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故事-第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主人公侯蒙长得极为难看,属于那种一时半会儿难以结婚成家的主儿。但他却很是用功地去钻研着学问,对赋诗填词也颇感兴趣,并具有相当深湛的功柢。侯蒙少年时便以聪明才智被人赞扬,但很不幸,他一连几次都没能考取进士。这使得他不但内心受到难以形容的煎熬,而且还遭受到来自外部的各种冷嘲热讽。但侯蒙就是能挺得住,终于在他31岁那年,才算考取了当时也并不怎么了得的乡贡;只是他仍能以“聊胜于无”的心态,暂且来自我解慰着。   
  然而,这世界上最不缺少的,大概就是那些既无聊又浅薄的俗人了。他们总爱在人家业已布满伤口的地方撒盐,来表明他自己这庸俗的“高明”。那年春天,骀荡的江风在轻轻地吹拂着垂柳,又是一个放风筝的大好时光。跟大家一样,因读书有些倦怠了的侯蒙,就出来把自己手中的风筝放飞。而此时,那些原本极其无聊和浅薄的人竟又团团围住侯蒙,故意打趣着问他何时才能考取进士。忽然间,不知是谁在大喊了声:“你们快看,王五的风筝上还画上了侯秀才那亮丽的尊容呢!”   
  大家不由一阵哄笑起来,而侯蒙居然并不在乎王五这恶作剧,跟着大家一块儿大笑。同时,他从身边的小伙子手里要来了纸和笔,当场填写了一阙《临江仙》词,并把它赠给在场的人,让他们同时与之放飞。   
  大家近前一看,原来侯秀才即席所写的《临江仙》词说:   
  未遇行藏谁肯信?如今方表名踪。无端良匠画形容。当时轻借力,一举入高空。   
  才得吹嘘身渐稳,只疑远赴蟾宫。雨余时候夕阳红。几人平地上,看我碧霄中!   
  端详着侯蒙一会儿,大家的神情便立刻严肃起来,乃至空气都快要凝固了。他们再也不敢随便拿侯蒙逗乐儿,因为他们知道,眼前这个侯秀才可未必就是一个甘于平庸的人!   
  果然不出所料,第二年春闱考试,侯蒙一举成名,考取了他多年来梦寐以求的进士。而且尤为令人艳羡的,不到40岁时,他便做到了户部尚书,为天下读书人争上了一口奋发自励的气儿。        
贞魂词笔写风流——贞烈妇千古悲愤词   
  在古代中国,除了为数极其有限的女人的姓名得以流传下来,许多女人就像草木一样地自生自灭;这对当今社会生活着的妇女们来说简直是无法想像的。然而,这却是一个基本事实。本文要讲述这故事的女主人公,要是在现在,她的芳名肯定会流播人口,因为她不但具有极高的文学才华,而且更为难得的,她还具有连男子汉大丈夫都要为之肃然起敬的品节!   
  这女主人公,就是宋朝末年岳州人徐君宝的妻子某氏。这在文学史上就以“徐君宝妻”命名的某氏,由于国破家亡,作为一个妇道人家,她自然也就没有足以自立的可能。况且,敌人就在眼前正催迫着她赶快随行呢。这样一来,她连死的权利也给无情地剥夺了。   
  于是,某氏只得被元军掳掠到杭州,住进了曾抗击过金军的著名元帅韩世忠当年住过的王府。她心想现在得乘机作出一个重大决定了;她不是不想在路上自杀,免得受到眼前那强盗一般的军中长官的凌辱。事实上,她一路都是胆战心惊的,但她就是能够以自己的智慧和勇气跟那军中领导努力周旋着,才免于受到非礼。她自然知道,在路上,她之所以没有被玷污的最大原因,就是那大帅贪求她这美丽绝伦的姿色;不然,她即使聪明过人地跟他周旋,恐怕也是“瞎子点灯白费蜡”。因为对方的刀可不是用来吃素的,只要一声“杀!”——她这人头顿时便毫不费力地要落地了。因为她毕竟只是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女人而已!   
  此时此刻,住进旧王府中的那大帅自然不肯再放过她了。果然不出所料,那大帅一进入闺门,遂把那些监管着她的侍女尽行驱赶出去。她心知这回再要使巧计躲避开他那纠缠,恐怕也是不行了,于是她就暗下决心:是时候了!   
