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红四军的前委秘书陈毅,高喊着:“同志们,保卫毛委员!跟敌人拼呀!”带领着军部的同志,同已经来到身边的敌人展开了白刃战。
贺子珍紧握着手枪,同特务营的同志一道,紧紧跟随在毛泽东的身边,保卫他的安全。
红四军的队伍终因寡不敌众,被敌人分割成几块。他们不得不各自寻找突围的缺口。
毛泽东带领着特务营的同志,一面沉着地迎击敌人,一面突围。
他们终于从敌人两个团的接合部冲了出去。
冲出包围圈,他们发现前面两边是山,中间是一条河;河的对岸没有敌人,于是马上渡河上山,脱离了危险。
这时,朱德带领的独立营和机关的部分同志,从另一个方向也突出重围。可是,他们还没来得及过河,就遇到了敌人。
原来他们走到敌人的埋伏圈里了。朱德发现中了敌人的埋伏,拼死抵抗,左突右冲,试图跳出敌人的埋伏圈,但是没有成功。
大部分同志英勇牺牲了。剩下的同志被敌人包围在一个山坳里。敌人估计在这些红军中,会有红军的领导人,甚至还可能有朱德。于是,领赏心切的敌人就在红军中寻找起朱德来。
红四军军长朱德。朱德长着一副普通农民的相貌,穿的又是普通士兵的衣着,经过这场鏖战,硝烟、尘土弄得满身满脸。不认识他的人,要想根据他的身份、地位,或者根据想像中的军长模样,企图把他从士兵中识别出来,是办不到的。
一个敌军头目,领着几个端着枪的士兵来到山坳里的红军中,逐个地进行辨认。他们走到朱德的跟前,问:“你是朱德吧?”
“我不是,我是伙伕头。”朱德操着四川口音,坦然地回答。
“你说朱德在哪里?”
“在那边。”朱德随便往一个方向一指。
敌人从朱德身边走过去了,继续寻找朱德。而真正的朱德却找到了机会,同部分战士一起,从敌人的监视下跑了出来。他们马上渡河,甩掉敌人,同山上的毛泽东会合了。
然而他的妻子伍若兰,却没能逃脱敌人的魔爪,被俘了。
在这次战斗中,伍若兰一直同朱德在一起,并同他一起突围。在中了敌人的埋伏,同敌人进行拼杀时,红军的队伍乱了,他们也被冲散了。
敌人找不到朱德,对红军队伍中的这个妇女却不肯轻易放过,严加查问,他们终于了解到她就是朱德的爱人,就把她关起来,押到赣州。他们逼迫她供出红军的情况,还要她劝降朱德。这些,都被伍若兰坚决拒绝了。
敌人恼羞成怒,把她枪杀了,并把她的头割下来,挂在赣州的城门上示众。
朱德脱险后,找不到伍若兰,估计她一定落入敌人手中,非常难过。他说:
朱德的妻子伍若兰。“要是我们没有分开就好了”
毛泽东和贺子珍也很难过。他们劝慰朱德说:“你不要太难过了,这是没有办法的事。”
当时,他们的确无法可想。因为这次战斗,红军损失很大,已无力回救了。
圳下突围后,队伍陆续会聚起来。陈毅也脱险了。为了避开敌人,休整队伍,红四军前委带领全军,完全避开大路,爬高山,钻密林,来到寻乌县内的罗福山,在这里作短暂的休息。
接连两仗失利,使红四军处境十分艰难。军部的领导人都在寻找摆脱困境的办法。在前委会上,毛泽东提出,现在敌人对我前堵后追,军队还可能被打散。他建议,把红军队伍按原来的编制,改编为三个纵队,以便遇到紧急情况时,各个纵队可以独立作战,机动灵活地打击敌人。不过,干部战士都不愿意分开,这项建议当时没有执行。
在队伍进行休整期间。前委召开军事会议,批评了林彪。这次会议,贺子珍也参加了。林彪在这次会上对自己的失职作了检查。毛泽东、朱德、陈毅等领导人,都发言批评了他。
不久,红四军的队伍经福建武平和江西会昌,来到瑞金城南的山区。
第四卷 患难相随平安突围(1)
贺子珍进瑞金城搞报纸,却遇上了守城的敌兵。杀出重围,贺子珍平安返回。毛泽东打趣地说:“你没有死呀!” 贺子珍笑着回答:“死不了,可肚子真饿了。没吃饭就跑,路上一直没停过呢!”毛泽东赞赏地对贺子珍说:“我原来没想到,你是这样刚强和勇敢。”
红四军转移到瑞金城的附近,是便于搞一些报纸。他们自下山以来,一直处在连续作战的艰苦环境中,行踪飘忽,同上级的联系几乎中断,报纸也长期看不到,对外界的情况知道
很少。用毛泽东自己的话来说,是“两眼漆黑”。
