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4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信饶清巧。”诗品下:“鲍令晖歌诗,往往断绝清巧。”〔六九〕文选嵇叔夜赠
秀才入军诗:“凌厉中原。”李善注:“广雅曰:‘凌,驰也。
厉,上也。’”案:广雅见释诂。
〔七0〕晋书王猛传:“扪虱而谈,旁若无人。”〔七一〕李详曰:“荀
子荣辱篇:‘伤人之言,深于矛戟。’”〔七二〕少仪外传下引“尘”作“霆”,
义较胜,淮南子兵略训:“卒如雷霆,疾如风雨。”〔七三〕易坤:“黄裳元吉。”
文选东京赋:“祚灵主以元吉。”薛综注:“元,大也;吉,福也。”学问有利
钝,文章有巧拙。钝学累功,不妨精熟;拙文研思,终归蚩鄙〔一〕。但成
学士,自足为人。必乏天才,勿强操笔〔二〕。吾见世人,至无才思〔三〕,
自谓清华〔四〕,流布丑拙,亦以众矣〔五〕,江南号为詅痴符〔六〕。近在
幷州,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撇〔七〕邢、魏诸公〔八〕,众共嘲弄,
虚相赞说〔九〕,便击牛酾酒〔一0〕,招延声誉。其妻,明鉴妇人也〔一一〕,
泣而谏之。此人叹曰:“才华不为妻子所容〔一二〕,何况行路!”至死不觉。
自见之谓明〔一三〕,此诚难也。
〔一〕陈琳答东阿王笺:“然后东野、巴人,蚩鄙益着。”〔二〕宋本“笔”
下有“也”字,余师录引有,少仪外传下引无。梁书文学庾肩吾传载梁简文
帝萧纲与湘东王书:“操笔写志,更摹酒诰之文。”黄叔琳曰:“至论。”〔三〕
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文津本“至”下有“于”字,
宋本无,今从宋本,少仪外传下、攻媿集五二詅痴符序、说郛本翻古丛编、
余师录引俱无“于”字。
〔四〕晋书左贵嫔传:“言及文义,辞对清华。”北史辛德源传:“文章
绮艳,体调清华。”〔五〕攻媿集、余师录引“以”作“已”,古通。
〔六〕宋本原注:“詅,力正反。”赵曦明曰:“案:玉篇云:‘力丁切。’
广雅:‘●也。’类篇:‘鬻也。’”郝懿行曰:“案:博雅:‘詅,卖也。’”器
案:詅痴符,犹后人之言卖痴騃。攻媿集詅痴符序:“海邦货鱼于市者,夸
诩其美,谓之詅鱼,虽微物亦然。字书以为‘詅,衒卖也。’颜黄门之推作
家训云云。”苕溪渔隐丛话后集三九:“宋子京云:‘江左有文拙而好刻石者,
谓之詅嗤符。’”说郛三六翻古丛编曰:“胡氏渔隐丛话作‘詅嗤符’,宋景文
书作‘嗤詅符’,要以颜氏‘詅痴’为正,大抵论其文藻螅c,矜伐自鬻,
质之集韵:‘詅,力正反。’注:‘卖也。’岂非痴自衒鬻之意!”稗史汇编一
一三:“予案:宋景文题三泉龙洞诗,刊落因漕为刻石,以石本寄公,公答
书有云:‘江左有文拙而好刊石,谓詅嗤符,非此乎?’予穷其原,乃出于
颜之推家训云云。”杨升庵文集七一:“和凝为文,以多为富,有集百卷,自
镂版以行,识者多非之曰:‘此颜之推所谓詅痴符也。’”〔七〕誂撇,宋本原
注:“上音窕,相呼诱也。下音瞥。”说文手部:“撇,别也;一曰击也。”吴
文英吴下方言考三:“誂撇,音调皮。颜氏家训:‘誂撇邢、魏诸公。’案:
誂撇,戏言也,吴中谓以言戏人曰誂撇。”太平广记一五八引作“轻蔑”,臆
改。
〔八〕赵曦明曰:“北齐邢邵传:‘邵字子才,河间啵恕6潦槲逍芯
下,一览便记,文章典丽,既赡且速,每一文出,京师为之纸贵。与济阴温
子升为文士之冠,世论谓之温、邢。钜鹿魏收,虽天才艳发,而年事在二人
之后,故子升死后,方称邢、魏焉。有集三十卷。’魏收传:‘收字伯起,小
字佛助,钜鹿下曲阳人。以文华显,辞藻富逸,撰魏书一百三十卷,有集七
十卷。’”〔九〕余师录“虚”作“戏”,太平广记“赞说”作“称赞”。器案:
魏书成淹传:“子霄,字景鸾,亦学涉,好为文咏,但词彩不伦,率多鄙俗。
与河东姜质等朋游相好,诗赋间起,知音之士,所共嗤笑,闾巷浅识,颂讽
成群,乃至大行于世。”疑姜质其人,即颜氏所谓幷州士族也。
〔一0〕击牛酾酒,太平广记作“必击牛酾酒延之”。史记李牧传:“日
击数牛飨士。”诗小雅伐木:“酾酒有藇。”释文引葛洪云:“酾谓以筐●酒。”
器案:后人作筛酒,一音之转也。
〔一一〕太平广记无“妇”字。
〔一二〕太平广记“容”下有“与”字。
〔一三〕赵曦明曰:“老子道经:‘自知者明。’”卢文弨曰:“韩非喻老:
‘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故曰:自见之谓明。’”学为文章,先谋亲友,
得其评裁,知可施行〔一〕,然后出手;〔二〕慎勿师心自任〔三〕,取笑旁
人也〔四〕。自古执笔为文者,〔五〕何可胜言。然至于宏丽精华,不过数十
篇耳〔六〕。但使不失体裁〔七〕,辞意可观〔八〕,便称才士〔九〕;要须〔一
0〕动俗盖世,亦俟河之清乎〔一一〕!
