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11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餤也。”’”〔六〕自注:“以虞预为郢州司马,领城防事。”〔七〕自注:“以鲍
泉为郢州行事,总摄州府也。”〔八〕卢文弨曰:“后汉书献帝纪:‘白波贼寇
河东。’章怀注:‘薛莹书曰:“黄巾郭泰等起于西河白波谷,时谓之白波
贼。”’”〔九〕卢文弨曰:“太玄经干次八:‘赤舌烧城,吞水于缾。’”〔一0〕
龚向农先生曰:“晋书王凝之传:‘仕历会稽内史。王氏世事张氏五斗米道,
凝之弥笃,孙恩之攻会稽,寮佐请为之备,凝之不从,方入靖室请祷,出语
诸将佐曰:“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遂为孙恩所害。’”刘盼
遂曰:“案:王凝谓王凝之也,如褚诠之勉学篇亦作褚诠,减名末‘之’字
矣。六朝人于名末‘之’字,往往可减去,如世说新语张玄之亦作张玄,顾
悦之或作顾悦,袁悦之或作袁悦,隋书称王述为王述之(见经籍志春秋),
水经注载王歆之杂称王歆(凑水注与洭水注)等,皆是矣。”〔一一〕自注:
“任约为文盛所困,侯景自上救之,舟舰弊漏,军饥卒疲,数战失利,乃令
宋子仙、任约步道偷郢州,城预无备,故陷贼。”器案:“向栩”原误作“白
诩”,今据龚向农先生说校改。龚曰:“‘白诩’疑‘向栩’之讹,后汉书独
行向栩传:‘张角作乱,栩上便宜,不欲国家兴兵,但遣将于河上,北向读
孝经,贼当自消灭。’此与上句王凝为对,皆以喻荆州无备也。南监本北齐
书作‘白羽’,亦误。”器案:龚说是,“向栩”,魏、晋、南北朝人多作“向
诩”,如陶潜集圣贤群辅录引魏文帝令及甄表、广弘明集卷二八上引梁元帝
与刘智藏书、北堂书钞一三二、太平御览七三九引英雄记,都作“向诩”,
是其证,“向”与“白”形近,又涉上文“白波”字而误,今据改正。何焯
校本、殿本考证俱改“白诩”为“白羽”,非是。卢氏乃以白面书生说之,
更匪夷所思矣!又案:向栩传之所谓孝经,当是术士之书,非孔门陈孝道者,
盖如后世所传墨子五行记、孔圣枕中记之流耳。艺文类聚六九引汉献帝传:
“尚书令王允奏曰:‘太史令王立,说孝经六隐事,能消却奸邪。’常以良日、
允与立入为帝诵孝经一章,以丈二竹簟,画九宫其上,随日时而出入焉。
及允被害,乃不复行也。”御览七0八引东观汉记:“尚书令王允奏云:
‘太史令王立说孝经六隐事,令朝廷行之,消灾却邪,有益圣躬。’诏曰:‘闻
王者当修德耳,不闻孔子制孝经有此而却邪者也。’允固奏请曰:‘立学深厚,
此圣人秘奥,行之无损。’帝乃从之。常以良日,王允与王立入为帝诵孝经
一章,以丈二竹簟,画九宫其上,随日时而出入焉。”又见袁宏后汉纪二六。
风俗通义怪神篇:“谨案:北部督邮西平郅(原误“到”)伯夷? 。日晡时到
亭,敕前导人且止(此二字据搜神记十补),录事掾白:‘今尚早,可至前亭。’
