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5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弨曰:“趣者,仅足之意,与孟子‘杨子取为我’之取同。”“塞”,颜本作“充”,
“饥”,颜本、程本、胡本作“饥”,饥为饥饿字,饥为饥荒字,古书传刻多
混。通鉴十九胡三省注:“暂无曰乏。”〔三〕礼记大学:“是故君子有大道,
必忠信以得之,骄泰以失之。”〔四〕赵曦明曰:“昭十二年左氏传:‘子革对
楚子:“昔穆王欲肆其心,周行天下,将皆必有车辙马迹焉。”’史记秦本纪:
‘造父以善御幸于周缪王,得骥、温骊、骅■、騄耳之驷,巡狩,乐而忘归。
徐偃王作乱,造父为缪王御,一日千里以救乱。’”〔五〕赵曦明曰:“史记秦
始皇纪:‘二十六年,秦初幷天下,除谥法,为始皇帝,治驰道,筑长城,
作阿房宫,求不死药,焚诗书,坑儒生。三十七年七月,崩于沙丘平台。’”
〔六〕赵曦明曰:“桓谭新论:‘汉武帝材质高妙,有崇先广统之规,然多过
差。既欲斥境广土,又乃贪利争物,闻大宛有名马,攻取历年,士众多死,
但得数十匹耳。多征会邪僻,求不急之方,大起宫室,内竭府库,外罢天下,
此可谓通而蔽矣。’”〔七〕孟子万章上:“富,人之所欲,富有天下,而不足
以解忧;贵,人之所欲,贵为天子,而不足以解忧。”〔八〕卢文弨曰:“左
氏文十八年传文。”〔九〕易系辞上:“拟之而后言。”正义:“圣人欲言之时,
必拟度之而后言。”案:拟犹言预料也。
〔一0〕卢文弨曰:“啻与翅同。不啻,不但,言过之也。”刘盼遂曰:
“案:不啻此,谓过于此也,与不至此对文。六朝人以不啻为常谈,如左氏
昭公元年传:‘君子曰:“鲜不五稔。”’杜注:‘少尚当历五年,多则不啻。’
此不啻为过多之证。世说新语赏誉篇:‘江思俊思怀所通,不翅儒域。’文学
篇:‘殷叹曰:“使我解四本,谈不翅尔。”’排调篇:‘妇笑曰:“若使新妇得
配参军,生儿故可不啻如此。”’假谲篇:‘王文度弟智,恶乃不翅。’皆谓过
也,多也。翅、啻古通用。一切经音义引苍颉篇云:‘不啻,多也。’则此语
之来也久矣。”器案:说文■部:“●,病不翅也。”段玉裁注曰:“翅同啻,
古语不啻,如楚人言伙颐之类。世说新语:‘王文度弟阿智,恶乃不翅。’晋、
宋间人尚作此语。”〔一一〕宋本句首有“皆”字。
仕宦称泰,不过处在中品〔一〕,前望五十人,后顾五十人,足以免耻
辱,无倾危也。
高此者,便当罢谢,偃仰〔二〕私庭。吾近为黄门郎〔三〕,已可收退;
当时羇旅,惧罹谤讟,思为此计,仅未暇尔〔四〕。自丧乱已来,见因托风
云〔五〕,徼幸富贵,旦执机权,夜填坑谷〔六〕,朔欢卓、郑〔七〕,晦泣
颜、原者〔八〕,非十人五人也〔九〕。慎之哉!慎之哉〔一0〕!
