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6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二〕,凿土得泉,乃浮水上〔二三〕;积水之下〔二四〕,复有何物?江河百
谷,从何处生〔二五〕?东流到海,何为不溢?归塘尾闾,渫何所到〔二六〕?
沃焦之石,何气所然〔二七〕?潮汐去还,谁所节度〔二八〕?天汉悬指,
那不散落〔二九〕?水性就下,何故上腾〔三0〕?天地初开,便有星宿;
九州未划〔三一〕,列国未分,翦疆区野〔三二〕,若为躔次〔三三〕?封建
已来,谁所制割?国有增减〔三四〕,星无进退,灾祥祸福,就中不差;干
象之大〔三五〕,列星之伙,何为分野,止系中国〔三六〕?昴为旄头,匈
奴之次〔三七〕;西胡、东越〔三八〕,雕题、交址,独弃之乎?〔三九〕以
此而求,迄无了者,岂得以人事寻常,抑必宇宙外也〔四0〕?〔一〕广弘
明集三、法苑珠林四引“大”作“天”。
〔二〕法苑珠林“宁”作“非”。
〔三〕法苑珠林“所”作“难”。
〔四〕宋本“若”作“着”。大正藏法苑珠林四校记云:“明本‘地’
作‘也’。”〔五〕广弘明集无“地为积块”四字;法苑珠林作“俗云天为精
气”,“精”字涉下文而误。
〔六〕法苑珠林无“月为阴精”四字。
〔七〕法苑珠林“家”作“教”。
〔八〕崇正辨、王鸿儒凝斋笔语引“星有坠落乃为石矣”作“星坠为
石”。赵曦明曰:“列子天瑞篇:‘■国有人忧天崩坠,身亡所寄,废寝食者。
又有忧彼之所忧者,晓之曰:“天,积气耳,亡处亡气,柰何忧崩坠乎?”
其人曰:“天果积气,日月星宿不当坠邪?”晓之者曰:“日月星宿亦积气中
之有光耀者,正使坠,亦不能有所中伤。”其人曰:“柰地坏何?”晓者曰:
“地,积块耳,充塞四虚,亡处亡块,柰何忧其坏?”’说文:‘日,实也,
太阳之精。月,阙也,太阴之精。星,万物之精,上为列星。’左僖十六年
传:‘陨石于宋五,陨星也。’”〔九〕广弘明集、法苑珠林“得”作“可”。
〔一0〕崇正辨、凝斋笔语“属”作“焉”。
〔一一〕卢文弨曰:“徐历长历:‘大星径百里,中星五十,小星三十,
北斗七星间相去九千里,皆在日月下。’”〔一二〕赵曦明曰:“天上一度,在
地二百五十里。”〔一三〕日本大正藏法苑珠林校记云:“宋、元、明本及日
本宫内省图书寮藏宋本‘从’作‘纵’。”卢文弨曰:“从,子容切。”〔一四〕
法苑珠林“形”作“光”。
〔一五〕法苑珠林此句作“但以大小差别不同”。
〔一六〕广弘明集三、法苑珠林“也”作“邪”。卢文弨曰:“也与邪
通。”崇正辨、凝斋笔语“当”下有“是”字。
〔一七〕赵曦明曰:“春秋元命苞:‘阳数起于一,成于三,故日中有
三足乌。月两设以蟾蠩与兔者,阴阳双居,明阳之制阴,阴之制阳。’”郝懿
行曰:“案:此段意旨,本于楚辞天问,而文特汗漫。”器案:天问云:“顾
兔在腹。”淮南精神篇:“日中有踆乌,而月中有蟾蜍。”高诱注:“踆犹蹲也,
谓三足乌。蟾蜍,虾蟆。”〔一八〕广弘明集三“错”作“偕”,随函音义云:
“偕音皆,俱也。”法苑珠林作“背”。
〔一九〕广弘明集三、法苑珠林“宜”作“宁”。
〔二0〕胡寅曰:“谨考之六经,惟春秋书陨石于宋,不言星坠为石也。
既以星为石,又以日月为石,皆之推臆说,非圣人之言也。之推又曰:‘日
月星辰,若皆是气,则当与天相合,安能独运?’殊不考尧之历象,舜之璇
玑,箕子之五纪,周易之大衍也。天杳然在上,左右迟速,几于不可考矣。
然圣人步之以数,验之以气,正之以时物,参之以人事,自古至今,了无差
忒,凡垂象之变,皆有应验,其精者预知某日日食,某日月食,飞星彗孛,
出不虚示;则天虽高也,日月星辰虽远也,智者仰观,若指诸掌耳。之推学
博而杂,是以其惑如此。孔子曰:‘盖有不知而作者。’孟子曰:‘人之易其
言也,无责尔矣。’其之推之谓乎!”凝斋笔录曰:“愚谓日月星辰,皆气之
精而丽于天体,如火光不可搏执,其陨而为石者,以得地气故耳,非在天即
石也;有陨未至地而光气遂散者,亦不为石也。”器案:古人为时代所局限,
对于诸天体的疑问,不能得到科学的回答,故臆说纷纭,不足致诘也。赵曦
明曰:“尚书尧典正义:‘六历诸纬与周髀皆云:“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十
九分度之七。”汉书律历志,金、水皆日行一度,木日行千七百二十八分度
之百四十五,土日行四千三百二十分度之百四十五,火日行万三千八百二十
四分度之七千三百五十五。又二十八宿所载黄赤道度各不同。’”〔二一〕法
苑珠林“坠”作“堕”。
〔二二〕卢文弨曰:“‘沈’俗作‘沉’。”〔二三〕赵曦明曰:“晋书天
