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千问-第4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蛮族、无智者之间,于彼处无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之行。…虽受生于中国,而自有邪见,有颠倒见,谓:无布施、无供养、无烧施、无善行、恶行之异熟果报,无此世,无彼世,无母、无父,无化生之有情,于世诸沙门、婆罗门之正至、正行,于此世彼世皆无自证智,作证已之宣说,此为第七梵行住之不时不节;…虽受生于中国,自持恶慧、愚痴、聋哑、果报障而不能了知善说、恶说之义理,此为第八梵行住之不时不节;…复次,如来,阿罗汉、正等觉者不出现于世,对于法之顺寂静、顺般涅般、导引等觉,善逝之无所开示亦无宣说,而自已具慧,不愚痴、非聋哑、得理解善说、恶说之义理,此为第九梵行住之不时不节。九次第住:于此有比丘,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寻有伺,由离生喜、乐成就初禅而住。…第二禅……第三禅……成就第四禅而住,超一切想,灭诸有对想,无作意种种想,‘虚空定无边’成就空无边处而住;超一切空无边处,‘识是无边也’成就识无边处而住;超一切识无边处,‘成无所有’成就无所有处而住;超一切无所有处,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而住;超一切非想非非想处,成就想受灭而住。九次第灭:成就初禅者,欲想已灭;成就第二禅者寻、伺已灭;成就第三禅者喜已灭;成就第四禅者,出入息已灭;成就空无边处者,色想已灭;成就识无边处者,空无边处想已灭;成就无所有处者,识无边处想已灭;成就非想非非想处者,无所有处想已灭;成就想受灭者,想受皆灭也。

五百零一、什么是十法?答:十依因法:于此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如是有比丘,具戒而能护顺解脱律仪而住,所行、乞食、具足、见微罪亦怖畏,于诸学处,受持而学,此是依因法;复次,有比丘多闻而持闻、积集闻、诸法之初善、中善、后善、义、文具足,一向圆满而开示清净之梵行,多闻、持、唱诵积集、专意观察、依见善通达如是类之诸法,有如是比丘多闻…依见善通达如是类之诸法,此是依因法;有比丘为善友、善伴、善伴党,此是依因法;有比丘是善言者,而具足、堪忍善言之因法,善易意解诸教法,此是依因法;有比丘是为同梵行者种种之所作业,彼于此等,作此,有精巧、精勤、成就此,具足一切方便及思虑,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具法欲,于喜谈、胜法、胜律有大欢喜,此是依因法;有比丘随所与之衣服、饮食、床座、病为缘而喜足医药,资具,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勤精进而住,为断诸不善法,为成就诸善法,有势力,有精勤,于诸善法常不废忍持,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具念而能具足最上念,于远所作及远所说,俱善忆念性、随念性,此是依因法;有比丘,具慧而顺生灭之意解,圣而顺择,具足趣于正尽苦之慧,此是依因法。十遍处:有人想地遍,上、下、横无二无量也;有人想水遍…有人想火遍…有人想风遍…有人想青遍…有人想黄遍…有人想赤遍…有人想白遍…有人想空遍…有人想光明遍,而上、下、横,无二、无量也。十不善业道:断生命、不与取、欲邪行、虚诳语、离间语、粗恶语、杂秽语、贪欲、嗔恚、邪见。十善业道:离断生命、离不与取、离欲邪行、离虚诳语、离离间语、离粗恶语、离杂秽语、离贪欲、离嗔恚、离邪见。十圣居:于此有比丘,断五支,具足六支,有一护,有四依,舍自谛,求之断尽,于思无浊,身行寂静,心善解脱,慧善解脱也。然者,有比丘断五支者何耶?友!于此比丘断爱欲,断嗔恚,断惛沈、睡眠,断掉举、恶作,断疑,此是比丘之断五支;然者,友!有比丘具足六支者何耶?于此有比丘,以眼见色已,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正知也;以耳闻声已……以鼻臭香已……以舌尝味已……以身触所触已……以意识法已,不喜、不忧而住于舍,有念、有正知,此是比丘之具足六支;然者,友!有比丘有一护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具足念所护之心,友!此是比丘之一护;然者,友!比丘有四依者何耶?于此有比丘,熟思而追求一法,熟思而忍受一法,熟思而遣除一法,熟思而远避一法,此是比丘之有四依;然者,友!比丘舍自谛者何耶?于此有比丘,诸沙门、婆罗门,诸杂于自各有谛,彼舍、弃、除、吐遣、放舍、断、远离其一切,此是比丘之舍自谛;然者,比丘之求断尽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断欲求,断有求,寂止梵行求,友!此是比丘之求断尽;然者;友!比丘于思无浊者何耶?于此有比丘,断欲思,断恚思,断害思,友!此是比丘于思无浊;然者,比丘身行寂静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断乐,断苦,灭于前所有之喜、忧而无苦、无乐、舍念清净具足第四禅而住,此是比丘之身行寂静;然者,友!比丘心善解脱者何耶?于此有比丘,由贪心解脱,由嗔心解脱,由痴心解脱,此是比丘心善解脱;然者,比丘有慧善解脱者何耶?友!于此有比丘了知“我已断贪,恰如断根、截头之多罗树,令趣于无有,令当来为不生之法,”此是比丘之慧善解脱。十无学:无学之正见、无学之正思惟、无学之正语、无学之正业、无学之正命、无学之正精进、无学之正念、无学之正定、无学之正智、无学之正解脱也。

