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不过在人们知道养蚕之前,可以推想,必然还有一段相当长的时间是利
用野蚕所结的茧子。野蚕在树林里自生自灭,由于自然情况的变化,每年野
茧的产量很不稳定,有的年头能采收得很多;有的年头要找几个可能都不很
容易。我们的祖先为了使野蚕能够避免雨、雹、鸟、兽、虫、鼠等的伤害,
保证收获,才把它取回家来饲养。于是野蚕就逐渐被驯化成为家蚕。驯化后
的家蚕,吐丝量增加了,丝的品质也提高了,但蚕儿抗御自然不良环境的能

①。。 黄帝:传说中的华族的始祖,姬姓,号轩辕氏,又号有熊氏。
②。。 考古学上把人类历史划分为若干阶段,石器时代是考古学上人类历史的最初阶段。当时以石器为主
要劳动工具。这个时代从人类出现直到青铜时代开始为止,共约数十万年。石器时代又分为旧石器时
代、中石器时代、新石器时代三个阶段。新石器时代是石器时代的最后一个阶段。
①。。 黑陶:新石器时代晚期制造的黑色陶器。
②。。 甲骨文:我国古代刻在兽骨或龟甲上的文字。

力却减弱了。

二、周代黄河流域的蚕业

黄河流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发祥地,所以我们先来谈谈这一地区的蚕业
历史。《诗经》是西周到春秋中叶以前的诗歌总集。从《诗经》中可以看到
黄河中下游各地都有用蚕桑丝织为题材的诗篇。例如《豳〔bīn 宾〕风·七

月》中有一段:
春日载阳,〔译文〕春天里好太阳,
有鸣仓庚。黄莺儿在歌唱。
女执懿筐,姑娘们拿起高筐筐,
遵彼微行,走在小路上,
爰求柔桑。去采肥嫩的桑。

这是描写风和日丽、鸟语花香的暮春季节,农村姑娘们为采桑养蚕而忙
碌的诗句。

又如《大雅·瞻印》说:“妇无公事,休其蚕织。”这两句的意思是说:
“妇女们既不担负劳役,怎能不从事蚕织?”可见当时养蚕缫织是妇女的主
要工作。

再如《卫风·氓》中的一段:

氓之蚩蚩,〔译文〕那个笑咪咪的汉子,

抱布贸丝。抱着麻布来换生丝。

匪来贸丝,哪里是真的来换丝,

来即我谋。悄悄儿求我成好事。
这首诗告诉我们,远在周代,生丝和丝织品已在市场上物物交换。

西周到春秋时代,黄河中下游地区的人们既然歌咏蚕桑缫织,说明当时
蚕桑缫织确已比较普遍了。

在黄河中下游各地中,又以山东的蚕桑业最为发达。山东在周代是齐、
鲁两国的封地,所以我们现在还把“齐”、“鲁”两字作为山东的简称。古
代有不少齐、鲁的故事同蚕桑有关。

《谷粱》中记载:齐国桓公十四年:“王后亲蚕,以共祭服。”所谓“王
后亲蚕”,就是在育蚕的季节里,王后率领一批贵妇们,用一定的仪式去喂
一下蚕儿。这是宫廷中举行的一种典礼,其目的,无非表示统治者对蚕桑生
产的重视。以后历代王朝也常玩这一套,史书中不乏记载,而以《谷粱》的
这条记载为最早。桓公是齐国的国君。《谷粱》中特别记上“王后亲蚕”这
一笔,说明齐国统治者很重视蚕桑。

管仲是齐国的相。据《管子》的记载,管仲曾建议:百姓中有熟悉蚕桑
技术,能防治蚕病的人,政府应该采纳他们的意见,并给予黄金和粮食等实
物奖赏,而且予以免除兵役的优待。管仲如此重视蚕病防治,反映蚕桑已是
齐国很重要的生产事业。

《左传》里还记载有这样一个故事:晋国的公子重耳,由于家庭纠纷,
长期流亡国外,后来逃到齐国。齐桓公待他很好,还把自己同族的一个女子
姜氏嫁给了他。这样一来,重耳再也不作积极打算,只想长期呆在齐国过安
乐日子了。可是跟随重耳一道从晋国逃来的人,认为这样下去不是办法。有


一天,他们在桑林中密谋如何促使重耳早日返回晋国。这时,姜氏的女奴正
在桑树上采收桑叶,重耳随从们的密谋全被她听到了。女奴回家后便把此事
告诉了姜氏。谁知姜氏也不赞成丈夫无所作为,为了防止泄密,她竟把女奴
杀了,并设法帮助重耳离开了齐国。重耳便是后来晋国的国君晋文公。这个
故事告诉我们,齐国大贵族家中栽有大片桑林,栽桑养蚕是奴隶们的一项重
要生产劳动。

古书中还有不少齐、鲁两国同蚕桑有关的故事,据此可以推测,春秋战
国时代山东的蚕业相当发达。

三、黄河流域蚕业的盛衰演变

秦汉时代,山东仍是全国蚕桑业最发达的地方。秦朝宫廷中所用的丝织
品,便是山东东阿一带所产的“阿缟”;汉朝也在山东临淄设有“服官”,
管理织造供宫廷中消费的丝织品。

