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死街风筝-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香扑来,屏风的后面,张着一床红色的纱帐,帐帘轻启,分别用金黄色的帐钩钩着。纱帐里面,隐约地放着一口一人长的玻璃棺材。他抑制住呯呯的心跳,慢慢走近,俯身看去。他呆住了。一个穿紫衣红裙的女孩静静地仰面躺着,她低垂眼帘,安详无比。双手交叉,拢在胸前,仿佛在熟睡。她嘴唇微启,似乎在睡梦中就要轻轻发出呓语。让人不由想俯身侧耳,仔细倾听。李奔张着嘴巴,盯着她的红唇,直愣愣地看。他忽然抬头看看头顶上的四周,确信没有安装摄像头,他绕过围着玻璃棺材的围栏,小心地把手伸向玻璃盖板,暗暗使劲,玻璃板竟然喀喀响了。他吓一跳,停住了不动。他继续低下头,盯着这位三百年前的女孩。女孩的面容栩栩如生,恍惚中,他觉得她真的能微笑着睁开眼来。突然,他听到了动静!
  他转过头去,一个穿夹克的男人正疑惑地看着自己。男人面色苍白,两颊却有些发红,一双眼睛似乎有些茫然出神。是高校里常见的书呆子型,散发着契诃夫小说的忧郁味道。
  李奔赶紧退了出来。真神奇啊。三百年了,竟然还跟活的一样。李奔掩饰说。
  是啊。大自然的造化吧。男人仍然站着不动。
  在这充满鬼气的展厅里,能找个游客聊聊天,李奔觉得也不错。不过,那个看上去忧郁的男人好像没有聊天的意思。李奔就慢慢晃到一排玻璃橱窗旁。里面陈列着历代女子的服饰样品。有绣鞋、裙衫、肚兜、甚至还有发髻。其繁琐和复杂,并不亚于现代女孩的打扮花样。李奔着迷地看着,不住地赞叹。他忽然探头看着一件团花的青衣,吃惊地说:这衣服好精致啊,唱戏用的吧?
  一直在远处冷眼观看的男子仍然面无表情。他稍稍走近来,看了一眼,低声说:这种服装叫作女式花帔。花帔有好多种:女花帔用于出身官吏、乡绅豪门的未婚女子。绣以单独纹样——“枝子花”。均衡式纹样的花帔,是一种不对称的自由布局:兰草蝴蝶呈均衡形态,以纹样的疏密有致、自由、灵活,衬托出青春少女天真、活泼的性格及追求自由幸福的优美形象。对称女花帔:纹样布局呈左右对称形态,具有庄重大方的特点。女花帔中,多采用此种对称式纹样,其人物造型适应性较强,既可用于青春少女,亦可用于端庄少妇。
  李奔不禁敬佩地看着他,说:看不出来,你是这方面专家啊。男子摇摇头,指指橱窗里的文字说明,那里也有介绍。你可以看看。他慢慢出了房间,头也不回地走了。
  里面还有人吗?
  突然一道扯长嗓子的叫声把李奔吓得跳了出来。一个瘦高的秃头老头叉腰站在门口,瞪着眼朝里看着。看见李奔,他冷淡地说:到点了,关门。
  李奔记起来了,他就是那个撞见鬼的门卫老头马大元。

8、寻隐
  两起凶杀案,一个谁也说不清的女鬼,一串莫名其妙的针眼,再加一个躲躲闪闪的女朋友,李奔的正常生活被打乱了。
  也可能是职业特点让他爱疑神疑鬼。也许几件事情纯粹是巧合罢了。跑了几天后,他倒在床上这样安慰自己。南美洲的一只蝴蝶振动翅膀,很可能引发太平洋的海啸,事物都是有千丝万缕的联系的。所以,不要太钻牛角尖,生活其实经不起分析的。任何看似孤立的东西大概都能找出一二三个关联来。
  道理谁都能明白,可是他就是提不起精神来。心里一有事,外表就不讲究了,胡子几天没好好刮,长长短短的,像小学生没做好的操一样,东倒西歪,支棱在脸上。黑皮鞋也变成了灰皮鞋,老街在施工,溅得满脚的土。
  有一天同事小黄进了办公室,看外星人一样地看着李奔,李奔疑惑地看着他。小黄诡秘地一笑,拍拍他的肩膀:哥们,恭喜啊!
  恭喜?喜从何来?李奔反倒更迷惑了。
  要买房子了,还不是喜事?小黄贴着他的耳朵说。
  买什么房子?南京房价他妈的那么高,我还能再买房子?李奔笑了,觉得小黄在开玩笑。小黄在社会生活部,时刻关心着房子、车子、票子、股价。
  你不买房子?小黄有些诧异:那你这两天老往民国老街那里转悠什么?找魂哪?
