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菩提道次第广论-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圣教所作事中分二,一 于印度所作事理,二 藏中所作事
理。  今初于胜金刚座大菩提寺,曾经三次以法战败外道恶论住持佛教。
即于自部,上下圣教,所有未达,邪解疑惑,诸恶垢秽,亦善除
遣,而弘圣教。故一切部,不分党类奉为顶严。如赞中云:「于
大菩提寺;一切集会中;自部及他部;诸恶宗敌者;以狮吼声语,一
切脑浆崩。」又云:「能飞聚落中,出家二百半,能映覆戒中,
出家不满百。四本部全住,尊部无傲举,摩羯陀境内,一切寺无
余成大师四众,一切顶上珠,尊居十八部,一切顶中时,一切皆
受教。」
  藏中所作事理者。天尊师长叔侄,如其次第起大殷勤,数数
遣使洛拶缚贾精进狮子,及拿错戒胜往印迎请。菩提光时,请至
哦日铎,启请治理佛陀圣教。依是因缘,总集一切经咒要义,束
为修行次第,遂造菩提炬论等,而兴教法。此复住于哦日三载,
聂塘九岁,卫藏余处,五年之中,为诸善士,开示经咒教典教授,
罄尽无余。圣教规模,诸已没者,从新建树。诸略存轨倍令增广,
诸被邪解垢秽染者皆善治除,令圣教宝悉离垢染。总之雪山聚中
前弘圣教,谓圣静命及莲华生,建圣教轨。然由支那和尚堪布,
解了空性未达扼要。以是因缘,谤方便分,遮止一切作意思惟,
损减教法,为莲华戒大阿阇黎善破灭已,决择胜者所有密意,为
恩极重。于后宏圣教,则有一类妄自矜为善巧智者及瑜伽师,由其倒执相续部
义,于教根本清净梵行,作大损害,为此善士,善为破除。复能
殄灭诸邪执著,弘盛增广无倒圣教,故其深恩普遍雪山一切众生。
  如是造论,光显能仁所有密意。复有三种圆满胜因,谓善所
知五种明处及具教授,谓从正遍知展转传来,于其中间善士未断
修持彼义扼要教授,并得谒见本尊天颜,获言开许。此等随一虽
能造论,然三宝具极为圆满,此大阿阇黎三皆备具。
  其为本尊所摄受者。如赞云:「胜欢喜金刚,立三昧耶王,
雄猛世自在,主尊度母等,谒颜得许故,或梦或现前,常闻最甚
深,及广大正法。」师传承中,有所共乘及其大乘二种传承。后
中分二,谓度彼岸及秘密咒。度彼岸中复有二种传承,谓见传承
及行传承。其行传承复有从慈尊传及妙音传。于密咒中,亦复具
足传承非一,谓五派传承,复具宗派传承,加持传承,及其种种
教授传承等。亲从闻学诸尊长者,如赞云:「恒亲近尊重,谓寂
静金洲,觉贤吉祥智。多得成就者,尊又特具足,从龙猛展转传
来最甚深,及广大教授。」说有十二得成就师,然余尚多善巧五
种明处者,前已说讫。是故此阿阇黎能善决择胜者密意。此阿阇
黎于五印度,迦湿弥罗,邬仅,尼泊尔,藏中诸地,所有弟子不可思数。然主要者
印度有四,谓与依怙智慧平等大善巧师,号毗柁跋,及法生慧,
中狮,地藏,或复加入友密为五。哦日则有宝贤译师,拿错译师
天尊重菩提光。后藏则有迦格瓦,及廓枯巴天生。罗札则有卡巴
胜位,及善护。康地则有大瑜伽师。阿兰若师,智慧金刚卡达敦
巴。中藏则有枯哦种三。是等之中,能广师尊所有法业,大持承
者,厥为度母亲授记莂,种敦巴胜生是也。造者殊胜略说如
是,广则应知,出广传文。
  显示法殊胜中法者,此教授基论,谓菩提道炬。依怙所造,
虽有多论,然如根本极圆满者,厥为道炬,具摄经咒所有枢要而
开示故,所诠圆满。调心次第为最胜故,易于受持。又以善巧二
大车轨,二师教授而庄严故,胜出余轨。
 此论教授殊胜分四,一 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二 一切圣
言现为教授殊胜,三 易于获得胜者密意殊胜,四 极大罪行自
趣消灭殊胜。  今初
  圣教者,如般若灯广释中云:「言圣教者,谓无倒显示,诸
欲证得甘露胜位,若人若天,所应遍知,所应断除,所应现证,
所应修行。即薄伽梵所说至言。」谓尽胜者所有善说。
    达彼一切悉无违者,谓于此中解了是一补特伽罗成佛之道,
此复随其所应,有是道之正体,有是道之支分。此中诸菩萨所欲
求事者,谓是成办世间义利,亦须遍摄三种种性所化之机,故须
学习彼等诸道。如释菩提心论云:「如自定欲令,他发决定故,
诸智者恒应,善趣无谬误。」释量亦云:「彼方便生因,不现彼
难宣。」自若未能如实决定,不能宣说开示他故。
  了知三乘道者,即是成办菩萨求事所有方便。阿逸多云:
「诸欲饶益众生,由道种智成办世间利。」胜者母中亦云:「以
诸菩萨应当发起一切道,应当了知一切道,谓所有声闻道,所有
