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6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投井,掷枣种瓜,须臾之间,皆得食之。’杨衒之与颜氏时代接近,故所言
多相同也。抱朴子内篇论仙篇:‘若道术不可学得,则变易形貌,吞刀吐火,
坐在立亡,兴云起雾,召致虫蛇,合聚鱼鳖,三十六石立化为水,消玉为■,
溃金为浆,入渊不沾,蹴刀不伤:幻化之事,九百有余,按而行之,无不皆
效。何为独不肯信仙之可得乎?’据葛说,是幻化之术,在晋已盛。”又引
吴承仕曰:“抱朴子对俗篇:‘变形易貌,吞刀吐火。’又云:‘瓜果结实于须
臾,鱼龙瀺灂于盘盂。’皆方士幻化之术。”器案:汉书张骞传:“大宛诸国
发使随汉使,来观汉广大,以大鸟卵及黎轩眩人献于汉。”注:“应劭曰:‘眩,
相诈惑也。’师古曰:‘眩读与幻同,即今吞刀吐火,植瓜种树,屠人截马之
术皆是也,本从西域来。’”〔三〕广弘明集三、法苑珠林“十变五化”作“千
变万化”,列子周穆王篇言化人变幻,亦云“千变万化”,隋书卢思道传载劳
生论亦云:“千变万化,鬼出神入。”〔四〕广弘明集三、法苑珠林“况”作
“妨”。
〔五〕广弘明集三、法苑珠林“出”作“生”。卢文弨曰:“法苑珠林:
‘神通感应,不可思量,宝幢百由旬,化成净坐,涌生妙塔。’释玄应注放
光般若经:‘由旬,正言踰缮那,此译云合也应也,计合应尔许度量,同此
方驿逻也。案:五百弓为一拘卢舍,八拘卢舍为一踰缮那,即此方三十里也,
言古者圣王一日所行之里数也。’又注涅盘经云:‘缮那亦有大小,或八俱卢
舍,一俱卢舍,谓大牛鸣音,其声五里。昔来俱取八俱卢舍,即四十里也。’
案:两说不同。又古者天子吉行五十里,师行乃三十里耳。颜氏以幻术相比
况,然则释氏之说,亦尽皆幻术耳,而乃笃信之,何哉?量,吕张切。幢,
宅江切。塔亦作? 。,西域浮屠也。”郝懿行曰:“法苑珠林:‘须达尔时为穰
佉国大臣,名须达多,此园地还广一由旬,纯以七宝布地,奉施如来,起为
住处。’支僧载外国事曰:‘由旬者,晋言四十里。’又一切经音义三引由旬
作俞旬,而云:‘五百弓为一拘卢舍,八拘卢舍为一踰缮那,即此方三十里
也。’”器案:水经河水注一又作由巡,以系对音,故字无定准也。妙法莲华
经见宝塔品第十一云:“尔时,佛前有七宝塔,高五百由旬,纵广二百五十
由旬,从地涌出,住在空中,种种宝物而庄校之。”踊出妙塔事出于此。
释二曰:夫信谤之征〔一〕,有如影响;耳闻目见,其事已多,或乃精
诚不深,业缘未感〔二〕,时傥差阑〔三〕,终当获报耳。善恶之行,祸福所
归。九流百氏〔四〕,皆同此论,岂独释典为虚妄乎?项橐、颜回之短折〔五〕,
伯夷、原宪之冻馁〔六〕,盗跖、庄蹻之福寿〔七〕,齐景、桓魋之富强〔八〕,
若引之先业,冀以后生,更为通耳〔九〕。如以行善而偶钟祸报,为恶而傥
值福征,便生怨尤〔一0〕,即为欺诡;则亦尧、舜之云虚〔一一〕,周、孔
之不实也,又欲〔一二〕安所依信〔一三〕而立身乎〔一四〕?〔一〕广弘
明集三“征”作“兴”。