曰:‘欲作文书,便留。’吏卒惶怖,言当解去,传云:‘督邮欲于楼上观望,
亟扫除,须臾便上。’未冥,楼灯,阶下复有火。敕:‘我思道,不可见火,
灭去。’吏知必有变,当用赴照,但藏置壶中耳。既冥,整服坐,诵六甲孝
经、易本讫。”诸书所举孝经、孝经六隐、六甲孝经,俱言其有消灾却邪之
功,盖即一书。后汉书方术传注云:“遁甲,推六甲之阴而隐遁也。”然则六
隐实六甲耳。
〔一二〕卢文弨曰:“抱朴子释滞篇:‘周穆王南征,久而不归,一军
尽化:君子为猿为鹤,小人为沙为虫。’‘鹄’与‘鹤’同。”〔一三〕卢文弨
曰:“汉书田汀骸夙焦洹!旁唬骸夙允右病!福罕夙
睥睨也。左氏文十年传:‘子西沿汉泝江,将入郢,王在渚宫下见之。’案:
渚宫在荆州,正义云:‘当郢都之南。’”器案:南史元帝纪:“宗懔及御史大
夫刘懿以为建邺王气已尽,且渚宫洲已满百。? 。又江陵先有九十九洲,古
老相承云:‘洲满百,当出天子。’”〔一四〕“地道”、原误作“他道”,今据
姚姬传说校改。姚氏惜抱轩笔记七:“按:景纯江赋云:‘包山洞庭,巴陵地
道。’此言景之犯巴陵,以地道字代,犹以渚宫代荆州耳,‘他’字误也。”
器案:山海经中山经:“又东南一百二十里曰洞庭之山。”郭注:“今长沙巴
陵县西又有洞庭陂,潜伏通江,离骚曰:‘邅吾道兮洞庭。’‘洞庭波兮木叶
下。’皆谓此也。”又海内东经:“湘水出舜葬东南陬,西环之,入洞庭下。”
郭注:“洞庭,地穴也,在长沙巴陵。今吴县南大湖中有包山,下有洞庭穴
道,潜行水底,云无所不通,号为地脉。”寻地穴谓潜行水底,潜伏通江,
故有洞庭之名。巴陵、吴县皆有洞庭,故巴陵之洞庭又有地道之称,而吴县
之洞庭亦有地脉之名也。卢文弨曰:“左氏襄廿五年传:‘今陈介恃楚众,以
冯陵我敝邑。’”〔一五〕自注:“永宁公王僧辩据巴陵城,善于守御,景不能
进。”抱经堂校定本自注“据”误“救”,严刻本据卢氏重校正改正,案:宋
蜀本作“据”,今据改。卢文弨曰:“此龙蟠以喻莫之敢撄耳。”器案:李商
隐咏史诗:“北湖南埭水漫漫,一片降旗百尺竿;三百年间同晓梦,钟山何
处有龙盘!”龙盘虽用钟山本典,而其取义,则与颜赋一概也。
〔一六〕自注:“护军将军陆法和破任约于赤亭湖,景退走,大溃。”
卢文弨曰:“后汉书皇甫嵩传:‘阎忠说嵩曰:“将军兵动若神,谋不再计,
摧强易于折枯,消坚甚于汤雪,旨月之间,神兵电扫。”’”器案:后汉书崔
骃传,骃撰慰志赋曰:“运欃枪以电扫兮,清六合之土宇。”〔一七〕卢文弨
曰:“左氏成三年传:‘两释累囚,以成其好。’杜注:‘累,系也。’案与缧
同,孔安国论语注:‘缧,黑索。’文选司马长卿谕巴蜀檄:‘肝脑涂中原,
膏液润野草。’李善注引春秋考异邮曰:‘枯骸收胲,血膏润草。’”〔一八〕
卢文弨曰:“先主,谓蜀先主也,旧本作‘先生’,讹。魏志吕布传:‘布既
降,生缚之,布请曰:“明公将步,布将骑,则天下不足定也。”太祖有疑色。
刘备进曰:“明公不见布之事丁建阳及董太师乎?”太祖颔之,于是缢杀
布。’”〔一九〕自注:“之推执在景军,例当见杀,景行台郎中王则初无旧识,
