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靖康志-第21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李纯亮又道:“我们要去做一件事情,非常危险,活命的机会不超过五成,只有放下生死,勇往无前,才有成功的希望。所以,不愿意去的可以退出,本帅决不勉强。愿意去的,说出你们的条件,看看本帅是否能够满足你们临死之前的最后一个愿望。”
  十九名士兵,退出大厅,剩下的才是真正的死士。
  “大帅,你也去吗?”一人问道。
  纯亮点点头,笑道:“当然!”
  “大帅,我们什么都不要,命都没有了,要那些东西作甚?”
  “咱的命就交给您了,您就吩咐吧!”
  “跟着大帅,痛快!”
  等士兵们说完了,纯亮就在大厅里跪了,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起身道:“大恩不言谢,李某愿与兄弟们同生死共富贵,若违此誓,天诛地灭!”
  一百八十一名大夏勇士,纷纷跪倒,向苍天厚土,郑重地说出自己的誓言。
  “来呀!”
  一声令下,抬进八个大箱子,箱子里是金灿灿的黄金,白花花的白银。
  “这些东西,兄弟们先拿去,逍遥三天,然后出发!”
  没有人去动这些梦寐以求的东西。
  “大丈夫来到人世一遭,何妨荒唐一时?况且,即使你们不需要,家里的亲人总是需要的。来来来,象个爷们,想拿多少就拿多少!”
  这些放下了生死的人,取了自己需要的金银,扬长而去。
  任德敬,老匹夫,多日不见,非常想念!
  兴庆府之南三十里的地方,有一处庄园,名曰“麒麟”庄园,这里是濮王李仁忠的产业,李纯亮带着人秘密潜回京城,就藏在这儿。
  十二日,他化装成一名进城卖柴的汉子,挑着几十斤干柴,来到城门边。京城显然已经加强了警备,看到李纯亮身上的柴火,一名军兵道:“这年头,都烧石炭,还有人买柴吗?”
  李纯亮将扁担放下,用手抹一把汉,笑着回道:“这不是要过年了吗,想换些钱,给孩子们做几件新衣服。俺听说,最近东边打得热闹,俺就想,石炭没准供应不上来,有人肯买柴呢!”
  “什么东边打的热闹!这样的话可不能乱说,你只管卖你的柴,别的话少说,记住啦?”
  “是,是!”
  “进去吧!”
  李纯亮进了京城,径直来到濮王府后门,担心有人监视,不敢久留,看了两眼,顺着街道就过来了,一边走一边高声叫卖。
  突然,迎面走来一名小厮,此人王府官家的儿子,好像叫什么二宝。李纯亮急中生智,迎上去,肩上的干柴猛然转了一个圈,将二宝撞了一个趔趄,好悬摔倒在地。
  装着很着急的样子,将干柴放下,上前问道:“哎呀,官人,这话怎么说的,没伤到您吧!”
  二宝大怒,扬手就要打,一下子看到那张熟悉的面孔,手僵在半空,喃喃道:“二……”
  李纯亮生恐他交出二衙内,抢过话头,急道:“没伤到就好,没伤到就好。官人,您买柴吗?”
  “买柴?”二宝非常机灵,“好,你就跟我来吧!”
  说完在前带路,将李纯亮领进王府。在书房,见到了父亲。离开京城,离开家不过一个月多一点,书房内的摆设没有任何变化,父亲风采依旧,他却有再世为人的感觉。一个月里,他经历了太多死亡的考验,经历了太多失去兄弟的苦痛,他已经与当初离京北上的李纯亮不一样了。
  父亲打量着他,良久方道:“我儿长大了,是顶天立地的汉子了。”
  都现在这个岁数了,听到这样的话,不知是该高兴还是伤悲。
  “我儿此次回来,所为何事?”
  李纯亮一字一板道:“我要杀了任德敬!”
  本来是取茶杯的手停下来,抓起了桌子上的纸扇,屋子里的温度不高,李纯亮就觉得浑身发冷,即便如此,父亲还是展开纸扇,一下快似一下地扇起来。
  足足摇了两刻钟,父亲的纸扇忽地停下,脸色凝重,道:“你想好了?”
  “是!”只有一个字,这一个字就够了。
  李仁忠起身,来到书桌前,提笔写了几个字,连同纸扇一起送到儿子面前,道:“决定了,就去做吧!去找这个人,他可以帮你!”
  李纯亮看到纸上的名字,心中一喜:这个人若是肯帮忙,胜算就更大了。辞出来,转念一想,决定这么一件大事,他与父亲说的话出乎意料的少。看来,这真是唯一的办法了。
  任德敬三兄弟,二弟任得聪为卓啰和南军司监军使,镇守盖朱城,他的职责就是守卫任氏老家;三弟任得恭,中央侍卫军都统,他的作用就是保护既得利益,进而攫取更大的利益。任德敬的外号是“狼”,任得聪的外号是“狐狸”,而任得恭的外号则是“蛇”。他还有一个族弟,名叫任得仁,出任南院宣徽使,名为护驾实则是将皇帝握在手中,一刻都不能放松。除此之外,任氏为官的子弟很多,三天三夜都说不完。
  李仁忠让儿子去找的人,找到了,这个人就是凉国公府长史、枢密院副都承旨——常忠良。常忠良为李纯亮提供了他需要的一切,为防止夜长梦多,发动的时间就定在大夏大庆四年十一月十八日。
  第八卷 第六章 屠龙(二)
  任得仁也有一个外号,叫“夜猫子”,百姓们常说,夜猫子进宅无事不来,可见对这个任得仁那是恨之入骨啊!
