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夫君,来种田-第2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徐朗尤其喜欢儿子不抠门这点,“你自己的东西自己做主吧。”

    冬天里幽州府这边都是吃两顿饭的,下午三个人吃了一顿丰盛的饭,歇了一会儿大家准备包饺子。

    林晓告诉王贵一家也去准备包饺子吧,他们这边就不用人伺候了。三个人打发了所有人,关了门坐在炕上包饺子。

    徐朗在揉面,林晓已经和好了饺子馅,那边小不点儿揪了一块面胡乱揉搓着,不时的弄出各种奇怪的形状,小脸上、新穿的红衣服上面都是白面。

    “爹,你看我的小乌龟。”小家伙献宝似的把自己做的小乌龟送到爹跟前,“我们把它煮了吧。”

    林晓看着他手上那一坨硬疙瘩,“行啊,回头你自己吃,师傅就给你煮了。”

    看看那一盆香喷喷的肉馅,再看看手上的面疙瘩,小家伙果断的扔掉,“那我还是吃师傅包的饺子吧。”逗的徐朗笑骂他,“心眼都让你长全了。”

    热热闹闹的新年就这样过去了,大年初一黑熊岭的村民彼此拜年,小不点儿得了不少的好东西,林晓也把准备好的瓜子、花生、糖果等物分给来拜年的孩子们,光这些东西就撒出去一大袋子,当然了,作为希望私塾的先生,林晓也收到了不少好东西。

    一副画放在学生们各色礼物中显得很突兀,林晓好奇的打开,发现里面是一副仕女图,只是一个侧影,笔法稍显稚嫩些,却也看得出来是自己的模样。

    没有落款,林晓还挺奇怪的,“私塾的孩子都能画出这么好的画了。”这样的东西落在她这个行家的眼里自然是差些,但是放在孩子身上可就不俗了,毕竟他们学习这个没几个月。

    徐朗却看出些门道来,“这幅画可不是孩子们画的。”虽然笔法稚嫩,可能画出这样的仕女图,也不是学习几个月能画出来的。

    不是孩子们画的,又读过书,跟林晓比较熟悉的。

    徐朗挑挑眉,“没看出来,何厚学还有这才华。”嘴上这样说,心里却暗自松了口气。幸好是送画,那丫头自己就擅长,那小书呆子这不是班门弄斧吗。

    林晓一听是何厚学画的,果然就没那么上心了。

    “哎,黑熊岭的条件有限,听说那小书呆子书读的不错,没曾想这画画的这么差劲。”

    徐朗暗自偷笑,果然被自己猜中了,结果那边林晓就泼了一盆冷水。

    “这不是丢我们黑熊岭的脸吗,不行,我还是指点他一下吧。”

    徐朗:“……”怎么有一种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的感觉?(未完待续。。)

331全村种玉米

    过了年,还没出正月,徐朗和林晓又开始忙活起来。

    关于种玉米的事儿,不用徐朗和林晓宣传,村里人也知道这东西赚钱,都想尽办法套近乎,就是希望能从他们这里弄些种子种。

    可是林晓也明确表示过,他们家的种子不卖,所以村里人也没有办法,哪怕是跟林晓他们相熟的几个人家,村里人也想办法套近乎,结果得到的结果都一样,人家不卖。

    那么赚钱的东西,徐朗和林晓这是准备吃独食吗?

    村里人开始冒闲话了,事关利益,哪怕是徐朗和林晓如今在黑熊岭风头无二,也是没能完全控制住这种舆论模式。有人闹到里正那,不得已何文年出面找了徐朗,委婉的表示,有好事儿不能忘了大家伙。

    也许有人会说,这赚钱的买卖是林晓和徐朗的,跟村里人本就没有什么关系,人家就是不给他们种玉米,他们应该也说不出什么。可是这年代不同,大家伙一个村里住着,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名声这个东西,大家伙还是很在意的。

    徐朗自然明白这里面的道理,当即表示不会忘了大家伙,他也顺势提出了自己的意见。

    种子,不用大家伙出钱买,谁愿意种都可以,只是需要来年种出的粮食三成归他们当做种子的银子,卖粮食这件事儿也不能大家伙擅自做主,完全要按照徐朗和林晓的来办。

    如果同意,跟他们签订契约。春天种地的时候他们一并发放种子。如果不同意的话,对不起了,我们这东西是稀罕物。不能给外人。

    里正听了也是目瞪口呆的,“左右都是给大家伙种,你们要三成利益我能懂,可这怎么还得由着你们卖?”万一你们卖的价钱低大家伙也要同意?

    徐朗明白何文年的意思,“放心,如果有人的价格比我们卖的高,可以提出来。当然了,要是那种恶意找茬的就不用说了。我们种地也是为了赚银子,我们自家的肯定跟村里所有人家的都一样卖。我们家的地更多,大家伙有什么好担心的。”这也是怕村里人实在被人骗了,不能产生利益最大化。

    徐朗又解释了好多,何文年总算是明白了些。回头跟村里人解释去了。

    有些话徐朗和林晓说可能效果不怎么样。可是轮到何文年这个里正作为半官方的人可就相当有话语权了。虽然大家伙还有不同意见,可一看里正都表示愿意接受徐朗的条件来年种玉米,大家伙就算是有别的心思的也得压下了。

    三成的利益,或许有些高了,可是相比那玉米带来的收益,这点儿利益就显得不那么多了。毕竟徐朗和林晓的收入是大家有目共睹的,李大媳妇偷了不过几十穗玉米就那么多银子,这要是满山满地的玉米。那得赚多少啊?

