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9月16日 古鸟寻踪 周忠和-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观点,认为这只是一种皮膜,和羽毛实际上是不属于同一性质的构造,但是这些问题显然都是大家今后需要进一步争论的问题,同样我们发现了很多长羽毛的恐龙,这些长羽毛的恐龙被认为是这个鸟类起源恐龙的重要证据,同时还有少数学者现在发现,这些很多的我们认为是长羽毛的恐龙,它们可能本身不是恐龙,而是已经失去飞行的鸟类。换句话说比如说尾羽龙他们认为这种属于窃蛋龙类,这一类的化石,认为是“中生代的几维鸟”或者是“中生代的鸵鸟”。因为从祖先是会飞行的鸟类。那么到了它们这个阶段,由于一些生态环境的变化,重新失去了飞行,身体变大,所以又变成了这种和现代的,我们看到的大型的不会飞的鸟类一样的动物,那么我们可能还需要了解,鸟类最早的祖先究竟应该什么时候开始出现。我们知道,一亿五千万年的始祖鸟是最早的鸟类,但是始祖鸟已经比较特化,我们知道,还可能有更早鸟类的祖先出现。那么早多少年我们并不清楚。这是最近一两年刚发表的一篇文章,报道了阿根廷晚三叠世鸟的脚印,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展示鸟的脚趾对握的一种类型,是不是真正的鸟类的脚印,还是一种恐龙的脚印,我们都不是很清楚。就是说还有很多疑难的问题,需要我们进一步地了解。

    好,前面我们讲到了很多关于鸟的起源问题,飞行起源问题,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下面我想还是具体给大家看看,讲一讲真正的鸟类演化的一些历史。这个图大体上反映了一个鸟类演化的一个过程,我们可以看到这个图上标志的反鸟,这是鸟类在早期辐射产生的一个重要的类群。

    那么到了新生代的时候,现代的鸟类各种类型开始出现,产生了大的辐射,形成了今天九千多种这种鸟类的一种格局。那么反鸟化石的发现首先在一些其他国家,比如说西班牙有所发现,这是西班牙我们1992年发现了两种鸟类的化石,大家看到这种骨骼,并不算十分完整,但是对于鸟类化石来说,应当说这已经相当不错,因为鸟的化石一般来说是相对比较难以保存的,那么中国的鸟类化石发现,实际上是一个奇迹,因为我们国家发现这些鸟类化石的数量、种类,无论是化石种类数量还是保存方面,实际上都比世界上其他任何一个国家,甚至其他国家这些化石加起来还要强很多倍,这是我们很幸运的一种发现。那么其中1987年一个老乡发现了一块化石,后来被命名成中国鸟,这实际上是辽宁发现最早的一块化石,当然到了1992年,这块化石由我国的学者饶成刚和美国的Paul Sereno发表在美国的《科学》杂志,当时就引起了比较大的轰动,这块相对比较完整的鸟类化石,已经具有鸟类的一些很进步的一些特征,但是也是属于反鸟类。那么从1992年我们又在朝阳波罗赤发现了更多的早期鸟类化石,这是其中一件被称为华夏鸟的鸟类化石,大家可以看到,这个化石比中国鸟更加完整,但是也是属于中生代最重要的一种绝灭类型,就是说反鸟类的鸟类化石,除了主要在我国的辽宁地区发现以外,在其他地方也有一些零星的发现,比如说在内蒙就发现了这样一个不完整鸟类的骨架,有趣的是这个骨架最早发现的时候,大家并没有把它认出来是鸟类,也把它当成了翼龙。大家可能知道,翼龙是一种飞行的爬行动物,它和鸟类没有很近的亲缘关系,因为它也是适应飞行,所以它有些可能骨骼特征和鸟类十分相似。大家也知道,我们没有特别完好的化石的时候往往会发生这样的错误,当然这篇稿子寄给审稿人去审的时候,后来别人指出了这是一个鸟的化石,所以发表的时候,大概是发表成了鄂托克鸟,但是最初几年,大家还以为这是一只翼龙的化石。

    那么河北发现的最重要的一块鸟类化石,就是上面展示的叫原羽鸟,这个化石实际上是我们刚才说的,这个反鸟类的最原始的代表,所谓最原始的反鸟,我们要指出的一点,它尾巴羽毛的构造十分有趣,我们可以注意到,它这个羽毛的分叉,并不是完全的分叉,换句话说,这种羽毛的构造,类似于条带状的羽毛构造,它只是在远端才出现了这种分叉的现象,那么在近端,还是一种比较融合的条带构造,这种构造很像一种加长的鳞片,所以这个文章在Science《科学》杂志发表的时候,被认为就是说提供了鸟类羽毛和爬行动物鳞片之间这种演化过渡的一种化石证据。那么在辽宁,我们还发现了一种所谓中生代最小的鸟类,辽西鸟,这种最小实际上是要打问号的,因为我们知道,这是一件幼年的个体,我们看到它的头骨比较大。另外我们可以根据它的一些骨骼上面的特征,骨化程度的深浅,我们可以判断,这是一只没有长大的鸟类,同样这也是我们刚才提到的反鸟类。那么反鸟类大部分生活在树上,还有一些其他特殊生态类型的反鸟类。我们这个图上看到的长翼鸟,就是我们2000年发表的,应当说是可靠的,知道它是生活在水边的反鸟类化石,我们可以看到,右边这个化石,它的嘴很长,吻很长,另外嘴里面有很密集的牙齿,当然顾名思义,长翼鸟表明它的翅膀也很长,所以通过这个化石,我们可以了解到,反鸟类这个鸟类的类群,在早白垩世出现了已经很多的分化,很多这种适应不同的生态环境。那么这就是发现长翼鸟的发现地点,辽宁朝阳上河首,我们后来从这个化石地点经过多次考察,也发现了很多其他类型的鸟类化石。

