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习者,则能障碍,专注一缘胜三摩地,故不能成坚固等持。此当
宣说,若谓其心于一所缘,如其所欲,堪能安住,此三摩地,先
未成办现新修时,若数观择众多所缘,定则不生,乃至其定未成
以来,于引定修,唯应止修,亦是我许。若谓引发如是定前,观
修众多即许是此定障碍者,是全未解大车释论宣说引发三摩地轨。
谓如黠慧锻师,将诸金银数数火烧,数数水洗,净除所有一切垢
秽,成极柔软堪能随顺,次作耳环等诸庄严具,如欲而转堪能成办。如是先于烦恼随惑及诸恶行,如在修习
诸黑业果,生死患等时中所说,应以观慧数数修习彼等过患,令
心热恼,或起厌离,以是作意如火烧金,令意背弃诸黑恶品,净
此诸垢。如在修习,知识功德暇满义大三宝功德,白净业果及菩
提心诸胜利等,时中所说,以观察慧数数修习此等功德,令心润
泽,或令净信,以此作意,如水洗金,令意趣向诸白净品,爱乐
欢喜,以白善法泽润其心。
  如是成已,随所欲修若止若观,于彼属意无大劬劳,即能成
办。如是观修,即是成办无分别定胜方便故。如是亦如圣无著云:
「譬如黠慧锻师或彼弟子,若时为欲净除金银,一切垢秽,于时
时中,火烧水洗,柔软随顺,现前堪能,成办彼彼,妙庄严具。
黠慧锻师若彼弟子,随所了知,顺彼工巧以诸工具,随所欲乐妙
庄严相,皆能成办。如是诸瑜伽师,若时令心,由不趣向贪等垢
秽,而生厌离,即能不趣染污忧恼,若时令心,由于善品,爱乐
趣向,即生欢喜。次瑜伽师,为令其心于奢摩他品,或毗钵舍那
品,加行修习,即于彼彼极能随顺,极能安住,无动无转,如为
成办所思义故,皆能成办。」
  又能令心坚固安住,一所缘境胜三摩地,所有违缘要有二种,
谓沈及掉。是中若有猛利无间,见三宝等功德之心,则其沈没极
易断除,以彼对治,即是由见功德门中策举其心,定量诸师,多宣说故。若有无间猛利能见无常苦
等过患之心,则其掉举极易断除,以掉举者,是贪分摄散乱之心,
能对治彼,诸经论中,赞厌离故。是故从于知识修信,乃至净修
行心以来,若有几许众多熏修,即有尔许速易成办,智者所喜妙
三摩地。又非但止修,即诸观修,亦须远离掉沈二过,将护修习。
此教授中诸大善巧先觉尊长,随授何等应时所缘,为令于其所缘
法类,起定解故。由师教授,引诸经论,应时之义,更以先觉语
录,庄严环绕其心圆满讲说。又如说云,「若善说者为善听者宣
讲演说,如法会中所变心力,暗中独思难得生起。」善哉,诚然。
故不应谓此是修时方略策励,以此所说闻思之时,修行时者,即
是计执说众多法与正修持,二时相违,邪分别故。
  然能了解,一切讲说皆为修持者,实属少际,故能略摄所应
修事,亦可别书。
  能不能现一切至言皆教授者,唯是于此修习道理,获与未获
决定知解,随逐而成。况于法藏诸未学者,纵于经咒广大教典,
诸久习者,至修道时,现见多成,自所学习经论对方。此亦虽应
广为决择,然恐文繁故不多说,破于修理诸邪分别,已广释讫。
  今应显示,如前所说,如理依止善知识之弟子,尊重应当如
何引导之次第。
 第二依已如何修心之次第分二,一 于有暇身劝取心要,二 
如何摄取心要之理。初中分三,一 正明暇满,二 思其义大,
三 思惟难得。初中分二,一 闲暇,二 圆满。  今初
  如摄功德宝云:「由戒断诸畜趣体,及八无暇常得暇。」谓
离八无暇即是其暇,八无暇者如亲友书云:「执邪倒见,生傍生,
饿鬼,地狱,无佛教,及生边地,蔑戾车性为騃哑,长寿天。于
随一中受生已,名为八无暇过患,离此诸过得闲暇,故当策励断
生死。」此复若无四众游行,是谓一边地。愚哑缺耳,断支节等
名二根不具。妄执无有前世后世,业果,三宝,是三邪见者。无
佛出世名四无佛教。四中初二及最后者,不能了解应取应舍,第
三不能信解正法。三恶趣者,极难发生修法之心,设少生起,亦
因苦逼不能修行。长寿天者,亲友书释中说是无想及无色天,八
无暇论中,亦说常为欲事散乱诸欲界天。无想天者,对法中说,
于第四静虑广果天中,处于一分,如聚落外阿兰若处。除初生时
及临没时,余心心所,现行皆灭,住多大劫。无色圣人非是无暇,
故是生彼诸异生类,以无善根修解脱道,故是无暇。恒散欲天,
亦复如是,故说彼等亦名无暇。如亲友书释云:「此八处中,以
无闲暇,修作善品,故名无暇。」
  第二圆满。分二,五自圆满者,如云:「人,生中,根具,
业未倒,信处。」言生中者,谓能生于四众弟子所游之地。诸根
