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物种起源 -达尔文1096-第6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我看来,目前所讨论的问题中的真正难点,并不是家养品种为什么当杂交时没有 变成为互相不育的,而是为什么自然的变种经历了恒久的变化而取得物种的等级时,就 如此一般地发生了不育性。我们还远远不能精确地知道它的原因;当看到我们对于生殖 系统的正常作用和异常作用是何等极度无知时,这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是,我们能够知 道,由于物种与它们的无数竞争者进行了生存竞争,它们便长期地比家养变种暴露在更 为一致的生活条件下;因而便不免产生很不相同的结果。因为我们知道,如果把野生的 动物和植物从自然条件下取来,加以家养或栽培,它们就会成为不育的,这是很普通的 事;并且一向生活在自然条件下的生物的生殖机能,对于不自然杂交的影响大概同样是 显著敏感的。另一方面,家养生物,仅仅从它们受家养的事实看来,对于它们的生活条 件的变化本来就不是高度敏感的,并且今日一般地能够抗抵生活条件的反复变化而不减 低其能育性,所以可以预料到,家养生物所产生的品种,如与同样来源的其他变种进行 杂交,也很少会在生殖机能上受到这一杂交行为的有害影响。
  我曾说过同一物种的变种进行杂交,好像必然都是能育的。但是,下面我将扼要叙 述的少数事例,就是一定程度的不育性的证据。这一证据,和我们相信无数物种的不育 性的证据,至少是有同等价值的。这一证据也是从反对说坚持者那里得来的,他们在所 有情形下都把能育性和不育性作为区别物种的安全标准。该特纳在他的花园内培育了一 个矮型黄籽的玉米品种,同时在它的近旁培育了一个高型红籽的品种,这一工作进行了 数年之久;这二个品种虽然是雌雄异花的,但决没有自然杂交。于是他用一类玉米的花 粉在另一类的十三个花穗上进行授精,但是仅有一个花穗结了一些籽。也不过只结了五 粒种籽,因为这些植物是雌雄异花的,所以人工授精的操作在这里不会发生有害的作用, 我相信没有人会怀疑这些玉米变种是属于不同物种的;重要的是要注意这样育成的杂种 植物本身是完全能育的;所以,甚至该特纳也不敢承认这二个变种是不同的物种了。
  吉鲁。得·别沙连格(Girou de Buzareingues)杂交了三个葫芦变种,它们和玉米 一样是雌雄异花的,他断言它们之间的差异愈大,相互受精就愈不容易。这些试验有多 大的可靠性,我不知道;但是萨哥瑞特把这些被试验的类型列为变种,他的分类法的主 要根据是不育性的试验,并且诺丹也做出了同样的结论。
  下面的情形就更值得注意了,最初一看这似乎是难以相信的,但这是如此优秀的观 察者和反对说坚持者该特纳在许多年内,对于毛蕊花属的九个物种所进行的无数试验的 结果,即是,黄色变种和白色变种的杂交,比同一物种的同色变种的杂交,产生较少的 种籽。进而他断言,当一个物种的黄色变种和白色变种与另一物种的黄色变种和白色变 种杂交时,同色变种之间的杂交比异色变种之间的杂交,能产生较多的种籽。斯科特先 生也曾对毛蕊花属的物种和变种进行过试验:他虽然未能证实该特纳的关于不同物种杂 交的结果,但他发见了同一物种的异色变种比同色变种所产生的种籽较少,其比例为86: 100。然而这些变种除了花的颜色以外,并没有任何不同之处,有时这一个变种还可从另 一个变种的种籽培育出来。
  科尔路特工作的准确性已被其后的每一位观察者所证实了,他曾证明一项值得注意 的事实,即普通烟草的一个特别变种,如与一个大小相同的物种进行杂交,比其他变种 更能生育。他对普通被称作变种的五个类型进行了试验,而且是极严格的试验,即互交 试验,他发见它们的杂种后代都是完全能育的。但是这五个变种中的一个,无论用作父 本或母本与粘性烟草(Nicotiana glutinosa)进行杂交,它们所产生的杂种,永远不像 其他四个变种与粘性烟草杂交时所产生的杂种那样地不育。因此,这个变种的生殖系统 必定以某种方式和在某种程度上变异了。
  从这些事实看来,就不能再坚持变种当杂交时必然是十分能育的。根据确定自然状 态下的变种不育性的困难,因为一个假定的变种,如果被证明有某种程度的不育性,几 乎普遍会被列为物种:——根据人们只注意到家养变种的外在性状,并且根据家畜变种 并没有长期地处于一致的生活条件下;——根据这几项考察,我们可以总结出,杂交时 的能育与否并不能作为变种和物种之间的基本区别。杂交的物种的一般不育性,不应看 作是一种特别获得的或禀赋,而可以稳妥地看作是伴随它们的雌雄性生殖质中一秤未知 性质的变化而发生的。