    大家伙心思都活泛了,争着抢着去里正那里登记想要多开垦些荒地明年种玉米的。大家伙来势汹汹。倒让何文年有些措手不及。

    不过何文年也是个有计较的,按照每家劳动力多少,规定了一个人最多只能多开垦五亩地,想要多开地也行,你先把这五亩地开出来再说吧。

    没人敢挑衅里正的权威,大家都卯足了力气去开地。往年都是开了春才开始干活,今年黑熊岭有了一道风景,还天寒地冻呢,大家伙扛着镐头就下地开地去了,甚至有的家里老人孩子一起出动,很怕落后谁一步似的。

    徐朗和林晓本来还担心大家伙盲目开地那田地的质量不行,回头种出的玉米收成不好。不过一看何文年有计较,也就不担心了。

    王贵一家冬天里也没什么事儿做,一家人商量一下,就跟徐朗和林晓表示也想开地去。不过他们是经过买卖的下人,即使是开地那也是主人家的。

    一家人纯粹是怕在主人家太闲了将来再被卖掉,回头一家人被分散卖往各处,那才是真的倒霉呢。毕竟像是徐朗和林晓这样不但不欺压下人,还难得和善的人家太少了。

    王贵父子三人都是壮劳力,徐朗想了想干脆也去登记了二十亩地,四个大男人每人五亩地,徐朗他们家倒是占了人多的便宜。

    开地这种粗活,就算是徐朗愿意做,王贵父子三个也不敢让他做,因此徐朗又闲下来了。

    林晓已经写完了白蛇传,文远书行那边已经开始印刷了,估计用不了多久就能有收益了,林晓现在又研究要不要干脆把西游记也写出来。不过那书当年似乎是**,也不知道写出来能不能行。

    倒是徐朗提醒了她,“就算是不能发行,写出来咱们留着给致远看也是好的。”将来有了孩子,还能给自家孩子看,多好。

    当然了,这话徐朗没敢说。

    老彭、郎书志、赵栓子和李大一起找上门,当即表示愿意签订那个合约。

    面对这几个都曾对他有过帮助的老哥哥,徐朗还挺不好意思的。“不是非得占大家这三成利益,但是我得一视同仁,不过我徐朗跟几位哥哥保证,肯定比大家伙种高粱赚钱,不然损失我徐朗来陪。”

    “这说的是啥话,当我们都是傻子吗。”李大是个直爽的人,“要不是看你们赚钱了,当大家伙都是傻子啊,嚷嚷着要种那玉米。”那些说闲话的,无非是嫉妒罢了,李大都懒得搭理那些人。“要我说啊,那些没事儿说三道四的,干脆不让他们种,一个个立马都老实了。”就是欠收拾。

    老彭也道:“不说旁的,就说那嫩玉米,自家吃也是好的,就为了这个我都得种。”

    郎书志毕竟读过书,“人心不足,现在有人说闲话,那是他们贪心不足,谁都知道这玉米是好东西,你们没有义务白拿出来给大家伙,如果真要银子买种子,村里又有几家能买得起,你们这样做已经很照顾大家伙了,再要说三道四的,那可真让人讲究了。”(未完待续。。)

    ps:  又是一年双十一,亲们购物谨慎哦

332契约黑熊岭

    其实大家伙心里明镜似的,徐朗和林晓那都是好人。之所以还有人说三道四的,也是平日里跟徐朗他们关系不近的,譬如沈家人,再比如……于举人家的下人。

    当初徐朗这边秋收的时候,于举人家的管家找到徐朗,提出要买玉米的事儿。不过人家可没说买种子,只说徐朗家玉米太多,于举人愿意照顾乡里乡亲的,给个二十文钱一斤买他几千斤的,算是照顾徐朗了。话里话外挡不住的优越感,当时徐朗只说了一个字,“滚!”

    这件事儿只有徐朗一个人知道,于举人那边吃了亏自然不会张扬,不过现在村里这些说三道四的声音就有些玩味了。

    徐朗多少猜到几分,却也知道于举人顾忌身份不会真的跟他撕破脸皮,顶多也就这样背后鼓捣一下,也是碍不到他们什么事儿,徐朗也就懒得理会了。

    其实村里大部分人心里很明白,徐朗和林晓不是那贪得无厌的人,相反还不少地方给大家帮忙。

    不提旁的,就说徐朗和林晓来了,给黑熊岭做了多少好事儿?

    修路的时候卖饭,村里所有人家都照顾到了,哪家哪户没赚到银子?村里这些壮劳力,忙活了大半个月人都胖了,整日里在林晓那白吃白喝的,还好意思说?

    再说那私塾,要不是林晓,村里孩子能免费读书?还有纸笔经常免费发,这样的好日子。再不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