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景公以晏子妻老且恶欲内爱女晏子再拜以辞第二十四
景公以晏子乘弊车驽马使梁丘据遗之三返不受第二十五
景公睹晏子之食菲薄而嗟其贫晏子称其参士之食第二十六
梁丘据自患不及晏子晏子勉据以常为常行第二十七
晏子老辞邑景公不许致车一乘而后止第二十八
晏子病将死妻问所欲言云毋变尔俗第二十九
晏子病将死凿楹纳书命子壮示之第三十
外篇第七
景公饮酒命晏子去礼晏子谏第一
景公置酒泰山四望而泣晏子谏第二
景公瞢见彗星使人占之晏子谏第三
景公问古而无死其乐若何晏子谏第四
景公谓梁丘据与己和晏子谏第五
景公使祝史禳彗星晏子谏第六
景公有疾梁丘据裔款请诛祝史晏子谏第七
景公见道殣自惭无德晏子谏第八
景公欲诛断所爱橚者晏子谏第九
景公坐路寝曰谁将有此晏子谏第十
景公台成盆成适愿合葬其母晏子谏而许第十一
景公筑长庲台晏子舞而谏第十二
景公使烛邹主鸟而亡之公怒将加诛晏子谏第十三
景公问治国之患晏子对以佞人谗夫在君侧第十四
景公问后世孰将践有齐者晏子对以田氏第十五
晏子使吴吴王问君子之行晏子对以不与乱国俱灭第十六
吴王问齐君僈暴吾子何容焉晏子对以岂能以道食人第十七
司马子期问有不干君不恤民取名者乎晏子对以不仁也第十八
高子问子事灵公庄公景公皆敬子晏子对以一心第十九
晏子再治东阿上计景公迎贺晏子辞第二十
太卜绐景公能动地晏子知其妄使卜自晓公第二十一
有献书谮晏子退耕而国不治复召晏子第二十二
晏子使高纠治家三年而未尝弼过逐之第二十三
景公称桓公之封管仲益晏子邑辞不受第二十四
景公使梁丘据致千金之裘晏子固辞不受第二十五
晏子衣鹿裘以朝景公嗟其贫晏子称有饰第二十六
仲尼称晏子行补三君而不有果君子也第二十七
外篇第八
仲尼见景公景公欲封之晏子以为不可第一
景公上路寝闻哭声问梁丘据晏子对第二
仲尼见景公景公曰先生奚不见寡人宰乎第三
仲尼之齐见景公而不见晏子子贡致问第四
景公出田顾问晏子若人之众有孔子乎第五
仲尼相鲁景公患之晏子对以勿忧第六
景公问有臣有兄弟而强足恃乎晏子对不足恃第七
景公游牛山少乐请晏子一愿第八
景公为大钟晏子与仲尼柏常骞知将毁第九
田无宇非晏子有老妻晏子对以去老谓之乱第十
工女欲入身于晏子晏子辞不受第十一
景公欲诛羽人晏子以为法不宜杀第十二
景公谓晏子东海之中有水而赤晏子详对第十三
景公问天下有极大极细晏子对第十四
庄公图莒国人扰绐以晏子在乃止第十五
晏子死景公驰往哭哀毕而去第十六
晏子死景公哭之称莫复陈告吾过第十七
晏子没左右谀弦章谏景公赐之鱼第十八
提要
《》八卷,旧本题齐晏婴撰。晁公武《读书志》:婴相景公,此书着其行事及谏诤之言。《崇文总目》谓后人采婴行事为之,非婴所撰。然则是书所记,乃唐人魏征《谏录》、李绛《论事集》之流。特失其编次者之姓名耳。题为婴者,依托也。其中如王士祯《池北偶谈》所摘齐景公圉人一事,鄙倍荒唐,殆同戏剧。则妄人又有所窜入,非原本矣。刘向、班固俱列之儒家中。惟柳宗元以为墨子之徒有齐人者为之,其旨多尚兼爱,非厚葬久丧者。又往往言墨子闻其道而称之。薛季宣《浪语集》又以为孔丛子诘墨诸条今皆见《晏子》书中,则婴之学实出于墨。盖婴虽略在墨翟前,而史角止鲁,实在惠公之时,见《吕氏春秋·仲春记·当染篇》。故婴能先宗其说也。其书自《史记·管晏列传》已称为《》。故刘知几《史通》称晏子、虞卿、吕氏、陆贾,其书篇第本无年月,而亦谓之《春秋》。然《汉志》惟作《晏子》,《隋志》乃名《春秋》,盖二名兼行也。《汉志》、《隋志》皆作八篇,至陈氏、晁氏《书目》乃皆作十二卷,盖篇帙已多有更改矣。此为明李氏绵眇阁刻本。《内篇》分《谏上》、《谏下》、《问上》、《问下》、《杂上》、《杂下》六篇,《外篇》分上下二篇,与《汉志》八篇之数相合。若世所传乌程闵氏刻本,以一事而《内篇》、《外篇》复见。所记大同小异者,悉移而夹注《内篇》下。殊为变乱无绪。今故仍从此本着录,庶几犹略近古焉。(案《晏子》一书,由后人摭其轶事为之。虽无传记之名,实传记之祖也。旧列《子部》,今移入于此。)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庄公矜勇力不顾行义晏子谏第一
庄公奋乎勇力,不顾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故晏子见公。公曰:“古者亦有徒以勇力立于世者乎?”
