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胜华尔街176-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原有的资产规模基础上,加上与塞拉姆基金合并,再加上新发行的基金份额,麦哲伦基金资产规模在1981年首次突破了1亿美元大关。在这个时候我们刚刚引起了公众的一些兴趣,但结果如何呢?股市这时却发生了崩盘。事情往往就是这样的,当人们刚开始感到投资于股票比较安全的时候,股市就会来一次大调整。但是尽管股市大跌,1981年麦哲伦基金还是取得了16。5%的投资收益率。

  毫不奇怪,股市大跌让麦哲伦基金有了一个好的开始。在1978年,我所持有的前10大重仓股的市盈率在4~6倍之间,而在1979年,1978年我所持有的前10大重仓股的市盈率只有3~5倍。当一个好公司的股票的市盈率只有3~6倍时,投资者几乎不可能会亏损。

  在管理麦哲伦基金的前几年里,我喜欢的都是所谓的二线股,是中小型公司的股票,包括零售业和银行业股票等,我在前面已经谈过了。在70年代末期,基金经理们和其他投资专家们一直对我说,中小型公司股票的黄金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大盘蓝筹股的时代就要到来了。幸亏我没有听取他们的建议。大盘蓝筹股既没有什么令人激动的发展前景,股价水平也比二线股要贵上1倍多。小,并不仅仅是一种美丽,更重要的是能带来盈利。




| * 本书来自oppo 图&书大亨的 个人空间* |
| * 更多更新免费电子书请关注oppo     * |
| * oppo/index。php?q=user/64  * |



返回目录 上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