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故事-第1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相思意已深,白纸书难足。字字苦参商,故要檀郎读。   
  分明记得约当归,远至樱桃熟。何时菊花时,犹未回乡曲?④   
  我们知道,在这首短短的小令词中,据其字面或谐音,它居然竟使用了10种药物的名称,这不能不绝对可以见出作者的巧思和睿智来。根据其本名的便有“相思”、“苦参”、“当归”、“樱桃”、“菊花”等;而据其谐音的则有“意已(薏苡)”、“白纸(白芷)”、“郎读(狼毒)”、“远至(远志)”、“回乡(茴香)” 等。我们读了陈亚这首情深意切的佳作,真是大大感受到女主人公的多情和重义,同时也深切感到她对丈夫出门已久而不归家的怨怅之情。此时此刻,除了感叹作者陈亚这深厚的文学功柢外,不知我们还能说些什么?!   
  事实上,陈亚之所以善于写作药名诗词,却正是有其“历史原因”的。作为江苏扬州人的陈亚,从小便成了孤儿,后来由他的舅父抚养成人,而他舅父则正是一个药工。从幼儿时起就对它们耳濡目染的陈亚自然喜好上了药物,并在写作时以之入诗词,那自然也在情理之中;加以他生性诙谐,借它们来表达他的某种情愫,那就一点儿也不使人感到奇怪了。   
  至于要写好这些诗词,那固然非得要有广博的知识不可。我们从陈亚做官后藏书数千卷书画数十轴这个数字,也可看出他的知识面是何等之广!而这,便正是他写好这些药名诗词的根本保证之一。故此,那些对奇诗趣诗却睁眼肆意说着瞎话的人似乎也不妨“知人论世”一番,当不难发现人家正是由于具有这等渊博的知识,才能写得出如此之佳的作品来啊!   
  按:① 《词苑丛谈》即认为“此等词偶一为之可耳”;而《青箱杂记》亦赞为“虽一时俳谐之词,然所寄兴,亦有深意。”② 诚然,陈亚并不是最早写作药名诗词的作家。如唐人张籍便写有“江皋岁暮相逢地,黄叶霜前半下枝”;句中的“半下”即谐音中药“半夏”。具见《郡斋读书志》。③ 陈亚现仅存词4首,且皆为药名词。④ 此词与《词谱》所录相比,系增“分明”二字,即属于所谓“趁字”一类;这在词中是允许的,盖可称为“别体”或“又一格”。又,檀郎,一作“槟郎”,以谐药名“槟榔”,然似不如“檀郎”义长;故不取。        
奉旨填词情不老——皇帝跟士人究竟谁开谁的玩笑   
  想要吃在皇帝身边工作这碗饭的,无疑得冒着很大的风险。众所周知的唐代大诗人李太白就是因写了三首《清平调》诗被人进谗,①并被所谓赐金放还的;而同样因填写有《清平乐》词的北宋人王观,却由于说出了“黄金殿里”的宫闱私秘,②且其用语对至尊无上的皇帝进行了揶揄嘲弄,这大大地惹恼了神宗的生母高太后,致使他那美好的前程当即被断送,并最终成了个“王逐客”。③   
  要知道,这“王逐客”的词风却是学著名词人柳永的。而早些时候的柳永跟王观一样,也因“应制”而未能获取皇帝的欢心,遂成了另一位“逐客”,这可真是令人不得不大为感叹。   
  使柳断送前程的词名叫《醉蓬莱》。那是因为当时极为难得的老人星出现在天空中,作为当时一心想要在皇帝跟前效力的柳词人,自然觉得这是一个大好时机,便十分高兴地吟诵起来:   
  渐亭皋叶下,陇首云飞,素秋新霁。华阙中天,锁葱葱佳气。嫩菊黄深,拒霜红浅,近宝阶香砌。玉宇无尘,金茎有露,碧天如水。   
  正值升平,万机多暇,夜色澄鲜,漏声迢递。南极星中,有老人呈瑞。此际宸游,凤辇何处?度管弦声脆。太液波翻,披香帘卷,月明风细!    
  由于当时这原名柳三变的词人柳永所写词句通俗易懂,而且它又饶有一种感动人心的力量与韵味,所以连处于皇宫里头的仁宗也很喜欢听他写的歌词,有时甚至在宴会上还要亲自歌唱。而现在,内臣知道面对描写这样重大事件的词作,如果由柳三变来制作的话,那真是最为合适不过了;而柳既然想通过这条途径取得皇帝的青睐,不用说,他自然也就更要用心去创作的。然而,事情却大大出乎人们的意料。当仁宗听到该《醉蓬莱》第一字“渐”时,就很不高兴了,觉得对此好事竟用这个有着迟缓意味的字,便有点不大对头。又听到“宸游凤辇何处”等句子时,这跟他当时写给老父亲真宗挽奠词里的句子也有相同之处,心中遂更为老大不快了;尤其在听到结尾那句“太液波翻”时,不觉龙颜震怒道:“为什么不去说‘太液波澄’?”只听“啪”的一声,柳这词稿就被扔到了地上。   
  原本想讨取皇帝欢心,谁知拍马屁却拍到了马腿上,反而被踢得远远的。这对柳三变来说,无疑是一个很大的打击。而更大程度上的打击,则是他在参加科举考试之时,原本觉得自己这次应该心愿得偿了的柳三变,在放榜那天,他却又被“开涮”了。那原因主要是由于他曾填写过一首叫《鹤冲天》的词,该词说的是——   
  黄金榜上,偶失龙头望。明代暂遗贤,如何向?未遂风云便,争不恣游狂荡?何须论得丧!才子词人,自是白衣卿相!   