晏子对曰:“婴闻之,轻死以行礼谓之勇,诛暴不避强谓之力。故勇力之立也,以行其礼义也。汤武用兵而不为逆。并国而不为贪,仁义之理也。诛暴不避强,替罪不避众,勇力之行也。古之为勇力者,行礼义也;今上无仁义之理,下无替罪诛暴之行,而徒以勇力立于世,则诸侯行之以国危,匹夫行之以家残。昔夏之衰也,有推侈、大戏,殷之衰也,有费仲、恶来,足走千里,手裂兕虎,任之以力,凌轹天下,威戮无罪,崇尚勇力,不顾义理,是以桀纣以灭,殷夏以衰。今公目夺乎勇力,不顾乎行义,勇力之士,无忌于国,身立威强,行本淫暴,贵戚不荐善,逼迩不引过,反圣王之德,而循灭君之行,用此存者,婴未闻有也。”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酣愿诸大夫无为礼晏子谏第二
景公饮酒酣,曰:“今日愿与诸大夫为乐饮,请无为礼。”晏子蹴然改容曰:“君之言过矣!群臣固欲君之无礼也。力多足以胜其长,勇多足以弒君,而礼不使也。禽兽以力为政,强者犯弱,故日易主,今君去礼,则是禽兽也。群臣以力为政,强者犯弱,而日易主,君将安立矣!凡人之所以贵于禽兽者,以有礼也;故诗曰:‘人而无礼,胡不遄死。’礼不可无也。”
公湎而不听。少间,公出,晏子不起,公入,不起;交举则先饮。公怒,色变,抑手疾视曰:“向者夫子之教寡人无礼之不可也,寡人出入不起,交举则先饮,礼也?”
晏子避席再拜稽首而请曰:“婴敢与君言而忘之乎?臣以致无礼之实也。君若欲无礼,此是已!”
公曰:“若是,孤之罪也。夫子就席,寡人闻命矣。”觞三行,遂罢酒。盖是后也,饬法修礼以治国政,而百姓肃也。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晏子谏第三
景公饮酒,酲,三日而后发。
晏子见曰:“君病酒乎?”公曰:“然。”
晏子曰:“古之饮酒也,足以通气合好而已矣。故男不群乐以妨事,女不群乐以妨功。男女群乐者,周觞五献,过之者诛。君身服之,故外无怨治,内无乱行。今一日饮酒,而三日寝之,国治怨乎外,左右乱乎内。以刑罚自防者,劝乎为非;以赏誉自劝者,惰乎为善;上离德行,民轻赏罚,失所以为国矣。愿君节之也!”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七日不纳弦章之言晏子谏第四
景公饮酒,七日七夜不止。弦章谏曰:“君欲饮酒七日七夜,章愿君废酒也!不然,章赐死。”
晏子入见,公曰:“章谏吾曰:‘愿君之废酒也!不然,章赐死。’如是而听之,则臣为制也;不听,又爱其死。”
晏子曰:“幸矣章遇君也!令章遇桀纣者,章死久矣。”于是公遂废酒。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饮酒不恤天灾致能歌者晏子谏第五
景公之时,霖雨十有七日。公饮酒,日夜相继。晏子请发粟于民,三请,不见许。公命柏遽巡国,致能歌者。晏子闻之,不说,遂分家粟于氓,致任器于陌,徒行见公曰:“十有七日矣!怀宝乡有数十,饥氓里有数家,百姓老弱,冻寒不得短褐,饥饿不得糟糠,敝撤无走,四顾无告。而君不恤,日夜饮酒,令国致乐不已,马食府粟,狗餍刍豢,三保之妾,俱足粱肉。狗马保妾,不已厚乎?民氓百姓,不亦薄乎?故里穷而无告,无乐有上矣;饥饿而无告,无乐有君矣。婴奉数之筴,以随百官之吏,民饥饿穷约而无告,使上淫湎失本而不恤,婴之罪大矣。”再拜稽首,请身而去,遂走而出。公从之,兼于涂而不能逮,令趣驾追晏子,其家,不及。粟米尽于氓,任器存于陌,公驱及之康内。
公下车从晏子曰:“寡人有罪,夫子倍弃不援,寡人不足以有约也,夫子不顾社稷百姓乎?愿夫子之幸存寡人,寡人请奉齐国之粟米财货,委之百姓,多寡轻重,惟夫子之令。”遂拜于途。晏子乃返,命禀巡氓,家有布缕之本而绝食者,使有终月之委;绝本之家,使有期年之食,无委积之氓,与之薪橑,使足以毕霖雨。令柏巡氓,家室不能御者,予之金;巡求氓寡用财乏者,死三日而毕,后者若不用令之罪。公出舍,损肉撤酒,马不食府粟,狗不食饘肉,辟拂嗛齐,酒徒减赐。三日,吏告毕上:贫氓万七千家,用粟九十七万锺,薪橑万三千乘;怀宝二千七百家,用金三千。公然后就内退食,琴瑟不张,钟鼓不陈。晏子请左右与可令歌舞足以留思虞者退之,辟拂三千,谢于下陈,人待三,士待四,出之关外也。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景公夜听新乐而不朝晏子谏第六
晏子朝,杜扃望羊待于朝。晏子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