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人体使用手册(2006年版)-第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人体使用手册
吴清忠 著。
…广州:花城出版社,2005。
ISBN 7-5360-4631-6

Ⅰ。人。。。
Ⅱ。吴
Ⅲ。中医学:卫生学-手册
Ⅳ。R21-62

中国版本图书馆CIP数据核字(2005)第111491号



责任编辑:林宋瑜 颜展敏
技术编辑:薛伟民
封面设计:蒲伟生
                                                                    
出版发行    花城出版社(广州市环市东路水荫路11号)
经    销    全国新华书店
印    刷    肇庆科建印刷公司(肇庆市星湖大道)
开    本    787×1092毫米   16开
印    张    15。25   1插页
字    数    210,000字
版    次    2006年1月第一版  2006年3月第5次印刷
印    数    80,001-100,000册
书    号    ISBN 7-5360-4631-6/R·14
定    价    29。00元
                                                                      
如发现印装质量问题,请直接与印刷厂联系调换。

  
感  谢


  这本书的出版,首先要感谢家人的全力支持,母亲、岳父母和兄弟姊妹的不断亲身体验;妻子的协助校稿;特别是小儿子坤骏的整个成长期为了支持我的想法,严格地实行早睡的规律生活,养得一张白里透红的苹果脸。
  同时要感谢我学习和研究中医的两个老师费伦教授和陈玉琴女士,以及上海著名漫画家郑辛遥先生特别为本书绘制插图。
  费伦教授原来服务于上海复旦大学,现任职上海市经络科学研究中心。费教授是中国著名的科学家,从1993年开始从事经络物质的研究,1998年3月在中国的科学通报上第一次发表研究成果。这份研究报告,是人类第一次用物理学的方法,从人体解剖中证实经络确实存在的证据。
  陈玉琴女士是一个自学成功的推拿师。她从中国古籍中体会出一套独特的人体逻辑,并且用这套逻辑,加上推拿的治疗手法,先后克服了许多不同的慢性病。陈女士很多宝贵的临床经验是我学习中医的最早启蒙经验,也是这本书中身体部分养生法的基本观念来源。
  
目录 contents
                                                       
  
序 /1
作者序

  从信息科技的观点阐释中医 

第一章   对现代医学的质疑

  三个现代医学的现象
  计算机科技的启示 
     人体的电压是什么
     人体一定比计算机完美
  关于血液检查的两个质疑 
     红血球数量正常就不贫血吗
     如何判断人体的脏器机能转好还是转坏
     
第二章   人体的系统

  人体的功能系统
     指挥系统
     能量供给系统
     资源管理系统
     诊断维修系统
     废物清理系统
     周边功能系统
  网络系统 
     经络系统
     血管系统
     神经系统
     淋巴系统
  什么是经络
 人体的硬件结构
 人体的修复能力
 
第三章  人体的血气能量系统

  五个血气水平的疾病和症状 
     健康水平
     阳虚水平
     阴虚水平
     阴阳两虚水平
     血气枯竭水平
  人体血气升降趋势的症状和疾病
  运动不会增加能量
  血气能量的储存
  如何观察血气的水平和趋势

第四章  寒气

  寒气的排除
  寒气的正确处理方法
  如何减少寒气的侵入
     避免淋雨
     洗头必须吹干
     游泳时必须注意的事项
     家中常备姜茶

第五章  病和症

  病和症的关系
  现代医学低估了人体的智慧

第六章  日常保养
  敲胆经 
     敲胆经是最佳的进补方法
  早睡早起
  按摩心包经
     简化的按摩方法
  不生气 
  保持肠胃的清洁
     防止唾液的感染
     不吃生的动物性食物
  中医的各种治疗手段

第七章  减肥

  肥胖不是吃得太多,而是排得太少
  心脏病是肥胖的原因
  不同体形的肥胖,有不同的原因
  肠胃问题是肥胖最主要原因之一 
  增加身体的能量,是减肥的第一课 
     减肥不是减重量,而是减体积 
     发胖是减肥必要的中间过程 
     原来就没有肌肉的人,有可能减得太瘦
     速成的减肥多数是将垃圾脱水
     减肥实例 

第八章  慢性病的调养

  痛风的调养
  过敏性鼻炎的保健
  婴、幼儿的寒气
  失眠的调养
  再生障碍性贫血 
     实例一
     实例二
  哮喘及长期咳嗽
  坐骨神经痛 
  十二指肠溃疡、胃溃疡、胃出血
  骨质增生(骨刺)
     疾病原因分析
     根治骨质增生的方法 
  尿毒症 
     尿毒症患者的养生保健方法
  糖尿病 
     糖尿病患者的养生保健方法 
  肿瘤及癌症 

