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血肉长城-中国抗日战争著名战役纪实-第2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战役组织:

1。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消灭部分敌人,收复若干重要名胜关隘据
点,较长期截断该线交通,并乘胜扩大拔除该线南北地区若干据点,开展该路沿线两侧工
作,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目的。
2。基本破坏区,为井陉、寿阳等(段),但对其他各重要道线,特别是平汉、同蒲,
应同时组织有计划之总破袭,配合正太铁道战役之成功。
3。战役兵力组成,直接参加正太线作战之总兵力应不少于廿二个团。计聂区(冀中
在内)应派出十个团,129师派出八个团,120师派出四至六个团,总部炮兵大部,工兵
一部,对其他各铁道线配合作战之兵力,由各区自行规定之。各出动部队之后方勤务由各
区自己布置之。
4。定八一三以前(约八月十号左右)为开始战斗期限

三、战役部署另告

四、战役准备在八月十号前完成下列准备

1。侦察平定以东至石家庄段,由聂区负责,平定(平定城含)至榆次、太谷段由129
师负责,榆次、太谷段以西(榆次含)至忻口线由120师负责,侦察着眼点另告,但钳制
方面的侦察由石家庄至卢沟桥由聂区负责,由石家庄至安阳、由太谷至汾河(洪洞)、白
晋路由刘邓负责。
2。粮食准备:各出动部队从出动之日起应准备一个月之粮食。
3。破路爆破器材之准备。
4。出动部队之调动与休整。
5。对敌伪军及敌占区民众与会道门等工作之准备(多制就各种传单、标语)。
6。地方工作原来之准备调集大批地方工作干部,加以对敌占区各种政策及工作方法
方式等之训练。
五、战役政治保证计划另告。在战斗未发起前严格保守秘密,准备未完毕以前,战
役意图只准告知旅级首长为止。
朱、彭、左
七月二十二日晨

这是一封很重要的电报,不仅当时替彭德怀传达命令,几十年后,还替
彭德怀洗刷罪名。

“文革”期间有些人认为百团大战是在未上报军委、在没有得到军委批
准的情况下发起的。并将此当作彭德怀元帅反党的罪证之一。这种说法是不
准确的。起码从上述电报中可以看到“并报军委”几个字。没有收到回电确
是事实。在《彭德怀自述》中,彭德怀写道:“故未等到军委批准(这是不
对的),就提早发起了战斗。”

这么大的战役,等不到军委回电,战役指挥员的心情可想而知。
为什么没有得到回电,至今没有权威性的说法。
有人说,主席当时正往在医院里,可能没有看到。
也有人说,由于王稼祥的疏忽,没将电报送到主席手里。
这些说法不知哪一种更准确。
从现存的资料看,从4月1日八路军总部发出“对交通线进行总破袭”

的命令到百团大战前的“战役行动命令”这段时间内,找不到毛泽东或中央
军委同意对交通进行大破袭战的电文,而只有4月2日“当前最很需要的是


绥德、皖东两点”这样一封要求八路军加强支援新四军而暂缓进行交通破袭
的电文。

或许在陕北的中央军委更愿意放权给八路军前指,因为他们身处前线,
对问题看得更清楚。这样的话在毛泽东起草的电文中屡见不鲜,“望自行处
理之”、“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毛泽东是一个敢于放权给战役指挥员的
战略家,很多老人回忆起来都说:这也是共产党战胜国民党的重要原因之一。

或许还有其它的原因。

也许时间老人会说明一切。

八路军总部自
6 
月27 
日返迁到砖壁村已有半个月了。据当时任作战科长
的王政柱回忆,这段时间彭德怀和左权每天都要在地图前站上很长的时间。
地图也已从一张变成了两张,除原来的华北地形图外,又增加了一张正太线
地图。这是作战科根据彭、左两位首长的意见挂上去的。

夏季正是八路军大显身手的季节。特别是对于敌后斗争,华北平原七八
月份一望无际的青纱帐,对善于进行游击战争的八路军来讲,就如同是鱼之
于海洋,鸟之于天空。日本鬼子装备再好,只要八路军往青纱帐里一躲,再
想抓到就比登天还难。在那时的歌词里都能闻到青纱帐的味道,“青纱帐里
游击健儿逞英豪”的歌声常常在田野里回荡。

“此战役目的以彻底破坏正太线若干要隘,。。基本是截断该线交通为
目的。”

《战役预备命令》明确规定了此次作战的主要任务。

任务抓住了要害。

当时华北有
7 
条铁路干线——正太线、同蒲线、平汉线、津浦线、平绥
线、北宁线和胶济线。在纵横交错的铁路网中,正太线处于中心位置。它是
连接晋冀两省的战略交通要道,又是隔断晋察冀根据地与晋冀豫根据地的屏
障。对于这条铁路,日军非常重视,一向以重兵守备。在200 
多公里的铁路
线上,日军部署了
3 
个独立混成旅团。正太线是我必攻、敌必守的重要交通
线,是日军的交通动脉。

