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今情海 作者:(民国)曹绣君-第6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门泊东吴万里船,乌啼月落水如烟。寒山寺里钟声早,渔火江枫恼客眠。
  洞庭余柑三寸黄,笠泽银鱼一尺长。东南佳味人知少,玉食无由进上方。
  获芽抽笋楝花开,不见河豚石首来。早起腥风满城市,郎从海口贩鲜回。
  杨柳青青杨柳黄,青黄变色过年光。妾似杨丝易憔悴,郎如柳絮大颠狂。
  翡翠双飞不待呼,鸳鸯并宿几曾孤。生憎宝带桥头水,半入吴江半太湖。
  一緺风髻绿如云,八字牙梳白似银。斜倚朱门翘首立,往来多少断肠人。
  百尺高楼倚碧天,阑干曲曲画屏连。侬家自有苏台曲,不去西湖唱采莲。
  杨铁崖见了她们的诗稿,在其后题了两首诗。
  其一云:
  锦江只见薛涛笺,吴郡今传兰蕙篇。
  文采风流知有日,连殊合璧照华筵。
  其二云:
  难弟难兄并有名,英英端不上琼琼。
  好将笔底春风句,谱作瑶筝弦上声。
  自此以后,薛家姐妹名传遐迩,人们都说她们是班姬、蔡女复出,易安、淑真之下,都不值得提了。
  “兰蕙联芳楼”楼下是一条运河,过往船只都经由此地。
  昆山有位姓郑的书生,家族也颇有名望,他的父亲与薛家是世交。郑生经商抵达吴郡时,就把船停在“兰蕙联芳楼”楼下,每日到薛家吃饭。薛家认为郑生是世交的子弟,便任其往来。
  这郑生年轻俊逸,性情温和。夏季的一天,郑生在船头洗澡,兰英、蕙英两姐妹在窗缝中望见他的胴体,不禁春心荡漾,便从楼上扔下一对荔枝。郑生虽然明白这姐妹俩的用意,但仰视高楼峻宇,犹如缥缈霄汉,除非身长羽翼,否则是可望而不可及。不久,更深漏尽,明月倾沉,万籁俱寂,郑生倚立船舷,似有所待。忽听楼上窗户哑然有声,郑生左顾右盼,原来是姐妹俩正用一个秋千绒绳,垂吊一个竹兜。当竹兜落到郑生面前时,他便急不可待地爬了进去。那姐妹俩还真有点力气,硬是用竹兜绒绳把郑生拽上了楼。三人相见,笑逐颜开,拥抱着进了卧室,尽享云雨之乐。兰英口吟一诗赠与郑生:玉砌雕阑花两枝,相逢恰是未开时。
  娇姿未惯风和雨,分付东君好护持。
  蕙英也吟诗说:
  宝篆香销烛影低,枕屏摇动镇帷垂。
  风流好似鱼游水,才过东来又向西。
  天亮的时候,郑生又乘竹兜垂下楼去。自此以后,三人夜夜相会。兰、蕙两姐妹吟诗过多,不能一一记下。而郑生因为没有诗来酬答她们,深怀愧意。一天晚上,他见薛家姐妹的妆奁盒中有一张剡溪小叶笺,便提笔在笺上写了一首诗:误入蓬莱顶上来,关蓉芍药两边开。
  此身得似偷香蝶,游戏花丛日几回。
  姐妹俩看了这首诗,非常高兴,将它珍藏在箱子里。
  一天晚上,云雨巫山之后,郑生忽然愁怅地说:“我是羁旅江河之人,蒙你家父母厚爱,在此处驻足。现在我们所做的事,你们父母不知,一旦事情败露,我就得滚蛋。那样一来,我们的恩爱之情就将受到阻隔,乐昌之镜难再团圆,而延平之剑也不知何时能重合。”说完,便呜呜咽咽哭个不止。兰、蕙两姐妹劝他:“我们虽久居闺房,但也粗通经史,并不是不知钻穴偷情行为可耻,保持贞节品行可佳。然而,每当望秋月,观春花,常常伤感虚度年华。云情水性,难以自持。当我们窥见你那宋玉般容体之时,春心关闭不住,便自动奉献了我们的‘卞和之璧’。感谢你不嫌弃,恩赐光临。我们虽然未行六礼,但确信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我们正想与你永坠爱河,为什么突然惆怅生疑。我们虽是女流之辈,但也早做好了打算。他日如果情迹大白,父母谴责,你若同意我们的请求,则我们今生今世作你的糟糠之妻。父母如果不答应,那我们就死给他们看,一辈子不再登他们的门!”郑生听了这姐妹俩的话,感激得一个劲儿地亲吻她们。
  其后不久,郑生的父亲来信催促他回家,可郑生总是恋恋不去。薛翁见郑生多日盘桓不离,很是疑惑。一天,他来到女儿房间,在箱子里见到郑生所做的诗,非常震惊。然而,事已至此,无可奈何。考虑到郑生年少标致,门户也正相当,便给郑生的父亲写了一封信,谈了自己的看法。郑生父亲见信很是高兴,便托媒人去问明了生辰八字,备好贵重的聘礼,到薛家把兰英、蕙英两姐妹娶进了门。郑生当年二十二岁,兰英二十岁,蕙英十八岁。
  非今日几虚作一世人
  《清尊录》:狄氏,生于富贵之家,以羞花闭月之貌而名扬京城。所嫁丈夫也是豪门之子,显赫英俊举世无双。每当上元灯会及西池春游,京城士女欢集一处。从王府公侯之门到贵官显宦之家,锦东骏马络绎不绝。歌女舞姬,也都饰挡翠,佩珠犀,对着镜子一照,人人都以为自己是倾国倾城之色。但等那浅妆淡抹、亭亭玉立的狄氏一到,虽是平时好妒悍自夸的,也都羞赧称服。当她们相互诋毁辱骂时,常说:“你难道比狄夫人美吗?竟敢欺凌我!”其知名度由此可知。然而,狄氏品性娴淑,遇有众游群饮,总是极为淡漠。
  有位姓滕的书生,在一次出游时见到了狄氏。不见则可,一见则神魂颠倒。归家后,郁郁不乐,便到处打听与狄氏友善的人。有人告诉他:“尼姑慧澄和狄氏很熟。”滕生就带着厚礼去拜访慧澄。慧澄见滕生总带着礼物来看她,深愧无功受禄,便问滕生有何事相求。滕生说:“我知道这事不可能,但仍抱着万分之一的希望。如果这一线希望也破灭了的话,我只有死了。”慧澄说:“你说说看,也许我能为你帮点忙。”滕生就把思恋狄氏的心情告诉了她。慧澄一听,笑着说:“这件事可是太难办了,难以说动她。”接着又把绝不可行的原因说了一遍。滕生问:“她有什么嗜好吗?”慧澄说:“没什么嗜好,只是前几天托我给物色一串珠子。”滕生高兴地说:“有啦!
