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摇滚年代-第3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嬖粝欤琂immie听后便知道是什么,他说,一支单簧管便可解决一切我需要的东西。”Byrne说。 
  最近一段时间来,对摇滚和古典音乐的杂交在一些好事者的鼓噪下有增无减。尼格尔。肯尼迪正计划着出一张用小提琴演奏Jimi Hendrix作品的专辑;“新型军队”(New Model Army)乐队的Ed Alleyne…Johnson已用他那把紫色的小提琴录制了一张名为《紫色电子小提琴协奏曲》(Purple Electric Violin Concerto),实在让人吃惊;实验摇滚吉他手G。P。Hall的《想像的季节》(Imaginary Seasons)已经发行,这只不过是将维瓦尔第的《四季》用工业化的声音重新雕刻了一番…… 
  是摇滚乐最后终于长大还是古典音乐的融合标志着人们已耗尽了最初的想像?可能都不是。前“马哈维什努管弦乐团”的John McLaughlin早在1973年便对这种混乱的状态提出了自己的看法:“真正的音乐已不再是什么特别的音乐风格了,只有好与坏两种。” 
  让我们再回顾一下Chuck Berry在1956年说的那句信誓旦旦的话吧,这句话今天是否该改成:“超越Chuck Berry,把这个消息告诉Gloria Estefan,摇滚乐与古典音乐的杂交已变成近亲繁殖!”



摇滚末路

  摇滚乐,就总的来说,无论是内在情感、表现手法,还是创作难度,都难于同古典音乐相比,它们根本不是同一个层次的艺术,但它可以说是另一种类型的民谣,同时也是一种大众文化。摇滚乐运动的兴起,是把以往少数人所拥有的音乐奢侈品推向广大民众的一次革命,它以简单真挚的情感演绎撕破了古典音乐虚伪矫饰的一面。一些优秀的摇滚乐作品,与古典音乐经典一样,将永远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就我个人而言我喜欢Pink Floyid,U2,Dire Straits。    
  在1951年,美国克里夫兰电台节目主持人Alan Freed从一首布鲁斯乐曲《We are gonna rock,we are gonna roll》中创造了“摇滚乐”(rock’n’roll)这个词,而Bill Haley的《昼夜摇滚》则宣布了摇滚乐的正式诞生,早期的摇滚乐带有浓厚的布鲁斯风格,尚难于严格区分。“猫王”的出现把摇滚乐逐步推向成熟,而使摇滚乐成为风靡世界的浪潮则应归功于甲壳虫乐队,四个来自利物浦青春活力的形象、优美动听的摇滚音乐征服了世界,使摇滚乐成为西方流行音乐的主流。本世纪六、七十年代是摇滚乐的黄金时间,出现了民谣摇滚、艺术摇滚、迷幻摇滚、重金属等各类不同的风格,达到了摇滚音乐的顶峰。我们回头来看这段历史,摇滚乐的诞生和发展有其广阔的文化和社会背景,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彻底解放了广大民众,为大众文化的兴起奠定了基础,艺术已不是少数人的专利;唱片、电台和电视的发展为摇滚乐提供了传播的媒介;人文精神的广阔传播则是摇滚乐发展的思想根源,人民崇尚自由,需要表达自我,寻找精神寄托,摇滚乐就提供了一种宣泄情浮的氛围,同时社会思潮也深深影响了摇滚乐,60年代末期美国的民权运动和反越战直接导致了民谣摇滚的诞生,而性解放和吸毒又是迷幻摇滚的催化剂。进入80年代则是偶像巨星的时代,流行音乐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媒体工业,杰克逊和麦当娜就是这种音乐工业的产物,他们的音乐和表演带有浓厚的市场运作和商业气息,同时也获得巨大利润回报,杰克逊的专辑销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在音乐精致而绚丽的包装下实则空无一物。90年代西方世界相对宽松平和的社会环境的产物就是平庸,我们再也无法听到Bob Dylan用沙哑的声音批判社会和探讨人生,再也无法听到John Lennon用歌声演绎爱与和平。可以说从80年代开始,流行音乐就可以被称为市场音乐或是商业音乐,因为音乐发展的走向和人们审美的取向已经不取决于音乐,大家在跟时代赛跑,摇滚音乐人也成了一个综合体,外表、装扮和一些标新立异甚至变的比音乐更重要,象David Bowie,以及Kiss之类的重金属乐队,乐迷喜欢他们肯定不只是为了音乐本身。Nirvana的主唱Kurt Cobain的自杀则显示了当前摇滚乐音乐界严重的思想危机,一夜成名的压力和对商业运作的极端厌恶导致了他的心理崩溃;而最后的王牌乐队U2的《zooropa》之类的专辑是否预示摇滚乐已经写完了呢?各类摇滚的标新立异已经几乎穷尽了人们的想象,乐迷们对一些花样翻新也已不再感兴趣,在歌舞升平的商业社会里,人们更愿意看到的是“辣妹”式的美媚歌手;Secret Garden式的恬静优美,具有冲撞力的摇滚乐失去了它赖以生存的土壤;摇滚乐走向了辨证法所预示的从高潮到衰落的必然之路。
  当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看到Bob Dylan、David Gilmour这些年近五旬的老人们仍然在舞台上孜孜不倦的弹着吉他时,一种宿命感涌上心头,回首摇滚乐走过的五十年,不禁感慨万千,用Bob Dylan的一首歌来做注解,真是“时代在变”啊!



