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全非?但令体例成就,不为专辄耳〔二〕。考校是非,特须消息〔三〕。至
如“仲尼居”,三字之中,两字非体,三苍“尼”旁益“丘”〔四〕,说文“尸”
下施“几”〔五〕:如此之类,何由可从〔六〕?古无二字,又多假借,以中
为仲,以说为悦,以召为邵,以闲为闲:如此之徒,亦不劳改。自有讹谬,
过成鄙俗〔七〕,“乱”旁为“舌”〔八〕,“揖”下无“耳”〔九〕,“鼋”、“鼍”
从“龟”,“奋”、“夺”从“雚”〔一0〕,“席”中加“带”〔一一〕,“恶”上
安“西”,“鼓”外设“皮”,“凿”头生“毁”,“离”则配“禹”,“壑”乃施
“豁”,“巫”混“经”旁,〔一二〕“皋”分“泽”片〔一三〕,“猎”化为“獦”
〔一四〕,“宠”变成“? 。”〔一五〕,“业”左益“片”〔一六〕,“灵”底着“器”,
“率”字自有律音〔一七〕,强改为别;“单”字自有善音,辄析成异〔一八〕:
如此之类,不可不治〔一九〕。吾昔初看说文,蚩薄世字〔二0〕,从正则惧
人不识〔二一〕,随俗则意嫌其非,略是不得下笔也〔二二〕。所见渐广,更
知通变,救前之执〔二三〕,将欲半焉。若文章著述,犹择微相影响者行之,
官曹文书,世间尺牍,幸不违俗也〔二四〕。
〔一〕■,宋本如此作,续家训及罗本以下诸本作“各”,少仪外传上、
示儿编二二引亦作“各”。又示儿编“同异”作“异同”。赵曦明曰:“■、
互同。”郝懿行曰:“■,俗互字。”〔二〕本书杂艺篇:“加以专辄造字,猥
拙甚于江南。”晋书刘弘传:“敢引覆餗之刑,甘受专辄之罪。”又王浚传:“案
春秋之义,大夫出疆,由有专辄。”说文段注云:“凡人有所倚恃而妄为之。”
〔三〕续家训“特”作“时”。消息注见风操篇。
〔四〕郝懿行曰:“说文亦有屔字,不独三苍。”器案:“说文:屔,反
顶受水丘也。”尔雅释丘:“水潦所止曰泥丘。”释文:“泥又作屔。”则名丘
字仲屔,义正相配。
汉人又作“仲泥”,见隶释夏堪碑。盖屔是正字,泥是通用字,尼则假
借字也。古人文字简质,故多以假借字为正字也。
〔五〕宋本、续家训及罗本以下诸本,“尸”都作“居”,今从抱经堂
校定本。卢文弨曰:“说文:‘■,处也。从尸,得几而止。孝经曰:“仲尼
■。”■谓闲■如此。’案:今之居字,说文以为蹲踞字。”严式诲曰:“案:
居字不误,犹下文所谓‘席中加带,恶上安西’也。”〔六〕少仪外传及示儿
编引省略“考校是非”至“何由可从”一段。卢文弨曰:“颜氏此言,洵通
人之论也。庸俗之人,全不识字,固无论已;有能留意者,率欲依傍小篆,
尽改世间传授古书,徒然骇俗,益为不学者所借口,颜氏所云‘特须消息’
者,吾甚韪其言。且以汉人碑版流传之字,亦多互异,何可使之尽遵说文?
晋、魏已降,鄙俗尤多,若尽改之,凡经昔人所指摘者,转成虚语矣。故顷
来所梓书,非甚谬者,不轻改也。”器案:宋景文笔记中:“仲尼居,三苍作
尼,说文作■。”本此。
〔七〕少仪外传“过”作“适”。
〔八〕刘盼遂曰:“以下十四句,黄门所举诸俗字,具见于邢澍金石文
字辨异、杨绍廉金石文字辨异续编、赵之谦六朝别字记、杨守敬楷法溯源、
罗振玉六朝碑别字诸书,而陆德明经典释文叙录条例云:‘五经文字,乖替
者多,至如鼋鼍从龟,乱辞从舌,席下为带,恶上安西,析傍着片,离边作
禹,直是字讹,不乱余读。如宠字作? 。,锡字为钖,用■代文,将■混旡,
若斯之流,便成两失。’张守节史记正义论字例云:‘若其鼋鼍从龟,乱辞从
舌,觉学从与,泰恭从小,匮匠从走,巢藻从果,耕耤从禾,席下为带,美
下为大,裹下为衣,极下为点,析傍着片,恶上安西,餐侧出头,离边作禹,
此之等类,直是字讹。宠锡为钖,以支代文,将旡混■,若兹之流,便成两
失。’陆、张所举,与黄门大同小异,殆即转袭此文欤。”〔九〕程本“下”
作“右”。徐鲲曰:“案:后魏吊殷比干墓文‘揖’作‘●’,所谓‘下无耳’
者也。顾炎武金石文字记所载诸碑别体字,如‘缉’作‘●’、‘葺’作‘●’
之类甚多,不独‘揖’字为然。又考‘■’为‘胥’之别体,乃更有‘胥’
误为‘咠’者,如‘婿’作‘●’、‘揟’作‘揖’之类,辗转讹谬,即‘咠’
之一字,已不可致诘。”〔一0〕徐鲲曰:“案:此非正作‘雚’字,如后魏
吊比干墓文‘奋’作‘●’,曹娥碑‘夺’作‘●’,皆从‘雚’之破体耳。”
雚,原注:“胡官反。”宋本“反”作“切”,秦曼青校宋本仍作“反”。续家
训及罗本以下诸本“胡官反”作“音馆”。
