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宋词故事-第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谑撬怯种坏梅直鹆恕4耸甭抻衷矶嘟鹎担骸翱蠢矗哿┑囊鲈凳敲幌妨耍乙步诰薪崾憔偷仍勖抢词涝俳峄榘伞!薄  
  同年冬天,受聘的罗女就要出嫁了,而张急急忙忙地赶回老家。听到这消息的罗,遂写了首《卜算子》给张送去:   
  幸得那人归,怎便教来也?一日相思十二辰,直是情难舍。   
  本是好姻缘,又怕姻缘假。若是教随别个人,相见黄泉下。”③   
  看来,罗是真的已做好自杀的准备了,但她仍然希望能跟张会上一面。张就赶忙去赴约会,罗既高兴又怨恨着说:“你为何又要去湖北呢?现在只剩下两个月了,我本来是想跟你一同去死的;但现在想想你这无量的前途,我便不能像一般人所想的那样,所以就让我一个人去死吧。”说到这里,两人便不由得抱头痛哭起来。此时,张遂拿笔依着罗词的韵脚,填写了和词给她看:   
  去时不由人,归怎由人也?罗带同心结到成,底事教拼舍?   
  心是十分真,情没些儿假。若道归迟打棹篦,甘受三千下。④   
  这样,两人便又开始每夜幽会了。但半月之后,他们这私事终于被罗家父母发觉,张就被抓到衙门里给关押着。而罗由于投井自杀未果,反而被人整天守候着,不让她擅自离开寸步。张在官府里向长官陈述了自己跟罗属于两厢情愿之事,长官也想从宽处理,给他们撮合撮合就算了。但富人辛氏依仗自己有钱,竟死咬着不放。而张父知道此事后,遂恳请湖北的军政长官行文请老家的太守帮忙,以便从中斡旋斡旋。此时此刻,使人惊喜的,是被关押在监狱里的张幼谦却在湖北考取了《周易》科的第一名。   
  如此一来,老家太守便把辛氏叫来,开导他说:“罗女也不是一个什么贞节妇人了,你为什么还要死争着不放?况且,天下有的是美貌的女子,依我来看,你还不如叫他们还给你一笔丰厚的聘礼得了。”见事已至此,富人辛氏也只好答应就此结案。   
  被放出了监狱的张,后来便受赘于罗家;第二年,他也因考取进士而做上了小官。   
  按:① 思、量,均为平声;分,仄声。② 此属近体诗中的“折腰体”,即第二、三句平仄不黏。③ 那、便,仄声;教、难,平声。④ 拼、篦,平声。        
无踪云雨枉啼红——只重禄位不重感情者的下场   
  两个原本青梅竹马的有情人,却因男方未曾获取官位就使一生的好事告吹;这无论如何也是令人感叹乃至鄙弃的了。而造成这桩怪事的主人公,他们原来还是一对表兄妹呢。虽然在当今这遵照计划生育国策办事的年代里,那女方家长如果拿表兄妹不能结成婚姻关系这法定事由来说事,倒还占上一定的理由;只是当时并没有这一说。   
  徽宗宣和年间(1119年~1125年),幼卿同她表兄在一起学习。由于每天耳鬓厮磨,加以对诗文的共同爱好,渐渐地,两人便都对对方产生了强烈的好感。   
  有一天晚上,家人闲谈着近来国事日渐颓唐的现实时,都不禁大为感伤;以为这样下去,国家将很难会再度兴隆起来。而此时,正在书院里读书习字的幼卿及其表兄则在私下里互许着终身,说定两人非对方不嫁不娶。确切一点说,表兄对眼前这越发长得漂亮的表妹幼卿,也真的是越发喜欢上她了。   
  因此,在一次回家时,他竟敢赖着父母给他提亲。父母自然也有这个意愿,于是便拣择了一个好日子过来向亲戚提亲。然而,幼卿的父母却就是不同意,说什么你儿子现在还没有一官半职。而现在看样子就要天下大乱了,因此,我女儿嫁过去难道还要去喝西北风不成?除非你儿子取得官职,让我们女儿在生活上能有个保障才成。而偎依在父母亲身边的幼卿,却也低着头始终不发一言。见到这场景,知道这肯定是没戏了的表兄父母,便只得黯然回家把这事儿告诉了爱子。表兄见原本跟自己盟誓过的表妹尚且只重禄位不重感情,遂愤愤不平了。但他却反过来劝慰父母道:“这并没有什么!你们就不要为我担心好了。我会好好读书,考取功名让他们看看的!”说罢此番话,表兄就再也不去跟幼卿同班学习了。   
  不久,到了及筓年龄便可出嫁的幼卿,奉父母之命嫁给了一个武将。而在第二年,表兄果然以甲科这好成绩考取了进士,并到洮房一地就任官职。而幼卿的武官丈夫也因领兵驻扎在陕西一带。在一个灰濛濛的天气里,表兄因办理公事途经陕西,谁知正好跟幼卿及其丈夫在驿亭里邂逅了。当时两人一见,都感到十分震惊,所以各自的举止也不由得局促起来。但心中因有着无限伤心和愤怒的表兄,虽然未必就是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但他内心里所受到的伤害却无疑正是很深的,因此眼前这背信弃义的表妹固然使他怨愤莫名。于是他就不再朝她多看一眼,好像两人各不相识似的;同时,他还在所骑好马的屁股后头猛然狠狠地抽上一鞭。那受痛了的坐骑便突突突地腾空而起,驾着表兄绝尘疾驰而去。   
