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8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儒〔三一〕,以紫为姊〔三二〕,以洽为狎〔三三〕。如此之例,两失甚多〔三
四〕。至邺已来〔三五〕,唯见崔子约、崔瞻叔侄〔三六〕,李祖仁、李蔚兄
弟〔三七〕,颇事言词,少为切正。李季节着音韵决疑,时有错失〔三八〕;
阳休之造切韵,殊为疏野〔三九〕。吾家儿女〔四0〕,虽在孩稚,便渐督正
之;一言讹替,〔四一〕以为己罪矣。云为品物〔四二〕,未考书记者〔四三〕,
不敢辄名,汝曹所知也。
〔一〕此篇,黄本全删。续家训七曰:“昔齐永明中,沈约撰四声谱;
而周颙善识声韵,始以平上去入四声制韵。原其制韵,本协者为文,而音辞
由此出焉。然五方之人,各各不同,格以四声,灼然可见,吴、楚则多轻浅,
燕、赵则伤重浊,秦、陇则去声为入,梁、益则平声似去。至于君子之音辞,
自然多同矣。春秋传曰:‘楚武授师子焉。’杨雄方言:‘子者,戟也。’言授
众以戟也。? 。自周颙以来,制韵皆本于律,不可差之毫忽,如东冬、清青
之类,不相通也。音辞之间,总其大较,固难如此之拘矣。”〔二〕宋本及续
家训“标”作“摽”,非是,今不从;从木从■之字,古书多混也。赵曦明
曰:“春秋公羊隐五年传:‘公曷为远而观鱼?登来之也。’注:‘登来,读言
得来。
得来之者,齐人语也;齐人名求得为得来,其言大而急,由口授也。’
又桓六年正月‘寔来’传:‘曷为谓之寔来?慢之也。曷为慢之?化我也。’
注:‘行过无礼谓之化,齐人语也。’详见困学纪闻七。”案:清人淳于鸿恩
着公羊方言疏笺一卷,言之綦详,有光绪戊申金泉精舍刊本。
〔三〕抱经堂校定本“楚词”作“楚辞”,宋本、续家训及余本都作“楚
词”,今据改正。赵曦明曰:“史记屈原传:‘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者,
犹离忧也。’王逸离骚经序:‘经,径也,言己放逐离别,中心愁思,犹依道
径以风谏君也。’案:逸说非是,经字乃后人所加耳。此言离骚多楚人之语,
如羌字些字等是也。”〔四〕续家训及各本、玉海四五“其言”作“其书”,
今从宋本。赵曦明:“隋书经籍志:‘扬子方言十三卷,郭璞注。’”〔五〕宋
本、玉海无“也”字,今从余本。
〔六〕赵曦明曰:“后汉书郑玄传:‘玄字康成,北海高密人。党事禁
锢,遂隐修经业,杜门不出。凡玄所注:周易、尚书、毛诗、仪礼、礼记、
论语、孝经、尚书大传、中候、干象历等,凡百余万言。’”器案:颜文言六
经,范书所举者才五经,通志玄传、册府元龟六0五于范书所举五者之外,
尚有周官礼注,史承节郑公祠堂碑亦有之,而周官礼注十二卷,今固赫然具
存矣,此盖范书之传写者偶然脱之耳。
〔七〕赵曦明曰:“隋书经籍志:‘吕氏春秋二十六卷,淮南子二十一
卷,并高诱注。’”器案:诱,涿人,见水经易水注。淮南子叙目载诱少从同
县卢植学,建安十年,辟司空掾,除东邵濮阳令,十七年迁监河东。吕氏春
秋序载诱正孟子章句,作淮南、孝经解毕讫,复为吕氏春秋解。
〔八〕“熹”,续家训作“喜”,不可从。卢文弨曰:“隋书经籍志:‘释
名八卷,刘熙撰。’册府元龟:‘汉刘熙为安南太守,撰礼谥法八卷,释名八
卷。’直斋书录解题称汉征士北海刘熙成国撰,此书作刘熹,文选注引李登
声类:‘熹与熙同。’世说新语言语篇:‘王坦之令伏滔、习凿齿论青、楚人
物。’注:‘滔集载其论略,青士有才德者,后汉时有刘成国。’又后汉书文
苑传:‘刘珍字秋孙,一名宝,南阳蔡阳人,撰释名三十篇。’篇数不同,非
此书也。”郝懿行曰:“刘成国名熙,或言熹者,盖古字通用。”〔九〕卢文弨
曰:“此不可胜举,聊举一二以见意。郑注易大有‘明辩遰’,读如明星皙皙,
晋初爻摧读如南山崔崔,周礼太宰斿读如囿游之游,疾医祝读如注病之注,
仪礼士冠礼缺读如有頍者弁之頍,乡饮酒礼疑读为仡然从于赵盾之仡,礼记
檀弓居读如姬姓之姬,中庸人读如人相偶之人;高诱注吕览贵公篇●读车■
之■,功名篇茹读如船漏之茹;注淮南原道训怳读如人空头扣之扣,屈读秋
鸡无尾屈之屈;许慎说文■读若春秋公羊传曰■阶而走,●读若铿锵之铿;
刘熙释名,皆以音声相近者为释。熙有孟子注七卷,今不传,文选注引‘献
犹轩,轩在物上之称也。’又‘螬者,齐俗名之如酒槽也。’亦是譬况假借。”
器案:玉海无“耳”字。陆德明释文叙录:“古人音书,止为譬况之说,孙
炎始为反语。”张守节史记正义论例:“先儒音字,比方为音,至魏秘书孙炎,
始作反音。”〔一0〕“内言外言”,续家训及各本作“外言内言”,今从宋本,
玉海同。