再三救护,获免,囚以还都。”卢文弨曰:“史记淮阴侯列传:‘韩信亡楚归
汉,为连敖,坐法当斩,其辈十三人已斩,次至信,信仰视,适见滕公,曰:
“上不欲就天下乎?何为斩壮士!”滕公奇其言,乃释而不斩;与语,大说
之,言于上。上拜以为治粟都尉。’滕公乃夏侯婴也。”〔二0〕卢文弨曰:“剟,
削也。魏文帝与吴质书:‘徐、陈、应、刘,一时俱逝,顷撰其遗文,都为
一集,观其姓名,已为鬼录。’博物志(卷二):‘援神契曰:“太山,天帝孙
也,主召人魂。东方,万物始,故主人生命之长短。”’古乐府怨诗行:‘人
间乐未央,忽然归东岳。’魏应璩百一诗:‘年命在桑榆,东岳与我期。’”器
案:文选刘公干赠五官中郎将诗:“常恐游岱宗,不复见故人。”〔二一〕自
注:“时解衣讫而获全。”卢文弨曰:“楚辞有招魂。尔雅释天:‘春曰苍天,
夏曰昊天。’”贼弃甲而来复〔一〕,肆觜距之鵰鸢〔二〕,积假履而弒帝〔三〕,
凭衣雾以上天〔四〕。用速灾于四月,奚闻道之十年〔五〕!就狄俘于旧坏,
陷戎俗于来旋。慨黍离于清庙〔六〕,怆麦秀于空廛〔七〕;鼖鼓卧而不考〔八〕,
景钟毁而莫悬〔九〕;野萧条以横骨,邑阒寂而无烟。畴百家之或在〔一0〕,
覆五宗而翦焉〔一一〕;独昭君之哀奏〔一二〕,唯翁主之悲弦〔一三〕。经
长干以掩抑,〔一四〕展白下以流连〔一五〕;深燕雀之余思〔一六〕,感桑
梓之遗虔〔一七〕;得此心于尼甫,信兹言乎仲宣〔一八〕。
〔一〕卢文弨曰:“左氏宣二年传:‘宋城,华元为植巡功,城者讴曰:
“睅其目,皤其腹,弃甲而复;于思于思,弃甲复来。”’杜注:‘弃甲谓亡
师。’”〔二〕卢文弨曰:“张茂先鹪鹩赋:‘鵰鹖介其觜距。’诗小雅四月传:
‘鵰鸢,贪残之鸟也。’”〔三〕卢文弨曰:“左氏僖四年传:‘赐我先君履。’
杜注:‘履,所践履之界。’”〔四〕徐鲲曰:“困学纪闻二十引易纬是类谋曰:
‘民衣雾,主吸霜,闲可倚杵于何藏。’”〔五〕自注:“台城陷后,梁武曾独
坐,叹曰:‘侯景于文为小人百日天子。’及景以大宝二年十二月十九日僭位,
至明年三月十九日弃城逃窜,是一百二十日,芛天道,继大数,故文为百日,
言与公孙述俱禀十二而旬岁不同。”卢文弨曰:“注中芛字疑。”钱大昕曰:“后
汉书公孙述传:‘述梦有人语之曰:“八■子系,十二为期。”觉谓其妻曰:“虽
贵而祚短若何?”妻对曰:“朝闻道,夕死尚可,况十二乎!”’”器案:宋蜀
本“十二月”作“十一月”,“继”作“纪”,皆是。据梁书简文纪及侯景传,
大宝二年八月,侯景废帝,立豫章王楝,十月弒帝,废楝,景自立。梁书云
十月者,纪其弒帝之时,之推云十一月者,乃其僭位之日。十一月十九日至
三月十九日,正是一百二十日。论语里仁篇:“子曰:‘朝闻道,夕死可矣。’”
述妻语本此。又案:龙龛手鉴卷二草部:“芛,余律反,草初生也。”亦非此
义,仍可疑耳。
〔六〕宋蜀本“慨”字作墨丁。卢文弨曰:“诗王黍离序:‘闵宗庙也。
周大夫行役,至于宗周,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