  我找鬼呢!李奔没好气地说。
  呵呵,小黄也笑了。那地方确实有鬼,你真想买房子的话,不要去那里买。
  就是因为前几天出了杀人的事?又不是满街都死了人。李奔说。
  那里闹鬼,这话可不是我说的。我给你介绍个大师,要买房子你找他,要是想找鬼,也找他!小黄跑回自己的办公室,半天又跑回来,递给了李奔一张名片,指着那个名字说:喏,就是他,老头可牛了。
  夫子庙是南京的名片,许多游客到南京,都想到那里看看。不过很多人看了后都很失望,除了几个仿古的建筑,三四座牌坊,整个就一个市场。桨声灯影也有,却见不到唱后庭花的商女了。贡院的门口,还立着几个从这个考场里走出来的古人铜像,不过,一旁的卖当劳叔叔笑得比他们更好看。
  在卖廉价服装的小姑娘一阵阵的叫卖声里,李奔穿过狭窄的街道,走进了字画玉器市场。他一边走一边看手中的名片。古朴素雅的名片上竖排着几个手写草书字:文物经纪人牛散人。看来小黄说的“真牛”不是虚的,老头连姓都叫牛,牛散人,听起来就像个出世的道人。
  巷子两侧全是字画、玉器,横轴条幅挂的到处都是,奔马、山水扑面而来,还有几个人挽着袖子,提着毛笔在写字。看着写字的一个老头瘦骨嶙峋的样子,李奔忽然想起了一句歇后语:孔老夫子的毛笔杆——有中国特色的老光棍儿。
  在一家字画店面前,李奔仰脸看看店招:子曰斋。他停住了,就是这里。
  店面里有两个老头在下棋,一个胖子光着肩膀,嘴巴含着小紫砂壶喝茶。
  请问,牛老先生是哪位?李奔恭敬地问。
  胖子放下壶,冲其中一个戴老花镜的白须老头努努嘴巴。爸,有人找。
  老头抬抬头,从镜片后看看李奔:鄙人就是。有什么事情吗?
  牛老,你好,我是都市报社的小李,我们报社的小黄让我来找你,说你是文物专家。
  老头一笑,不是专家,混饭的。他冲胖子喊一声:倒茶。李奔忙说:不麻烦了,我主要是想打听一点关于民国老街的房子的事情。
  老头又抬眼看了李奔一下:买房子啊?不要买。
  他伸出手指动了一颗棋子,没抬头,却又重复了一句:不要买!
  为什么?李奔问。
  不要买就是不要买!老头却不说了,只顾低头看棋,忽然冲着对面的老头哈哈一笑说:我输了。
  对面老头油光满面,得意地摸摸脑袋,收拢了棋子。你有事,不下了。他起身出去了。
  李奔在胖老头的凳子上坐了下来。
  你看了最近的报道了?几个记者都来采访我了,这么一炒,那些老房子更疯涨了。牛散人感叹地说。
  民国老房子的事情最近一段时间媒体炒得很热,一家晚报还专门开辟了一个版面,连续报道“抢救民国老房子”。民国老建筑是南京深藏不露的一笔巨大财富,这些神秘的老房子掩映在幽深的巷子里,一趴就是半个多世纪。这几年,持续的房产大开发让人们的目光再次投向这些老房子。颐和路公馆区的一幢小别墅竟然卖出了三千五百万的天价,据说梅兰芳等人都在这里住过。这一下,民国老房子被炒得更热了。
  旧房子卖那么高的价格,有些过了吧?李奔谨慎地问。
  李奔一直怀疑这纯粹是炒作,据说牛散人就是老房子买卖背后的大手笔,他熟知民国历史掌故,好几项交易背后都是他在推手。
  不要小看旧房子,它们比新楼盘还值钱。牛散人呷口茶,伸出四个手指头。
  艺术上中西合璧,历史上见证风雨,房产上寸土寸金,文物上比四合院还稀少。
  既然这样,你刚才怎么还说“不要买”?
  年轻人,原因有二。其一,那个地方虽然还叫老街,其实已经拆得差不多了。房子还是老的,街道环境变了,也就不值钱了。
  牛散人顿了顿,推推眼镜。我和你讲个事情,1985年的时候,我有个熟人在汉口路搞了一幢二层小楼。前年,汉口路附近新建了几幢商品房,和他的房子面积差不多的,可以卖四百万。这下他心动了,索性把老房子翻建了一遍,今年报价六百万,满想能赶上个涨价潮,哪里知道中央调控,至今没卖出去。
  牛散人摇摇头,要是他不翻新那栋老房子,按现在的行情,可以卖到一千万。
  李奔惊叹一番,转移了话题。那第二个原因呢?
  牛散人收起了笑容,端起茶杯半天不语。李奔顺着牛散人的目光,仿佛穿过层层字画,越拉越长,直接看到了那条街道上的一草一木,一呼一吸。
  那条老街,多的是百年凶宅!
  清茶袅袅,牛散人垂眉顺目,娓娓而谈。

9、凶宅
  我小的时候,就常听老人讲,这条街道上不太平。
  早在明朝的时候,此街被叫作美人巷。据说巷子里有户人家生的女儿美如天仙,闻名全城。这个女孩子平生最喜欢柳树,常说柳为树中美人,柔而不妖。她还亲手在巷子里插柳,经过她的手后,柳树无一不成活,个个婀娜多姿。每当这个女孩子出门插柳的时候,巷子里年轻人都挤破了头,几乎全城的年轻人都来争睹美女风采。花开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文人士子们的手都不大老实,几次下来,巷子里的柳条几乎都被折光了。一传十,十传百,这条巷子索性被人们称作了折柳巷,原来的名称反而被人忘记了。
  巷子里的柳树折了栽,栽了折,几年间,垂柳漠漠,游人如织,折柳遂成风俗。有一年清明,正当妙龄的女孩子正与同伴在巷子里的一棵大柳树下游玩,却忽然口不能言,只是伸手指着对面柳树,面露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