文志:‘天在地外,水在天外,水浮天而载地者也。’”〔二四〕续家训“之”
作“已”,崇正论作“以”。
〔二五〕崇正辨“谷”误“物”。卢文弨曰:“尚书洪范:‘一五行:一
曰水? 。。’正义:‘易系辞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
八,天九地十。”此即是五行生成之数,天一生水,地六成水,阴阳各有匹
偶,而物得成焉。’”器案:老子:“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
泉出通川者为谷。
〔二六〕法苑珠林“渫”作“渠”。卢文弨曰:“楚辞天问:‘东流不溢,
孰知其故?’列子汤问篇:‘夏革曰:“渤海之东,不知几亿万里,有大壑焉,
实惟无底之谷,其下无底,名曰归墟,八纮九野之水,天汉之流,莫不注之,
而无增无减焉。”’张湛注曰:‘归墟或作归塘。’”器案:列子释文引或本、
文选吴都赋注、御览六0、又六七引列子都作“归塘”,与家训合。赵曦明
曰:“庄子秋水篇:‘天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
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案:渫与泄同。”〔二七〕赵曦明曰:“玄中
记:‘天下之强者,东海之沃焦焉。沃焦者,山名也,在东海南三万里,海
水灌之而即消。’”〔二八〕崇正辨“谁”作“何”。赵曦明曰:“抱朴子:‘糜
氏曰:潮者,据朝来也;夕者,言夕至也。一月之中,天再东再西,故潮水
再大再小也。又夏至日居南宿,阴消阳盛,而天高一万五千里,故夏潮大也。
冬时日居北宿,阴盛阳消,而天卑一万五千里,故冬潮小也。又春日日居东
宿,天高一万五千里,故春潮渐起也。秋日日居西宿,天卑一万五千里,故
秋潮渐减也。’”卢文弨曰:“案:此段见御览(卷三三、又六八)所引,今
抱朴子无之。”〔二九〕崇正辨“那”作“何”。赵曦明曰:“尔雅释天:‘析
木谓之津,箕木之间汉津也。’汉书天文志:‘汉者亦金散气,其本曰水。’
晋书天文志:‘天汉起东方,经尾箕之间,谓之天河,亦谓之汉津,分为二
道,在七星南而没。’”〔三0〕胡寅曰:“地之有水,犹人之有血也;故地中
有水,大易八卦之明象也。若曰地浮水上,乃释氏四轮之妄谈也。水为五行
之本,其气周流于天,万物或升或降,或凝或散,皆气机之自然;故草则有
滋,山石则有液,人则有血,土则有水;金则水之所生,无足怪者。佛之学
不明乎气,以气为幻,故学之者其蔽如此。”赵曦明曰:“淮南子原道训:‘天
下之物,莫柔于水,上天则为雨露,下地则为润泽。’”〔三一〕广弘明集三、
法苑珠林“划”作“画”。
〔三二〕广弘明集三随函音义曰:“谓翦截疆界。”〔三三〕赵曦明曰:
“方言十二:‘躔,历行也,日运为缠,月运为逡。’礼记月令:‘季冬,日
穷于次。’郑注:‘次,舍也。’”卢文弨曰:“史记天官书:‘角亢氐,兖州;
房心,豫州;尾箕,幽州;斗,江、湖;牵牛婺女,扬州;虚危,青州;营
室东壁,幷州;奎娄胃,徐州;昴毕,冀州;觜帯危嬷荩欢吖恚
州;柳七星张,三河;翼轸,荆州。’晋书天文志载太史令陈卓言郡国所入
宿度尤详。”刘盼遂曰:“若为,盖柰何之转语,若犹那也,何也,那亦柰何
之短言也。唐人诗多以若为二字连言,用为问辞,如王维送晁监还日本诗:
‘别离方异域,音信若为通?’杜荀鹤宫怨诗:‘承恩不在貌,教妾若为容?’
罗芑比红儿诗:‘虢国夫人照夜玑,若为求得与红儿?’等,皆是也。”又引
吴承仕曰:“南史二十三诏答王景文陈解扬州曰:‘人居贵要,但问心若为
耳。’又五十僧远问明僧绍曰:‘天子若来,居士若为相对?’若为,晋、宋
以来通语,犹今人之言怎么样矣。”器案:说文系传足部徐锴曰:“躔,星之
躔次,星所履行也。”刘淇助字辨略五:“若为,犹云如何也。”〔三四〕续家
训“有”作“不”。
〔三五〕广弘明集三、法苑珠林“干”作“悬”。崇正辨“象”作“坤”。
〔三六〕黄叔琳曰:“此最可疑。”赵曦明曰:“周礼春官保章氏:‘掌
天星以志星辰日月之变动,以观天下之迁,辨其吉凶,以星土辨九州之地所
封,封域皆有分星,以观妖祥。’汉书地理志:‘秦地于天官,东井舆鬼之分
野;魏地,觜觿参之分野;周地,柳七星张之分野;韩地,角亢氐之分野;
赵地,昴毕之分野;燕地,尾箕之分野;齐地,虚危之分野;鲁地,奎娄之
分野;宋地,房心之分野;卫地,营室东壁之分野;楚地,翼轸之分野;吴
地,斗之分野;粤地,牵牛婺女之分野也。’”〔三七〕赵曦明曰:“史记天官
书:‘昴曰旄头,胡星也。’”〔三八〕法苑珠林“越”作“夷”。
〔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