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天才战车道少女-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眛-34的感觉。

    总之,珍爱生命,远离德棍吧。世界上本没有德黑,只不过德棍有把德粉逼成德黑程度的能力罢了。很多懂得历史的人只是对德棍的神论进行反驳,然后就被德棍骂为德黑了,然后不明真相的围观群众也跟着跟风,最后德黑的帽子就这么被扣下了。

    欢迎广大书友光临阅读,最新、最快、最火的连载作品尽在!&;lt;/a&;gt;&;lt;a&;gt;&;lt;/a&;gt;

中文百科已经没救了吗。。。。。。

    今天的话,大家就来听我发发牢骚吧。(笑)

    昨天无聊去看了is-2的词条,发现又变了好多。少了很多有用的资料,而多了很多奇怪的内容。现在德棍都已经不满足于在德国坦克的词条里瞎吹了吗?直接去黑苏了?

    现在里面都是各种is-2炮怎么怎么垃圾,装甲质量怎么怎么垃圾,可靠性怎么怎么垃圾的内容了,其中不乏is-2被虎式,虎王,黑豹怎么怎么吊打的内容。

    泥煤……这是科普is-2的百科还是喷is-2的帖子?

    首先,其中关于d-25t在靶场的测试精度被删了,原因可能是其“靶场精度与kwk。43差不多”让德棍感到害怕了,所以删了吧233333。

    而且在屠虎勇士那一栏下面还多了一段:

    “但是,在德国15个赫赫有名的重装甲营里,击毁敌方3辆重型战车甚至击毁10辆以上重型战车的战绩早已司空见惯,根本不能作为神级战绩来加以吹嘘的语言来将其捧上神坛,尤其是党卫军卡尔尤斯少尉和另外一个人各指挥一辆虎式坦克击毁了共30辆苏军坦克,其中有17辆斯大林-2重型坦克,而有一辆is-2对着卡尔尤斯的虎式开了一发炮弹,但是未击穿(1的威力是苏军当时威力最大的坦克炮,虽然他根本无法与同时期的德国坦克炮较量)只打坏了2个负重轮,可见虎式坦克防御力之强,距二战后统计,每一辆虎式都能击毁约1。3辆is-2,而每一辆虎王单挑3辆is-2都毫无压力也就是说,所谓“屠虎勇士”的称号,无非就是苏军用于鼓舞人心的自欺欺人的无用称号。”

    说真的,我看完直接沉默了,德棍你要瞎编至少也要按照常识编啊!

    不能忍啊!于是我直接在下面加了一段:

    “当然,我们有理由相信上面的都是德棍的无稽之谈:

    1、苏军查不到这个损失记录,当天附近苏军的损失都对不上号。

    2、卡老爷子关于马尼拉瓦村的回忆有好几次都不一样。

    3、就算是真的,按照卡老爷的说法,这些坦克除了村口放哨的34-85,其他都没发动。车组都下车休息了。也就是打空车。

    4、在库宾卡虎王直接被两发122mm炮弹打蹦了首上,何来一辆虎王能够单挑3辆is-2之说?后期的is-2虎王即便是在极近距离也无法击穿其120mm/30°布置的装甲,只能攻击is-2较为薄弱的炮塔,而is-2一枚122运气好的话可以直接打崩虎王的装甲。

    5、不管是of-471还是br-471,只要挨上了不可能只是碎负重轮,34-85的br-365倒是有可能。

    6、虎式的战果很多时候就是靠伏击取得的,并没有与is-2正面交锋。虎式到达伏击地之后,校正火炮,然后设定参考点,把距都测好。苏军一来,根据参考点位置可以直接判断较为精确的距离,然后直接打就行了。而is-2较长的装填时间使得修正射击十分难,从而很难击中德军坦克。”

    然后我就提交了,今天下午一看,嗯,过审了,百度百科的词条里也确实多了这段话。不过呢,在我军训晚练回来之后,这段话就这么的在百科上消失了。

    而且,在我提交的时候,上面显示了该词条已经经过了108次修改,而现在是109次,很明显,咱的话被删了。这肯定不是咱写的内容有问题,毕竟,若果有问题的话百度那关就应该过不来,所以很明显是被恶意删除了。

    好吧,幽香酱在之前就跟我说过了,百度百科和中文维基都是没救了的,资深的军迷都是懒得管的。他也试着去改过几次,不过要么就是不过审,要么就是几天后又被改回来了。

    虽然知道肯定会被改回来,但是德棍你们也太快了吧!

    接下来又是一个神论:

    “当然凭着厚度优势和大倾角,在战场上仍没有任何敌军坦克能够首发对其首上造成贯穿伤。is2的装甲为一体成型的铸造装甲,这种装甲虽去除了焊缝而在理论上来说提高了抗弹性,但由于苏联战时坦克工厂的生产条件和工人熟练度影响了装甲钢质量的稳定性,部分样品存在气泡和沙眼,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s装甲的表现。”

    等等,气泡?我看到了什么?气泡!!!!!!!!!

