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对敌后各战区之民众参以组织与爱护,各战区应以18 
集团军此次在正大、同
蒲、平汉各路之游击破坏动作为法则,拟定自本年
9 
月起至12 
月止之持久计
划,加强敌后游击战,专以铁路、公路、水路各交通线与兵站、仓库、飞机
场、汽车、汽油机等实施有计划、有组织之长期破坏。”

蒋介石是个聪明人,他也看到了“其基础则在对敌后各预区之民众参以
组织与爱护”,但他的悲哀也正在于此,即使看到了也无可奈何。

无可奈何中还要反其道而行之,则更是悲哀中的悲哀。10 
月20 
日,国
民党中宣部抄发了蒋介石电令绝对查禁有关“百团大战”文字的密函。

“查近来报上常有记载‘百团大战’字样。。。此项名词及有关之新闻,
以后绝对禁止登载,希即饬遵。”

这份电报是解放战争中从国民党的档案中查到,现存在南京第二历史档
案馆。

蒋介石的日子不好过。


第四章狂飚再起

硬仗之——榆辽攻坚

总部在百团大战第二阶段赋予129师的主要任务是“以收复榆社、辽县
之目的,开展辽榆地区斗争,并以有力一部不断破袭白晋路北段”。

根据总部的指示,129师决定以第386旅、决死第一纵队各两个团为左
翼队,攻取榆社、沿壁,王景三个据点;以第385 旅并指挥新编第11 旅第
32团为右翼队,主力攻取管头、铺上、小岭底等据点,一部扼守辽县以西的
狼牙山,阻击辽县可能西援的日军;以新编第10旅位于和辽线上破路袭敌,
牵制并阻击昔阳、和顺等地出援的日军,配合作战。

129 师的命令中已经体现了这次战斗的攻坚性质:“如某些据点之敌较
久顽抗时,则以各种必要手段,加强袭、坑道作业等,力求克复之。”

榆辽公路由东而西插入了太行军区的腹地。敌人企图把这条公路由榆社
向西伸展,经武乡与白晋铁路连接,以分割太行根据地。榆辽线仍属于日军
第4独立混成旅团的辖区,线上有敌7个据点,西边是榆社,东边是辽县。

负责西段攻坚的是陈赓指挥的太岳部队。

陈赓9月21日参加完八路军总部召开的百团大战第一阶段作战总结大会
即赶回部队。他一回来即接到了总部和师部关于进行百团大战第二阶段战役
的作战命令。他和提前从医院里跑出来的周希汉针对当前敌情进行了仔细的
研究。

因为在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眼睛肿了而住进医院的周希汉,听说百团大战
第二阶段快要开始,急忙出院跑回部队。陈赓一见周希汉回来了,十分高兴,
对他说:“你回来得正好,现在榆辽战役又要开始了。”

周希汉顾不上休息,立即参加了百团大战第一阶段的总结大会和第二阶
段的动员大会。

陈赓和周希汉经过研究后,决定以772团、16团,附山炮1门,主攻榆
社县城,以38团、25团分别夺取王景、沿壁两据点,争取在两日内彻底消
灭该敌。

陈赓这次又将重任交给了周希汉。陈赓要周希汉指挥772团和16团攻取
榆社,他自己则直接指挥25团和38团。

周希汉对于他的老上级陈赓是充满了敬佩和感激之情的。毕业于黄埔一
期的陈赓战斗经验丰富,指挥艺术高超,周希汉在陈赓身边学到了很多东西。
陈赓经常强制性地把周希汉推到第一线去,使他有机会施展才能,逐渐走上
了军事主官的岗位。1942年后,周希汉先后担任过南进支队司令员、太岳军
区第2军分区副司令员。1945年任晋冀鲁豫军区4纵队10旅旅长。抗日战
争胜利后,任第2野战军13军军长。

周希汉受领任务后,立即和772 团团长郭国言、16 团团长谢家庆于22
日上午到榆社城附近化装侦察。

周希汉背上背着粪筐,化装成一个拾粪的老农民。郭国言不仅背着篮筐,
手里还拿着镰刀。谢家庆则化装成一个走亲戚的。三个人分头围着榆社城侦
察,把榆社城外围的情况搞得清清楚楚。晚上,周希汉意犹未尽,又拽上他
们两个,到城门附近进行了抵近侦察。

回来后,周希汉把他们侦察到的和收集到的情况综合起来,向团、营干


部作了介绍:

榆社城是敌人突入太行根据地的最前沿据点,构筑有坚固的工事和碉
堡,并屯积了充足的弹药和够半年用的粮秣。榆社城的地形易守难攻,北门
没有城关,有些小沟和坟堆;东门是通往辽县的公路,敌人修筑了两个碉堡
固守;南门外有外壕,城墙外有一小高地,敌人设有一个哨所;西门城关较
大,房屋离城墙较近,便于部队隐蔽和接近攻城,但敌人防守严密。

城关这个词现在已经不经常用了,城外靠近城门的一带地方都叫城关。

榆辽公路是东西走向,从公路的走向上可以想象得到,榆社城的地形是
东西方向相对比较平缓,南北则比较陡峭,不易进攻。东门有两个碉堡,门
外有外壕,还有一个小高地与碉堡相互策应,进攻难度较大。比较起来,西
门较易攻取。

