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佛法-解脱的原理和行法-第3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有些众生,信净土之实存,却仍贪著世间之欲乐,恒作轮转生死之因;往生极乐之志愿,却如浮萍无根。这样,他们也同样难生阿陀弥佛的净土,死后仍要依业受生于六道了。

 

又有些众生,自恃聪明才智,欲于恶世修行,行菩萨道,要行难行,要忍难忍,以求其功德殊胜,道果速成。因此,虽知净土之实有,却不愿往生,不欲取易成之道。

 

但是,未证不退转阶位的菩萨,于恶世之中,一时不察,一念之差。堕下恶业之罗网,令前功尽废,万劫不复。虽言浊世恶因缘能今功德更殊胜,成道亦较速,但退转堕落亦复如斯容易,令人寒心。因此,于浊世修行而得正觉,实是未知之数,不若净土修行之道必能成了。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若非利根上器,实不宜于浊世为求速证道果而取难行之道,却应发愿生净土,修至不退转阶位,始重入六道教度众生,莫因一时骄慢自恃,贪功求速而蹉跎岁凡,一无所成,反而浮沉苦海,哀求他人救助。

 

善男子,此念佛往生阿弥陀净土法门,为修行法中最简最易、及唯一必能成就之法,皆合—切利根钝根、凡夫圣贤修学。

 

因此,众生若要仗弥陀愿力的加持除去往昔诸恶业的束缚,即生便断生死轮转,决定成佛,他便非要时刻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及观想往生彼佛极乐净土不可了。

 

(2)念佛在现世能起的功德

 

善男子,若有众生能持念阿弥陀佛的名号,且莫说一期生命完结后往生净土、证道成圣的事,就是在现世,也得殊胜的功德妙用。

 

为什么呢?

 

首先,善男子,众生一心难以二用,若是时刻念佛洪名,那么,他便能止息心波汹涌、平伏愁绪烦哀,心境恬静和平,住于安乐自在之中。就是未有佛力加被守护,仍能自得解脱。

 

再者,众生若于行住坐卧之间念佛不断,便能净化心意,止息妄念的生起,祛除贪嗔痴之想,禁恶业于未发,令身口意的活动清净无污。就是未有佛力加被守护,仍能自种善根。虽未断生死轮转,也不堕恶途,却常受生善地。

 

再者,若众生能念佛洪名,至一心不乱,便能入甚深禅定,引发心力大能。就是未有佛力加被守护,仍能自得禅定的喜悦大能,增进聪明才智、福慧解脱。

 

善男子,阿弥陀佛乃是无量光、无量寿佛,法身遍一切虚空,寿命无尽,是一位超越时空的佛祖。若持念此佛名号,就与持念一切他佛洪名无异。因为一切佛陀,皆住同一法身。念一佛法身,必能与一切佛感应,得佛力的加被守护,功不唐捐。

 

善男子,阿弥陀佛是宇宙超越时空的解脱原理,睿智的众生,必知念佛之殊胜妙用,不会因其简易而起轻慢之心,自障佛性,自损慧命解脱。

 

(二)受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

 

善男子,在这世间里,有一位无处不在、恒以慈悲救度此间苦恼众生为事业的菩萨。若有众生于苦恼之时,诚心称念这菩萨的名号,他便即时寻声救苦,令得解脱。因此,十方世界皆称之为施无畏者。

 

究竟是哪一位菩萨呢?

 

善男子,他就是大慈大悲的观世音菩萨了。

 

善男子,此大菩萨位不退转,已无男女色身的系缚,慈悲无量,有大威德神力,住于自在解脱之中,常以无量无边化身点化有情,替他们灭苦除灾。

 

若有众生为贪欲、嗔恚、愚痴所苦,常恭敬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便得离欲、离嗔、离痴。

 

若有众生为夜叉、罗刹、或诸恶鬼所恼,一心称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彼等即不敢以恶眼视之,更遑论加害了。

 

若有众生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他便永不入于险地,不为怨贼所侵,不处怖畏军阵之中。

 

若有女人,设欲求男,礼拜供养观世音菩萨,便生福德智慧之男;设欲求女,便生端正有相之女。

 

若有众生,根智下劣,或处于苦恼惶乱之中,不知应作何求何想始得解脱,或知而难表达于言词,这样,只要持念观世音菩萨的名号,不更作他语,便能与菩萨感应,依其所需而疾得救护。

 

善男子,受持观世音菩萨名号所得的饶益福德,与受持无量恒河沙数菩萨名号无异,因此,众生应恭敬一心称念。

 

此大菩萨能游于十方,以大神力,普度一切苦恼众生,在他们怖畏困厄之时,即现身救度,恒为作怙恃,今他们的生老病死等苦,悉皆消灭。

 

善男子,是观世音菩萨闻声救苦,千呼千应,真实不虚,持念名号者,皆福不唐捐。众生若念念不生疑窦,必能仗此菩萨威力,除灾去苦,增长福慧解脱。

 

(三)他力与自力救度不一不异

 

