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9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康志四二“独”作“唯”。卢文弨曰:“金陵,今江南江宁府,吴、东晋、宋、
齐、梁、陈咸都之;洛下,今之河南开封府,周、汉、魏、晋、后魏咸都之,
故其音近正,与乡曲殊也。”严式诲曰:“洛下为河南府,非开封府。”刘盼
遂说同。周祖谟曰:“金陵即建康,为南朝之都城。洛下即洛阳。世说新语
雅量篇称谢安作洛生咏,刘注引宋明帝文章志云:‘安能作洛下书生咏。’是
俗称洛阳为洛下。洛阳为魏、晋、后魏之都城。盖韵书之作,北人多以洛阳
音为主,南人则以建康音为主,故曰搉而量之,独金陵与洛下耳。”器案:
隋书经籍志小学类有河洛语音一卷,王长孙撰。盖即以帝王都邑之音为正音,
参校方俗,考核古今,为之折衷者。
〔二一〕景定建康志无“诣”字,非是。文心雕龙乐府篇:“奇辞切至。”
切诣犹切至也。
〔二二〕续家训“■钝”作“讹钝”,义较胜。卢文弨曰:“■,五禾
切,说文:‘圜也。’”〔二三〕续家训“其”作“在”。论语颜渊篇:“质直而
好义。”〔二四〕卢文弨曰:“淮南地形训:‘清水音小,浊水音大。’陆法言
切韵序:‘吴、楚则时伤轻浅,燕、赵则多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
益则平声似去。’”郝懿行曰:“案:北方多古语,至今犹然。市井闾阎,转
相道说,按之雅记,与古不殊,学士老死而不喻,里人童幼而习知;奚独樵
夫笑士,不谈王道者也?余着证俗文,颇详其事。”周祖谟曰:“案:经典释
文叙录云:‘方言差别,固自不同,江北、江南,最为钜异。或失在浮清,
或滞于重浊。’与颜说相同。颜谓南人之音辞多鄙俗者,以其去中原雅音较
远,而言辞俗俚,于古无征故也。”〔二五〕周祖谟曰:“此论南北士庶之语
言各有优劣。盖自五胡乱华以后,中原旧族,多侨居江左,故南朝士大夫所
言,仍以北音为主。而庶族所言,则多为吴语。故曰:‘易服而与之谈,南
方士庶,数言可辨。’而北方华夏旧区,士庶语音无异,故曰:‘隔垣而听其
语,北方朝野,终日难分。’惟北人多杂胡虏之音,语多不正,反不若南方
士大夫音辞之彬雅耳。至于闾巷之人,则南方之音鄙俗,不若北人之音为切
正矣。”(参见陈寅恪先生东晋南朝之吴语一文。)〔二六〕段玉裁曰:“钱,
昨先切,在一先;涎,夕连切,在二仙:分歛侈。”钱馥曰:“案:一先昨先
切,前、●、湔、颉ⅰ瘛ⅰ窳郑诙桑蛳汕校胂淹浚父
别,钱,从母,涎,邪母。”〔二七〕段玉裁曰:“石,常只切;射,食亦切:
同在二十二昔而有别。”〔二八〕段玉裁曰:“贱,才线切;羡,似面切:同
在三十三线而有别。”〔二九〕段玉裁曰:“是,承纸切;舐,神纸切:同在
四纸而音别。”周祖谟曰:“此论南人语音,声多不切。案:钱,切韵昨仙反,
涎,叙连反,同在仙韵;而钱属从母,涎属邪母,发声不同。贱,唐韵(唐
写本,下同)才线反,羡,似面反,同在线韵;而贱属从母,羡属邪母,发
声亦不相同。南人读钱为涎,读贱为羡,是不分从邪也。石,切韵常尺反,
射,食亦反,同在昔韵;而石属禅母,射属床母三等。是,切韵承纸反,舐,
食氏反,同在纸韵;而是属禅母,食属床母三等。南人误石为射,读是为舐,
是床母三等与禅母无分也。”〔三0〕段玉裁曰:“庶在九御,戍在十遇,二
音分大小。”〔三一〕段玉裁曰:“如在九鱼,人诸切;儒在十虞,人朱切。”
〔三二〕段玉裁曰:“紫,将此切,在四纸;姊,将几切,在五旨;二韵古
音大分别。”〔三三〕段玉裁曰:“洽,侯夹切,入韵第三十一;狎,胡甲切,
入韵第三十二。”〔三四〕周祖谟曰:“此论北人语音,分韵之宽,不若南人
之密。案:庶、戍同为审母字,广韵庶在御韵,戍在遇韵,音有不同。庶,
开口,戍,合口。如、儒同属日母,如在鱼韵,儒在虞韵,韵亦有开合之分;
北人读庶为戍,读如为儒,是鱼、虞不分也。又紫、姊同属精母,而紫在纸
韵,姊在旨韵,北人读紫为姊,是支、脂无别矣。又洽、狎同为匣母字,切
韵分为两韵;北人读洽为狎,是洽、狎不分也:由此足见北人分韵之宽。”
又曰:“以上所论,为南北语音之大较。然亦有为之推所未论及者。如南人
以匣、于为一类,北人以审母二三等为一类,是也。南人不分匣、于者,如
原本玉篇云作胡勋反,属作胡甫反,经典释文论语为政章,尤切为下求,唐
写本尚书释文残卷猾反为于八,皆是。北人审二审三不分者,如北史魏收传,
博陵崔岩以双声语嘲收曰:‘愚魏衰收。’洛阳伽蓝记,李元谦嘲郭文远婢曰:
