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杂集]郭德纲话说北京 郭德纲 著-第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别说,肚子真见动静,赶紧找太医,大夫一号脉,敢情不是怀孕,肾结石! 
  她自己生不了孩子,也就开始特别注意别人,凡是妃嫔宫女谁因皇帝“临幸”而有了身孕,万贵妃必定想方设法迫害,甚至连孕妇也下毒手。就这样,皇上直到中年仍然没有儿子。这在封建皇家是一件大事,一些大臣联名上奏,规劝皇上摆脱万贵妃。可是宪宗朱见深始终未能摆脱控制,相反,万贵妃却勾结了内部宦官与朝中奸佞,结成了一个有权势的集团。在这种情况下,突然有一位宫女怀了孕…… 
  明代前期,为镇压南方少数民族起义,曾经有过多次的“征蛮”之举。每次,都是残酷的烧杀抢掠式的镇压。成化朝有一次征讨广西,有一位姓纪的土司被官兵杀掉,他的女儿被俘后带到北京,贡入皇宫充当女史,这位纪宫人管理宫内藏书。有一天,宪宗皇帝游玩从这路过,遇见了这位从广西来的纪姑娘,一看这纪姑娘娇小玲珑,清纯可人,薄施脂粉,淡扫娥眉,而且对答如流,当下龙颜大悦。皇上高兴了,心说:“没想到苗蛮之地有此绝代佳丽,这真是旱香瓜另个味儿,蝎子屎独一份儿,澡堂子鞋没有对儿!”皇上还满肚子俏皮话。 
  当下,皇上“临幸”,时隔不久,纪宫人身怀有孕。这对于身份低贱的纪宫人来说,简直是“福分”。可谁知道,纪宫人却因福得祸,惨遭大难! 
  万贵妃一听,怎么着?有人怀孕了?哎哟,没把万贵妃气死。天天跟着了魔似的,从这屋走到那屋,从那屋走到这屋,晚上一宿宿地不睡觉,早晨起来刚吃早点又闹着要洗脚。宫女们一看,坏了,贵妃娘娘要变气迷心。 
  万贵妃实在忍不下去了,派一个心腹宫女去给纪宫人打胎。可这宫女十分同情纪宫人,不忍下手,回来编个谎话,说纪宫人不是怀孕,是大肚子病。万贵妃一想,那也不能留在宫里,便把纪宫人贬到安乐堂。 
  安乐堂名为安乐,实际上并不安乐。这里是太监、宫女最怕去的地方。凡是太监、宫女得了重病,都送到安乐堂,其实就是等死。安乐堂在北京共分为两处:一处是在地安门往东,现在的安乐堂胡同内;另一处就是在养蜂夹道,当时叫羊房夹道,因为地处西内,所以也叫“内安乐堂”。 
  纪宫人住到安乐堂不久,生下一个男孩。抱着孩子,纪宫人泪如泉涌:“儿啊儿啊,你何苦投胎这帝王之家!人人均知皇家富贵,他们哪一个又知这皇袍下有万把钢刀!” 
  娘俩哭得昏天黑地,猛然间门一开,有人压低声音说道:“千万别哭了!”“啊?”纪宫人吓了一跳,仔细一看:“哦,张公公。”来的这人是内宫太监张敏。张敏为人忠厚,平时对纪宫人也比较照应。这次特意来探望,一见纪宫人怀抱婴儿,心里就明白了,紧走两步,扑通跪倒,口称:“奴才张敏,叩见幼主爷。”纪宫人连忙摆手:“张公公,快快请起,以免泄露风声。”张敏站起来擦擦眼泪;“苍天有眼,大明有后!”“张公公,此子来的不是时候,与其留在人间受罪,还不如……”“啊?还不如怎样?”“张公公,我麻烦您将此子,……溺死吧!”“啊?”张敏一闻此言,双手颤抖,“纪宫人,娘娘!万岁年迈,江山无后,奴才岂敢逆天行事?”“那……”“我看这么办吧,就在这安乐堂中,找一僻静之所,悄悄抚养皇子,待幼主成龙,再说明真相!”“哎,也只好如此。” 
  从此之后,小皇子就偷偷地养在了安乐堂。被废的那位吴皇后当时也住在西内,离安乐堂很近,知道了这件事,也暗中来探望,有幸知道此事的几个太监同情这可怜的母子,一个个守口如瓶,此事只瞒了万贵妃和明宪宗。小皇子朱右樘在这儿,竟秘密地度过了六个春秋。 
  成化十一年的一天。 
  宪宗皇帝清晨起来,命大太监张敏给自己篦头。透过镜子,宪宗一看自己,眼角边皱纹堆垒,鬓边头发也白了。忽然触动心事,长叹一声:“哎,朕老将至而无子!”旁边的张敏一听,哎呀,天天盼的机会来了,“扑通”跪倒:“奴才死罪!万岁爷已经有子了!”“啊?”皇上一听:“什么?有了皇子啦?在哪呀?”张敏以头碰地:“奴才死罪,请万岁爷为小皇子做主。”旁边站着另一个大太监怀恩,他对这件事也知道,今天一看说明真相的机会来了,急忙跪倒:“启奏万岁,张敏说得对!皇子潜养西内,今已六岁,匿不敢闻。”宪宗一听,这高兴啊,急忙传旨命人迎皇子进宫。 
  捧旨太监来到安乐堂。纪宫人抱着皇子痛哭流涕:“儿啊,此一去,我儿灾消难满,可为娘再难存活,你要见着穿黄袍有胡须之人,就是你父!”两边太监给皇子穿上小红袍,扶上小轿,直奔内宫。 
  宪宗皇帝都等不及了,一见小轿来了,心里这跳哇。轿帘打开,出来个孩子,小皇子自从生下来,从来没剃过头,六年光景,发披至地。一眼就看见宪宗了,黄袍、有胡子的,再一看周围太监都没胡子,没错,就是他!小皇子扎着两手就跑过去了。宪宗一把抱住,放在腿上,仔细地端详。父子天性,血缘关系一点都不假,明宪宗眼泪下来了:“长得像我,是我儿子!”父子抱头大哭。太监怀恩到内阁传旨,宣布此事,群臣大喜,这下江山有后。纪宫人这时被册封为淑妃,移居紫禁城内永寿宫。 
  宫廷内外喜气洋洋,只有万贵妃一个人大哭大骂:“这帮小人害得我好苦!” 