〔一〕得其评裁,宋本原注:“一本无此四字。”案:罗本、傅本、颜
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黄本、文津本、类说作“得其评裁者”,无
此四字,余师录引同宋本,并有原注。今从宋本。
〔二〕陈书徐陵传:“每一文出手,好事者已传写成诵。”〔三〕关尹子
五鉴篇:“善心者师心不师圣。”又曰:“如捕蛇,师心不怖蛇。”书断二王献
之:“尔后改变制度,别创其法,率尔师心,冥合天矩。”〔四〕刘盼遂曰:“案
下文云:‘江南文制,欲人弹射,知有病累,随即改之。陈王得之于丁廙也。’
即发明此文之义。又唐白乐天云:‘凡人为文,私于自是,不忍割截,或失
于繁多,其间妍媸,益又自惑。必待交友有公鉴,无姑息者,讨论而削夺之,
然后繁简当否,得其中矣。’最足发明颜氏此意。”〔五〕余师录“者”作“章”。
〔六〕黄叔琳曰:“眼大如箕。”纪昀曰:“正眼小如豆耳。以宏丽精华
论文,是卖木兰之椟,贵文衣之媵也。”〔七〕文选谢灵运传论:“延年之体
裁明密。”李善注:“体裁,制也。”〔八〕宋本“意”作“义”。
〔九〕罗本、傅本、颜本、程本、胡本、何本、朱本、黄本、文津本
“便”作“遂”,宋本及余师录作“便”,今从宋本。
〔一0〕宋本、余师录无“须”字。
〔一一〕赵曦明曰:“左氏襄八年传:‘周诗有之曰:“俟河之清,人寿
几何?”’”器案:后汉书赵壹传:“河清不可俟,人命不可延。”亦本左传。
不屈二姓,夷、齐之节也〔一〕;何事非君,伊、箕之义也〔二〕。自
春秋已来,家有奔亡,国有吞灭,君臣固无常分矣〔三〕;然而君子之交绝
无恶声〔四〕,一旦屈膝而事人,岂以存亡而改虑?陈孔璋居袁裁书,则呼
操为豺狼〔五〕;在魏制檄,则目绍为蛇虺〔六〕。在时君所命〔七〕,不得
自专,然亦文人之巨患也,当务从容消息之〔八〕。
〔一〕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 。武王已平
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二〕傅
本“非君”作“我为”。赵曦明曰:“史记宋世家:‘纣为淫佚,箕子谏,不
听,或曰:“可以去矣。”箕子曰:“为人臣谏不听而去,是彰君之恶,而自
悦于民,吾不忍为也。”乃披发佯狂而为奴。’”器案:孟子公孙丑上:“何事
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伊尹也。”赵岐注:“伊尹曰:‘事非其
君,何伤也,使非其民,何伤也,要欲为天理物,冀得行道而已矣。’”又万
章下:“伊尹曰:‘何事非君,何使非民,治亦进,乱亦进。’”〔三〕卢文弨
曰:“左氏昭三十二年传:‘史墨曰:“社稷无常奉,君臣无常位,自古以
然。”’”案:此颜氏自解之辞也。
〔四〕赵曦明曰:“战国燕策:‘乐毅报燕惠王书曰:“臣闻古之君子,
交绝不出恶声;忠臣去国,不洁其名。”’”〔五〕赵曦明曰:“魏志袁绍传注
引魏氏春秋:‘陈琳为袁绍檄州郡文云:“操豺狼野心,潜包祸谋,乃欲挠折
栋梁,孤弱汉室。”’”〔六〕赵曦明曰:“琳集不传,此无考。”〔七〕黄本“在”
作“任”。
〔八〕消息,注详风操篇。
或问扬雄曰:“吾子少而好赋?”雄曰:“然。童子雕虫篆刻,壮夫不
为也〔一〕。”余窃非之曰:虞舜歌南风之诗〔二〕,周公作鸱鸮之咏〔三〕,
吉甫、史克雅、颂之美者〔四〕,未闻皆在幼年累德也。孔子曰:“不学诗,
无以言〔五〕。”“自卫返鲁,乐正,雅、颂各得其所〔六〕。”大明孝道,引
诗证之〔七〕。扬雄安敢忽之也?若论“诗人之赋丽以则,辞人之赋丽以淫”
〔八〕,但知变之而已,又未知雄自为壮夫何如也?着剧秦美新〔九〕,妄投
于阁〔一0〕,周章〔一一〕怖慑,不达天命,童子之为耳。桓谭以胜老子
〔一二〕,葛洪以方仲尼〔一三〕,使人叹息。此人直以晓算术〔一四〕,解
阴阳〔一五〕,故着太玄经〔一六〕,数子为所惑耳〔一七〕;其遗言余行,
孙卿、屈原之不及,安敢望大圣之清尘〔一八〕?且太玄今竟何用乎?不啻
覆酱瓿而已〔一九〕。
〔一〕罗本、颜本、程本,何本、朱本“雕”作“雕”,“雕”后起字。
宋本“壮夫”作“壮士”,余本及余师录作“壮夫”。赵曦明曰:“宋本‘壮
夫’作‘壮士’,非,案:见法言吾子篇。”汪荣宝法言义疏三曰:“‘童子雕
虫篆刻’者,说文:‘雕,琢文也。’‘篆,引书也。’虫者,虫书;刻者,刻
符。说文序云:‘秦书有八体:一曰大篆,二曰小篆,三曰刻符,四曰虫书,
五曰摹印,六曰署书,七曰殳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