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2014中日战争-第1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龟缩在各大城市之内和运输补给线的据点上,疯狂的从全国掠夺大量的军用、民用物资和无辜的中国劳工,例如大米、煤炭、木材、钢、铝板、蔬菜等,来缓解日本国内和其他战场的疲态。仅仅1944年,日本从中国运走的物资总量就超过以前十年总和,而1945年上半年又超过了1944年全年。

天津港是中国最好的天然良港之一。天津港是天然深水港,平均水深6米,适合停泊大型运输舰队和军舰,而且天津地理位置非常重要,扼守中国咽喉,华北要道,铁路四通八达,物资顺着蜿蜒的铁路线源源不断的从中国各地运送到天津,装船启航回日本,最丧心病狂的1945年3月,在这个不起眼的春天,每天至少有一支大型运输舰队从天津港启航至日本,以求挽回败局,这些满载物资的船舶大部分被盟军炸沉在日本海。

日本从天津港出发携带抢掠来的物资数量之多、珍贵程度之高、劳工死亡之惨烈属于全国之首。物资上看,仅仅煤炭一项就可以将日本四岛铺上一层10cm厚的煤炭地毯,从中华珍宝上看,就说到无法用金钱衡量的北京猿人头盖骨也是被日本从天津港偷偷运输出中国,至于劳工,从1939年日本在天津塘沽修建集中营开始至1945年投降为止,至少十万名中国劳工死在了塘沽,仅仅1945年上半年,至少死亡了3万人。70年代,塘沽开发的时候,抛开地面1米,就可以看到死亡的劳工的骸骨,更早一点的时候,塘沽至新港的新港路上遍地磷光。至今,在新港路的中心,巍峨耸立的万人坑纪念碑依然控诉着日本的累累罪行。

1943年,为了加快运输步伐,避免潮汐对运输的影响,日本塘沽防卫厅(日本天津港口办公厅)着手建立天津新港船闸,船闸未竣工的时候,日本投降了,接管的民国政府继续修建,直到1946年正式竣工,这个船闸是中国第一个海船闸,至今已经使用了接近七十年。

时光流梭到了今天,日本制造的潜水艇驶入了几十年前同样是他们的先人建设的海船闸,假如让两代日本人同时看到,会有什么想法呢?中国人民已经打败过日本一次,现在中国人民还是有信心再一次打败日本。同样,两代中国人之间是否也有什么想法吗?妄自菲薄是没有必要的,但是是不是应该反思一下为什么日本会继续猖獗呢?中国和日本之间是否真的就是有你无我、有我无你的关系?

渔船闸内迅速围上来几十人,手持着武器,谨慎的靠近了潜水艇,灯光同时打开了。突然的强光刺得肖原眼睛都睁不开;一会儿功夫眼睛渐渐适应了强烈的射灯,眼前的一切逐渐清晰起来。肖原看到整个海船闸两边的要地上已经布满了手持各式武器,身着深绿色中国人民解放军野战部队迷彩式军装的士兵,黑洞洞的枪口全都对准了舰桥上面面相觑的众人。

后排其中一个人大声喊:“请将双手离开身体,报出所属军队番号,以便核对。”

王伯翰大声说:“自己人,我们是海军。”

没有人回答,反而听到最前面拉动保险的声音。肖原示意大家将双手伸平笑着说:“我们是中国人民远征军海军联合舰队潜艇部队派遣回国,这里有派遣证和命令书。”

那个人略微点点头,后排的手持重武器的士兵放松了警惕,火箭筒的炮口放平对准了地面,可是前排那些黑洞洞的自动步枪的枪口依然没有松懈,两个士兵登上舰桥核对命令书。

几分钟以后,岸边的警备解除了,舰桥上的众人才喘出一口气。从黑暗中走出一名普通身着的军官,他靠近潜水艇抬头说:“肖原少校,我受命检查每一艘驶入海河的船舶,烦请您命令您的船员和乘客一起下船,这可能需要半个小时的时间,请您谅解。”

肖原摇摇头。“对不起,我受命将这艘潜水艇送至海军后勤学院研究所,途中不能让任何人上船,也请你原谅。”

那个军官脸上的笑容僵硬了,不过他依然客气的解释说:“肖原少校,这里是天津港,天津港从2014年6月25日开始已经被军方接管,6月28日始处于一级战备,从天津至北京只有200公里,所以我们必须确保任何可能发生危险的物品不得从天津港流入国内,危及北京,所以请您配合,这里是命令书。”军官从上衣口袋拿出一张纸扬了扬。

肖原想了想,回答说:“这位军官,非常对不起,我执行的是一级军事机密,详细情况不能向你说明,这艘潜水艇禁止任何人入内,对此我无能为力。我也不想难为你,这样,你将这里的最高负责人叫来,我会向他解释其中缘由。”

军官立刻离开了海船闸,舰桥上风挺大,飕飕的灌入每一个海军军人的领子里,船闸上聚集的人越来越多,有军人、有工人、有居民,抬头望去,高空中海河大桥矗立在头顶,车辆停在桥上,人们纷纷下车依靠着桥栏向下张望。