五百零二、什么是一法应多所作,一法是应当修,一法是应遍知,一法是应断,一法是有舍分,一法是有胜分,一法是难解,一法是应胜知,一法是应作证?答:于诸善法中不放逸,此一法是应多所作。可意俱行之身念,此一法是应当修。有漏有取之解,此一法是应令遍知。有我之慢,此一法是应令断。不正思惟,此一法是有舍分。正思惟,此一法是有胜分。无间心定,此一法是难解。不动之智,此一法是应令生。一切有情是依食而住,此一法是应胜知。不动心解脱,此一法是应作证。此等之十法,是实、真、如是而非不如是,不依他,平等,是如来所等觉也。

五百零三、什么是二法应多所作,二法是应当修,二法是应遍知,二法是应断,二法是有舍分,二法是有胜分,二法是难解,二法是应胜知,二法是应作证?答:念与正知,此等二法是应多所作。止与观,此等二法是应当修。名与色,此等二法是应遍知。无明与有爱,此等二法是应断。恶言与恶友,此等二法是有舍分。善言与善友,此等二法是有胜分。诸有情染因及缘,与诸有情之清净因及缘,此等二法是难解。尽智与无生智,此等二法是应令生。二界,即无界与无为界,此等二法是应胜知。明与解,此等二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四、什么是三法应多所作,三法是应当修,三法是应遍知,三法是应断,三法是有舍分,三法是有胜分,三法是难解,三法是应胜知,三法是应作证?答:与善士交友,正法之听闻,法随法行。此等三法是应多所作。有寻有伺定,无寻唯伺定,无寻无伺定。此等之三法是应当修。乐受,苦受,不苦不乐受。此等三法是应遍知。欲爱,有爱,无有爱。此等三法是应断。贪不善根,嗔不善根,痴不善根。此等三法是舍分。无贪善根,无嗔善根,无痴善根。此等三法是胜分。出离欲界,出离色界,出离无色界,而彼有、有为、有缘、缘生者,由此出离、灭。此等三法是难解。过去智,未来智,现在智也,此等三法是应令生。欲界,色界,无色界,此等三法应胜知。随念宿世智明,对诸有情之生死智明,对诸漏尽之智明。此等三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五、什么是四法应多所作?答:住于中国,亲近善士,有自正愿,于宿有所作福。此等四法是应多所作。四念处:于此有比丘,于身随观身而住,精勤而有正知、正念,以断世间之贪、爱…于受……于心……于法随观法而住,精勤而有正知、正念,以断世间之贪、忧。此等四法是应当修。四食:若粗若细之段食,第二是触食,第三是意思食,第四是识食。此等四法是应遍知。四瀑流:欲瀑流,有瀑流,见瀑流,无明瀑流。此等四法是应断。四轭:欲轭,有轭,见轭,无明轭也。此等四法是舍分。四离轭:欲轭之离轭,有轭之离轭,见轭之离轭,无明轭之离轭。此等四法是有胜分。四定:舍分定,止分定,胜分定,决择分定。此等四法是难解。四智:法智,类智,他心智,世俗智。此等四法是应令生。四圣谛:苦圣谛,苦集圣谛,苦灭圣谛,趣苦灭道圣谛。此等四法是应胜知。四沙门果:预流果,一来果,不还果,阿罗汉果。此等四法是应作证。

五百零六、什么是五法应多所作?答:五勤支:于此有比丘,具信而…具无病而…具真实而…具精进而…具慧而…此等五法是应多所作。五正定支:喜遍满,乐遍满,心遍满,光明遍满,相观察。此等五法是应当修。五取蕴:色取蕴,受取蕴,想取蕴,行取蕴,识取蕴。此等五法是应遍知。五盖:欲贪盖,嗔恚盖,睡眠、昏沉盖,掉举、恶作盖,疑盖。此等五法是应断。五心芜。即:于此有比丘,于大师有疑…此等五法是有舍分。五根:信根,精进根,念根,定根,慧根。此等五法是有胜分。五出离界:于此有比丘,虽思惟欲时,其心不趣入于欲……此等五法是难解。五正定智:‘彼定于现乐而于当来亦复有乐异熟’智之自生,‘彼定是圣、是出世’智之自生,‘彼定是唯贤善士夫所随行’智之自生,‘彼定是清凉殊妙、获寂静、轃心一趣而非有行,非违戾,非有碍’智之自生,‘我正是以正念入此定’、‘我正念而出此定’智之自生。此等五法是应令生。五解胜处:友!于此有比丘,大师或有随一尊重之同梵行者,而为说法…此等五法是应胜知。五法蕴:戒蕴,定蕴,慧蕴,解脱蕴,解脱知见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