  烟花巷陌,依约丹青屏障。幸有意中人,堪寻访。且恁偎红倚翠,风流事,平生畅。青春都一饷。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④   
  该词跟柳其他一些词一样,也很快地就传唱到了皇宫中。但仁宗当时则因留意于正经八百的儒家学说,对那些专门用浮艳虚华文词构筑的作品却并不怎么看好;除非他那时正在玩乐。而柳这词又由于传唱颇广,对正经的考举却未必有什么“正面的导向意义”,于是,仁宗竟然有意要斥逐他了。他在放榜那天便对那专管录取的官员说了句:“此人不就是说‘忍把浮名,换了浅斟低唱’吗?那又何必要来讨取‘浮名’呢?且去‘浅斟低唱’好了!”   
  所谓“皇帝圣旨口”,就这么一句话,柳的命运顿时就被改换了。激愤之余的柳除了发发牢骚外,在封建时代的他又能怎样?但他毕竟跟一般读书人大不一样,当即竟激愤地在一快木牌上写着“奉旨填词柳三变”,一心给歌妓舞女写起歌词来了。仁宗听说起此事,却也只有苦笑,因为皇帝毕竟是所谓“金口玉言”之人,他也委实是说过那话的,遂只得任由柳这样“软弱对抗”着了。而许多老百姓则由于这事挺新鲜,反而同情起柳的遭遇来。至于歌女们却尤其高兴,因为她们从此就可以有幸得到柳的那些婉转动听而又通俗易懂的歌词了。   
  只是后来,柳三变也终于变更名字为“柳永”,他这才考取了进士,没有受到皇帝和试官的“死克”,顺利地做上官儿。而柳永在做官生涯中,也为人们办了许多好事,那当然已是后话了。但皇帝和士人这般争斗,究竟谁是最后的“赢家”,很明显,在文学流传这事实上,真正的“赢家”只能是后来改了名字而且也真正能够垂名后世的柳永,绝非当年那个肆意剥夺士人功名权利的仁宗!因为柳永作品里所展现出来的真情,却是任谁也无法漠视的现实。历史就是如此残酷,同时也这么公平!   
  按:① 清平调,《李太白集》作《清平调词三首》,互参拙著《唐诗故事·诗仙别有“清平调”》。② 此即为王观该词起句。③ 具见《能改斋漫录》卷17。④ “争不”句,《本事词》作“争不恣,狂游荡”,非;而通行本如《唐宋词鉴赏辞典·唐·五代·北宋》则从《全宋词》等作五字句“争不恣游荡”,亦非。阿袁今考诸柳永同一词牌之其他词作,以及明人汲古阁本《宋六十名家词》,此句当作六字句,一如本书所载是也。又,屏,一作“图”;饷,一作“晌”。        
真情何处问初终——不存阶级成见柳永仍虚诺   
  都城东京(今河南开封)城里的一切,真是繁华极了。那些红男绿女在街道上卖弄风情者就不消多说了,即便是正经人家出来的女子,也很少不亭亭玉立在汴河上驻足四顾,以尽情欣赏眼前这浮靡而又动人的风景。作为因落第而困守此间已有许多时日的词人柳永,对于这些人来人往的世态也都早已了如指掌了。   
  他又得去给自己心爱的虫娘填写首歌词以供歌唱,这是他的心愿;因为在他最为落魄的时候,她居然没有用势利的俗眼来看待自己,那么,这就值得自己为之花上一番心血的。人生不就是讲求真心诚意的相知相待吗!柳永心里便不由得一阵感动。   
  到了妓馆,他一抬眼就见到了那位既美丽又温柔而且还懂得诗词歌赋的虫娘,柳永心里便有一种实在的冲动:这么善解人意的多情才女,如果把它娶将过来作为自己永远相伴的妻子,那该是多么温馨的美事啊!而眼前这虫娘尽管也给他人唱歌跳舞,但她的心则完全是属于自己的;对此,柳很为满足。   
  正在这样胡思乱想之际,一只纤纤玉手不知什么时候已轻轻地放在了他的肩膀上。柳永一回头,便惊喜地看到虫娘正在背后跟他开起玩笑来了。他当即拿出了自己从街旁那家玉器店里给她特意选购的玉镯子,并要给她亲手戴上。而虫娘则一脸兴奋地跑开了,说是花目前经济条件还不是很好的柳相公的钱,那是她很不愿意的;还一再坚持说,只要有相公这份心意就够了。   
  曾经为虫娘一再唱过赞歌的柳永,这时候又想起了日前给写的《木兰花》词,①这处处体现出温润风格的虫娘,使一座青年都迷醉了:   
  虫娘举措皆温润,每到婆娑偏恃俊。香檀敲缓玉纤迟,画鼓声催莲步紧。   
  贪为顾盼夸风韵,往往曲终情未尽。坐中年少暗销魂,争问青鸾家远近。②   
  诚然,这无疑也是词人对她的真心爱赏了。而现在,之所以拿着这只玉镯来赠给虫娘,其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