港口边生活的人并非没有看到过巨型船只,天津港最大的泊位是50万吨,所以大型、巨型船只看得多了,但是这么巨型的潜水艇还是第一次看到,所以产生围观也不稀奇。海船闸之间的长度接近500米,而一艘潜水艇将这个船闸塞得几乎满满的,比起一般的大型运输船来说一点也不逊色。人群中不时传来窃窃私语,更多的人愈来于靠近海船闸,军人不得不开始维持秩序。海船闸右边就是天津新港造船厂,这个有几十年历史的老一代大型造船厂的造船平台上也聚集了大量的技术人员,他们用专业的眼光挑剔的盯着这艘由日本制造的潜水艇,四个船台灯火通明,一艘巡洋舰已经成型,估计即将下水,另外三个船台上船骨大部分都建造起来,工人停下了手头的工作,看着不远处的这个巨型潜水艇,面露喜悦和倾羡的神色。

远处传来撕裂般的呼啸声,十几辆军车从远处的公路尽头开过来,前面两辆警车开道,刺耳的警铃声音在并非寂静的夜里显得更加紧张,公路两边的高层上点点的灯光亮起来,也许吵醒了几家睡梦中的居民,也许现在有人从窗子里面局促的向外张望吧。

车队停在海船闸外,从车辆中走出来十几位高级军官,他们一下车就被这巨大的潜水艇震撼了,一行人打量着这庞然大物慢慢靠近。领头肩章闪烁着一颗五角星。

肖原敬礼说:“将军,您好,我是中国人民远征军海军联合舰队潜艇部队,奉命送这艘潜水艇至海军后勤学院研究所。”

灯光下,将军的神色有些疲惫,脸色略发苍白,他点点头,伸手抚摸了潜水艇的外壳。专注的问:“李树化上校有没有与你们一起回来?”

“回来了,就在舰舱内。”肖原礼貌的回答说。

不用了,从舰桥上走出一个人,就是李树化上校,后面紧紧跟随着石勇,李树化手中依然握着那个漂亮的金属箱子。将军看到李树化表情立刻喜悦起来,尤其看到他手中的金属箱,眼神中更显现出光芒。

“欢迎李上校胜利归国。”新来的军官们鼓起掌,而那位将军对旁边另一位少将低耳轻声说着什么,其他士兵不明就里的也鼓起掌。李树化对着肖原敬了一个军礼,他说道:“肖少校,你的任务完成了一半,我已经达到了目的地,接我的人已经到了,感谢你一路的护送,谢谢。”

肖原嘿嘿笑着,能够回国是一件好事,他感慨的说:“李上校,我的任务也快完成了,有机会我们一起回到日本。”

“哈,哈,哈。”李树化突然间笑起来,肖原感觉到他似乎在嘲笑自己,李树化扭过头迈开步说,“你的任务,你的任务恐怕才刚刚开始!”言语间走远了,从舰桥沉稳的走下去,踏上陆地,李树化抬头看看一头雾水的肖原,摆了摆手。走到将军面前紧紧的握住手,低声说了什么,然后就被簇拥着走上车队,离开了海船闸。

一位大校靠近潜水艇说:“肖少校,您可以通行了。”

肖原问:“不需要手续吗?我这里有一级军事机密的命令书,请转达给你们负责人,这样你们就不需要承担责任了。”

大校轻声笑起来说:“李树化上校是特A级军事机密,军委直接命令,承载李树化上校的军事目标可以不接受检查。海船闸正在放水,十分钟以后对面闸门将打开,肖少尉还是准备出发吧。”

士兵们撤离了,留下了部分工作人员。士兵们拼命靠近潜水艇,试图打听外面的情况。电磁攻击以后,电视失去了作用,电话也没有了联系,唯一还存在的通讯手段――报纸,也是依靠副版的存稿,到是军队进入城市,全副武装备战。能够接触到外界只有依靠能够使用的汽车和人的口、耳。

然而不同于在日本之间的传递消息,战士们始终保持着革命纪律,在没有解禁的命令前,禁止将一切消息传递给其他人,王伯翰自己憋得够呛,看到追问的人民解放军战士也是憋得够呛,一股脑扔下一句:“我们赢了。”扭头回到舰舱内,剩下那个战士仔细的品位着这句话。我们赢了,我们怎么赢了,是空军赢了、陆军赢了还是海军赢了?打哪个地方赢了,中国领土、日本领土还是朝鲜、台湾?那个战士越来越糊涂,更加不明白了。

时间到了,前方的闸门缓缓的打开,从大洋回到大海,从大海又进入内河。华北最大的水系――海河水系。潜水艇驶出船闸,从海河大桥下面穿行而过,驶入海河,海河两岸风景如画,但是全部加高了水防线,一麻袋一麻袋沙子堆成了一片蜿蜒于岸堤的长城,个个士兵满头大汗继续堆积着沙城墙。

行驶时间不长,钢结构的海门大桥展现于海河中央,海门大桥没有海河大桥这么多灯光,黑夜中只有影子威武的矗立在那里。远远的海军后勤学院的码头出现在右岸边,刚才从渔船闸的时候估计陆军已经将消息传达给天津塘沽唯一的海军单位。码头上灯火通明,至少百名军人和便装人群等候。

这艘被俘虏的潜水艇终于完成了从日本到中国的千里航行,穿越日本海、东海、黄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