〔二〕赵曦明曰:“王■头陀寺碑:‘宅生者缘,业空则缘废。’李善注
引维摩经:‘如影从身,业缘生见。’僧肇曰:‘身,众缘所成,缘合则起,
缘散则离。’金光明经:‘所谓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名,名缘色,色缘受,
受缘触,触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生缘老死忧悲苦恼灭聚。’”徐
鲲曰:“按:元注作‘如影从身,业缘生见’,乃沿选本李注之误,今据释藏
维摩诘本经改正作‘是身如影,从业缘见’。然自来校文选者,自何义门而
下,多所厘订,惟李善所引佛书,沿讹袭谬,不可缕举,从未有为之校改者,
良由不翻阅释氏诸书故也。予欲检对释藏,一一正其讹舛脱漏,俾李注复还
旧观;而衣食于奔走,苦无宁晷,未知何时得遂此愿也。谨附识于此。”〔三〕
广弘明集三“阑”作“闲”,误,盖“阑”以形近作“闲”,又由“闲”转写
为“闲”也。卢文弨曰:“傥本亦作党,古同傥。差,初牙切。阑犹晚也,
谓报应或有差亘而迟晚也。”〔四〕赵曦明曰:“汉书艺文志,一儒家流,二
道家流,三阴阳家流,四法家流,五名家流,六墨家流,七纵横家流,八杂
家流,九农家流,十小说家流,其可观者,九家而已。
范宁谷梁传序:‘九流分而微言隐。’疏不数小说家。汉书叙传:‘总百
氏,赞篇章。’”〔五〕续家训、广弘明集三、崇正辨“橐”作“托”。赵曦明
曰:“战国秦策:‘甘罗曰:“项橐生七岁而为孔子师。”’”卢文弨曰:“淮南
修务训作项托,其短折未详。家语弟子解:‘颜回二十九而发白,三十一早
死。’”器案:抱朴子内篇塞难:“而项、杨无春雕之悲矣。”又外篇自叙:“故
项子有含穗之叹,杨乌有夙折之哀。”弘明集正诬论:“颜、项夙夭。”俱谓
项橐短折。黄瑜双槐岁钞六先圣大王云:“保定满城县南门有先圣大王祠,
神姓项,名托,周末鲁人。年八岁,孔子见而奇之,十岁而亡,时人尸而祝
之,号小儿神。”十岁而亡之说,亦未知何据。
〔六〕此句原作“原宪、伯夷之冻馁”,今据广弘明集三引乙正。卢文
弨曰:“韩诗外传一:‘原宪居鲁,环堵之室,茨以蒿莱,蓬户瓮牖,桷桑而
无枢,上漏下湿,匡坐而弦歌。子贡往见之。原宪楮冠黎杖而应门,正冠则
缨绝,振襟则肘见,纳履则踵决。子贡曰:“嘻,先生何病也!”原宪仰而应
之曰:“宪贫也,非病也。”’史记伯夷传:‘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
而食之,遂饿死。’”〔七〕赵曦明曰:“伯夷传:‘盗跖日杀不辜,肝人之肉,
暴戾恣睢,聚党数千人,横行天下,竟以寿终。’跖亦作跖,并之石切。正
义:‘跖者,黄帝时大盗之名,以柳下惠弟为天下大盗,故世仿古号之盗跖。’
案:庄子有盗跖篇。华阳国志南中志:‘南中,在昔夷、越之地。周之季世,
楚威王遣将军庄蹻泝沅水,出且兰,以伐夜郎。既降,而秦夺楚黔中地,无
路得反,遂留王滇池。蹻,楚庄王苗裔也。’”卢文弨曰:“高诱注淮南主术
篇云:‘庄蹻,楚威王之将军,能大为盗也。’蹻,其虐切,又去遥切。”器