向大师致敬
… …晓 峰
  唱片业赖以正常运转的基础是它作为一种工业能更大程度地给本身带来更多的利润,而这利润的获得是它能制造出更多的在市场上换来金钱的唱片。如何让唱片在市场上更快地换回金钱,这是商人们每时每刻思考的问题。作为主要面对青少年市场的唱片业,它能坚持的原则就是这些唱片必须符合他们的口味、心态,而且还要不停地为换花样地坚持这一原则。 
  这是一个相当艰难的课题,它必须是具有目的而不是想当然地炮制,它必须经过严格地预测和科学的可行性研究,分析一种计划在市场上的可行性,在万无一失的情况下如法炮制,稍有一念之差,就可能前功尽弃。 
  但人的能力毕竟有限,即使是科学的预见和分析也达不到绝对的程度。因此在唱片界经常出现这么一种情况:有些为市场抛售的唱片往往没有市场,而某一种风格的歌曲莫名其妙地流行起来,某一种形象的歌手突然受欢迎起来,某一种形象的歌手及其一种风格的歌曲成了热门,进而成了一种时尚、潮流。
  分析家、评论家来说,他们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判断、分析力去解释,总结出一种现象出现的背景(社会的、经济的、人文和乃至人为的)及前因后果,他们会讲出许多各执己见的道理,他们很容易解释、分析“英国入侵现象”、“朋克运动”、“非主流现象”、“不插电风格”……等等。而对于另一方面——在不知不觉中制造出这种现象那种运动的唱片业来说,尽管他们在事先分析、预见工作是很完善的,但结果总要超出他们的想像。在科学的预测之后总是没有把握地冒险行动。实际上唱片界从未有过在这一种潮流出现之前预示到它要发生。他们总是在围绕着“利润”的前提去制定自己的计划,在某一种现象由于唱片界与社会发生的多种行为造成之后而利用这种现象大捞一笔而已。
  当唱片商发现某一种唱片在市场上非常走俏时,出于利润指标的压力,他们首先考虑研究的不是为什么它会走俏,而是如何炮制出第二张类似这样但又不完全是这样的唱片。如果他们做了,并确实达到了预想的经济效果,那么肯定就会有第二家、第三家……步其后尘。这样,一种所谓的风格、现象、潮流或是运动就出现了,而这时传媒肯定会加入进来推波助澜。当这种风格、现象被炮制得市场趋于饱和状态时,它不再成为流行音乐所特有的时尚、潮流、新奇或时髦的标志时,那么它就会被另一种现象所替代。于是一种有规律性的商业行为在循环往复。聪明的唱片商十分清楚为某一种风格、现象炮制出的唱片会在何时达到最受欢迎的程度,何时受到冷落,并把一张张如法炮制的唱片向股票一样不失时机地抛售出去,从中渔利。
  唱片工业的这种做法,最终给我们带来了应接不暇的潮流,给我们带来丰富多彩或是千篇一律的流行音乐,这也是唱片维系自我生存的一个很重要的一个手段。 
  但本文所要谈的并不是前面的这个话题,之所以费了这么多笔墨,只是借此想说明下面的这一个话题:在过去的一段时间欧美乐坛出现的一种向大师致敬的现象。 
  向某一人物致敬,这个人必须是在某一领域有着特殊的成就和贡献并有着重要的影响和地位,这些人往往是大师级人物,值得人们去致敬。 
  唱片界在90年代曾出现过翻唱之风,随后又出现“Unplugged”(不插电)之风,这两年最热闹的除了另类音乐胡作非为外,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向大师致敬了。唱片界向大师致敬,就是开一场音乐会或出一张唱片向前辈人物表示怀念和敬仰,而最终总是要通过演唱一些被致敬了前辈的歌曲,制成唱片。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极简单的纪念行动,并带有很浓重的人情味,或表现出一种人性的美德。但这美德的背后,却是极直截了当的商业行为。 
  我们分析一下这两年出现的“向大师致敬现象”。 
  首先,今天确实该向大师致敬了。流行音乐发展了四五十年,有多少歌星沉浮起落,但总有些让人难以忘怀的人物。特别是那些几十年前的音乐,即使用最先时的录音技术和技巧也无法再现它最初的神韵了,这使人们难免不对那些过去的音乐,过去的时代,过去曾独领风骚的人物产生怀念之情,向大师、向前辈致敬很符合人们的怀旧心理。 
  其次,向大师致敬是90年代初翻唱之风的另一种翻版。在唱片业进入90年代后,翻唱之风日盛。其实翻唱一直是欧美唱片界商业行为中很重要的一项举措,欧美唱片公司有一个A&R部门(一个负责艺人和曲目的部门)是专门负责让歌手翻唱再版唱片的机构。但进入90年代,翻唱比以往任何时期都密集,导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