善男子,一切凡夫、菩萨、心、佛,众生,皆是同根,同住一体,摄于唯一的法身之内。这样,在终极的境界里,一切心中之佛与心外之佛,同归一位,没有任何差别。

 

就是这缘故,一切佛菩萨个别名号的执著,都是差别世间的妄想执著,在终极的境界里,都不能成立。

 

诸佛世尊劝导众生执持佛陀与菩萨的名号,只是在差别的世间里,令凡夫较易离诸虚妄苦恼,入于佛慧解脱的权宜,为众生不致因佛陀法身的不可执著而失去怙恃所立的方便。

 

因此,一切佛菩萨的名号皆是通往解脱的桥梁。众生若能如是认知和善用,就必得佛力的加被了。

 

善男子,就是这道理,观世音菩萨与阿弥陀佛就分别代表著法身佛实在的救度力量和解脱原理。若众生能如是观之,善为忆念,那么,便能得一切不可思议的佛力救度与解脱。

 

心、佛、众生三无差异,一切佛与菩萨同住一法身,诸佛之心即是一心,一心即是诸佛之心。就是这缘故,他力与自力的救度,在终极的原理下,实是不一不异。

 

这样,任何名号的执持,只是入佛知见与救度的权宜,众生实毋须斤斤计较的了。

 

法身为真佛,大能不可量;

内摄一切法,凡夫共圣哲;

法身即佛心,诸佛同一心;

法身佛众生,一心无二心;

众生不认同,自弃慧与力;

法身力无穷,舍离自卑弱;

若住此法身,颠倒烦恼灭;

能除轮转苦,清凉得解脱;

作意长皈依,圣果终得证;

法身佛众生,正觉无差异。

 

第十一章  见性成佛——以佛心御妄心

 

善男子,真如体内藏有佛心和妄心的生命种子。由于无明的关系,任由妄心随缘妄动,因而变现种种境界,示现为种种众生。只可惜众生只迷于妄心所造的世间相对妄境,不懂向佛心认同,这样,他们便远离属于自己的智慧、大能与解脱的泉源,无法得到自在了。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行者若要超凡入圣,远离世间苦恼,得到智慧、大能和解脱,他就非要认识自己的本来面目不可了。而这本来面目,就是他心中的佛性,亦即是他的佛心。

 

他要认识自己的佛性,体验自己的佛性,时刻以佛心带领妄心,能这样做就是见性了。

 

怎样才能以佛心带领妄心呢?

 

善男子,他要知道佛心就是真如心,也就是唯—。清净、真实、大能的心。而污染不实,导致种种苦恼桎桔、起种种颠倒执著的心,就是妄心。他这样切实认知之后,便要时刻忆念佛心无边的法力。只要常作禅定思惟,向它认同、念祷,便能得一切不可思议的解脱与救度这事实。

 

善男子,佛心清净无污,有不可思议的神力。众生若把追逐身外尘网的妄心,转投自己的佛心,打开妄心之门,让佛心进入,作为自己的导师与守护,就是打开了无边法力的大门,能得一切自在解脱。同时也能让真如的生命力,得到完美无瑕、协调自在的显现。

 

众生若能时刻不违佛心行事,便是一位心意合一的觉者、一位临世的活佛了。

 

善男子,佛即是心、心即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异。此心乃佛心而非妄心,此心与真心无差别,与清净的真如心亦无差别。

 

就是这缘故,众生若要得各种不可思议神力解脱,必要善用意力,念念不忘此心佛,时刻诚意相托,让他的慧力,带领自己的身口意活动,对他的亲近,尤超乎予之于父母。

 

善男子,遍阅如来三藏圣教所得解脱,不若一心皈依此佛心,念此佛心,以此佛心统御妄心。

 

善男子,文字般若,只是方便,不得究竟,行者修行念法以求行解脱,没有比此念佛心法更直接了当和功效宏大了。

 

无上解脱法,行者应常念,

增长智慧力,大能与解脱;

念法功不没,以念佛为最。

佛心与妄心,同住于一心,

妄心众生心,念佛能净心;

妄心叩佛门,佛力能加被;

佛心御妄心,悟道从此起。

文字生过患,成佛唯见性;

勇猛利根人,佛心常主事。

 

第十二章  无修无证——行之上者

 

善男子,菩萨虽舍弃世间—切虚妄的有为法,于彼不起丝毫执著,仍有一法,令不见佛性,不得无上解脱道果。

 

是哪一法呢?

 

善男子,就是对出世间解脱法之修证所起的执著了。

 

执著为烦恼的泉源、解脱的窒碍。就是所执的是无为法,烦恼亦起,与执著有为法相比,只是粗细之别而已。因此,若菩萨执著有佛可成、有涅槃可证、有众生可度,那么,他便陷入法执的罗网,贪心仍未舍去,嗔痴也难尽除,这样,彻底的解脱,就不可能了。

 

善男子,就是这缘故,菩萨应行无所行、念无所念、证无所证、度无所度,始得修道之真义。如是无所行而行、无所念而念、无所证而证、无所度而度,是谓真行、真念、真证、真度,解脱由是而生,佛性由是圆满。

 

行者修心性,恒应无所住;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2 3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