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颜氏家训集注-第10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毛诗序:‘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一0〕卢文弨曰:“赵武
谓赵武灵王也。武灵王胡服骑射,事见战国赵策。”〔一一〕卢文弨曰:“续
汉书五行志:‘灵帝好胡服、胡帐、胡床、胡坐、胡饭、胡箜篌、胡笛、胡
舞,京都贵戚皆竞为之,此服妖也。其后董卓多拥胡兵,填塞街衢,虏掠宫
掖,发掘园陵。’”〔一二〕卢文弨曰:“史记天官书:‘昴曰旄头,胡星也。’
一本作髦头。左氏宣三年传:‘楚子伐陆浑之戎,遂至于雒,观兵于周疆。
定王使王孙满劳楚子,楚子问鼎之大小轻重焉。对曰:“在德不在鼎。昔夏
之方有德也,远方图物,贡金九牧,铸鼎象物,使民知神奸。桀有昏德,鼎
迁于商;载祀六百,商纣暴虐,鼎迁于周。”’”〔一三〕卢文弨曰:“蜀志谯
周传:‘典午忽兮,月西没兮。’典午者,谓司马也。
案:代魏者晋,姓司马氏。珠囊,当出纬书。孔颖达周易正义序:‘秦
亡金镜,未坠斯文。
汉理珠囊,重兴儒雅。’初学记引尚书考灵曜云:‘河图子提期地留,
赤用藏,龙吐珠。’康成注:‘河图子刘氏而提起也;藏,秘也;珠,宝物,
喻道也;赤汉当用天之秘道,故河龙吐之。’”器案:御览六引郑玄纬注曰:
“日月遗其珠囊。珠囊谓五星也;遗其珠囊者,盈缩失度也。”此颜氏所本,
卢氏漫引考灵曜为证,非是。
〔一四〕卢文弨曰:“尚书禹贡:‘荆、河惟豫州,伊、洛、瀍、涧,
既入于河。’汉书地理志:‘瀍水出河南谷城■亭北。涧水出弘农新安县。’
通典州郡七:‘荆、河之州,永嘉之乱,没于刘、石。’诗小雅小弁:‘踧踧
周道,鞠为茂草。’汉书苏建传:‘李陵歌曰:“径万里兮度沙幕。”’古沙漠
作幕字。”〔一五〕卢文弨曰:“神华,中华也。史记孟子荀卿列传:‘驺衍以
为儒者所谓中国者,于天下乃八十一分居其一分耳。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汉书匈奴传:‘五月,大会龙城,祭其先、天地、鬼神。’又叙传:‘龙荒幕
朔,莫不来庭。’”器案:史记夏本纪:“要服外五百里荒服。”集解:“马融
曰:‘政教荒忽,因其故俗而治之。’”汉人称匈奴之龙城为龙荒,义即本之。
洛阳伽蓝记二景宁寺条:“晋、宋以来,号为荒中。”荒字义同,谓长江以北,
尽是夷狄也。
〔一六〕自注:“晋中宗以琅邪王南渡,之推琅邪人,故称吾王。”〔一
七〕卢文弨曰:“金陵本吴地,后越灭吴,其地遂为越有,故称越也。”严式
诲曰:“案:迁越疑是迁流播越之义,注非。”今案:严说是。
〔一八〕卢文弨曰:“说金陵者各不同,惟张敦颐六朝事迹序为明析,
言楚威王因山立号,置金陵邑。或云,以此有王气,故埋金以镇之。或云,
地接金坛之陵,故谓之金陵。秦时望气者云:‘五百年后,有天子气。’始皇
东巡,乃凿钟阜,断金陵长陇以通流,改其地为秣陵县。诗大雅卷阿:‘尔