  “遂骑马飞驰而去。没一会儿的工夫,就拿了两包珠玑返了回来。气喘吁吁地对慧澄说:“这些珠玑价值两万缗,我愿以一万缗卖给她。”慧澄说:“她丈夫刚刚外出,她哪能这么快凑齐这么多钱!”滕生忙说:“四五千缗也行,要不就一千缗、几百缗都可以。”随后又补充说:“要是她能动心,不给钱我也干。”
  慧澄把珠玑送到狄氏家,狄氏一见,果然特别高兴,爱不释手,忙问要多少钱。慧澄告诉她:“得两万缗,若是诚心想要的话,一万缗就可以。”狄氏吃惊地说:“这才是半价,可这半价我一时也难以凑齐,这该怎么办?”慧澄让身边的人全都退下,悄声地对狄氏说:“其实,你一分钱也不用拿,这是一位官人用它来通关节 。”狄氏问:“那官人想办什么事?”
  慧澄说:“他想官复原职。这事你的兄弟及丈夫家都能帮上忙。
  “狄氏思忖了一会儿说:“你先拿回去,容我慢慢想想。”慧澄说:“他的事很急,如果你不快点答应下来,他拿到别处去,你就没法得到了。要不,你先把它留下,等我明天再来听信。
  “慧澄说完,就告辞回到了庵里,把狄氏的话告诉了滕生。滕生觉得有希望,就厚赏了慧澄。
  第二天,慧澄又来到狄氏家。狄氏对她说:“我考虑了一下,这事可以给他办。”慧澄说:“那太好了。不过,有件事难以启齿。官人把这价值两万缗的珠宝交给我这老太婆,而你们主客又不相问,怎么能让他相信我呢?”狄氏说:“是呀!
  那怎么办好呢?”慧澄想了想说:“这样吧,您到院里来设斋,我让他好像不期而遇怎么样?”狄氏红着脸连连摇手说:“这可不行!”慧澄愠怒地说:“其实没别的意思,只是想说说官复原职的事,让他相信而已。倘若实在不行,也不勉强您。”
  狄氏见慧澄有些不高兴,便慢慢说道:“过两天是我亡兄的忌日,我要去院中为他斋祭,到时候让那官人来,我简单跟他说几句,就让他走。”慧澄说:“这就对了!”当慧澄返回尼庵中时,滕生早在门口迎候,迫不急待地问她结果,慧澄便详细地叙说了本末。滕生听后赞叹道:“即使是张仪、苏秦的辩才,也抵不上您呀!”
  等到设斋的日期一到,慧澄就准备好了斋具。而滕生呢,则藏在庵内的一间小屋里,在那里摆上了酒肴瓜果,等着狄氏到来。午后四点左右,狄氏穿戴整齐,摒除了其他的随从人员,仅带着一个小丫环来到尼庵。慧澄把她带到内厅,狄氏问:“官人来了吗?”慧澄说:“还没有。”待祈祷完毕,慧澄让童子款待丫环,自己带狄氏来到小屋。狄氏掀开门帘看见滕生和饮具,极为吃惊,忙想躲避。滕生见狄氏来了,忙迎出门来相拜,狄氏也依礼拜谢。慧澄说:“公子想敬您一杯,为您祝寿,希望您千万别推辞。”滕生相貌清秀,狄氏见了不免春心萌动,微笑着对他说:“有什么事你只管说;”慧澄强拉硬拽地让狄氏坐到酒桌旁,滕生便端起一杯酒劝她喝下去。狄氏见盛情难却,就一饮而荆随后,也持酒谢滕生。慧澄见状,便悄悄退出屋去。慧澄一走,滕生就站了起来,拥抱着狄氏说:“我想你都快要想死了,没想到还真得到了你!”说完,就把狄氏抱人床帏里,狄氏也很高兴,只恨相见太晚。等到晚上离别时,狄氏还恋恋不舍,拉着滕生的手说:“没有今天,我几乎白活一辈子。以后晚上我还要与你相会。”自此以后,狄氏每晚都把门留个缝,等着滕生来。狄氏小心谨慎地侍奉滕生,只怕有丝毫不周惹恼了他。
  几个月后,狄氏的丈夫回来了。滕生本是个卑鄙龉龊的小人,他设计得到了狄氏,又舍不得那么多贵重的珠宝,便等狄氏丈夫会客时,派仆人来对他说:“某官曾卖给府上价值两万缗的珠玑,可府上到现在还没给钱。如果再不还钱或还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