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康志-第348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未晚也!”
  两位相公不说话,秦桧就不好再保持沉默了:“枢密院都承旨第五风的妻子途径东瀛归国,被东瀛人无故扣留;这两年频频发生东瀛扣留我国船只,抢劫货物的事情,议政院的一些代表已经提过几次议案都被上院否决了,现在也到了解决问题的时候。”
  张浚道:“还是要尽量控制战争的规模,而且是不是就一定要通过战争这种形式才能解决问题,也要细细思量才行。”
  当了尚书右丞,考虑问题的方式与做枢密副使的时候截然不同,军人要打仗,打大仗当然更痛快,可是打仗就要钱啊!没有钱,一天都打不下去,张浚不得不为钱的问题担忧。
  赵桓笑着说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孝庄的话令人深思啊!就由孝庄筹划东瀛事宜,良臣以为如何?”
  韩世忠字良臣,赵桓对这些宰执的称呼各有不同:称呼李纲张邦昌二人为相公,称呼韩世忠为良臣,其他人为执政。今天,直接称呼朱孝庄的名字,既显得亲切,又与其他人有所区别,不知是出来乍到的一种特殊恩宠,还是会就这么一直叫下去?原来叫什么,没有人会在意;现在朱孝庄是执政,官家总不会无缘无故地乱叫吧?秦桧细细品味,就是品不出个滋味。
  新人到来,一般都要夹起尾巴做人,哪有像朱孝庄这么张扬的?李相公赞叹连连,张相公随声附和,秦桧笑得灿烂,张浚若有所思,韩世忠面色平静,刘琦无动于衷,赵桓也在观察着他们的反应,不管心里在想什么,表面上都是滴水不漏啊!
  宰执们去了,赵桓本想留下朱孝庄再好好聊聊,多年不见,情分又不同于常人,但是,宰执一般不能独自留下奏对,这是规矩。二十年形成的好传统,君臣关系比较融洽,还是不要因小失大。盯着地图上的东瀛四岛,心中立即涌起无边的仇恨。他的仇恨来自宋强:宋强,现在到底怎么样了?投胎了吗,还是……
  在宋强的那个世界,每个热血男儿没有不恨曰本人的,宋强更是典型的愤青。
  赵桓努力平复着心情,作为一个皇帝意气用事还了得?古人说,不能因怒而兴兵,自有道理在里面。对付东瀛,最好能使他一直保持着地方与朝廷的分裂局面,让他们去尽情地内耗,死的人越多越好。朱孝庄说的对,找一个可靠的代理人,能够保证大宋在东瀛的利益就行了。现在,大宋强大了,大宋的利益遍及四海,如果需要将太阳照耀的地方都纳入大宋的版图,大宋的利益是不是就绝对可以得到保证了?肯定不是这样的,赵桓深有感触,维持一个庞大的帝国是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
  东瀛的樱花很美,罂粟花是不是更美?东瀛的女人很好,与大宋男人生的女儿会不会更好?好好的汉字不用,非得弄出片名假名;喷香的熟肉不吃,就爱吃生鱼还片着吃,真是搞不懂这些未开化的野蛮人啊!
  赵桓确信一点,不能给他们机会,让他们向自己的亲爹拔刀。总要杀一些人,才能压制反抗势力;总要签订一个条约,才能保证大宋的利益;老子打儿子,还需要什么理由吗?名分早就定了,现在这样就挺好,永远传承下去也就行了。
  朱孝庄回到府中,呼啦啦从里面涌出很多人,妻子儿女、本家亲戚、至交好友、同僚故旧,还有许多根本不认识的。
  六名妻妾盈盈一拜,香风扑面,好不惬意:“欢迎相公回府。”
  “好,好!”小别胜新婚,分别的时间很久了,瞧着几个女人,真是可人啊!
  五个孩子,最大的十一岁,跪倒在地:“参见父亲大人!”
  长子瞧着也还过得去,眉清目秀的,就是学什么都慢,小时候把“爹爹”叫成“弟弟”,没少挨揍;许是被打笨了,脑袋瓜子彻底木住了,连朱孝庄的十分之一都赶不上。花娘生的二儿子还成,比大哥强多了,勉强算个平常人吧!今天是全家团圆的日子,高高兴兴的,不能因为这些小事扫了一家人的兴致。孝庄笑着道:“好了,起来吧!”
  然后,孝庄来到黑压压的外人面前,抱腕拱手道:“诸位,承蒙大家瞧得起我朱孝庄,前来探望,朱某在这里谢过了。谈私事呢,有的是时间;谈公事呢,也得给我容点功夫,熟悉一下情况才成啊!况且,和你们说的太多了,只怕夫人不依,今天对不住了,都请回吧!改日朱某登门谢罪,少不得要叨扰了!”
  一时间,客套话漫天飞,外人纷纷散去。
  前脚刚跨进府门,杏儿在耳边悄悄说道:“太子来了,正在书房!”
  “你这个人啊,怎么不早说?”孝庄加快了脚步,同时高声吩咐着,“今日闭门谢客,我谁都不见!”
  刚才,枢密院护军署官员倒是看到了,军器署的墨问虚,情报部门的第五风却没有来。朱孝庄分管这三个部门,墨问虚只知道做事不懂得人情世故,孝庄并没有在意;小贼第五风是怎么回事?