    德棍你们稍微有点常识好伐,如果存在气泡的话,在冷却的时候就出事了,怎么可能还会上坦克?

    于是我又加了一个括号上去“当然凭着厚度优势和大倾角,在战场上仍没有任何敌军坦克能够首发对其首上造成贯穿伤。is2的装甲为一体成型的铸造装甲,这种装甲虽去除了焊缝而在理论上来说提高了抗弹性,但由于苏联战时坦克工厂的生产条件和工人熟练度影响了装甲钢质量的稳定性,部分样品存在气泡和沙眼(气泡?怎么可能,有的话在冷却时就会出问题了,怎么可能还会上坦克?),一定程度上影响了is装甲的表现。”

    这个由于不显眼所以现在还没有被改回去呢23333333

    所以说百科的东西千万不要全信,特别是xxx不好,xxx不如xxx的东西。

    而本书的内容基本上都是参照外文书籍的pdf的,至少这个还比较可信的说。咱存的干货足足有11。2个g哦~,现在咱已经把这些书籍发到网盘了,地址会在书友群里的公告写出来。群号372839764,欢迎大家来翻阅哦。

    不要吐槽“战车资料”这个章节是复制百度维基的了,这玩意其实就是给完全不懂战车的人科普用的。而且,绝对不是凑字数绝对不是凑字数哦(因为很重要所以要说两遍!)。

德国装甲钢

    嗯,今天接着昨天德军装甲质量的话题。这篇文章是幽香酱发给咱的,看完之后咱觉得很有意思就发出来了。

    source:ftr。/2014/02/06/on-german-armour/

    来源↗本文作者为ensignexpandable,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

    转载请注明出处以及原作者。awhileago;iwroteaq&;aspecialonsoviettenperiodicrequeststodoasimilarspecialongerma;ididnotintendtowritesuchanarticle;b;thisisnoordinaryarticle。

    不久之前,我做了一份专注于苏联装甲的qa。在那之后我就一直收到有人想要我做一个类似的但是是关于德国人装甲的qa的请求。一开始呢,我本来是不想写的,但是使命在肩,我不得不写。然而这并不是一篇普通的文章。

    usually;archivematerialsdonotparticularl“that’sinteresting”hereandthere;maybea“huh;ididn’tknowthat”。i’veeveotermswithridiculousthingsthathappenwhenyoutrytoparereportsfromthetwosi;thisissomethingunrittenshockedmyreaders;butthisdiscoveryshockedevenme。

    通常来讲呢,档案之类的东西其实并不会让我感到惊讶。我经常会在各处发现“挺有意思的”内容,偶尔会有“恩,我不知道这事嘛”的样子。我个人碰到过许多把参与某事件的双方的报告进行对比时,出现非常奇怪的状况的例子。但是以下的东西是史无前例的。我曾经写出的很多东西都震惊了我的读者,但是以下发现甚至震惊了我自己。

    itallstarted;asitusuallydoes;withanargumentonanin;wewerediscussingadticdocument;specifically“metallurgicalexaminationofarmorandweldedjointsfromthesideofagermanpzkw(panther)tank“;tsofthingsonewouldnormallyexpecttoseeinareportaboutlate-wargermanarmour:“thesteelqualityratingwas“d”…whichisborderlineacceptable”;“thefracturewa**tremelybrittleinnature;withabrightflatcrystallinesurface”;“inferiortoughness;asevidencedbybrittlefracturesandlowimpactresistance”;“extremelypoorshockproperties”;etc;etc。ifyoulookedintogermanarmourinanyseriousmanner;you’veseen;wotforumsposterdaigensuibroughtsomethingunexpectedtomyattention;aclaimbyamericanintelligencethatthequalityofgermanarmourdidnotdeterioratefro?surelygermanarmourin1942wasnotasbadasitwasin1945?let’stakeatripbackintime;throughmanyyearsofarmoursamples;toseewhereitallwentwrong。

    像往常一样,这事是在一个网上的论坛里头挑起来的。正如往常一样,我们在讨论一份dcit(国防技术信息中心(defensetechnicalinformationcenter))的档案,准确的说是“对于德国的豹式坦克(国服称黑豹坦克)侧面的焊点以及装甲的冶金的实验”这份报告。报告中说了很多可以在一般的关于战后德国装甲的报告中看到的内容:〃装甲质量是“d”……也就是最低的可以接受的程度〃,“装甲本身就很脆弱,表面呈明亮平坦(平滑)的水晶状”,“极差的(抗)冲击性能”等等之类。如果你用任何严谨的角度来观察德国装甲的话,这些东西你以前也应该都看过。然而,wot论坛的daigensui提出了一些我没有料到的东西,即是:美国情报局表示德国装甲的质量在1942年~1945年间并没有变坏。这让我大跌眼镜,这到底怎么回事?德国人在1942年的装甲质量真的比1945年的装甲质量要好?让我们回朔时间,通过观察许多年的装甲样本来看看到底什么地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