  除了能育性之外,杂种与混种的比较
  杂交物种的后代和杂交变种的后代,除了能育性以外,还可以在其他几方面进行比 较。曾热烈地希望在物种和变种之间划出一条明确界限的该特纳,在种间杂种后代和变 种间混种后代之间只能找出很少的而且依我看来是十分不重要的差异。另一方面,它们 在许多重要之点上却是极其密切一致的。
  这里我将极其简略地来讨论这一问题。最重要的区别是,在第一代里混种较杂种易 于变异,但是该特纳却认为经过长期培育的物种所产生的杂种在第一代里是常常易于变 异的;我本人也曾见过这一事实的显著例子。该特纳进而认为极其密切近似物种之间的 杂种,较极其不同物种之间的杂种易于变异;这一点阐明了变异性的差异程度是逐步消 失的。众所熟知,当混种和较为能育的杂种被繁殖到几代时,二者后代的变异性都是巨 大的;但是,还能举出少数例子,表明杂种或混种长久保持着二致的性状。然而混种在 连续世代里的变异性大概较杂种的为大。
  混种的变异性较杂种的变异性为大,似乎完全不足为奇,固为混种的双亲是变种, 而且大都是家养变秧(关于自然变种只做过很少的试验),这意味着那里的变异性是新 近发生的,并且意味着由杂交行为所产生的变异性常常会继续,而且会增大。杂种在第 一代的变异性比起在其后逐续世代的变异性是微小的,这是一个奇妙的事实,而且是值 得注意的。因为这和我提出的普通变异性的原因中的一个观点有关联;这个观点是,由 于生殖系统对于变化了的生活条件是显著敏感的,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生殖系统就不 能运用它的固有机能来产生在所有方面都和双亲类型密切相似的后代。第一代杂种是从 生殖系统未曾受到任何影响的物种传下来的(经过长久培育的物种除外),所以它们不 易变异;但是杂种本身的生殖系统却已受到了严重的影响,所以它们的后代是高度变异 的。
  还是回转来谈谈混种和杂种的比较:该特纳说,混种较杂种更易重现任何一个亲类 型的性状;但是,如果这是真实的,也肯定地不过是程度上的差别而已。又,该特纳明 确他说道,从长久栽培的植物产生出来的杂种,比从自然状态下的物种产生出来的杂种, 更易于返祖;这对不同观察者所得到的非常不同结果,大概可以给予解释:维丘拉曾对 杨树的野生种进行过试验,他怀疑杂种是否会重现双亲类型的性状;然而诺丹却相反地 以强调的语句坚持认为杂种的返祖,几乎是一种普遍的倾向,他的试验主要是对栽培植 物进行的。该特纳进而说道,任何二个物种虽然彼此密切近似,但与第三个物种进行杂 交,其杂种彼此差异很大,然而一个物种的二个很不相同的变种,如与另一物种进行杂 交,其杂种彼此差异并不大。但是据我所知,这个结论是建筑在一次试验上的;并且似 乎和科尔路特所做的几个试验的结果正相反。
  这些就是该特纳所能指出的杂种植物和混种植物之间的不重要的差异。另一方面, 杂种和混种,特别是从近缘物种产生出来的那些杂种,按照该特纳的说法,也是依据同 一法则的。当二个物种杂交时,其中一个物种有时具有优势的力量以迫使杂种像它自己。 我相信关于植物的变种也是如此;并且关于动物,肯定地也是一个变种常常较另一变种 具有优势的传递力量。从互交中产生出来的杂种植物,一般是彼此密切相似的;从互交 中产生出来的混种植物也是如此。无论杂种或混种,如果在连续世代里反复地和任何一 个亲本进行杂交,都会使它们重现任何一个纯粹亲类型的性状。
  这几点意见显然也能应用于动物;但是关于动物,部分地由于次级性征的存在,使 得上述问题更加十分复杂:特别是由于在物种间杂交和变种间杂交里某一性较另一性强 烈地具有优势的传递力量,这个问题就更加复杂了。例如,我想那些主张驴较马具有优 势的传递力量的作者们是对的,所以无论骡(mule)或驴骡(hinny)都更像驴而少像马; 但是,公驴较母驴更强烈地具有优势的传递力量,所以由公驴和母马所产生的后代—— 骡,比由母驴和公马所产生的后代——驴骡,更与驴相像。
  某些作者特别着重下述的假定事实:即只有混种后代不具有中间性状,而密切相似于 双亲的一方;但是这种情形在杂种里也曾经发生,不过我承认这比在混种里发生的少得 多。看一看我所搜集的事实,由杂交育成的动物,凡与双亲一方密切相似的,其相似之 点似乎主要局限于性质上近于畸形的和突然出现的那些性状——如皮肤白变症,黑变症 (melanism)、无尾或无角、多指和多趾;而与通过选择慢慢获得的那些性状无关。突 然重现双亲任何一方的完全性状的倾向,也是在混种里远比在杂种里更易发生。混种是 由变种传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