    下面我们给大家介绍一下中生代时期,这个黄色的框所代表的今鸟类。所谓今鸟,也就是说和现代鸟类关系更接近的一些类型,换句话说,我下面要给大家看的这些化石,它们在特征上已经更加进步,飞行的能力和我们现代所知道的鸟类更加相似,就是它们在中生代的时候,还处于一种并不最重要的位置,但是恰恰是这个并不显眼的角色,到了新生代以后,开始了大的发展。那么最早的今鸟发现不是在中国,而是在蒙古。我们可以看到,1977年发现的一块今鸟的化石,非常破碎,当然它的一些重要特征,比如说胸骨上面的龙骨突已经十分发达,还有一些其他的特征,都表明这是一种很进步的鸟类。那么我们国家最早的一件,重要的发现是1982年发现的,但是我们根据这些特征可以推测,这已经是一种比较进步的鸟类,而且是一种生活在水边的一种早期的今鸟类化石。那么今鸟类化石大部分是生活在水边的,根据我们现有的知识。那么我们这里看到的燕鸟是我们发表的,另外一种比较进步的鸟类,更为有趣的是我们还发现了它食性的一些证据,除了它比较加长的吻端,以及比较密集的牙齿之外,我们在它的胃里面还发现了鱼的残骸。比如说鱼的鳃盖骨,鱼的肋条和鱼的脊椎骨,根据这些直接的证据,我们就可以推测,这种鸟类确实是主要以鱼类为生的,这种证据恰恰也验证了我们以前对这种鸟类生活在水边的一种推测,因为我们过去对这种鸟类的生活习性更多的是依赖于骨骼的特征或者说是一种间接的证据,那么现在我们获得了这种直接的证据,所以很大程度上,是验证了我们提出的这种鸟类生活习性的一种假说。当然说到这个燕鸟,就不能不提一下所谓的“古盗鸟”,这是好多人听说过的,就是说人为拼接的一块化石,这块化石当时在美国《国家地理》杂志发表以后引起了轰动,后来又导致了很大的麻烦,因为这块化石是由一块鸟的身体加恐龙的尾巴拼接而成的。今天我们对“古盗鸟”的认识已经比较完全,换句话说,我们知道这个“古盗鸟”是经过中国一位农民把一个鸟类的身体,这个鸟类就是燕鸟,吃鱼的燕鸟,加一个爬树的恐龙,那就是小盗龙的尾巴拼接而成的,这是一件很遗憾的事情,我觉得也是一种科学的教训。

    那么除了我们刚才讲到的这个反鸟和今鸟以外,在中生代,在中国还发现了另外一些比较原始的鸟类,我们把它称为基干鸟类,所谓基干鸟就是说在鸟类的演化树上面,它处于一种比较基干的位置上面。下面我们要看到的这些鸟类化石,它和最早的鸟类,始祖鸟,更加接近,它还有一些更加原始的形态特征,刚才提到的这个孔子鸟实际上就代表了这样一种类型,就是说它在特征上,比我们所知道的反鸟和今鸟都更加原始。那么这是发现孔子鸟的一个重要的化石地点,辽宁北票的四合屯,同时这个地点还发现了很多其他的重要的鸟类化石,和恐龙化石。孔子鸟的发现当时也引起了大家的关注,其主要意义在哪?在于孔子鸟的这个牙齿已经完全退化。我们知道很多早期的鸟类,嘴里面都是保存牙齿的,这还是爬行动物的一个特征,那么孔子鸟代表了这样第一件就是出现了角质喙的鸟类。因此《发现》杂志在1996年的时候,就把这个评为一百条重大新闻,介绍的标题就是《从牙齿到喙》,这是我们国家孔子鸟发现的一个最重要的意义。那么我们最近2000年发现的,另外一个比较原始的鸟类,我们把它命名为会鸟,这实际上是早白垩世最大的鸟类。通过右边三种鸟类翅膀的比较,会鸟、始祖鸟、和孔子鸟,做一个翅膀长短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到,这个鸟类比始祖鸟的个体还要大很多,但是比孔子鸟还要大得更多,这实际上就说明到早白垩世这个时期,鸟类不光在形态,生活习性,系统发育方面出现很大分化,在它个体的大小方面也出现了很大的差异。那么这一件比较完整的会鸟标本,我们可以看到,它的翅膀上还保存了爪的构造,另外它的尾巴,但是已经十分缩短,这一点特征已经和其他进步的鸟类非常相似。

    那么我们国家最近发现了最重要的一件鸟类化石,实际上是被称为热河鸟的这样一个长尾巴的吃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2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