西汉时期的缫织技术已相当进步。前几年长沙马王堆出土大批西汉前期
的丝织品,这些丝织品织制得已相当精美。当时丝织品的产量也很大。元封
元年(公元前110 年),汉武帝刘彻东巡海上,封禅①泰山,在华北作了一次
长途旅行,一路上用于赏赐臣僚的绢帛便有百万匹。当时政府用赋税的方式
从民间征收的绢帛达五百万匹。据估计,那时候要织五百万匹绢,至少须用
鲜茧四十万担。西汉时代丝织品的精美和产量的丰富,固然反映当时缫织手
工业的水平,但也间接反映了当时蚕桑生产的发展情况。

东汉的蚕桑业又比西汉有进一步的发展,这从简书和帛书的消长上可以
看出。简书就是写在竹、木简上的字书;帛书就是写在绢帛上的字书。商殷
时代,全是简书;春秋战国时代绢帛生产较多,才有帛书。汉朝简书和帛书
并行,不过西汉简书多于帛书,到东汉后期,帛书大大超过了简书。可见东
汉的绢帛生产比西汉多得多,说明东汉的蚕桑生产比西汉更发达了。

总之,秦汉两朝四、五百年间,我国蚕桑生产有很大发展,而最发达的
是在黄河下游的山东一带地方。

东汉末黄巾大起义,从这时起一直到晋朝统一全国,将近一百年的时间
里,我国北方长期处于战乱之中。黄、淮流域各地在战乱中遭到严重的破坏。
曹操在《蒿〔hāo〕里行》中描写黄河流域战乱后荒凉景象时写道:

“铠甲生虮虱,万姓以死亡,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生民百遗一,
念之断人肠。”

在“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的情况下,怎么谈得上蚕桑生产呢!

晋朝统一全国后不久,我国又再度陷于分裂战乱的局面。晋朝皇室逃到
长江以南建立偏安政权。这以后的一段时期,历史上称为“南北朝”。

从汉末开始,每当战乱,北方经常有大批人口逃到江南避难。南北朝初
期,逃来的人数更多,估计当在百万以上。北方人口锐减,北方的蚕业生产
衰落下去了。

可是这时期北方的桑林还是很茂密的。每当战乱的年

①。。 封禅是封建统治者祭祀天地的一种仪式。

头,田园荒芜,北方老百姓都积贮大量桑椹〔shèn 甚,桑树结的果实〕备荒。
兴平年间(194—195 年),曹操有一次带着一千多人马,行军路过新郑,缺
乏军粮。新郑的地方官杨沛知道后,立即命令百姓进献积贮的乾桑椹,解决
了曹操的困难。三国时代,袁绍、刘备等的军队,也都曾吃过桑椹。南北朝
时,几次大饥荒,黄河流域很多地方的百姓都是依靠桑椹活命的。

要收贮大量桑椹,就必须有大片桑林。黄河流域在大饥荒时,百姓和军
队赖桑椹活命,说明当时黄河流域的桑林一定很普遍,而且茂密。固然当时
北方的桑树并不都是用来养蚕的,但是既有大片桑树,在战乱过去以后,只
要逃亡的人回来了,劳动力增加了,恢复养蚕就不很困难。所以北方每遇战
乱,蚕业衰落下去;战乱结束,蚕业又渐渐恢复过来。

618 年,南北朝分裂割据局面结束,唐朝统一全国。

唐朝前期十分强盛,唐玄宗开元年间(714—741 年),唐朝经济的繁荣
达到了顶点。我们根据唐朝的《元和郡县志》上注明开元年间贡赋丝绵和丝
织品的州府,画了一幅“唐代贡赋丝绵和丝织品州府分布图”①,从这幅图上
可以看出,黄河流域贡赋丝绵和丝织品的州府比长江流域普遍。大诗人杜甫
在回忆开元年间的丰饶景象时也曾写道:“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
失②。”可见南北朝时黄河流域衰落下去的丝蚕业,在唐朝统一全国后又得到
了恢复。不仅如此,而且当时黄河流域的蚕桑生产技术也还处于全国的领先
地位。下面我们介绍两个故事。

东晋时,有个著名的书法家,名叫王羲之。他写过一篇《兰亭集序》,
字迹遒〔qiú求〕劲秀逸,是王羲之作品中最好的一幅,他自己也十分喜爱。
羲之死后,这幅《兰亭集序》便成为王家的传家宝。一直到他的做和尚的七
世孙智永,二百几十年间,世代相传。智永无后,临死时便把这幅真迹传给
弟子辩才和尚。辩才也擅长书法,因而对这幅真迹更是特别珍爱,把它装在
匣子里,挂在卧室的梁间,不肯轻易示人。

唐太宗李世民喜欢搜求历代名家书帖,听说王羲之的《兰亭集序》真迹
在辩才和尚处,就几次以进宫作道场为名,宣召辩才到长安,追问这一宝贵
文物的下落。但辩才总是推托说:真迹辗转流传,又经丧乱,不知所在。最
后唐太宗命监察御史肖翼设法侦访。

辩才是越州山阴县(今浙江绍兴)欣永寺的和尚。肖翼奉命后就到越州,
装扮成一个潦倒的山东书生模样,走进寺里,遇到辩才。辩才问:“施主从
那里来?”肖翼回答说:“弟子是北方人,带着些蚕种来卖,便道到寺里来
玩。”两人交谈一阵以后,便渐渐熟识起来。肖翼又利用各种机会同辩才和
尚接近,终于侦知了《兰亭集序》真迹珍藏的地方。有一天,趁辩才外出,
肖翼偷偷地进入辩才卧室,把真迹窃取到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