八路军准备在敌人的动脉上开刀。

7 
月22 
日以后,每个人的神经都绷得紧紧的。

7 
月22 
日总部下达了《战役预备命令》;

7 
月23 
日下达了《进行正太战役中之侦察重点与注意事项》;

8 

5 
日,《正太战线政治工作指示》;

8 

8 
日,八路军总部下达了正式的《战役行动命令》;

同一天,下发《关于百团大战破坏战术之一般指示》;

8 
月18 
日,《为达成正太战役目的应连续破路》。

这段时间,晋察冀军区下达作战命令
5 
个;

129 
师的各种指示、通报
8 
个。

当然这些远远不是全部。

大战就要开始。

129 
师的战士们从每天增加的
5 
分钱菜金中已经预感到又要打大仗了。

今天的人们吃着成百上千元的美味佳肴时,已经很难理解当时
5 
分钱菜
金意味着什么。在敌后坚持抗战的八路军将士虽然被蒋介石收归麾下,但军
饷和武器却得不到这位“蒋委员长”的补充。“光叫马儿跑,不给马儿草。”
八路军只好自己解决,甚至在敌后搞起了自救运动。由于鬼子反复的“扫荡”,


实行“三光”政策,连土豪都快揭不开锅了。抗日战争爆发后,土地革命战
争时期的“打土豪、分田地”的政策已经不能再实行了,为了团结一切力量,
结成最广泛的统一战线,只能够采取减租减息的政策。

在这种紧张困难的条件下,一天只有几毛钱的菜金。有时连几毛钱也吃

不上。增加菜金更是轻易不会出现的事。
“增加五分钱菜金”一定是要打仗了,而且是大仗。
敏感的战士们在猜测着。
作战任务对战士是保密的,命令只传达到了旅一级。《作战顶备命令》

中明确要求“一切的准备均不可妨害丝毫的秘密”,还有“本电阅后烧”。
对这次作战任务的艰巨性,刘伯承和邓小平是清楚的。
总部要求129 
师以主力
8 
个团附总部炮兵一个营,破击平定(含)至榆

次段正太线。破坏重点,阳泉至张家镇段。

7 
月22 
日的《战役预备命令》中,并没有规定具体的战役任务,直到

8 

8 
日正式的《战役行动命令》中才明确了三个区的任务及作战地域区分。
129 
师和晋察冀军区一南一北就像一把已经张开的剪刀要剪碎正太路。
对完成这次破袭任务,刘伯承和邓小平也是有信心的。
129 
师在进行百团大战前,力量有了较大幅度的提高。
129 
师在5、
6 
月间全军进行了整编,军区和军分区进行了调整。成立了

太行、太岳军区。129 
师兼太行军区,下辖
5 
个军分区;第386 
旅兼太岳军
区,下辖
3 
个军分区。
除原385 
旅、386 
旅外,又新编了
6 
个旅:新1、新7、新8、新9、新
10、新11 
旅。

军委电报中要求“要以主力
8 
个团的兵力”实施破路,129 
师的命令中
对各团也相应地充满了“以主力”、“两个得力团”等要求。毫无疑问,129
师的主力都要拿出来了。于是,就指定了“六旅、五旅、十旅、决一纵各两
个团共八个团进行本战役”。六旅指386 
旅,五旅指385 
旅,十旅指新十旅,
决一纵指决死一纵队,这四个旅是129 
师战斗力最强的四个旅,一切都顺理
成章。

为了确有把握,129 
师在总部要求的基础上增加了
2 
个团,共10 
个团用
于正太线。还准备抽出相当于28 
个团的武装分布在平汉、白晋、同蒲诸线,
进行广泛的破袭战,以策应正太路的作战。

这10 
个团分成三个突击纵队,由“陈、陈、谢统一指挥”。
第一个“陈”指陈赓,386 
旅旅长。
第二个“陈”指陈锡联,385 
旅旅长。
最后的“谢”指谢富治,385 
旅政委。
右纵队以第28 
团、第30 
团并配属炮兵、工兵各一部组成,由第10 
旅旅

长范子侠、政委赖际发指挥,主要任务是破击阳泉至寿阳(不含)段;左纵
队以第16 
团及决死第一纵队第25 
团、第38 
团和榆太两个独立营并配属炮
兵、工兵各一部组成,由第386 
旅参谋长周希汉指挥,任务是破击寿阳、榆
次(均含)段:以第385 
旅主力及第386 
旅第772 
团组成中央纵队,由陈赓、
陈锡联、谢富治直接指挥,位于平定以西之韦池村、天他池地带,在敌从阳
泉、平和段侧击我军时,应各个消灭之,以保障破击的成功。

晋察冀军区的几个领导对《战役预备命令》自然心中有数。在《战役预
备命令》中并没有明确晋察冀军区的任务和作战地域,但是荣臻却已成竹在


胸。《命令》中“侦察平定以东至石家庄段,由聂区负责”、“基本破坏区,
为井陉、寿阳等(段)”这样几句后,对于1923 
年入党,担任过红
1 
军团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