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热门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科学史(上)-第2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样蔑视医术。救治病人是基督教的义务,而医学也就成了复兴最早的一门学
科。寺院医学起初是巫术,里面稍微混杂一点儿占代的科学。第六世纪时本
笃会教士(Benedictines)开始研究希波克拉底与盖伦著作的纲要,他们渐
渐把这些著作里的知识传播到西方去。僧侣也是实际的农夫,他们也保存了
一点农业知识。

佩斯东海湾那不勒斯南面萨勒诺(Salerno)城的学校是最早的非宗教的
新学术发源地。从这个中心发出了许多根据希波克拉底与盖伦的著作编纂的
书籍。第九世纪时萨勒诺的医生已很有名;到十一世纪时,他们开始读阿拉
伯书籍的译本;他们为学校一直兴盛到十二世纪才由普及于欧洲的阿拉伯医
学所代替。由于萨勒诺先是希腊的殖民地,后来又是罗马的疗养场,而且在
意大利南部希腊医学的传统始终没有完全中断,所以在这里,古代学术与现
代学术的直通桥梁也可能始终没有中断。

欧洲的改造

不过,我们还应该指出,距离罗马较远的地方,也是表现出明确的新精
神最早的地方。从富有诗意的爱尔兰传说开始的爱尔兰、苏格兰及英格兰北
部的文学与艺术,由于吸收了基督教的教义,得到迅速的进展。靠了威利布
罗德(willbrord)与博尼费(Eoniface)等传教士的热忱,这一文化连同它
的一些世俗学问被传到南方。北方的这一发展在盎格鲁…萨克逊僧人贾罗的比
德(Bede of Jarrow, 673—735 年)的著作中达到顶点。他把当时西欧所
有的知识都收纳在他的著作之内。他的科学主要根据普林尼的《自然历史》
(NaturaI History),可是也加了一些他自己的贡献,例如对于潮汐的观
察。他处在两派之间,一边是博埃修斯、卡西多拉斯、格雷哥里及塞维尔的
伊西多尔(1sidore of Seville)等。受到古典派或教父派学术直接影响
的拉丁注释家,另一边是查理大帝所设立的教会学院的学者们。后一派的领
袖是约克的阿尔昆(Alcuin of YorK)。他对于克服把世俗学术与神圣宗
教对立起来的流行观念颇有贡献,并且把古典知识的传统带到中古时代。比
德用拉丁语著述,主要是为僧侣著述,但150 年后文化大大扩大,阿尔弗烈


德大帝(Allred the Great,849—901 年)亲自或命人把许多拉丁书籍译
成盎格鲁萨克逊的语言,于是拉丁文学的影响就进入本地的语言中。

那时中古时代的欧洲逐渐粗具规模。罗马化的高户人与蹂躏罗马各省的

强悍的条顿部落互相混合,而逐渐形成各个民族国家。从来不曾看见罗马鹰

徽的、或者罗马人撤退了的北方各地,创造了自己的文化,甚至自己的文学,

罗马理想与罗马文明对于它们不过是外界的和外来的影响而已。

阿拉伯学派

当欧洲学术处在极低潮的时候,在君士坦丁71 堡东罗马帝国宫庭中,在

叙利亚至波斯海湾的国家中,却保存了不少来源于希腊、罗马与犹太的混合

文化。最早的一个中心是荣迪沙帕尔(Jundi…shapur)的波斯学校,它在489

年成了景教派基督徒的避难所①,在529 年柏拉图学园被封、新柏拉图派离开

雅典后又成为新柏拉图派的避难所。在这里翻译了希腊的书籍,尤其是柏拉

图与亚里斯多德的著作,使希腊哲学与印度、叙利亚、波斯的哲学相接触,

还促进了一个医学学派的成长。虽然处在比较孤立的状况中,这个学派还是

一直存在到第十世纪。

在620 至650 年间,在穆罕默德的鼓舞下,阿拉伯人征服了阿拉伯、叙
利亚、波斯、埃及等地。一百五十年后,最著名的阿拔斯王朝哈里发何伦
阿尔…拉西德(Harun…al…Rashid)奖励翻译希腊作家的著作,因而帮助促成
了阿拉伯学术大时代的开始。起初进步很迟缓,因为必须创立一些适于表达
哲学和科学思想的新名词与文章结构,使之融合在叙利亚与阿拉伯的语言之
中。阿拉伯人和处在阿拉伯人势力下的民族的任务,与中世纪后期欧洲学术
复兴时代一样,第一是要发现隐藏起来且被忘记的希腊知识的宝藏;第二要
把他们所发现的宝藏融合在他们自己的语言与文化里面,最后再加上他们自
己的贡献。