〔一〕器案:张琼所谓“处中”,亦是此意,详见上注。
〔二〕诗小雅北山:“或栖迟偃仰。”马瑞辰通释曰:“偃仰,犹偃息、
●乐之类,皆二字同义。”〔三〕赵曦明曰:“隋书百官志上:‘门下省置侍中、
给事黄门侍郎各六人。’”器案:隋书百官志中,记后齐官制云:“门下省,
掌献纳谏正及司进御之职。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六人。”又百官志上,记
梁官制云:“门下省,置侍中、给事黄门侍郎各四人。”〔四〕终制篇:“计吾
兄弟,不当仕进。但以门衰,骨肉单弱,五服之内,傍无一人,播越他乡,
无复资荫,使汝等沈沦厮役,以为先世之耻,故腼冒人间,不敢坠失,兼以
北方政教严切,全无隐退者故也。”两说可以相补。
〔五〕后汉书朱景王杜马刘傅坚马列传论:“中兴二十八将,前世以为
上应二十八宿,未之详也。然咸能感会风云,奋其智勇,称为佐命,亦各智
能之士也。”又刘玄刘盆子列传赞:“圣公靡闻,假我风云。”注:“易曰:‘云
从龙,风从虎,圣人作而万物睹。’假,借也。言圣公初起,无所闻知,借
我中兴风云之便。”〔六〕抱经堂校定本“填”作“殒”,宋本、罗本、傅本、
顾本、何本、朱本作“填”,今据改。程本、胡本误作“损”。
〔七〕卢文弨曰:“史记货殖传:‘蜀卓氏之先,赵人也,徙临邛,室
至僮千人,田池射猎之乐,拟于人君。程郑,山东迁虏也,亦冶铸,富埒卓
氏。’”〔八〕黄叔琳曰:“意平语炼。”卢文弨曰:“颜、原,谓颜渊、原思。”
〔九〕卢文弨曰:“言如此者,其人众多也。”〔一0〕此句,抱经堂校定本
不重,宋本及各本俱重,今据补。
诫兵第十四〔一〕
颜氏之先,本乎邹、鲁,或分入齐,世以儒雅〔二〕为业,遍在书记。
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有二〔三〕,颜氏居八人焉〔四〕。秦、汉、魏、晋,
下逮齐、梁,未有用兵以取达者。春秋世〔五〕,颜高〔六〕、颜鸣〔七〕、
颜息〔八〕、颜羽〔九〕之徒,皆一斗夫耳。齐有颜涿聚〔一0〕,赵有颜? 。
〔一一〕,汉末有颜良〔一二〕,宋有颜延之〔一三〕,并处将军之任,竟以
颠覆。汉郎颜驷〔一四〕,自称好武,更无事迹。颜忠以党楚王受诛〔一五〕,
颜俊以据武威见杀〔一六〕,得姓已来,无清操者,唯此二人,皆罹祸败。
顷世乱离,衣冠〔一七〕之士,虽无身手〔一八〕,或聚徒众,违弃素
业,徼幸战功。吾既羸薄〔一九〕,仰惟〔二0〕前代,故寘心〔二一〕于
此,子孙志之。孔子力翘门关,不以力闻〔二二〕,此圣证也〔二三〕。吾见
今世士大夫,纔有气干〔二四〕,便倚赖之,不能被甲执兵,以卫社稷〔二
五〕;但微行险服〔二六〕,逞弄拳腕〔二七〕,大则陷危亡,小则贻耻辱,
遂无免者。
〔一〕郝懿行曰:“案:此篇首,乃颜氏族谱叙也。”〔二〕器案:儒雅,
谓儒素大雅,汉书公孙弘传:“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三〕论语先进篇:
“子曰:‘由也升堂矣,未入于室也。’”朱熹集注:“升堂入室,喻入道之次
第。”史记仲尼弟子列传:“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
士也。’”索隐:“孔子家语亦有七十七人,唯文翁孔庙图作七十二人。”梁玉