  来到书房,瞥了一眼,赵谌坐着,旁边站着内侍成大树,还有一个五六岁大的孩子。推金山倒玉柱跪倒在地:“臣朱孝庄参加太子殿下,殿下安好?”
  赵谌并没有起身搀扶,安安稳稳地受了一礼,待朱孝庄落座,这才起身,再行家礼。
  小家伙就是皇长孙赵恪,聪明伶俐,长得更像母亲耶律燕哥,长大了肯定是少有的美男子。抱在怀里,用胡子扎着粉嘟嘟的小脸,弄得小子“咯咯”直笑,又抛了三个高,吓得成大树差点尿裤子。得到太子的允许,带着皇长孙,飞也似的逃了出去。
  第十一卷 第三章 远航(三)
  朱孝庄换了便装出来,小丫鬟满上香茶,躬身退下,孝庄道:“听说陛下又为太子新娶了两位良娣?”
  “是!”赵谌答道,“一位是吴阶第九女猗猗,性子稍嫌急了些,倒还知书达理;一位是韩世忠第三女韩紫萧,也还温柔可人。”
  赵谌的脸上出现了一丝笑容,会心地一笑,想必近来生活是温柔惬意的。
  “圣人生前征求过我的意见,都是经过圣人千挑万选的,当然不会错了。”想到如同慈母一样的姐姐,孝庄神色一黯,“圣人临终前,可有什么话吗?”
  刚刚还在笑,提到母亲的事情,赵谌眼睛里闪烁着泪花:“母后说,身后事都托付给舅舅,请舅舅照顾我们兄妹。”
  孝庄轻轻点头,道:“现在不仅是我,陛下不是又为你找了几个帮手?吴阶虽死,十几年形成的势力不可能烟消云散,况且还有一个吴璘;韩世忠忠勇豁达,如果没有意外之事发生,这个枢密使是有的做的。有了两位良娣,将来军方的势力不会出现任何问题。太子太师李纲李相公,为相二十年,声望权势满朝无人可与之抗衡,已经是位极人臣,又是少有的方正之人,当然会鼎立帮助太子殿下。太子发现没有,李纲也不是完人,身上也是有缺点的。”
  “愿闻其详!”
  “李纲哪都好,就是太珍视名声了。有此一点,太子便高枕无忧了。”孝庄虽然离开京城四年,京城的人和事都装在脑子里,宋州和京城消息传递也非常通畅,并没有一丝陌生的感觉。
  赵谌道:“前些日子,有人上书:请太子参与朝政,与宰执同班议事。我推辞了三次总算是推掉了,不知是否妥当?”
  这件事情朱孝庄也听到过,而今旧事重提,正要弄个究竟:“是谁让你推辞的?”
  “韩彦古!”
  “哦,这个人不错,识大体,可托大事。当然要力辞,你参与朝政,一旦与陛下意见相左,宰执们听谁的?如果你只是点头应诺而已,时间长了难免会有人说太子全无主意之类的话,到时候陛下又该怎么办?仔细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听到朱孝庄这一番分析,赵谌顿时豁然开朗:“还真是,多谢舅舅教诲。听说,舅舅将筹划东瀛事宜,我想让魏楚兰、海起云等人帮着舅舅做点事情,不知……”
  孝庄把手一挥,断然拒绝:“胡闹,这怎么行?你现在是太子,将来这万里江山,万万黎民都是你的,有必要培养自己的势力吗?你这不是授人口实吗?不问亲疏,任人唯贤,陛下做的很好,你平时要多琢磨,多学学。只要你存心公正,谁不能成为你的人?天下英才尽入囊中,这才是陛下希望的,也是你应该做的。你已经不是宁王殿下,而是太子,一国的储君,应该站在更高的位置上看问题。还是四年前的那句话:办差,任劳任怨;闲暇,闭门读书!无为才能无不为,懂吗?”
  赵谌的脸一会儿红,一会白,被孝庄像小孩子一样教训,二十八岁的赵谌委实有些难以消受。朱孝庄观察着赵谌的反应,不放过任何一个细节,他要看看:原来执拗的赵谌,现在出息到什么程度了,到底能不能坐稳太子的位子。
  沉默移时,赵谌长出一口气,道:“谌儿受教了。”
  嗯,还不错,能做到这样还真是不错啊!
  朱孝庄暗中缓一口气,道:“你或许对连年用兵,有所担心;而又不敢向陛下进谏,其实大可不必。据我所知,目前国家的财政状况还是好的,知道陛下最敬重的帝王是谁吗?”
  不是说财政状况,怎么又转到这个问题上来了?赵谌答道:“汉武帝!”
  “是啊,陛下多次提过,已经不是什么秘密了。汉武帝晚年,在失去了卫青、霍去病等大将之后,国家实力明显衰落,还要出兵西域,战果乏善可陈,尤以贰师将军李广利的惨败令人痛心。后世评价为穷兵黩武,多所诟病。武帝一世豪杰,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你知道是什么原因吗?”
  赵谌不假思索地说:“好大喜功!”
  朱孝庄摇头笑道:“不用再立什么功勋,只要有卫青、霍去病的几场大胜,就没有几个皇帝能比得上了,他还喜什么功?我的推断是,之所以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武帝是想在自己一朝把所有难做的事情都做了,给子孙留下一个铁打的江山。这是一个父亲对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