只能绕弯子; 
利用金钏自杀,贾宝玉母亲王夫人自责的时机,开导王夫人,帮助她推卸责任,等于在危难之中解救了王夫人的灵魂,立刻博得王夫人好感。当母亲的第一反应是将她列入未来媳妇的人选; 
利用贾府为自己贺寿的机会,争取贾母好感。曹雪芹这样写道:〃宝钗深知贾母年老之人,喜热闹戏文,爱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素喜者说了一遍。贾母更加喜欢。次日,先送过衣服玩物去,王夫人、凤姐、黛玉等诸人皆有随分的,不须细说。〃 
争取史湘云的同盟,史家财雄势大,史湘云又直来直去,很多薛宝钗不方便说的话都由她代劳了; 
争取袭人的同盟,袭人是和贾宝玉相处时间最多的人,而且也是思想正统的人物当中唯一获得贾宝玉好感的人,最后还是贾宝玉实际上的妾侍。从袭人的角度,主母的人选关系自己一生的幸福,自然千方百计发挥影响力,她和贾宝玉朝夕相处,拉拢她的意义就和现代人走领导夫人路线争取领导重用一样,不过薛宝钗的做法在现代看来有点儿滑稽:走小老婆路线争当大老婆,这是因为古代的小秘和老板娘的地位是铁定的,不可以颠倒的,所以薛宝钗并不在意袭人当贾宝玉的妾侍;争取其他贾府下人的好感,造舆论;让兄弟薛蟠做贾宝玉的朋友。 
虽然和林黛玉是情敌,但是还是通过关心爱护和劝解,使得林黛玉放弃敌意。一方面林黛玉对贾宝玉的影响最大,不能让她在贾宝玉面前说自己不是,另外将来数女共事一夫也有很大的机会,何不未雨绸缪,搞好关系? 
不能拿现代观念来解释古代人的思想。前面我们看到,甚至连林黛玉这么〃小气〃的女孩对于贾宝玉这个〃天生情种〃到处留情乃至〃失身〃都那么想得开,薛宝钗自然对于今后和林黛玉共同成为贾宝玉妻子有所准备,何况贾宝玉已经有袭人了,再多几个性伴侣也无所谓,只要把大老婆的位置留给自己就行了。看官留神:在这里,薛宝钗面对的并非一般女孩子所面临的爱情竞争,嫁不成贾宝玉可以嫁别人,因为家族、地位等的问题,她比现代的女博士找对象还要麻烦除了教授和博士后,文化水平低的只有中央委员、省长、市长、大明星还可以考虑,合格的人选太少。对于薛宝钗来说,除了贾宝玉,她几乎没有选择,因为她有限的社交圈里,只有贾宝玉一个合格的男性,如果嫁不成贾宝玉,就只好胡乱委身于任何门不当,户不对的男人了,这是像她这样一个有才华又工于心计的大家闺秀所不甘心的。但是她并不是一个狠毒的女子,没有采取故意置林黛玉于死地的措施,林黛玉后来的夭折是贾府所有人都感到意外的事情,因此,她当然会想到林黛玉不放弃,贾宝玉要风得风要雨得雨的结果,可能将来要共同成为贾宝玉的妻子,她所争夺的,只是在名次上比林黛玉领先罢了。如果贾母能够有薛宝钗的战略眼光,应该为她的宝贝孙子安排一个〃通吃〃的结局,这样可以做到皆大欢喜。 
从战略目标上说,薛宝钗是成功了,但是后来贾宝玉宁可出家也不愿意和她〃苟合〃确实是始料不及的,这和刘邦大封诸侯王后来导致后代自相残杀的结果一样,所谓〃人算不如天算〃,我们探讨战略,只能达到〃尽人事〃的效果,至于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只好〃听天命〃了。不过,这样的现象并不能作为战略头脑没用的理由,就像我们如果学习经济学并且活学活用,发了大财,但是不料孩子却因为生活太富裕而被宠坏了,和一班狐群狗党犯下强奸妇女的罪行,你能说经济学没有用吗?你只应该说经济学不够用,只能帮助你赚钱,不能帮助你教育孩子,你还需要其他方面的知识。战略学的知识也是如此,它让你克敌制胜,得到自己想要的东西,至于这个东西你应不应该要,到手了之后怎么办,都是属于其他〃头脑〃应该操心的事情,它就管不了那么多了。 
人们常说,〃中国人喜欢窝里斗〃,其实无论哪个民族都喜欢窝里斗,窝里斗并不是中国人的专利,人家甚至还要堂而皇之地到奥林匹克运动会上去斗。当年伏尔泰曾经这样形容他的法国同胞:〃这种闹纠纷和闹党派的劣根性从宫廷传到边远小城。连王国的村社也受其影响。因无法规可循,事事都会引起争吵。甚至在巴黎教区各教堂,也有人大打出手。各种宗教仪仗队,为了各自旗幡的荣誉而互相殴斗。巴黎圣母院的议事司铎经常与神圣教堂的议事司铎撕打。高等法院和审计法院,就在路易十三把王国置于圣母玛丽亚庇护之下那天(1638年8月15日),为了居先权在巴黎圣母院聚众斗殴。〃几乎王国全部村社都有武装。几乎人人都表现出决斗的狂热。这种陈旧的野蛮习俗以前曾经得到国王本人准许,因而成了民族特性。他和内、外战争同样使国家人口锐减,田园荒芜。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在半受战争骚扰的二十年内,法国的贵族死于自己同胞之手的,比死于敌人之手的为数更多。〃 
似乎法国人在那个时候,比我们中国人更荒唐。听说古代文明发达的希腊人今天堕落到一方面和土耳其争夺塞浦路斯主权,另一方面直到现在还是村村堡寨,自己同胞之间经常互相大动干戈,变成一个在国际上只有美好回忆,而没有美好现实的无足轻重的小国。 
为什么我们人类自己会互相斗争呢?为什么不〃停止内战,一致对外(如果以人类来说,谁是外外星人?)〃呢?没必要。如果一间办公室没有〃办公室政治〃,人人下班都赶着回家买菜,上班都在喝茶看报纸等任务,〃公事公办〃,这间办公室肯定没有生气。如果商人之间不展开〃你死我活〃的市场竞争,我们现在还生活在蛮荒时代,所有的产品都会是祖宗十八代以前使用的,而且以高昂的价格出售,你爱买不买。如果男女之间没有情场竞争,女人就不会打扮得花枝招展而是蓬头垢面,男人就不会发愤图强而只是饱食终日,无所用心。只要竞争是保持在社会理性的控制之下,竞争各方就只能够靠显示自己的实力来获胜,不能靠野蛮地破坏对手的实力获胜,这样的竞争能够促使人们把资源投放到实力的建设当中去,而大多数实力要素同时也是人类文明的构成要素,竞争各方的实力增强了,文明就进步了。 
给你一个战略头脑,让你去面对这些事情的时候保持清醒,不要心烦意乱,不必退隐山林,投入竞争,做一个胜利者,并且是笑到最后的胜利者。因为战略学是应用学科,实践性很强,战略运筹的科学性和艺术性并重,因此本书在体例上采用大量的案例分析和逻辑推理并进,一方面不至于让读者烦闷于长篇大论,又不至于陷入个别事件而局限了自己的视野。虽然案例的选择应该照顾到各方面的读者,但是我们仍然不得不集中在政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