‘凡婢双声。’皆是。盖衰、双为审母二等,收、声为审母三等,今以衰收、
双声为体语,是审母二三等无别也。且魏收答崔岩曰:‘颜岩腥瘦。’腥属心
母,瘦属审母二等,魏以腥瘦为双声,是心、审二母更有相混者矣。至于韵
部,则北音钟、江不分,删、寒不分,烛、觉不分,均可由北朝人士诗文之
协韵考核而知,与南朝萧梁之语音迥别,此皆颜氏之所未及论,故特表而出
之。”〔三五〕周祖谟曰:“案:之推入邺,当在齐天保八年,观我生赋自注
云:‘至邺便值陈兴。’是也。”〔三六〕赵曦明曰:“北齊書崔■傳:‘子瞻,
字彦通。聪明强学,所与周旋,皆一时名望。叔子约,司空祭酒。’”周祖谟
曰:“‘崔瞻’,北史卷二十四作‘崔赡’,赡与彦通义相应,当不误。若作‘瞻’,
则不伦矣。贍,■子,清河东武城人。北史云:‘赡清白善容止,神采嶷然,
言不妄发。齐大宁元年除卫尉少卿,使陈还,迁吏部郎中,天统末卒。’崔
子约见同卷崔儦传,传云:‘子约长八尺余,姿神俊异,魏定武中为平原公
开府祭酒。与兄子赡俱诣晋阳,寄居佛寺。赡长子约二岁,每退朝久立,子
约凭几对之,仪望俱华,俨然相映;诸沙门窃窥之,以为二天人也。齐废帝
干明中为考功郎,病卒。’”〔三七〕周祖谟曰:“李祖仁、李蔚,见北史卷四
十三李谐传。谐,顿丘人,仕魏终秘书监。史称:‘谐长子岳,字祖仁,官
中散大夫。岳弟庶,方雅好学,甚有家风。庶弟蔚,少清秀,有襟期伦理,
涉观史传,专属文辞,甚有时誉。仕齐,卒于秘书丞。’弟若,即与刘臻、
颜之推同诣陆法言门宿,共论音韵者也。见法言切韵序。”〔三八〕续家训“音
韵”作为“音谱”。赵曦明曰:“隋书经籍志:‘修续音韵决疑十四卷,李概
撰。’又‘音谱四卷。’”周祖谟曰:“案:李季节见北史卷三十三李公绪传。
公绪,赵郡平棘人。史云:‘公绪弟概,字季节,少好学,然性倨傲。
为齐文襄大将军府行参军,后为太子舍人,为副使聘于江南,后卒于幷州功
曹参军。撰战国春秋及音谱并行于世。’概平生与清河崔赡为莫逆之交,概
将东还,赡遗之书曰:‘仗气使酒,我之常弊,诋诃指切,在卿尤甚。足下
告归,吾于何闻过也。’(见北史崔赡传。)足见相■之密。其所着音韵决疑
及音谱皆亡。音谱之分韵,敦煌本王仁昫切韵犹记其梗概。如佳、皆不分,
先、仙不分,萧、宵不分,庚、耕、青不分,尤、侯不分,咸、衔不分,均
与切韵不合。音韵决疑,文镜秘府论(天册)所录刘善经四声论中,尝引其
序云:‘案:周礼,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太族为征,姑洗为羽。商
不合律,盖与宫同声也。五行则火土同位,五音则宫商同律,闇与理合,不
其然乎?吕静之撰韵集,分取无方,王微之制鸿宝,咏歌少验。平上去入,
出行闾里,沈约取以和声,律吕相合。窃谓宫商征羽角,即四声也,羽读如
括羽之羽,以之和同,以位群音,无所不尽。岂其藏理万古,而未改于先悟
者乎?’此论五音与四声相配之次第,为后人之所宗,故附着之。”器案“音
韵决疑”,续家训作“音谱决疑”,文镜秘府论天册四声论正作“音谱决疑”,
日本国见在书目有音谱决疑十卷,注:“齐太子舍人李节撰。”又音谱决疑二
卷,李概撰。则作“音韵决疑”者疑误也。
〔三九〕赵曦明曰:“隋书经籍志:‘韵略一卷,阳休之撰。’”周祖谟
曰:“北齐书卷四十二阳休之传云:‘休之,字子烈,右北平无终人。父固,
魏洛阳令。休之俊爽有风概,少勤学,爱文藻,仕齐为尚书右仆射。周武平
齐,除开府仪同。隋开皇二年终于洛阳。’其所着韵略已亡。(器案:今有任
大椿、马国翰辑本。)刘善经四声论云:‘齐仆射阳休之,当世之文匠也。乃
以音有楚、夏,韵有讹切,辞人代用,今古不同,遂辨其尤相涉者五十六韵,
科以四声,名曰韵略。制作之士,咸取则焉。后生晚学,所赖多矣。’据此
可知其书体例之大概。王仁昫切韵亦记其分韵之部类,如冬、钟、江不分,
元、痕、魂不分,山、先、仙不分,萧、宵、肴不分,皆与切韵不合。其分
韵之宽,尤甚于李季节音谱,此颜氏之所以讥其疏野也。”器案:陆法言切
韵序:“阳休之韵略、周思言音韵、李季节音谱、杜台卿韵略等,各有乖互。”
切韵之作,之推“多所决定”,宜二家之论定阳、李之书,讲若画一也。
〔四0〕宋本“儿女”作“子女”。
〔四一〕讹替,讹误差替。本书杂艺篇:“讹替滋生。”拾遗记二:“扶
娄之国,故俗谓之婆猴技,则扶娄之音,讹替至今。”颜延之为齐世子论会
稽表:“顷者以来,稍有讹替。”〔四二〕云为,犹言所为。汉书王莽传中:“帝
王相改,各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