具者,谓非騃哑,支节眼耳皆悉圆具。业未倒者,谓未自作或教
他作无间之罪。信依处者,谓信毗奈耶,是世出世一切白法所生
之处,毗奈耶者此通三藏。此五属于自身所摄,是修法缘,故名
自满。五他圆满者,如云:「佛降,说正法,教住,随教转,有
他具悲愍。」言佛降世或出世者,谓经三大阿僧祗劫积集资粮,
坐菩提座现正等觉。说正法者,谓若佛陀或彼声闻宣说正法。教
法住世者,谓从成佛乃至未示入般涅槃,胜义正法,可现修证未
坏灭故。法住随转者,谓即如是证正法者,了知有力能证,如是
正法众生,即如所证,随转随顺教授教诫。他悲愍者,谓有施者,
及诸施主与衣服等。此五属于他身所有,是修法缘,故名他满。
声闻地中所说前四他圆满者,现在不具。然说正法,法教安住,
随住法转,尚有随顺堪为具足。
  第二思惟暇满利大者。为欲引发毕竟乐故,若未清净修习正
法,仅为命存以来引乐除苦而劬劳者,旁生亦有,故虽生善趣,
等同旁生。弟子书云:「犹如象儿为贪著,深阱边生数口草,欲
得无成堕险阬,愿现世乐亦如是。」
  总之修行如是正法,特若修行大乘道者,任随一身,不为完
具,须得如前所说之身。如弟子书云:「善逝道依将成导众生,
广大心力人所获得者,此道非天龙得非非天,妙翅持明似人腹行
得。」入胎经亦云:「虽生人中,亦具如是无边众苦,然是胜处,
经俱胝劫,亦难获得,诸天临没时诸余天云,愿汝生于安乐趣中,
其乐趣者即是人趣。」诸天亦于此身为愿处故。又有欲天,昔人
世时,由其修道习气深厚,堪为新证见谛之身,然上界身,则定
无新得圣道者,如前所说,欲天亦多成无暇处,故于最初修道之
身,人为第一。此复俱卢洲人,不堪为诸律仪所依,故赞三洲之
身,其中尤以瞻部洲身,为所称欢。是故应当作是思惟,我今获
得如是妙身,何故令其空无果利,我若令此空无利者,更有何事
较此自欺,较此愚蒙,而为重大。曾数驰奔诸恶趣等无暇险处,
一次得脱,此若空耗仍还彼处者,我似无心,如被明咒之所蒙蔽。
由此等门应数数修,如圣勇云:「得何能下种,度生死彼岸,妙
菩提胜种,胜于如意珠,功德流诸人,谁令此无果。」入行论亦
云:「得如是暇已,我若不修善,无余欺过此,亦无过此愚。若
我解是义,愚故仍退屈,至临命终时,当起大忧恼。若难忍狱火,
常烧我身者,粗猛恶作火,定当烧我心。难得利益地,由何偶获
得,若我如有知,仍被引入狱,如受咒所蒙,我于此无心,何蒙
我未知,我心有何物。」敦巴亦谓懀锻咴疲骸敢淠钜训孟韭松砗酢!箲'
哦亦于每次修时必诵一遍,入中论颂中,「若时自在转顺住,设
不于此自任持,堕险成他自在转,后以何事从彼出。」而为心要,
应如是学。如其观待毕竟义大,如是观待现时亦然,谓增上生中,
自身受用眷属圆满之因,布施持戒及忍辱等,若以此身易能成办,
此诸道理亦应思惟。如是观待若增上生,若决定胜,义大之身。
若不昼夜殷勤励力此二之因,而令失坏,如至宝洲空手而返,后
世亦当匮乏安乐,莫得暇身。若不得此,众苦续生,更有何事较
此欺诳。应勤思惟,如圣勇云:「若众善富人,由无量劫得,愚
故于此身,未略集福藏,彼等趣他世,难忍忧恼室,如商至宝洲,
空手返自家,无十善业道,后亦不能得,不得人唯苦,如何能受
乐,他欺无过此,无过此大愚。」如是思后,当发极大取心要欲。
如入行论云:「与此工价已,令今作我利,于此无恩利,不应与
一切。」又云:「由依人身筏,当度大苦流,此筏后难得,愚莫
时中眠。」又如博朵瓦喻法中云:「虫礼骑野马,藏鱼梅鸟食。」
应如是思,发起摄取心要欲乐。
  第三思惟极难得者。如是暇身如事教中说,从恶趣死复生彼
者。如大地土,从彼死没生善趣者,如爪上尘。从二善趣死生恶趣者,如大地土,
从彼没已生善趣者,如爪上尘。故从善趣恶趣二俱难得,若作是
念,彼由何故如是难得。如四百颂云,「诸人多受行,非殊胜善
品,是故诸异生,多定往恶趣。」谓善趣人等,亦多受行十不善
等,非胜妙品,由是亦多往恶趣故。又如于菩萨所,起镇恚心,
一一刹那,尚须经劫住阿鼻狱,况内相续。现有往昔多生所造众
多恶业,果未出生,对治未坏,岂能不经多劫住恶趣耶,如是若
能决定净治往昔所造恶趣之因,防护新造,则诸善趣虽非希贵,
然能尔者,实极稀少。若未如是修则定往恶趣,既入恶趣则不能
修善,相续为恶,故经多劫,虽善趣名亦不得闻,故极难得。入
行论云:「我以如是行,且不得人身,人身若不得,唯恶全无善。
若时能善行,然我不作善,恶趣苦蒙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