土宇昄章。’”器案:诗大雅假乐:“不愆不忘,率由旧章。”之推兼用此义。
〔一九〕卢文弨曰:“易渐上九:‘鸿渐于陆,其羽可用为仪,吉。’尚
书召诰:‘周公朝至于洛,则达观于新邑营。’”器案:班固幽通赋:“有羽仪
于上京。”〔二0〕卢文弨曰:“左氏襄二十六年传:‘如杞梓皮革,自楚往
也。’洛阳伽蓝记三:‘萧衍子西丰侯萧正德曰:“下官虽生于水乡,而立身
以来,未遭阳侯之难。”’”徐鲲曰:“文选陆士衡答张士然诗:‘余固水乡士。’
李善注云:‘水乡,谓吴也。汉书曰:“武功中,水乡人三舍垫为池。”’”器
案:郭璞无题诗:“杞梓生南荆,奇才应世出。”梁书处士庾诜传:“高祖闻
而下诏曰:‘新野庾诜,荆山珠玉,江陵杞梓。’”梁元帝中书令庾肩吾墓志:
“杞梓之材,有均廊庙。”陈书蔡景历传:“景历答书曰:‘杞梓方雕,岂盼
樗枥。’”庾信竹杖赋:“是乃江、汉英灵,荆、衡杞梓。”周书儒林沉重传:
“高祖优诏答之曰:‘开府汉南杞梓,每轸虚衿;江东竹箭,亟疲延首。’”
用法与此相同,俱以杞梓良材,取譬人物异才。
〔二一〕卢文弨曰:“后汉书杨震传:‘转涿郡太守,子孙常蔬食步行,
故旧长者或欲令为开产业,震不肯,曰:“使后世称为清白吏子孙,以此遗
之,不亦厚乎!”’”器案:诗小雅楚茨:“子子孙孙,勿替引之。”〔二二〕卢
文弨曰:“左氏昭二十九年传:‘仲尼曰:“夫晋国将守唐叔之所受法度。”’”
〔二三〕卢文弨曰:“左氏文十八年传:‘世济其美,不陨其名。’”〔二四〕
卢文弨曰:“我辰安在,诗小雅小弁文,本作‘我良’者讹。”〔二五〕器案:
左传隐公十一年:“郑庄公曰:‘天而既厌周德矣,吾其能与许争乎!’”即此
厌恶字所本。
〔二六〕自注:“梁武帝纳亡人侯景,授其命,遂为反叛之基。”卢文
弨曰:“傅读曰附。飞兽,飞虎也,史臣避唐讳改。周书寤儆解:‘无虎傅翼,
将飞入邑,择人而食。’”〔二七〕自注:“武帝初养临川王子正德为嗣,生昭
明后,正德还本,持封临贺王,犹怀怨恨,径叛入北而还,积财养士,每有
异志也。”卢文弨曰:“史记项羽纪:‘猛如虎,很如羊,贪如狼。’左氏宣四
年传:‘谚曰:“狼子野心。”’”〔二八〕自注:“正德求征侯景,至新林叛,
投景,景立为主,以攻台城。”器案:论语季氏篇:“吾恐季孙之忧,不在颛
臾,而在萧墙之内也。”集注引郑玄云:“萧之言肃也;墙谓屏也;君臣相见
之礼,致屏而加肃敬焉,是以谓之萧墙。”释名释宫室:“萧墙在门内。萧,
肃也,臣将入于此,自肃敬之处也。”〔二九〕三国志吴书孙权传注引吴录:
“是冬,魏文帝至广陵,临江观兵,兵有十余万,旌旗弥数百里,有渡江之
意。权严设固守。时天大寒冰,舟不得入江,帝见波涛汹涌,叹曰:‘嗟乎,
固天所以隔南北也!’遂归。”〔三0〕诗卫风河广:“谁谓河广?一苇杭之。”
毛传:“杭,渡也。”孔颖达正义曰:“言一苇者,谓一束也,可以浮之水上
而渡,若浮■然,非一根苇也。”案:杭与航通。三国志魏书文帝纪注引魏
书,载丕于马上为诗曰:“观兵临江水,水流何汤汤,? 。谁云江水广?一
苇可以航。”文选嵇康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谁谓河广?一苇可航。”三国