独觉道,所有佛陀道。如是诸道亦应圆满,亦应成办诸道所作。」
故有说云,是大乘人故,不应学习劣乘法藏者,是相违因。
  趣入大乘道者,有共不共二种道。共者即是劣乘藏中所说诸
道,此等何因而成应舍,故除少分希求独自寂静乐等不共者外,
所余一切,虽大乘人亦应修持。故诸菩萨方广藏中,广说三乘,
其因相者,亦即此也。
  复次正遍觉者,非尽少过圆少分德,是遍断尽一切种过,周
遍圆满一切种德,能成办此所有大乘亦灭众过备起众德,故大乘道遍摄一切余乘所
有一切断证德类。是故一切至言,悉皆摄入成佛大乘道支分中,
以能仁言,无其弗能尽一过失,或令发生一功德故。又彼一切,
大乘亦无不成办故。
  设作是云,若入波罗密多大乘,虽须劣乘法藏,所说诸道。
然于趣入金刚乘者度彼岸乘,所有诸道非为共同,道不顺故。此
极非理,以度彼岸道之体性,悉皆摄入。意乐,谓于菩提发心,
行,谓修学六到彼岸。是则一切定应习近,如胜金刚顶云:「纵
为活命故,不应舍觉心。」又云:「六度彼岸行,毕竟不应舍。」
又余咒教,宣说非一。
  众多趣入无上瑜伽曼陀罗时,亦多说须受共不共二种律仪。
共者即是菩萨律仪,受律仪者,即是受学三聚戒等菩萨学处。除
发心已如其誓受学所学处而修学外,虽于波罗密多乘中,亦无余
道故。又金刚空行及三补止,金刚顶中,受阿弥陀三昧耶时,悉
作是云:「无余受外密,三乘正妙法。」受咒律仪须誓受故,由
见此等少有开遮不同之分,即执一切,犹如寒热遍相违者,是显
自智极粗浅耳。
  如是唯除少分别缘开遮之外,诸正至言,极随顺故。若趣上
上三乘五道,必须完具下下乘道功德种类。波罗密多道者,如佛母中云:「所有去
来现在佛,共道是此度非余。」是趣佛陀道之栋梁,故不应舍。
金刚乘中亦多说此,故是经续二所共道。若于其上更加密咒诸不
共道,灌顶三昧耶律仪二种次第及其眷属,故能速疾趣至佛陀。
若弃共道,是大错谬。若未获得如是知解,于一种法获得一分相
似决定,便谤诸余,特于上乘若得发起一似胜解,如其次第遂谤
弃舍下乘法藏诸度彼岸,即于咒中亦当谤舍下三部等,则当集成
极相系属,甚易生起尤重异熟毁谤正法深厚业障。其中根据至下
当说。
  是故应当依善依怙,于其一切正言,皆是一数取趣,成佛支
缘。所有道理,令起定解。诸现能修者即当修习,诸现未能实进
止者,亦不应以自未能趣而为因相,即便弃舍。应作是思,愿于
何时于如是等,由趣遮门,现修学耶。遂于其因,集积资粮,净
治罪障,广发正愿。以是不久,渐渐增长智慧能力,于彼一切悉
能修学。善知识敦巴仁波卿亦云:「能知以四方道,摄持一切圣
教者,谓我师长。」此语即是极大可观察处。由是因缘,以此教
授能摄经咒一切扼要,于一补特伽罗成佛道中而正引导。故此具
足通达一切圣教无违殊胜。
  一切圣言现为教授者。总之能办诸欲解脱,现时久远,一切
利乐之方便者,是即唯有胜者至言。以能开示一切取舍要义,尽离谬误者,独唯佛
故。如是亦如相续本母云:「此世间中,更无善巧于胜者,遍智
正知无余胜性定非余,是故大仙自立契经皆勿乱坏牟尼轨故,彼
亦损于正法。」故诸契经及续部宝胜者圣言,是胜教授。虽其如
是,然因末代诸所化机,若不具足定量释论及善教授,于佛至言
自力趣者,密意莫获。故诸大车,造诸释论及诸教授。是故若是
清净教授,于诸广大经论,须能授与决定信解。若于教授虽多练
习,然于广大佛语释论所有义理,不能授与决定信解,或反显示
彼不顺道,唯应弃舍。若起是解,诸大经论是讲说法,其中无有
可修要旨,别有开示修行心要正义教授,遂于正法执有别别讲修
二法,应知是于无垢经续无垢释论,起大敬重而作障碍。说彼等
中,不显内义,唯是开辟广大外解,执为可应轻毁之处,是集诽
谤正法业障。是故应须作如是思而寻教授,诸大经论对于诸欲求
解脱者,实是无欺最胜教授,然由自慧微劣等因,唯依是诸教典,
不能定知是胜教授,故应依止善士教授,于是等中寻求定解。莫
作是念起如是执,谓诸经论唯是开辟广博外解,故无心要。诸教
授者,开示内义故是第一。
  大瑜伽师菩提宝云:「言悟入教授者,非说仅于量如掌许一
小函卷而得定解,是说了解一切至言皆是教授。」又如大依怙之弟子修宝喇嘛云:
「阿底峡之教授,于一座上,身语意三,碎为微尘。今乃了解,
一切经论皆是教授。」须如是知。如敦巴仁波卿云:「若曾学得
众多法已,更须别求修法轨者,是为错谬。」虽经长时学众多法,
然于修轨全未能知,若欲修法,诸更须从余求者,亦是未解如前
说义而成过失。此中圣教,如俱舍云:「佛正法有二,以教证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