穆罕默德死后两百年内,伊斯兰教的神学活动极为活跃。伊壁鸩鲁的原

子体系和芝诺的疑难所引起的时间空间问题,刺激了穆斯林人的思想,而印

度佛教的原子论对他们也不无影响②。

根据可兰经,安拉(Allah)创造而且主持世界,在安拉的绝对存在中,

世界只有第二性的存在。这个正统的观点,后来被新柏拉图派和亚里斯多德

派的希腊哲学及另一伊斯兰思想学派所修改。后者把新柏拉图派的无尽的存

在环链及亚里斯多德的宇宙观念。加入到穆罕默德原来的片面泛神论之中。

于是得到一个补充的观点,即反过来,宇宙便是神。第三伊斯兰思想学派用

正统的穆罕默德的术语解释自然,得到一个时间的理论,这个时间理论即使

不是从印度佛教的原子哲学得来的,也和它类似。宇宙由完全相同的原子构

成,安拉则随时重新加以创造。空间也是原子的结构,时间由不可分的无数

“此时”所组成。物性是偶有性,属于原子,原子为安拉所创造与重新创造。

如果安拉不时时重新创造,宇宙将如梦一样消逝。物质仅由安拉的连续的意

志而存在,人不过是动画般的自动器。这样,伊壁鸠鲁的貌似无神的体系,


特别看G。 Sarton, Introduclion to the Histcry of Science; vols Ⅰ。ⅡBaltimore;1927·1931。


讷斯特尔(Nestor)的教派的信徒,被称为邪教徒。


见本书一章8 页:又看D。B。 Macdonald; in Isis; No。 30,1927,P;327。arts。 “Atomic theory (Indian); by H; 
Jacobi; and “Muhammadan”,by De Boer; in Hastings; Encyclopaedia of Rchigion and Ethics。


就一变而为高度的一神教。

在这些具有神学意义的题材之外,显然人们还有一种好奇心,想研究神
学家认为不具有永恒性或实在性的大自然。当基督教国家的科学正在衰落
时,伊斯兰教国家的科学却蓬勃发展起来,至八世纪后半期时,领导的地位
已确定地由欧洲移到近东了。到了九世纪时,阿拉伯的医学学校因为研究盖
伦著作的译本而得到进步,在炼金术所依据的原始化学方面有了显著的新成
就。

最早的实用化学,一方面与生活技术(如冶金)有关,另一方面也与制
药有关。古典时代,希腊人关于物质本性的见解,以及关于原子和基本元素
的观念,离开观察与实验太远,无法归入化学之中。一世纪亚历山大里亚的
炼金家可以说是最早认识到和探讨化学问题的人。但那时以后,工作就陷于
停顿,六百年后阿拉伯人才重新拾起他们的工作。

由于误解亚历山大里亚的技术的起源,后来的炼金家为自己树立了两大
目标,而这两个目标都是不能实现的——一是要把贱金属变为黄金,一是要
炼成能医一切疾病的“仙丹”。他们的钻研当然非失败不可,不过他们却因
此得到许多可靠的化学知识,并发现了许多有用的药品。

阿拉伯的炼金家从两个来源得到他们的初步知识,一是上面说过的波斯
学派,一是亚历山大里亚希腊人的著作,一半经过叙科亚人的传授,一半得
自直接的翻译。说阿拉伯话的民族研究炼金术有七百年的历史,他们的工作
中心先在伊拉克,后在西班牙。在他们的手里炼金木发展成为化学,又由他
们那里发展成为中世纪后期的欧洲化学,主要是经过西班牙的摩尔人。在有
些阿拉伯著作家和他们的欧洲门徒由炼金术进步到化学的时候,另外一些人
由于不能了解亚历山大里亚炼金家的专门知识和哲学观点不能吸取比较新
颖、比较科学的观点,便在自己的工作中堕落到贪得无厌地追求黄金和玩弄
或自欺欺人的巫术的地步。

最著名的阿拉伯炼金家及化学家是阿布…穆萨…札比尔…伊本… 哈扬

(Abu…Musa…Jabir…ibn…Haiyan)他约在776 年间享有盛名。后来有许多著作

以拉丁语出版,据说是一位名叫“杰伯尔”(Geber)的时代不明、身世不明

的人所写的。有人认为“杰伯尔”也就是札比尔。不过,这些著作的起源问

题至今还没有解决①。拜特洛(Berthelot)于1893 年,研究了一些阿拉伯原

稿的新译本之后,断定札比尔的成就比杰伯尔要少得多②。但霍姆亚德

(Holmyard)③与萨尔顿④说,从还没有翻译过来的阿拉伯著作看来,札比尔

是一位比拜特洛设想的要高明得多的化学家。他好象制造过(用现代术语讲)

碳酸铅,并且由砷和锑的硫化物中分析出砷与锑;他叙述了金属的提炼,钢

的制造,布与皮的染色,以及蒸馏醋而得到醋酸的方法。他认为当时所知的

六种金属所以不同是由于所含的硫和汞的比例不同。但是,在对他的全部阿

拉伯语著作加以批判的研究,并与拉丁语的“杰伯尔”著作加以比较之前,

札比尔在历史上的地位是不易确定的。

① 
The Arabic Works Jabir…ibn…Haiyan; ed。by E。J。Holmyanrd;I;Faris; 1928; The Works of Geber; R。 Russell; 
1678 , ed.by E。J.Holmyard,London;1928。 

② La Chimie au Moyen Age; Paris; 1893。 
③ 
E。J。Holmyanrd , in Isis, No,19, 1924, p。 479。 

④ 
Introduction to the Hisrtory of Sciened; Vo1. I;p。532。 


在化学史上,把硫(即火)与汞(即水)看做是基本元素的观念是十分
重要的。这一观念似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