  大帅一过来,依然涎着脸向某氏表示了殷勤;然后他很快便话归正传了。也就是说,某氏今晚得要想通,陪伴他一同睡觉。知道自己再也逃脱不了大帅魔掌的某氏,尽管回忆起陈朝公主跟驸马徐德言在乱离前夕,两人约好将来凭着破镜求得重逢,而终于得以圆上好梦的美事;但这在如今的她看来,那无疑真的只是一个虚无缥缈的梦想了。于是她便对着大帅凄然一笑,然后坚毅地说:“我近来身上不净……您就再等等吧。”那大帅果然被激怒了;他说什么也不肯“再等等”,几乎就要过来强迫着她了。这时候,某氏从容地正告道:“你知道我们夫妻毕竟是有感情的;这样吧,让我这次祭奠过先夫之后,我就同意您的要求,长久地做您的妻子。这样您觉得还不行吗?”那大帅见她把话都说到了这个份儿上,也就喜不自禁地同意了。于是,他乐滋滋地出去到门外等候。   
  而某氏便把她那业已去世的丈夫的灵堂搭建起来,她自己分明是一副严妆的打扮;在焚香点烛后,她虔诚地祝祷上一番。她一回身,忽然提笔在墙壁上填写了一阕《满庭芳》词,来作为她对这个混浊世界的最后回顾,其词曰:    
  汉上繁华,江南人物,尚遗宣政风流。绿窗朱户,十里烂银钩。一旦刀兵齐举,旌旗拥、百万貔貅。长驱入,歌台舞榭,风卷落花愁。   
  清平三百载,典章文物,扫地俱休。幸此身未北,犹客南州。破鉴徐郎何在?空惆怅,相见无由。从今后,梦魂千里,夜夜岳阳楼!①   
  见到某氏好久也没有出来,这大帅就推门进去一看,他当即便傻了眼。原来除了墙壁上一首某氏刚写的词作外,房内已是空无一人。他急忙要人去寻找;人们打着灯笼四处找遍王府中的每个角落,才在后花园里发现某氏已经投水自尽。这大帅不由大吃一惊!为掩饰自己的罪过,他连忙命人把她捞了上来;而某氏却早已香销玉殒。   
  按:① 此词诸版本多有不同。百,一作“十”;台,一作“楼”;俱,一作“都”;犹一作“尚”;鉴,一作“镜”;梦,《辍耕录》、《词综》等作“断”。至于“钩”,今本《情史》作“沟”,盖印刷之误也,可不具论。        
凤栖曾避浮名语——面对无果情缘陆游情不尽   
  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如今憔悴篷窗底,飞上青天妒落花。   
  天色已经渐渐地暗下来,久久站立在杏花畔的大诗人陆游,禁不住口占了这首七绝诗赠给正在流着红泪的妙龄女子。   
  他当然知道,她才16岁的年纪,那该是青春活力特强的时候,而他自己现在却仍还飘零在四川这边疆地区。若说是为保家卫国,那倒也罢了;但朝廷那些从事私利的权臣不让他前往疆场杀敌不算,还一再对诗人极尽污蔑之能事,说诗人恃酒狂放,那他就自称放翁算了。这样,他能不能算是对那些卑鄙的奸邪之辈的反击呢?但现在,面对着眼前这年纪才16岁的少女,他心中又禁不住不安了起来。   
  是的,诗人陆游真的难得在此地遇见知心的人儿,只是对方年纪跟他也实在过于悬殊了。两人心里虽然都在互相亲爱着,但即便如此,他尚且被那些权贵指责为“颓放”呢。而现在,他举手投足间都极其容易受到某些卑劣者的诘责。所以少女这轻视浮名并看重人品的话语以及行为,便都使他尤其难以忘怀。但由于诸多恶劣的现实阻隔,诗人只得忍痛跟心爱的人儿分手,这将是一场令人多么难堪为怀的人生经历啊!   
  黯然神伤的诗人在写罢此诗后,便极为懊丧地离开了四川,到达山阴(今浙江绍兴)这个自己日夜魂萦梦绕的故乡。在闲居时,那一幕幕活色生香的往事不禁又泛上了他的心头;那些虽说是很小的事情,现在都成了他心旌为之摇曳不已的参照系数。对此,诗人不觉提笔写道:   
  金鞭珠弹忆春游,万里桥东罨画楼。   
  梦倩晓风吹不断,书凭春雁寄无由。   
  镜中颜鬓今如此,席上宾朋好在否?   
  箧有吴笺三百个,拟将细字写春愁!①   
  写到此处,诗人就不觉大为感叹了。当年在帅府的宴席上,那位令他心仪的少女,现在固然已不知她身在何处了,但她的音容笑貌却依然在他眼前不时浮现,而且越发鲜活起来。这样,诗人不禁又摇晃着脑袋吟出了第二首七律诗来:   
  裘马清狂锦水滨,最繁华地作闲人。   
  金壶投箭消长日,翠袖传杯领好春。   
  幽鸟语随歌处拍,落花铺作舞时茵。   
  悠然自适君知否,身与浮名孰重轻!?②   
  一边感叹着自己的遭遇,一边又感叹着社会的前途,诗人尽管满有一腔爱国热情,但也仍然被投闲置散,更遑问她原本就是一个身世微贱的歌女了。而现在自己这样的一种生活,难道不就是她飘沦生活的影子么?但总之一句话,这少女当时就站立在楼旁对自己亲口痴情地说起不重名利,而专爱有思想内涵的人品的一幕幕时,陆游便觉得这真是太难得,太难得了!这样一想,他遂把刚才所赋写的两首七律诗,用一种“櫽括”的手法,填写了一阕名叫《风入松》的词作,来作为他这段无果而终的情缘的归结。同时,这也是对他自身没有能力使知心少女的归属得到可靠保证的忏悔和感叹——   
  十年裘马锦江滨,酒隐红尘。黄金选胜莺花海,倚疏狂、驱使青春。弄笛鱼龙尽出,题诗风月俱新。   
  自怜华发满纱巾,犹是官身。凤栖曾记当时语,问浮名、何似身亲?欲写吴笺说与,这回真个闲人!③   
  按:① 此诗中“否”,亦作“不”,平声。弹,去声;凭、将,均为平声。② 此诗中“否”,则为仄声。长、传,均为平声;重,去声。阿袁按,“轻”属“八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