〔一一〕器案:文选上林赋:“逡巡避廗。”李善注:“‘廗’与‘席’
古字通。”隶书“席”作“●”,见汉司隶从事郭究碑、益州太守高朕修周公
礼殿碑。
〔一二〕徐鲲曰:“案:太公吕望碑‘巫’作‘●’,而诸碑中‘经’
字旁多有作‘●’者,‘●’与‘巠’相似,‘●’与‘●’亦相似,故以为
混也。”〔一三〕续家训及宋景文笔记上“片”作“外”。卢文弨曰:“家语困
誓篇:‘望其圹、睪如也。’荀子大略篇作‘皋如也’,如此尚多。”郝懿行曰:
“‘皋’、‘睪’古通用,大戴礼及荀子书,并有此字。”器案:古“皋”、“泽”
字相同、孙叔敖碑云:“收九●之利。”娄寿以为“泽”字;但“皋”为白下
●(土刀切),“●”为四下●,本一字,汉碑从四下●者误矣。诗大雅鹤鸣:
“鹤鸣于九皋。”毛传:“皋,泽也。”释文引韩诗以为“九折之泽”。左传襄
公十七年:“泽门之皙。”诗大雅绵正义引作“皋门之皙”,释文:“‘泽’本
作‘皋’。”史记范雎传:“举兵而攻荥阳,则巩、成皋之道不通。”战国策秦
策三作“举兵而攻荥阳,则成睪之路不通”。史记封禅书泽山,集解徐广曰:
“‘泽’一作‘皋’。”此俱“皋”、“泽”古字同之证。
〔一四〕原注:“獦,音葛,兽名,出山海经。”鲍本“葛”误作“曷”,
宋景文笔记、少仪外传、示儿编引注都作“音葛”。佩觿上:“兽名之獦(音
葛,见山海经。)为田猎(力业翻)。”即本之推此文,亦作“音葛”。
〔一五〕原注:“? 。,音郎动反,孔也,故从穴。”卢文弨曰:“从穴者,
窟? 。字,五经文字音笼,今两音俱有。”〔一六〕“片”,今从秦曼青校宋本;
颜本作“阜”,续家训及余本误作“土”,宋景文笔记误同。段玉裁曰:“‘土’
字误,当本是‘片’字;‘业’俗作‘●’,见广韵。”严式诲曰:“尔雅释宫:
‘大版谓之业。’释文所据本正作‘●’。”〔一七〕器案:御览十六引春秋元
命包:“律之为言率也,所以率气令达也。”又引蔡邕月令章句曰:“律,率
也。”广雅释言:“律,率也。”〔一八〕郝懿行曰:“案:篇海:‘●,时战切,
音善,姓也。’广韵:‘单,单襄公之后。’然则●、单二文,作字虽异,音
训则同,辄析成异,非通论也。又姓亦有读单复之单者,广韵云:‘可单氏
后改为单氏’是也。”〔一九〕卢文弨曰:“治,直之切。”案:少仪外传引“治”
作“知”。
〔二0〕少仪外传、示儿编引“蚩”作“嗤”,古通。
〔二一〕续家训“识”作“及”。
〔二二〕少仪外传“略”作“为”。
〔二三〕胡本“救”误“敕”。
〔二四〕卢文弨曰:“今常行文字,如中间从日,绵■亦从日,䴗但从
艹,准许从两点去十,橘柿从市之类,亦难违俗也。案:下当分段。”器案:
示儿编引止此,则以为当分段也,今从之。
案:弥亘字从二闲舟,诗云:“亘之秬秠”是也〔一〕。今之隶书,转
舟为日;而何法盛中兴书乃以舟在二闲为舟航字,谬也。春秋说以人十四心
为德〔二〕,诗说以二在天下为酉〔三〕,汉书以货泉为白水真人〔四〕,新
论以金昆为银〔五〕,国志以天上有口为吴,〔六〕晋书以黄头小人为恭〔七〕,
宋书以召刀为邵〔八〕,参同契以人负告为造〔九〕:如此之例〔一0〕,盖
数术谬语,假借依附,杂以戏笑耳。如犹转贡字为项〔一一〕,以叱为匕〔一
二〕,安可用此定文字音读乎?潘、陆诸子离合诗、赋〔一三〕,栻卜、破字
经,〔一四〕及鲍昭谜字〔一五〕,皆取会流俗〔一六〕,不足以形声论之也。
〔一〕赵曦明曰:“大雅生民之篇。”卢文弨曰:“亘,古邓反,本作●。”
器案:宋景文笔记中:“亘从二间舟,隶改舟为日,何法盛以再一为舟航字。”
即本此文,而字有讹舛,当据此订正。
〔二〕续家训、海录碎事十九“说”下衍“文”字。
〔三〕卢文弨曰:“春秋说、诗说,皆纬书也,今多不传。德本作■,
乃直心也;酉本作●:二说所言,皆非本谊。”〔四〕赵曦明曰:“后汉书光
武帝纪论:‘王莽篡位,忌恶刘氏,以钱文有金刀,故改为货泉;或以货泉
为白水真人。’”卢文弨曰:“案:真字,说文从匕,乃变化字,从目,从●
(音偃),八所乘载也;货字下从贝,与真字不同。”〔五〕卢文弨曰:“桓谭
新论今不传。锟乃锟铻字,本亦作昆吾,非银也。”龚向农先生曰:“御览八
百十二引桓谭新论:‘狻蚪鹬呓鹬サ芤病!薄擦痴躁孛髟唬
“吴志薛综传:‘综下行酒,劝西使张奉曰:蜀者何也?有犬为独,无犬为
蜀,横眉句身,虫入其腹。奉曰:不当复说君吴邪?综应声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