案:淮南主术篇:“明分以示之,则跖、蹻之奸止矣。”以跖、蹻并举,此颜
氏所本。唐孙思邈有福寿论,则福寿之说,六朝、唐人皆言之。
〔八〕卢文弨曰:“齐景公有马千驷,见论语。桓魋,宋司马向魋也,
司马牛之兄,宋景公嬖之,后欲害公,不能而出奔。礼记檀弓上:‘桓司马
自为石椁,三年而不成。’此足以见其富强矣。魋,杜回切。”〔九〕广弘明
集三“通”作“实”。
〔一0〕续家训及各本“生”作“可”,广弘明集三、法苑珠林亦作“可”,
今从宋本。崇正辨引此数句作“乃以行善而偶钟祸报,即便怨尤,为恶而倘
值福征,乃为欺诡”。
〔一一〕抱经堂校定本脱“亦”字,宋本、续家训及各本都有,今据
补。
〔一二〕抱经堂校定本脱“欲”字,宋本、续家训及各本都有,今据
补。
〔一三〕音辞篇:“不可依信,亦为众矣。”依信,谓依据信赖也。
〔一四〕胡寅曰:“夏至之日,一阴初生,而其时则至阳用事也,阴虽
微,其极必有胶折堕指之寒。冬至之日,一阳初生,而其时则至阴用事也,
阳虽微,其极必有烁石流金之暑。在人积善积恶,所感亦如此而已。颜回、
伯夷之生也,得气之清而不厚,故贤而不免乎夭贫;盗跖、庄蹻之生也,得
气之戾而不薄,故恶而后得其年寿,此皆气之偏也。若四凶当舜之时,则有
流放窜殛之刑,元、凯当尧之世,则有奋庸亮采之美,此则气之正也,何必
曲为先业、后世因果之说乎?若行善有祸而怨,行恶值福而恣,此乃市井浅
陋之人,计功效于旦暮间者,何乃称于君子之前乎?盗跖脍人肝,虽得饱其
身,而人恶之至今;颜子食不充口,而德名流于千古。若颜子之心,穷亦乐,
通亦乐,单瓢陋巷,何足以移之;钟鼎庙堂,何足以淫之;威武死生,何足
以动之。而鄙夫见之,乃以贫贱夭折为颜子之宿报,呜呼!陋哉!之推又云:
‘若不信报应之说,则无以立身。’然则自孟子而上,列圣群贤,举无以立
身,而后世髡首胡服,累累蠢蠢,千百其群者,皆立身之人欤?”卢文弨曰:
“淮南诠言训:‘君子为善,不能使福必来;不为非,而不能使祸无至。福
之至也,非其所求,故不伐其功;祸之来也,非其所生,故不悔其行。’论
衡幸偶篇:‘孔子曰:“君子有不幸,而无有幸;小人有幸,而无不幸。”’今
为释氏之学者,大率以利诳诱人,以祸恐喝人者也,知道之君子,庶不为所
惑焉。”释三曰:开辟已来〔一〕,不善人多而善人少〔二〕,何由悉责其精
絜乎〔三〕?见有名僧高行,弃而不说;若睹凡僧流俗〔四〕,便生非毁〔五〕。
且学者之不勤,岂教者之为过?俗僧之学经律,何异世人之学诗、礼〔六〕?
以诗、礼之教〔七〕,格朝廷之人〔八〕,略无全行者;以经律之禁〔九〕,
格出家之辈,而独责无犯哉〔一0〕?且阙行之臣,犹求禄位;毁禁之侣,
何惭供养乎〔一一〕?其于戒行,自当有犯〔一二〕。一披法服〔一三〕,已
堕僧数,岁中所计,斋讲诵持,比诸白衣,犹不啻山海也〔一四〕。
〔一〕崇正辨“已”作“以”。
〔二〕卢文弨曰:“见庄子胠箧篇。”〔三〕颜本、程本、胡本及广弘明
集三、崇正辨“絜”作“洁”。卢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