绳史记志疑曰:“案弟子之数,有作七十人者,孟子云‘七十子’,吕氏春秋
遇合篇‘达徒七十人’,淮南泰族及要略训,俱言七十,汉书艺文志序、楚
元王传所称‘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是已。有作七十二人者,孔子世家、文
翁礼殿图、后汉书蔡邕传鸿都画像、水经注八汉鲁峻冢壁象、魏书李平传学
堂图皆七十二人,颜氏家训诫兵篇所称‘仲尼门徒升堂者七十二’,是已。
有作七十七人者,此传及汉地理志是已。孔子家语七十二弟子解,实七十七
人,今本脱颜何,止七十六人,其数无定,难以臆断。”〔四〕赵曦明曰:“史
记仲尼弟子列传:‘颜回,字子渊,鲁人。颜无繇,字路,回之父。颜幸,
字子柳;颜高,字子骄;颜祖,字襄;颜之仆,字叔;颜哙,字子声;颜何,
字冉,皆鲁人。’案:今家语止七十六人,盖脱去颜何一人,索隐于史记颜
何下引家语云:‘字称。’今史记字冉,盖传写脱其半耳。索隐明言家语与史
记同,则其为脱误更明甚。今家语颜高作颜刻,颜祖作颜相。”器案:急就
篇一:“颜文章。”颜师古注:“颜氏本出颛顼之后。颛顼生老童。老童生吴
回,为高辛氏火正,是谓祝融。祝融生陆终。陆终生六子,其五曰安,是为
曹姓,周武王封其苗裔于邾,为鲁附庸,在鲁国邾县,其后,邾武公名夷父,
字曰颜,故春秋公羊传谓之颜公,其后遂称颜氏,齐、鲁之间,皆为盛族。
孔子弟子达者七十二人,颜氏有八人焉。”〔五〕罗本、傅本、颜本、程本、
胡本、何本、朱本、文津本、鲍本、汗青簃本都作“春秋之世”。
〔六〕赵曦明曰:“定八年左氏传:‘公侵齐,门于阳州,士皆坐列,
曰:“颜高之弓六钧。”皆取而传观之。阳州人出,高夺人弱弓,籍丘子鉏击
之,与一人俱毙。偃且射子鉏,中颊,殪。颜息射人,中眉,退曰:“我无
勇,吾志其目也。”’”〔七〕赵曦明曰:“昭廿六年传:‘齐师围成。师及齐师
战于炊鼻。林雍羞为颜鸣右,下。苑何忌取其耳。颜鸣去之。苑子之御曰:
“视下顾。”苑子刜林雍,断其足。瑁Ф擞谒狄怨椤Q彰肫胧Γ
曰:“林雍乘。”’”〔八〕各本俱无“颜息”,宋本有,今从之。事详上颜高条
注引左氏传。
〔九〕赵曦明曰:“左哀十一年传:‘齐国书、高无■帅师伐我,及清,
孟孺子泄帅右师,颜羽御,邴泄为右。战于郊,右师奔。孟孺子语人曰:“我
不如颜羽而贤于邴泄,子羽锐敏,我不欲战而能默。”泄曰:“驱之。”’”〔一
0〕卢文弨曰:“韩非子十过篇:‘昔田成子游于海而乐之,颜涿聚曰:“君
游海而乐之,柰人有图国者何?君虽乐之,将安得?”田成子援戈将击之,
颜涿聚曰:“昔桀杀关龙逢,而纣杀王子比干,今君虽杀臣之身以三之,可
也。臣言为国,非为身也。”君乃释戈,趣驾而归,闻国人有谋不纳田成子
者矣。’说苑正谏篇以为谏齐景公,颜涿聚作颜烛趋,左传作颜涿聚,史记、
古今人表俱作颜浊邹,他书讹者不具出。”〔一一〕宋本原注:“‘? 。’或作
‘聚’。”段玉裁曰:“? 。,才句切,上多一点,是俗最字。”卢文弨曰:“史
记赵世家:‘幽缪王迁七年,秦人攻赵,赵大将李牧,将军司马尚将,击之。
李牧诛,司马尚免,赵忽及齐将颜聚代之。赵忽军破,颜聚亡去。’冯唐传:
‘迁用郭开谗,卒诛李牧,令颜聚代之。’索隐:‘聚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