此时,毛泽东非常需要搞到一些报纸,从中了解敌人的动向。
红四军侦察到瑞金城内守敌空虚,没有驻扎国民党的大部队,就运动到瑞金城外,派出了一个班的战士,突袭瑞金城去抢报纸。
收集、整理报纸是贺子珍的一项工作。过去,红军每打开一个县城,她都要到敌伪的机关和邮局去,搜罗一批报纸,供毛泽东和前委的同志们阅读。她听说要到瑞金城搞报纸,就自告奋勇地对毛泽东说:
“让我跟他们一起去吧,我知道最需要哪些报纸。”
毛泽东点点头,说:“好吧,行动要特别小心,快去快回。”
贺子珍同这个班的战士,悄悄摸到城门口,突然打出一排枪,撂倒了站岗的哨兵。接着又甩出了几颗手榴弹,炸死了一些守城的敌兵,城门也炸坏了。守城的敌人不知道红军的虚实,以为红军主力来攻城了,吓得慌忙逃跑。红军战士乘机进了城。
他们一进城,便直奔邮局而来。邮局里的人听到城门口的枪声,不知出了什么事,丢下工作都跑了。红军战士大模大样地走进邮局,只见柜台上、墙根上堆满了全国各地的报纸。
贺子珍见有这么多报纸,高兴坏了。她赶忙从每一摞报纸里,各抽出两三张来。战士们也帮她挑挑拣拣,想尽量把各种报纸搜罗齐全。有人还特别注意出报的日期。看看有没有把哪天的报纸落掉了。
他们的工作太细致,在邮局耽搁的时间太长,竟发生了意外。原来逃跑的守城敌军并没有走远,他们发现入城的红军只有一个班,并没有后续部队,一知道上了当,立即反扑回来。当贺子珍他们背包里塞满了报纸,又各自手里抱了一大捆报纸走出邮局时,敌人已经包围过来。红军战士一面开枪,抵挡敌人,一面向城门口撤退。
守城的敌军虽然比这个班红军多,但大都是怕死鬼,谁也不敢往上冲。这个班的战士很快来到城门口。
不料,刚一出城门,却同正往这里开来的一支敌军碰了个正对面。战士们不知道敌军的底细。不敢恋战,采取先发制人,向敌人一阵射击,夺路冲出城外,脱了险。
原来来的是刘士毅的侦察部队。他们正在附近寻找红四军,枪声把他们引到瑞金城来。这个班的红军战士虽然脱险了,但红四军的行踪却暴露给了敌人。敌人立刻抄小路,向驻扎在城外的红四军包抄过来,企图在瑞金城外消灭红四军。
红四军又面临一场新的激战。这一仗,打还是不打?前委的领导召开了紧急会议。
毛泽东说:“红四军下山后,接连几次失利,现在比较被动。这一仗如果要打,一定要打好、打胜,才能鼓舞士气。如果觉得不成熟,准备不足,不一定能打赢,那就先不打,撤出去。”
他说:“刘士毅那些兵的老底,我们都知道。去年红四军从湖南回师井冈山,路经遂川时,曾同他们较量过,把他们打得一败涂地。我们一定要打败他们,但是要选择一个有利的地形和时机。”
前委的同志都同意这个意见,决定在敌人的包围圈没有形成之前,马上跳出去,向大柏地方向转移。
紧急会议一开完,毛泽东马上走到贺子珍的跟前,说:“军委决定不打这一仗,立即撤到大柏地。我这就要去作部署,你身体不便,先走一步吧,不要等我了。”
贺子珍有些犹豫,毛泽东又催了一句:“你快走吧!”说完,转身匆匆地走了。
贺子珍不愿增加毛泽东的忧虑,把手枪往腰间一插,翻身上了马。由于情况来得突然,她来不及套上马鞍,用双腿紧紧夹住马肚子,向大柏地方向奔去。
正在城外运动的敌军,远远看见一匹马飞奔而过,知是有人突围,就喊叫起来。一股敌人撒开腿追过来,他们一面跑,一面喊,一面打枪。有两个敌人也上了马,追踪而来。
子弹嗖嗖地从贺子珍的耳边、身边飞过。她把头低低地贴在马背上,用双腿紧紧地夹住马肚,策马飞奔。
走出一段路,她听得后面的马蹄声越来越响,回头一看,两个骑马的敌人已经跟了上来。
贺子珍拔出了手枪,打开了保险,从左边转过身去,举起枪,瞄准,扣动扳机。
随着一声枪响,跑在前面的敌人从马背上栽了下去。
接着,她又从右边转过身去,反着手,瞄准后面的敌人放了一枪。这个敌人又滚下了马。
跟在后面跑的敌人惊慌了,不由得停住了脚步。贺子珍的马撒开蹄子跑出了老远,敌人再也追不上了。
贺子珍骑着马,一口气跑出了四十多里路,到达大柏地时,全身都湿透了。她看到,军部已经有人先期到达,在这里接应转移出来的同志。
第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