周希汉把主攻方向定在了西门。以772 
团一个营配山炮一门,攻击西关
西南角;以16 
团一个营配机关炮一门攻击西关西北角。两个主力团的各一个
营各配一门炮担负攻打西关的任务,在兵力部署上绝对形成了拳头。其余方
向的部署是以772 
团两个连攻击城南敌哨所,16 
团以一个营在北门佯攻,并
派一个连用火力封锁东门外敌碉堡。其余部队为预备队。同时派772 
团一个
连在敌退路上设伏。

榆社城驻有日军第
4 
独立混成旅团板津大队第
2 
中队200 
多人和几十名
伪军。这是一个大据点。由于日军兵力不敷分配,在整个华北把有限的兵力
像撒豆子一样撒得到处都是,小据点也就有一二十人,稍大的也就有五六十
人,像榆杜城这样驻有二三百人的据点为数不多。同时也说明这个据点受到
日军相当的重视。榆社的敌人,装备精、火力猛,修筑的工事体系完备,是
一个难啃的硬骨头。

23 
日23 
时,按照上级统一规定的时间,周希汉下达了攻击号令。

这次攻击战斗没有达成偷袭的目的。在部队接敌的过程中,因狗叫惊动
了榆社守敌。敌人立即向四周开枪。攻击部队在这种情况下只有隐蔽前进,
对敌展开强攻。

对这种情况陈赓早就有所准备。

攻击发起前,陈赓带着旅团指挥人员对现地作过一次现地侦察。侦察时,
看到守敌工事坚固,防御周密,陈赓就已预感到奇袭成功的可能性不大,但
强攻又可能招致重大伤亡。陈赓即吩咐各旅、团长,要他们多准备梯子、煤
油、燃烧弹、铡刀、地雷、炸药等破坏器材。

对榆社连续进行了
4 
次强攻。

进攻西南角的772 
团一部,匍匐前进秘密通过敌铁丝网后,遭到守敌猛
烈射击。该营依托即得阵地,顽强抗击敌人的反冲击。

进攻西北角的16 
团的一部也不顺利。由于阵地选择不当,几次攻击均未
奏效。

地形对进攻非常不利。有的连因地形不利,被敌人火力压制,甚至未能
发动进攻。

攻击西关的部队在仅仅占了靠近城墙的几排房子后,就攻不动了,与敌
形成相峙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周希汉命令各团立即就地构筑工事,以小部队坚守,主
力疏散隐蔽,待令再攻。


1 
次攻击失败了。


天渐渐地亮了。周希汉非常着急,立即召开团、营、连干部会议,发动
军事民主,研究第
2 
次进攻。

大家集思广议,认为虽然战前已经意识到这次战斗很有可能是一场攻坚
战,但仍然没有把困难估计足,以致在战斗中出现了火力分散,组织混乱,
未能压制敌人的火力等情况。

这时陈赓也来到了阵前。他听了大家的议论后,和周希汉一道带领团、
营干部,冒着敌人发现的危险,又一次来到前沿,仔细观察敌人的明暗火力
点和碉堡射孔的情况。回来后,他对大家说:“从总体上说,我们的装备虽
然不如敌人,但我们现在在数量上是占多数的,只要我们组织得好,密切协
同,封锁住敌人的火力我看是不成问题的。”

周希汉将要求布置下去后,他感到“我们的干部、战士的聪明是惊人的,
他们做得比我们要求的还好”。

战上们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有的连把敌人的火力点、射孔都编上号,
并对火力作了更具体的分工,诸如一班的机关枪打第几号射孔,二班的火力
压制第几号射孔。特别是轻重机枪和特等射手的射击位置都选得离敌人枪
眼、射孔很近,保证枪枪准确命中目标。

事后证明,这种方法非常奏效。战斗结束后,一个日军俘虏对陈赓说:
“你们是脚露出来打脚,手露出来打手,火力又强又准。”

炮兵也想出了新办法。他们把山炮抬到离西门约50 
米的一座楼上,从炮
膛里直接瞄准敌门楼火力点,将曲射改为直射。

下午
4 
点30 
分,第
2 
次强攻开始了。

进攻前,陈赓亲自规定战场纪律:如果某一枪眼射出子弹,即归该压制
火器负责;如火力发扬时,步兵不接近冲锋者,以临阵脱逃论。

这次进攻势在必得。

一声令下,早已做好准备的各种火器一齐开火,无数的子弹向敌人横扫
过去。很多子弹直接飞进了敌人的射孔。敌人失去了开始的猖狂,被压制得
无法还手。

枪声、手榴弹的爆炸声和炮弹的爆炸声汇集成连续不停的震天动地的巨
响,枪炮的密集为抗战以来所未见。

敌人开始施放毒气。整个阵地笼罩在毒雾之中,冲击的干部、战士有很
多人中毒。不一会,
4 
架敌机飞临榆社上空,对八路军攻击部队进行低空轰
炸扫射。

陈赓就在炮火的硝烟和毒气的笼罩中,在已被攻占碉堡的破口下,继续
指挥部队向敌人进攻。

战士们不顾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