〔一一〕卢文弨曰:“汉书王子侯表上:‘襄嚵侯建。’晋灼曰:‘音内
言毚菟。’(原误作史记云云,今据宋本汉书校改。)又‘猇节侯起。’晋灼云:
‘猇音内言鸮。’尔雅释兽释文:‘猰,晋灼音内言●。’而外言未见,如何
休注宣八年公羊传云:‘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亦可推其意矣。
又庄二十八年公羊传‘春秋伐者为主,伐者为客。’何休于上句注云:‘伐人
者为客,读伐长言之。’于下句注云:‘见伐者为主,读伐短言之,皆齐人语
也。’高诱注吕氏春秋慎行论:‘●,斗也,读近鸿,缓气言之。’又注淮南
本经训:‘蛩,兖州谓之螣。螣读近殆,缓气言之。’此所谓徐言也。又注地
形训:‘旄读近绸缪之缪,急气言乃得之。’余谓如诗大雅文王‘岂不显’,‘岂
不时’,但言‘不显’‘不时’,公羊隐元年传注‘不如’即‘如’,亦是其比。
读若之例,说文为多。
他若郑康成注易干文言:‘慊读如群公溓之溓。’高诱注淮南原道训:
‘抗读扣耳之扣。’类皆难解。又刘熙释名:‘天,豫、司、兖、冀以舌腹言
之,天,显也;青、徐以舌头言之,天,坦也。’‘风,兖、豫、司、冀横口
合唇言之,风,泛也;青、徐踧口开唇推气言之,风,放也。’古人为字作
音,类多如此。”周祖谟曰:“案:内言外言、急言徐言,前人多不能解。今
依音理推之,其义亦可得而说。考古人音字,言内言外言者,凡有四事:公
羊传宣公八年:‘曷为或言而,或言乃?’何休注:‘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
外而浅。’此其一;汉书王子侯表上:‘襄嚵侯建。’晋灼:‘嚵音内言毚兔。’
(各本讹作“嚵菟”,今正。)此其二;‘猇节侯起。’晋灼:‘猇音内言鸮。’
此其三;尔雅释兽释文:‘■,晋灼音内言●。’此其四。推此四例推之,所
谓内外者,盖指韵之洪细而言。言内者洪音,言外者细音。何以知言内者为
洪音?案:嚵,唐王仁昫切韵在琰韵、音自染反(敦煌本、故宫本同)。篆
隶万象名义、新撰字镜并音才冉反,与王韵同;惟颜师古此字作士咸反(今
本玉篇同),则在咸韵也。如是可知嚵字本有二音:一音自染反,一音士咸
反。自染即渐字之音,渐三等字也;士咸即毚字之音,毚二等字也。江永音
学辨微辩等列云:‘音韵有四等:一等洪大,二等次大,三四皆细,而四尤
细。’是三四等与一二等有洪细之殊。以今语释之,即三四等有-介音,一
二等无-介音。有-介音者,其音细小;无-介音者,其音洪大。晋灼音嚵
为毚兔之毚,是作洪音读,不作细音读也。颜注士咸反,正与之合。盖音之
侈者,口腔共鸣之间隙大;音之歛者,口腔共鸣之间隙小。大则其音若发自
口内,小则其音若发自口杪。故曰嚵音内言毚兔。是内外之义,即指音之洪
细而言无疑也。依此求之,猇节侯之猇,晋灼音内言鸮,鸮,唐写本切韵在
宵韵,音于骄反。(王国维抄本第三种,以下言切韵者并同,凡引用第二种
者,始分别标明。)考汉书地理志济南郡有猇县,应劭音梗樟忠糌场X
切韵胡茅反,在肴韵,匣母二等字也。鸮则为喻母三等字。喻母三等,古归
匣母,是鸮爻声同,而韵则有弇侈之异。今晋灼猇音内言鸮,正读为爻,与
苏林音同。(切韵此字亦音胡茅反。)此借内言二字可以推知其义矣。复次,
尔雅释兽:‘■貐,类貙,虎爪,食人,迅走。’释文云:‘■,字亦作猰,
诸诠之乌八反,韦昭乌继反,服虔音医,晋灼音内言●。案:字书●音噎。’
今案:噎,切韵乌结反,在屑韵,四等字;●,曹宪博雅音作于结反(见释
言),与字书音噎同。(考淮南子本经篇:‘■貐凿齿。’高诱云:‘■读车轧
履人之轧。’轧,切韵音乌黠反,在黠韵,二等,今晋灼此字音内言●,正
作轧音,与高诱注若合符节。(切韵猰音乌黠反,即本高诱、晋灼也。)然则
内言之义,指音之洪者而言,已明确如示诸掌矣。至如外言所指,由何休公
羊传注可得其确解。何休云:‘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乃,切韵音
奴亥反,在海韵,一等字也。而,如之反,在之韵,三等字也。乃,属泥母,
而,属日母。乃、而古为双声,惟韵有弇侈之殊。‘乃’既为一等字,则其
音侈;‘而’既为三等字,则其音弇。‘乃’无-介音,‘而’有-介音。故
曰言乃者内而深,言而者外而浅。是外言者,正谓其音幽细,若发自口杪矣。
夫内外之义既明,可进而推论急言徐言之义矣。考急言徐言之说,见于高诱
之解吕览、淮南。其言急气者,如:淮南俶真篇:‘牛? 。之涔,无尺之鲤。’
注:‘涔读延祜曷问(此四字当有误),急气闭口言也。’地形篇:‘其地宜黍,
多旄犀。’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