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古代经济专题史话-第2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工农民主政府都有了专用电台,另外还有一个新闻电台,对外广播。各军团
都配备了电台,各师也根据需要配备了机动台。1934 年10 月中央红军开始
长征时,江西根据地留下了一小部分红军,在陈毅等同志领导下,坚持游击
战争。1935 年1 月,即中央红军离开江西根据地三个半月以后,江西根据地
遭到蒋军的严重破坏。在一次特殊残酷的战斗中,留守红军的电台,在最后
一分钟与中央红军电台取得联系后,便奉命自行毁掉。当中央红军到达毛尔
盖之时,党中央还派了一位同志,把电报密码用药水暗写在贴身衣服上,经
过千辛万苦,到达江南游击区取联系。但因江南游击区已无电台,无法与党
中央取得无线电联系。直到抗日战争爆发后,江南游击区才重新与党中央建
立了无线电通信联系。

北上抗日的工农红军,在爬雪山、过草地的长征途中,吃尽了千辛万苦,
许多人牺牲了生命。红军中的电台工作人员,更是艰苦。他们在行军中,要
背负着沉重的通信报机和必要的器材,到宿营地后,还要紧张地收发电报,
传递信息,传达命令。他们想尽了一切办法来克服物质上的困难。比如电池
失效,就用盐水泡起来。因为没有汽油,充电缺乏动力,就利用老乡的水磨
转轴作动力;转速不够,就做一个木轮带动。缺乏塞流线圈,就把一张纸用
铅笔涂满,两端接上导线来代替,起高阻抗作用。为了使电台能够保持定时
联络,必须时时刻刻全神贯注;假使稍微疏忽或者耽搁,就会对全军造成不
可弥补的损失。例如,有一次一个军团的电台工作同志,因为经过多日紧急
行军,非常疲劳,一到宿营地,刚想休息,电台滴滴达达的又呼叫了,报务
员赶忙抄收了这封电报,立刻送到军团部。部队按军委的指示,马上转移。
谁知红军刚刚离开那里,敌人就打到了,敌机也来投弹了。部队由于及时转
移,没有遭到损失。

电台对全军的联系起着极大的作用。有一次,红军一军团某师在四川某
地被敌人冲断,有一个团和师纵队失掉了联系。师参谋长便率领一个营带着
电台去找,找了两三天才找到这个团,立即用电台与师部联系,才得重新汇
合。

正因为电台在行军作战中如此重要,而且损失了又无法补充,所以同志
们爱护电台比爱护自己的生命还重要,宁可自己牺牲,也不让电台有所损坏。
在长征途中,战士们用生命来保护电台安全的例子是数不胜数的。1935 年3
月中旬某天,红五军团第二次到达贵州茅台。军团的电台设在一座半山坡上,
这天天气晴朗,敌人的飞机来了,一直在电台的驻地上空打旋。电台报务员
们赶紧把收发报机藏在临时挖掘的防空洞里。但是,敌机象苍蝇般地老是在
头上叮着,原来是电台的天线杆子没有掩蔽好,暴露了目标。这时,我们机
智勇敢的电台政委李白同志,便冒着敌机投弹的危险,迅速而敏捷地爬出防
空壕,把天线杆弄倒。使敌机失去轰炸目标,这才保住了电台。

正因为电台如此重要,所以在长征途中,每到宿营地,毛主席、朱总司
令常常亲自到电台来了解情况,询问同志们生活怎样,工作有没有困难,大
家都深受感动。

(四)斗争在敌后的交通站


在抗日战争时期,由红军改编的八路军、新四军深入敌后,在党的领导
下建立了许多抗日根据地。日本帝国主义便到处建立封锁线,企图切断各个
抗日根据地之间的联系,妄想把大块根据地切成无数小块,用“铁壁合围”、
“淘水战术”、“囚笼政策”、“三光政策”等等手段,来摧毁八路军、新
四军的抗日根据地。例如1942 年“五一”扫荡后,日军在我冀中区安设了一
千八百多个敌伪据点,修了一万多公里的公路,将冀中区分割成两千七百多
个小块,点、线、沟、碉,相互联结,中间空隙平均不到五华里,在每个小
块中进行反复“清剿”。但是日寇的封锁遭到可耻的失败,各个抗日根据地
之间的联系始终是拆不散、砍不断的。这里交通站起了很大的作用。当时,
各解放区内,从边区到各行署、各专区、各县、各区,甚至各村庄,都设有
通信组织。如陕甘宁边区即设有通信总站,在各重要地区设有分站,各县设
有县站,各区设有联络站,各村还有沿村传递的农村通信站。其他各根据地
的通信组织,也大体相同。由于各根据地都经常处在战争环境中,各机关团
体总是经常移动,有时一天之内要转移三、四个地方。但是靠了交通站,各
级党组织直到党中央以及各地区彼此间的联系仍然能够经常保持不断。从村
到区、县、专署、行署、边区,直到延安,都有许多秘密的交通线,而且往
往不只一条两条,而是好几条;一条被阻断,就走另一条。当时的口号是:
“一处通,百处通;这里不通,那里通”;“县不出县,区不出区”,坚守
岗位,顽强战斗。为了通过敌伪封锁线,还在各交通要道组织了“武装交通
队”。当时京汉、京包、京津各个铁路沿线,敌军都在铁路两旁挖了深达两
三丈的壕沟,沟外筑起高墙,墙上架着铁丝网,铁丝网上挂上铃和灯,每隔
不远,就有一座岗楼,由敌伪军守望。敌人封锁虽然如此严密,可是我们的
武装交通队却能够运用种种巧妙的办法,携带党的文件(当时的信件只有一
两寸大小,携带很方便),并把被护送的革命干部化装起来,神不知鬼不觉
地安全通过。我们的交通站往往就设在敌人据点附近,被护送的干部必须按
照交通站的规定,紧紧随着交通员,一步跟一步,拐弯抹角地行走。敌人即
使发觉,也不敢跟踪来追,否则他们就会到处触着地雷炸弹,把他们炸得粉
身碎骨。被护送的干部到了交通站以后,尽管可以放心休息。万一发现敌情,
面前的一个牛槽或者炉灶下面,就是地道口;敌人来了,站上的同志便可以
引他们钻入洞内。地道里有通风的气眼,有投送食物的小口,还有一套很复
杂的设备,都掩蔽得十分巧妙。敌人很难发现地道的洞口,即使发现,也不
敢进去。他们如果胆敢爬进去,就会掉进插着尖刀利刃的深沟里去。