志吴书贺邵传:“臣闻否泰无常,吉凶由人,长江之限,不可久恃,苟我不
守,一苇可航也。”抱朴子外篇汉过:“汤池航于一苇。”都用航字,与颜氏
同。
〔三一〕卢文弨曰:“贾谊书过秦上:‘鉏耰棘矜,不敌于钩戟长铩。’”
〔三二〕卢文弨曰:“汉书申屠嘉传:‘以材官蹶张。’如淳曰:‘材官之多力
能脚踏强弩张之。律有蹶张士。’师古曰:‘今之弩,以手张者曰擘张,以足
踏者曰蹶张。’”〔三三〕卢文弨曰:“左氏僖二十五年传:‘求诸侯莫如勤
王。’”〔三四〕卢文弨曰:“史记刘敬传:‘夫与人斗,不搤其肮,拊其背,
未能全其胜也。’集解张晏曰:‘肮,喉咙也。’索隐:‘嗌,音厄,肮,音胡
浪反,一音胡刚反。苏林以为颈大脉,俗所谓胡脉者也。’案:肮与吭同,
汉书作‘亢’。”〔三五〕“鲠”原作“鲠”,今据严本校改。严式诲曰:“‘鲠’
原本误‘鲠’今据史文校改。”卢文弨曰:“史记专诸传:‘方今吴国外困于
楚,而内空无骨鲠之臣,是无如我何。’”〔三六〕自注:“台城陷,援军并问
讯二宫,致敬于侯景也。”〔三七〕卢文弨曰:“陶潜读山海经诗:‘巨猾肆威
暴,钦●违帝旨。’”〔三八〕卢文弨曰:“汉书霍光传:‘宣帝谒见高庙,大
将军光从骖乘,上内严惮之,若有芒刺在背。’”〔三九〕论语宪问篇:“微管
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四0〕李详曰:“案:文选傅亮为宋公修张良庙教:
‘微管之叹。’任昉为范始兴求立太宰碑表:‘功参微管。’又百辟劝今上笺:
‘叹深微管。’谢朓和王著作八公山诗:‘微管寄明牧。’李善注皆引论语‘微
管仲’释之;二字积为六朝人恒语,凡建勋重臣,俱可以之譬况,亦‘色斯’、
‘友于’之类也。”刘盼遂说同。
〔四一〕诗大雅文王皇矣:“王赫斯怒。”〔四二〕自注:“孝元时为荆
州刺史。”卢文弨曰:“左氏哀六年传:‘江、汉、沮、漳,楚之望也。’”徐
鲲曰:“文选江赋:‘吸引沮、漳。’李善注云:‘沮与睢同。’谢灵运拟邺中
集诗:‘沮、漳自可美。’”〔四三〕卢文弨曰:“犀函,犀甲也。周礼考工记:
‘燕无函。’注:‘函,铠也。’孟子曰:‘矢人岂不仁于函人哉。’又:‘函人
为甲,犀甲七属,兕甲六属;犀甲寿百年,兕甲寿二百年。’方言九:‘矛骹
如雁胫者谓之鹤■。’”器案:文选左思吴都赋:“家有鹤膝,户有犀渠。”刘
渊林注:“鹤膝、矛也,矛骹如鹤胫,上大下小,谓之鹤膝。”案:释名释用
器:“锄,头曰鹤,似鹤头也。”农器之锄曰鹤头,兵器之矛曰鹤膝,俱就其
形似而言,今江津谓锄头之长厚者曰鸦嘴,义亦同也。唐书郑惟忠传:“时
议禁岭南酋户不得畜兵。惟忠曰:‘善为政者因其俗。且吴人所谓“家鹤膝,
户犀渠”,此民风也,禁之得无扰乎?’”即据吴都赋为言。
〔四四〕卢文弨曰:“初学记引晋令曰:‘水战有飞云船、苍隼船、先
登船、飞鸟船。’郭璞江赋:‘漂飞云,建艅艎。’艅艎,即左氏传之余皇。”
李详曰:“刘逵吴都赋注:‘飞云,吴大船名。’春秋昭公十七年左氏传: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