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坐着火车去西藏-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塔尔寺的艺术
  塔尔寺诸佛殿装饰的堆绣、壁画和酥油花,被人们称为艺术“三绝”,其中尤以酥油花最为有名。酥油花是用酥油塑制而成,塔尔寺的酥油花规模宏大,内容丰富多彩,集塑雕艺术之大成。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塔尔寺一年一度的酥油花灯会。届时,喇嘛们将精心制作的酥油花摆到寺外广场,让成千上万的人们观赏。
  塔尔寺的壁画属喇嘛教画派,因此具有浓厚的印、藏风味。壁画内容及人物主次多属密乘教义,大多绘于布幔上,也有的直接绘于墙壁和栋梁上。染料采用天然石质矿物,因此色泽鲜艳且保持时间长。
  堆绣,是塔尔寺独创的藏族艺术之一。它是用各种色彩艳丽的绸缎剪成各种佛像、人物、花卉、鸟兽等,然后以羊毛或棉花之类充实其中,再绣在布幔上。因此有明显的立体感,看上去,层次分明,栩栩如生,内容大都取材于佛教故事和宗教生活。
  八宝如意塔
  位于寺前广场,建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造型大同小异,塔身白灰抹面,底座青砖砌成,腰部装饰有经文,每个塔身南面还有一个佛龛,里面藏有梵文。据说,这八个塔是为纪念佛祖释迦牟尼一生之中的八件大事的:

//


行前功课:进藏装备全攻略(3)



  1。莲聚塔,纪念释迦牟尼初生时步行7步,步步生莲花之意。
  2。四谛塔,纪念释迦牟尼初转法轮,宣讲四谛要义。
  3。和平塔,纪念释迦牟尼平息僧众争论。
  4。菩提塔,纪念释迦牟尼悟道成正觉。
  5。神变塔,纪念释迦牟尼降伏外道魔怪的种种奇迹。
  6。降凡塔,纪念释迦牟尼重返人间超度众生。
  7。胜利塔,纪念释迦牟尼战胜魔军。
  8。涅槃塔,纪念释迦牟尼圆寂。
  大金瓦殿
  位于全寺正中,藏语称为“赛尔顿庆莫”,即金瓦的意思,是塔尔寺最早的建筑物,也是塔尔寺的主殿。初建于公元1560年,汉式宫殿三檐歇山式建筑,殿内迎面矗立着12。5米高的大银塔,这就是宗喀巴诞生的地方。整个建筑庄严大方,雄伟壮观。
  小金瓦寺
  是塔尔寺的护法神殿,初建于明朝崇祯四年(即公元1631年)。殿内有造型怪异的金刚力士佛像十数尊,及小型佛像、小型铜质馏金宝塔、经卷若干。两侧回廊陈设野牛、羊、熊、猴等标本,象征一切恶魔鬼怪已被神征服。殿的左边有一匹白马标本,相传是三世达赖喇嘛从西藏拉萨到青海塔尔寺骑的。
  大经堂
  土木结构的藏式平顶建筑,是塔尔寺建筑中规模最大的。初建于明朝万历三十四年(公元1606年),是寺院喇嘛集中诵经的地方。
  九间殿
  九间硬山式建筑,建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是供奉五方如来的地方。殿内有一块数百斤重的大石头,上面有个脚印的图案,传说是宗喀巴年幼时脚踏此石留下的,石上还有一对很深的手指印,也是他儿时用手指抠的。殿前大院系喇嘛讲辩经典和法会(观经)跳法王舞(藏语叫跳“欠”)的地方。
  小花寺
  又名长寿佛殿,是为七世达速喇嘛念长寿经而建的,故名长寿佛殿。
  大拉浪
  又称大方丈室,藏语称扎喜杭赛,在塔尔寺的最高处,建于清顺治七年(1650年),达赖、班禅来塔尔寺就住在这里。
  过门塔
  建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昔日进出塔尔寺必经此塔,因而得名。相传这里是宗喀巴之母下过帐房的地方。
  菩提塔
  与过门塔同时修建,塔内有雕像砖十万块,每块砖上都精心雕刻佛像一尊,表示“塔尔寺内有十万佛像”之意。相传当年宗喀巴之母的牛圈就设在这里。故塔旁有狮子雕像一对,象征当年的看牛狗。

//

***************
*第二部分
***************

  火车离开古城西宁不久就开始在一条长达55公里的湟源峡谷中穿行,峡谷两侧,群山相峙,峭壁千仞,可想像到为何这里自古有“海藏咽喉”之称。在冰雪消融的春夏之际,便可见湟水河(西宁河)“湟流春涨”,这曾是西宁古八景之一,可惜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难以见到。


“海藏咽喉”――湟源(1)