  坏事做得太多,自己心里总犯嘀咕,不知为何,任得仁陡身一变,成了一名虔诚的佛教信徒。西夏历代国主,崇尚佛教,元昊立国之初,曾于京城之东五里建高台寺,以奉宋刻《开宝藏》佛经。其后,毅宗李谅祚的生母没藏氏虔信佛教。因为中国赐西夏《大藏经》,于是役使兵民数万,于兴庆府之西起大殿,贮经其中,赐额“承天”,延请回鹘高僧登座演经,没藏氏与李谅祚母子,也不时前来聆听。
  承天寺的规模远胜高台寺,更兼承天寺在城内,所以京城皇亲国戚、达官贵人,都有到承天寺上香的习惯。
  任得仁每月十八都会到承天寺礼佛,早上辰时进去,午时出来,这家伙也是真有毅力,坚持了三年从未中断。礼佛出来,夜猫子不再是夜猫子,而是大慈大悲的菩萨,或者说,比菩萨还要可亲可敬呢!因为,夜猫子要布施,凡是在街上看到的穷人,一律都有好处,而且出手大方,得到好处的高兴,布施的人也高兴,就没有不高兴的人,多好!
  今天,任大官人出了殿门,便看到了门外站着的穷人。人也忒多了点,任得仁心中产生了一点厌恶之情,马上告诫自己:可不能这样,佛说,渡世间可渡之人,行善就是积德,佛祖在天上看着,可不能表里不一呀!
  “好好,不要挤,都有都有!”任得仁笑容可掬,竟与弥勒菩萨有几分相似,令人一见就产生亲近之感。
  “观世音菩萨摩诃萨,威神之力,巍巍如是。若有众生,多于淫欲,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欲。若多嗔恚,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嗔。若多愚痴,常念恭敬观世音菩萨,便得离痴!”一身便服的任得仁,手里的念珠反射着菩萨的无上光辉,嘴里念着《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抓过一把铜钱,抛上天空。
  一名老者,身子瘦弱,须发皆白,拉着一个小孩,奋力向里面抢,他被身强力壮之辈撞倒,小孙子却甚是灵活,进去抢了几枚铜钱出来。
  “阿翁,你看,孙儿抢到钱了!”
  老人欣慰地笑着,摸着孩子的头顶道:“好孩子,有用了,可以养阿翁了!”
  老人双手捧着铜钱,跪倒在地,不停念叨着:“佛祖慈悲,保佑任大官人百事百顺,飞黄腾达,子孙满堂,福禄无穷。”
  这样的话,佛祖一定会听到,那么也就是说,我原来犯下的罪孽,又轻了一些。任得仁心情大好,上前扶起老人,笑道:“老哥,还有什么心愿,说来听听!”
  老人握着大官人的手,激动的直掉眼泪,半天才说出成串的话来:“大官人,咱什么都不求,只求大官人每月能两日礼佛,如果那个样子,就能给孩子买一双鞋了。”
  任得仁大笑,抓过一把铜钱,拍在老人手里,道:“下次的先给你,可是满意了?”
  说完,丢下傻了一般的老人,向前走,铜钱在空中飞舞,如同漫天的飞花,落在地上,发出清亮的脆响,宛如梵音仙乐那般悦耳。
  “若有国土众生,应以佛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即现佛身而为说法;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应以……”
  金钱本为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走;证无上菩提,脱轮回之苦,方为此生的目的。此时此刻,任得仁几乎认定,自己就是天下最虔诚的佛祖弟子了。
  不管多少,在场的所有人都得到了钱,那名得钱最多的老人,望着任得仁的背影,“咚咚”叩头,他不知道任得仁都做过什么,只知道,任得仁给了他几十钱,这样的好人,在现今的世道,已经是少之又少了。
  人群在慢慢散去,任得仁在十几名护卫的侍奉下,正准备上马回府,忽听一阵呼喊:“大官人留步,大官人留步啊!”
  一名汉子,手里举着一个坛子,大声叫道:“让让,老少爷们,让我进去。”
  终于来到任得仁面前,跪倒在地,将坛子高高举起,道:“大官人,感您厚恩,无以为报,小人的母亲,七十多岁了,亲自酿了一坛酒,请大官人务必收下。”
  任得仁长身立于冷风之中,唱道:“观音菩萨妙难酬,清净庄严累劫修;三十二应遍尘刹,百千万劫化阎浮。瓶中甘露时常洒,手内杨柳不计秋;千处祁求千处现,苦海常作度人舟。
  南无普陀琉璃世界大慈大悲观世音菩萨!”
  承天寺内,陡然响起清越的钟声,然后就是木鱼、颂经的声音。这时的任得仁,宝相庄严,大慈大悲,真如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