  紧接着,皇宫内出了两件怪事。纪宫人突然暴死!《明史》上记载:或曰(万)贵妃致之死,或曰自缢也。总之,可怜的纪宫人终归没能躲过暗害。纪宫人一死,大太监张敏也吞金自尽。虽然对他们的死没有正确结论,但肯定也和万贵妃有关。 
  小皇子朱右樘被立为皇太子。由于他处境危险,便由他的祖母——皇太后来抚养。可是万贵妃不死心,有一次,她请小皇子吃饭,临去的时候,老太后再三嘱咐,千万别吃东西。到了万贵妃那儿,小皇子什么也不吃。万贵妃说:“你怎么不吃呢?”小皇子说:“我怕有毒。”万贵妃一听,又气又急:“几岁的孩子就这样,将来我得死在你手!” 
  时隔不久,宪宗晏驾,万贵妃也去世,这位皇子即位,就是明孝宗朱右樘,年号弘治。 
  登基大典上的朱右樘是风风光光,可不知道他忘没忘记他死去的亲娘和为他吞金自尽的义士张敏。 
  正是: 
  堪叹人生天地中, 
  使尽心机为利名。 
  富贵荣华花间露, 
  好勇争强火化冰。 
  三寸气在千般用, 
  一旦无常万事空。 
  任君使尽千条计, 
  难免荒郊被土蒙。      
开殃榜    
  旧时的北京,真是黑幕重重。有很多蒙人骗人的事儿,像什么相面、测字、求神、问卜、烧香治病,全是欺骗人。由于他们欺骗人,所以人们迷信。什么叫迷信?就是迷迷糊糊地信了。 
  丢东西了,找算卦的。你说这人够多糊涂,你瞪俩大眼找不着,他瞎摸合眼的上哪找去!还有的说哪:“这位先生灵,净给大人物算卦。”你看见啦?这都是他自己放的风!还说呢,这位呀,是天上神仙下界,普度众生,指点迷津。这神仙下界,天天也得吃炸酱面,算完卦你不给钱,他也不干,还跟你争呢:“换张新票,这短一角儿……。”有的算卦的,有心机,不露面。来了算卦的不给算,假模假式地说不会,完事给钱不要,越这样人们越信——不要钱哪!肯定是真的!越不要越给,原来打算给五块,这一不要哇,给了三百!出了门还说呢:“先生真灵,给钱都不要!”“是啊,小钱不要。”你走了,他关上门一边数钱一边偷着乐,你知道吗? 
  还有那求神问卜的也是蒙人骗人。没钱了找神仙求财。 
  说:“给财神爷烧香能发财!”你就不想想,你不上班,哪给钱哪!财神爷是泥胎,你把脑袋磕破了他也不给你钱,他也没钱,他让你捡个钱包,你乐啦,那丢钱的怎么办哪? 
  还有一种人,有病不吃药,上庙里烧香去。庙里和尚在门口还立块牌子,上写着“烧香上庙里买去,门口卖的香烧着不灵”。有人真信,非上庙里买去,你就不琢磨琢磨,庙里的香和门口的香都是一个地方上的货! 
  所以,我奉劝各位,千万别信这个。咱这么说,真正的神仙下界,能找您要钱吗?有人说了:“哎,上次有一位没要钱的。”别高兴,他那是拿你当幌子!你就给他宣传了:“不要钱!”您是免费的广告! 
  除了这些之外,在北京还有一种更可气的行业,现在早就取消了,不过老人们都还知道,那就是——开殃榜。 
  什么叫殃榜呢!迷信的人说,人死之后,有一股煞气,这股气叫“殃”。一丈多高,还有颜色。人死过几天,不定哪一天哪个时辰,殃出来了,然后直奔哪方而去,这叫“出殃”。出殃的时候,人得躲着它,要是叫殃打着了,不死也得大病一场。能不能躲开它呢?先得算算这殃哪天出?谁会算哪?阴阳先生。阴阳先生过去有的是,瞧风水买房买地都找他。算出殃也得找他算。死了人,把阴阳先生找来,预备笔墨纸砚,先生拿过一张东昌纸,写上亡人出生的年月日,写上某年某月某日什么时辰死亡的,因何身亡,是病死的还是不得善终。再写上几天接三,哪天出殡,再就是什么时候出殃,这张纸就叫殃榜。 
  过去,无论谁家死了人,头一件事就是找阴阳先生开殃榜。这一来,阴阳先生权力大了。死了人,没有殃榜,不能埋,出不了城入不了坟。所以,阴阳先生蒙人骗人讹诈人的机会可就多了。怎么?他造谣言哪,胡出主意,讹人。什么魂灵不走哇,得请他净宅;犯重丧哪,得求他给破一破。反正他找出点毛病来,你就得花钱。这还是得病死的人,要是横死的,他这发财机会算来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