第九章  总结

  现代医学不像大多数人认知的那么昌明
  “中医现代化”不是“中医西医化”
  
作者访谈

  真诚和无私的分享 

后 记

  愿天下人都能拥有健康的自信


   “中医”是我们祖先留下来最重要的遗产之一,在过去三千年间,它为我们的先人解决了无数的病痛。但在近百年来,中国受到列强的侵略,西方文化进入闭锁的中国,西方的医术、医学也进入我国,中医、西医碰撞了起来。中医的发展也受到很大的影响,可以说是一段颠簸停顿的历史。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提倡中西医结合,中医得到大力支持,在中医界相继有用现代科学化的语言文字阐明治本方面的论述,使人们了解中医理论人与自然的关系,可谓天人合一。
    进入21世纪,我国人口老化也随之而来,高龄老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来自慢性病的医疗及保健问题。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大量引进西方医学、医术和设备,同时也引进了西方世界不断增长的医疗支出体系,给人口众多的我国增添了很大的经济负担。在这个时机,这本书的出版有很重要的意义,提醒我们,中医“治于未病”的自然方法,很可能是解决老年化人群健康的一个重要方向。
    本书作者吴清忠先生是一个在中国大陆工作了十多年的台湾人,许多我国在中医经络研究中的重大发展,我是看了这本书后才了解的。这本书中提到杰出班子的工作成果也提醒了我们,中医现代化不可局限在医学界里,应该有更多的基本科学学科的科学家参与工作。中医现代化是我们这一代中国人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期许未来解开中医神秘面纱的必定是我们中国人。
   二○○五。 十月
   
 
  小时候英文课本中,一个国王祈求点石成金的故事让我印象深刻,  “点石成金”是西方自古以来科学发展的最主要动力。相对于西方的点石成金,东方的中国帝王则不断地追求长生不老术。这两种不同的动机,推动着东西方的科学走向两个不同的方向。
  记得小时候,书本上介绍科学家时,所用的图片都是放了一大堆瓶瓶罐罐的化学家,在20世纪末期信息工业开始发展之前,大家印象中的科学家大多数是化学家。西方的医学就是在那样的时空背景中发展出来的,无论是检查或者治病的药,都是化学的逻辑、方法和制品。一直到今天,西方医学仍然充满了化学科技的影子,甚至可以说是用化学方法来治病的科学。
  中国人从追求了几千年的长生不老术,发展出独具一格的医疗技术。中医认为人体是一个小宇宙,而且建立了阴阳、五行的理论。近百年来,无论西方人或中国人都认为这种阴阳五行的理论没有科学根据,根本是玄学。20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信息和网络科技成为新科技的象征,几乎人人都或多或少地具备一定程度的信息或网络科技知识,信息和网络科技中最重要的是系统学。
  从现代系统学的观点回头看中医的阴阳五行,我们可以发现原来阴阳五行理论,是那个没有仪器和数据的年代,用来描述系统的一种方法。在过去我们无法找到一个类似的系统利用比拟的方式来解释人体。但是在现代系统学发达的年代,用我们熟知的信息和网络系统来解释人体,将是一个使中医更容易被理解的方法。这本书就是试着用这个角度来描述中医理论。和西方医学相比,中医可以说是运用系统学原理治病的科学。
  软件是信息科技中最特别的事物,它是人类制造的第一个无法从硬件中用肉眼看到的东西,如果不明白有软件的存在,直接用解剖计算机硬件的方法,无法证实软件的存在。人体的功能比计算机复杂千万倍,从信息科技的观点来看,人体不可能只是单纯的硬件,必定存在着我们无法用解剖学验证的许多软件。中医学的许多理论和概念,很可能就像计算机的软件一样,永远无法从解剖学中得到验证。
  人体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系统,而制造方法却很简单,只要一对男女在一起,一不小心就会制造出一个人来,可是人体的维护却又极为复杂。医院里的医生在医学院里必须读七年,然后又要在医院中继续学习多年之后,才能成为一个能够独当一面的医生。可是即便是今日最著名的医生,也有一箩筐的疾病是他束手无策的。
  在我花了多年时间研究中医之后,发现错误的健康观念所形成的错误生活习惯,以及对于疾病的错误处理方式,使得人体的血气水平不断下降,各种不同程度的血气不足,形成了不同的
返回目录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