我们设在敌人的城市里的交通站,斗争就更加复杂了。这些交通站都以
一定的社会职业和身份为掩护,比如说有的摆香烟摊,有的修理皮鞋,有的
开酒馆,有的是住户,还有装作资本家的。到交通站去传送文件或寻找党内
机关,都必须严格按照事先规定的暗号和暗语进行联系。我们从《野火春风
斗古城》等描写党的地下斗争的小说或影片里,都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

各抗日根据地的交通站,不但川流不息地传送着党政军民的文件,还发
行抗日报刊。交通员们把抗日报刊传播到各个根据地的每个角落,教育广大
干部和人民,鼓舞他们的抗日斗争情绪。他们还经常把报纸贴到敌人据点里、
岗楼上,甚至贴到敌人盘据着的城门上,对瓦解敌伪军心也起了相当大的作
用。

担任交通站工作的同志们,都是忠心耿耿,把自己的一切交给了党。他
们机智勇敢,具有丰富的斗争经验,能够千方百计地把党的文件、报刊,把


护送的干部,安全地送到目的地,出色地完成党的交通任务。他们在遇到敌
人的时候,不惜“与文件共存亡”,用生命来保住党的重要文件。他们英勇、
顽强、机智的斗争故事是数不尽讲不完的。

(五)解放战争中的人民邮电

1945 年8 月,中国人民经过八年抗战,终于取得了胜利。当时中国人民
面临的历史任务,主要是实现国家的统一和独立,进行战后建设。但蒋介石
撕毁国共双方达成的协定,使国内战争重新爆发,于是,解放区人民邮电职
工,也就投入了这次解放战争。

在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中,邮电职工提出了“一切为了前线”,“解放
大军打到哪里,邮电通到哪里”的战斗口号。为了迅速打通线路,各战区都
组织了电信线路抢修队。

1948 年初冬,人民解放军飞渡松花江,挥戈南下,国民党反动派的军队
望风披靡。当解放大军在解放了锦州、长春和沈阳,即将进关包围平、津的
时候,东北电信线路抢修队唱起了一首雄壮的战歌:“大军进关不消闲,急
待线路过河山,昼夜兼程日千里,平津同度胜利年。”但是抢修线路,一无
电杆,二无电线,怎么办呢?修线工人们就到各地搜寻蒋军埋藏和丢掉的电
线和通信器材。他们不顾寒冷,跳进快要结冰的水坑里,把被国民党军扔在
里面的电线一捆一捆地打捞上来。把线路一段一段地架接起来。有的老大娘
听说解放军要架电线,就把自己晒衣服的铁丝也拆下来送给线工。全国各战
区的线路工人们,也都象东北战区的线路工人一样,在人民的支援下,冒着
敌人的炮火,紧紧跟随着人民解放大军。解放军打到哪里,线路抢修到哪里,
使前后方电话电报通信随时接通。

在各路解放大军中,我们还组织和扩大了随军邮政机构来支援战争。在
各野战军政治部之下,都建立了军邮总局,在各兵团、纵队和师团中,设立
了许多军邮分局、支局和军邮站,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军邮通信系统。

大家都知道,野战军是实行大兵团作战的。行动起来往往有几十个纵队,
几百个团,无数的营、连,而且都是经常流动的,一支部队常常一天转移几
次。可是我们的军邮局却有办法使各部队和后方的邮件随时都能互相交流。
当时,我们军邮局的交通员们一般还都是肩背步行,往往白天跑七八十里路,
晚上又跟着部队行军。有时部队为了完成一个特殊紧急任务,一昼夜行军二
三百里路,军邮员也就在这二三百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