  火车离开古城西宁不久就开始在一条长达55公里的湟源峡谷中穿行,峡谷两侧,群山相峙,峭壁千仞,可想像到为何这里自古有“海藏咽喉”之称。在冰雪消融的春夏之际,便可见湟水河(西宁河)“湟流春涨”,这曾是西宁古八景之一,可惜随着自然环境的破坏已经难以见到。
  沿途可看见路边村庄中紧凑整齐的农家小院――庄廓。高大的土筑院墙、厚实的大门,庄廓是当地方言,在青海人们也称这种院子为四合院。这里曾是古羌人聚居的地方,如今这一地区居民主要为汉族,并有很少的回族和藏族聚居。黄河的重要支流湟水河从这里蜿蜒流过,在这一地区发现的喇家遗址、柳湾彩陶以及卡约文化等远古遗迹说明河湟谷地也是黄河流域人类活动最早的地区之一。
  提示:湟源县,农业区,是青藏高原农业区与牧业区的接壤地,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的分界线,藏文化与汉文化的交汇处;海拔在2470…4898米之间,距西宁市51公里。旅游景区除“日月山”外,还有“东科寺”、“扎藏寺”、“北极山”、“城隍庙”、“大黑沟”、“宗家沟”等人文及自然“八景”。
  ·火车行驶里程58公里,多数列车在这里都有停留站
  ·县城海拔:2635米
  ·邮编:812100
  ·电话区号:0971
  ·到湟源旅游可随日月山、青海湖一线顺路游览
  日月山
  从西宁出来大约90公里,短短一个多小时就可到达日月山,从海拔2200米很快上升至海拔3500米。这里看不到陡峭的山峰、险峻的峡谷,只有分别坐落两个山头的日亭和月亭,隔山对望,似一对唇齿相依的情侣,又如卫士一般忠诚的守望在那里。
  日月山属于祁连山脉的一个分支,呈西北东南走向,长约90公里,是一条自然地理分界线,又是一条人文地理和人文景观的分界线。从地理角度来讲,它是青海农牧区的分界岭;从人文方面看,它是蒙、藏和汉、回族的分界岭。登上峰顶远眺,山的东麓是富饶美丽的湟水河流域,流入黄河奔向大海;林木苍翠掩映着村庄田舍,阡陌纵横,麦浪翻滚,是以汉族为主的农业区。而西北方的河流则注入内陆湖――青海湖,那里山峦绵亘,草原无际,是藏族蒙族同胞放牧牛羊的天然牧场。
  由于日月山上的土层为第三纪的红色土,所以古代称为“赤岭”。曾有“土石赤,赤地不毛”之说,可想这里昔日的荒凉。赤岭曾经是唐王朝与吐番的分界线,唐开元年间曾立有界碑。自古以来,这里就是中原通向西南地区和西域等地的重要隘口。到了唐代,文成公主又是经日月山前往叶蕃和亲,成就了著名的唐蕃古道,而日月山自此以后更成为各朝代中原地区通往西藏的必经之路。
  传说年文成公主远嫁吐蕃,曾经住在此地,她站在日月山顶翘首回望东方,思乡之情油然而生,忍不住取出临行前母后所赐的日月宝镜观看,镜中却出现长安的繁华景色。公主悲喜交加,想到自己和亲的重任,便毅然将日月宝境抛下赤岭。然而宝镜变成了碧波万顷的青海湖,公主的泪水却汇成了涓涓倒淌河。于是后人为了纪念这位伟大的公主,就把赤岭改名为日月山。
  古老的日月山见证了久远的沧桑历史,时光荏苒,沧海桑田,日月亭仍屹立于古道旁,仍旧在向过往的人们讲述着美丽的传说与故事。
  门票:10元
  日月山气候:海拔3500米,为典型的大陆性高原气候,冬季干燥,夏季温凉,日照充足。但在夏季,气候瞬息即可突变,时而烈日当空,时而又雪花纷飞。
  青海湖
  青海湖,古代称为“西海”,又称“鲜水”或“鲜海”。藏语叫做“错温布”,意思是“青色的湖”;蒙古语称它为“库诺尔”,即“蓝色的海洋”。由于青海湖一带早先属于卑禾族的牧地,所以又叫“卑禾羌海”,汉代也有人称它为“仙海”。从北魏起才更名为“青海”。
  青海湖,是我国第一大内陆湖泊,也是我国最大的咸水湖。面积达4456平方公里,环湖周长360多公里。湖面东西长,南北窄,略呈椭圆形。湖水平均深约19米多,最大水深为28米,湖面海拔为3260米。湖中共有五座小岛,蛋岛、海西皮、海心山、沙岛和三块石岛。湖区气候十分凉爽,即使是烈日炎炎的盛夏,日平均气温也只有15℃左中,是理想的避暑消夏的胜地。
  青海湖地处青海高原的东北部,这里地域辽阔,草原广袤,河流众多,水草丰美,环境幽静。湖的四周被四座巍巍高山所环抱:北面是崇宏壮丽的大通山,东面是巍峨雄伟的日月山,南面是逶迤绵绵的青海南山,西面是峥嵘嵯峨的橡皮山。这四座大山海拔都在3600米至5000米之间,犹如四面高高的天然屏障,将青海湖紧紧环抱其中,构成了一幅山、湖、草原相映成趣的壮美风光和绮丽景色。
  在不同的季节里,青海湖景色迥然不同。夏秋季节,当四周巍巍的群山和西岸辽阔的草原披上绿装的时候,青海湖畔山青水秀,点缀着五彩野花的草原如碧绿的地毯一直铺到天边。湖畔大片整齐的农田麦浪翻滚,金黄色的油菜花芳香四溢……而当寒冷冬季到来的时候,四周群山和草原变得一片枯黄,或在夕阳下被染成金色,或被冬雪披上一层厚厚的银装,每年11月份,青海湖便开始结冰,若此时站在湖边那股寒冷似乎片刻就能把你冻僵。  

//


“海藏咽喉”――湟源(2)



  提示:
  1、青海湖一年四季都可以旅行,但是由于气候的原因,旅游者大多集中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