  由于感到自己的软弱和背信弃义,自觉颇无颜面的幼卿就在陕西这驿亭的墙壁上填写了一阕《浪淘沙》词,用以表达她这人生中的无端感想。其全篇曰:   
  极目楚天空,云雨无踪。谩留遗恨锁眉峰。自是荷花开较晚,孤负东风。   
  客馆叹飘蓬,聚散匆匆。扬鞭那忍骤花骢?望断斜阳人不见,满袖啼红。   
  此时此刻,但见四山无语,泪水纷飞。而表兄的身影随着大风的吹卷,早已杳不可见了。只留下了幼卿在那里默默地流着酸涩的泪水,不知是痛悔还是惭愧。这却把站立在她身边的武官丈夫搞了个莫名其妙,许久也未能说出一句话来。        
不幸放翁多内憾——陆游妻妾悲怆词情忏不尽   
  宋代大诗人陆游在诗文中所展现出来的爱国精神是无与伦比的,所以人们每每对之赞叹不已,这当然丝毫不错;但若说起他的家庭生活,却就未必像他诗文一样令人艳羡了。   
  在当时那个可以同时拥有妻妾的年代,曾在四川做过官的陆游(号放翁)在回家之时,带了一个能文的蜀娼并把她置于别室,隔三岔五地去跟她相会。但他却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诽谤为携带尼姑出走,这当然是不合礼法了。这风波后来虽已平息,但由于他因生病而未能去看望,这蜀娼竟以为陆已移情别恋,顿然颇生疑心,于是陆便写词来解释。对此,这蜀娼也填写了首《鹊桥仙》来戏谑他道:   
  说盟说誓,说情说意,动便春愁满纸。多应念得脱空经,是那个先生教底?   
  不茶不饭,不言不语,一味供他憔悴。相思已是不曾闲,又那得工夫咒你!   
  如果说,这还只是属于当时的无伤大雅之事;那么,事实上,陆大诗人在此前的家庭婚姻生活中的悲哀情事,便早已种下来了的。   
  他开始娶上舅舅唐闳之女唐婉为妻。唐婉不但善写诗词,而且其人品也属上佳,所以陆唐的夫妻关系极为恩爱。然而令人奇怪的,陆母对这个侄女兼媳妇的唐婉却很不满意,竟一再强迫陆跟她离婚。陆一边要维系原本和谐的夫妻情爱,一边又要照顾孝道,便外出暗中租赁了一幢楼房让唐住,然后去跟她幽会。然而不多久,这事还是被陆太夫人知道了,她暴跳如雷地命陆跟唐迅即断绝关系。慑于当时礼教的压力,陆、唐竟只得离异了。   
  这种打击对陆放翁来说无疑是很大的。尽管陆另娶,而唐也嫁给了同郡的赵士程,但陆、唐两人的心里依然还存在着对对方那良好的情义。一次,陆到绍兴禹迹寺附近的沈园春游时,邂逅前妻唐婉及其后夫赵士程。唐跟赵说起了她跟陆的旧事,赵也是通情达理之人,遂派人给陆送去一份酒肴。面对着这深情送来的酒肴,陆回想起自己这如梦一般的爱情婚姻生活,顿时百感交集而又怅惘久之。因这沉痛心情的驱使,陆不禁在墙壁上填写了一阕《钗头凤》词: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①   
  写罢此词,陆匆匆地把那酒肴用完,便含泪黯然离去。而一会儿也到了这里的唐婉,读了这词,想想自己原本恩爱的夫妇却无端遭到拆散,就不觉痛哭失声起来。待到她缓过神来,遂和着陆词写上一首平韵的《钗头凤》词道: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回去没多久,抑郁成病的唐氏遂饮恨而殁。获悉这一人间不幸的陆游,总觉得这事跟他有着不可推卸的干系,因而他心中的内疚感也一直没能消退。他在隐居鉴湖三山时,几乎每年都要进城到禹迹寺凭吊唐氏。   
  在陆75岁那年,他又登寺眺望,但见桥下的流水依然,这里曾照见人间多少的悲哀和无奈,而当年的玉人却已杳不可见。对此,他不胜感慨地口占绝句道:   
  落日城头鼓角催,沈园非复旧池台。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见惊鸿照影来。②   
  40年就这么快地过去,而自己也将成为尘土的陆诗人,觉得意犹未尽,遂又赋诗道:   
  梦断香消四十年,沈园柳老不吹绵。   
  此身行作稽山土,犹吊遗踪一泫然。    
  后来,沈园也已经接连换了三任主人,而陆的心上人当然更是无从求取了。想到这里,多情的诗人便吟成一首七律道:   
  枫叶初丹槲叶黄,河阳愁鬓怯新霜。   
  林亭感旧空回首,泉路凭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